赣鄱专栏 | 王运光:生亦何喜、死亦何悲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王运光  / 图:堆糖

天地万物,生生死死,代代不息。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曾有一段时间,我非常害怕死亡,不是因为我的生活有多么圆满,而是因为我来到世上来过,有太多的不舍。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庄子曰:“彼以生为附赘县疣,以死为决溃痈,夫若然,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哲人豁达如此,我还是难以释怀。

以前常常在夜深人静半睡半醒中冥思自己未来最后时刻,恐怖得毛骨悚然、魂不守舍。我常追问自己:人为什么恐惧死亡?或者,我为什么恐惧死亡?

我给自己找了许多恐惧死亡的理由:

因为死亡意味着永远消失,再也回不来了,我相信,人死了不存在任何灵魂或上天堂、下地狱,人死了,其实和阿猫阿狗死了一样,啥都没了。

因为我不舍,不舍我爱的人,我不能再关心、呵护、帮助他们,最重要的是我再见不到他们了。

因为我不甘,不甘我还没来得及去做我计划要做的事情,不甘我还没来得及弥补我有生以来的错误与悔恨。

因为我害怕,我明白,无论是我英年早逝还是百岁而终,死后,尸身都将送进炉子焚烧成灰,而我是多么爱自己的躯体,哪怕已是花甲老翁。

我不知道他人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想法,偶尔也会冥思自己面对明天的死亡?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对死亡恐惧的这些理由?

记得一天晚上,妻子和我聊到孩子,大儿子今年七岁了,妻子告诉我,有一天大儿子突然问她关于人是不是都会死亡的问题,孩子刚刚启蒙,问爸爸妈妈将来会不会老?会不会死?妻子对孩子说“人都会老的,也都会死的,不过,将来有一天爸爸妈妈死了,灵魂会变成星星,在天上看着你,你只要在晚上抬头看星星,其中,就会有爸爸妈妈在守望着你,永远也不会离开你。”

我对妻子说,我小时候,因为对死亡的恐惧与无助而魂不守舍了好长一段时间,恐惧是因为想到将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还有许多的亲人、朋友都将会离开世上,无助是自己即来到世上,也摆脱不了死亡这一遭,觉得人活一世没有任何的意义,读多少书,最后还是要带进坟墓,做多么了不起的人物,最后也必将死去,晚死还不如早死的好,竟然想到了自杀,因为舍不得亲人,才没有勇气去轻生。

妻子告诉我,她小时候也因为人生必将死亡的无助而茫然过,不过,她很快自我调解了过来,她也因为人终将面对死亡而恐惧了数日,后来,她想开了,死亡,不是一个人的事件,而是所有的人都要面对的,既然都是一样,也没有什么好忧虑和担惊的了。

关于死亡,我常思索着,那些重刑犯,面对自己最后一顿晚餐,他们在想些什么?那些得了绝症的人,医生告诉他(她)最后的时限,他们内心是怎样的?那些因为世事想不开而选择轻生的人们,难道他们已经完全不再恐惧死亡了?战场上的将军或士兵们,他们是不是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历史上樊於期自刎献首级给荆轲,以及荆轲去刺秦王,他们为了大义可以视死如归?当年日本侵略我国,在南京将老百姓活埋时,那些当时被活埋的老百姓无助绝望时,在想什么?

一次在一个饭局上,小刘大概30来岁,饭席上他自称身体不好,不喝酒,不抽烟,且吃菜也挺挑剔。50来岁的老黄当场调侃小刘:“你这酒不喝,烟不抽,打牌不?”

小刘说:“打牌我不会。”

“结婚了没?”老黄接着问。

“还没呢。"小刘红着脸回答。

“那你还这么惜命干嘛?不喝酒、不抽烟、大鱼大肉又不敢吃,女人也没要,活着有什么意思?哈哈哈,别人每次过生日,都叹气,又老了一岁,我每次都兴奋得不行,又拾到一年,所以,我从来不去医院做体检,你让医生检查,没病也会被他吓死,不是这里可能有问题,哪里就有毛病,还要你这个不能吃,那个要忌口,我从来就是有酒就喝,有肉有鱼绝不放过,人谁不得一死,快乐逍遥最重要,活着面朝地,死了面朝天,没什么了不起,过一天快活一天,我向来是怕没钱,从没怕过死。”老黄像古代侠客讲话一般,谈说他的生死观。

后来,我们一桌人就讨论起了关于人死的话题。

老张看起来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他长篇大论了一番:“大家发现了没有?人越老越怕死,你们注意,早上锻炼的,绝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为什么?因为他们上了年纪,要健身养身,怕死啊!年轻人为什么不怕死呢?因为年轻人认为,死亡离他们远着呢。人之初,都畏死,不过,还要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大家有没有觉得我们现代人比古人要怕死?知道是为什么吗?因为现代人变得更自私自利了,现实了,古人没有把死放在第一位,而是把仁忠、孝,节、义看得都比生命重要,所以,古人在面临忠孝节义选择时,就会将死置之度外;而现代的人,只有把大爱和责任放在死的前面,比如:一位母亲在紧急情况下,会为了救自己的孩子,而将死置之度外,这是因为大爱才无畏死亡;一名战士或消防员,会为了责任担当而将死置之度外。古代许多将领为什么宁死不降?为了忠义,为了气节。屈子为楚而投江,不也是如此吗?而现代的人,丢失了古人的这些精神,贪图享乐控制着他们的灵魂,荀且偷生、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人自然多了。有的人,为了私欲,可以害亲人、朋友,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许多人已经把死放在了他灵魂中的第一位。越是怕死之人,往往在他的世界里把死放在第一位的人,也是绝对自私自利的人,孔子讲: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任,有杀身以成仁、朝问道,夕死可矣。老子讲: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庄子讲: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新中国的成立,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这些英雄在面对严刑拷打时或在战场冲锋陷阵,哪一个怕过死,他们早就视死如归,因为在他们心中,全国被压迫的人民解放是第一重要的,个人的生命相比就太渺小了。心中有志的人,何惧死亡呢?”

当晚,我孤单一人回到宿舍,老张的一席话犹在耳内反复回放,是啊,心中有大爱的人,又何惧死亡?又何空闲来畏惧死亡?

我打开电脑,重观史蒂夫-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演讲中谈到的生死观,摘抄如下:

“17岁时,我读过一句格言:“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成你生命里的最后一天,你将在某一天发现原来一切皆在掌握之中。”这句话从我读到之日起,就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过去的33年里,我每天早晨都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末日,我还愿意做我今天本来应该做的事情吗?”当一连好多天答案都否定的时候,我就知道做出改变的时候到了。

记住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这是我在作出人生重大选择时的一个最重要的参考工具。因为所有的事情——外界的期望、所有的尊荣、对尴尬和失败的惧怕——在面对死亡的时候,都将烟消云散,只留下真正重要的东西。在我所知道的各种方法中,记住你终将死去是帮助你避开“我可能会失去……”思维陷阱的最佳方法。财富名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没有理由不听从你内心的呼唤。

大约一年前,我被诊断出癌症。在早晨7点半,我做了一个检查,扫描结果清楚地显示我的胰脏内出现了一个肿瘤。我当时甚至不知道胰脏是什么。医生告诉我,几乎可以确定这是一种不治之症,顶多还能活3至6个月。大夫建议我回家,把诸事安排妥当,这是医生对临终病人的标准用语。这意味着,你得把你今后10 年要对孩子说的话用几个月的时间说完;这意味着,你得把一切都安排妥当,尽可能减少你的家人在你身后的负担;这意味着,向众人告别的时间到了。

一整天,我的脑子里只有这个判决。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切片检查。我打了镇静剂,但我太太当时在场,她后来告诉我,当大夫们从显微镜下观察了细胞组织之后,都哭了起来,因为发现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的胰脏癌。我接受了手术,现在已经康复。

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一次,我希望在随后的几十年里,都不要有比这一次更接近死亡的经历。在经历了这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之后,死亡对我来说只是一项有效的判断工具,并且和只是一个纯粹的理性概念时相比,我能够更肯定地告诉你们以下事实:没人想死;即使想去天堂的人,也希望能活着进去。死亡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终点站,没人能够例外。死亡很可能是生命最好的造物,它是生命更迭的媒介,送走耄耋老者,给新生代让路。现在你们还是新生代,但不久的将来,你们也将逐渐老去,被送出人生的舞台。很抱歉说得这么富有戏剧性,但生命就是如此。

记住,你们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别人的生活里。不要被条条框框束缚,否则你就生活在他人思考的结果里。不要让他人的观点所发出的噪音淹没你内心的声音。最为重要的是,要有遵从你的内心和直觉的勇气,它们可能已经知道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很久以前, 我就发现了一个现象:如果你碰到一个准备自杀的人, 问他为何要去死, 回答多半是:股票亏光了, 女朋友跟别人跑了,失业了, 得了不治之症等。如果你碰到一个普通的人, 问他为何活着,他多半不知道答案。人知道为何而死, 却不知为何而活!”

夜已深,且有些醉意,而我,却清醒着。苦思冥想人为什么活着?假如让我马上去死,是什么牵绊着我舍不得去死呢?责任,对,是责任。上有老、下有小,我还不能死;哪么,除了责任呢?我还有什么不肯死的理由?人生的愿望或理想,我答应过我的妻子,要和她一起慢慢变老,白发苍苍时相互搀扶着散步,我要看到我的孩子们结婚生子,要做一位慈祥的爷爷;我还要写一部如《红楼梦》般的文学巨著留在世上;我要写一部关于中国物业管理服务的实操宝典留给我的同行们... ...

是啊,目前,我责任没有尽到,愿望也没有实现,哪还有闲空来恐惧将来的死亡!

是啊,要好好珍惜有限的生命时间,不要浪费在别人的生活里,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去担起自己的责任和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

好好活着,珍惜活着的时光,死亡也变得淡然了。

2002.11.2

(0)

相关推荐

  • 花丁专栏:我和世界的关系

    荐 曲 音乐疗法 好听的曲子能稳糖 写 在 前 面 一字一元出了视频.我并没有看完,因为我无法面对内心的恐惧. 她在第一部<爱与恐惧>的"爱"部分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 ...

  • 情绪“生病”了怎么办?这个世界总有人爱着你,别让自杀成为选择

    9月10日,大家都知道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但鲜有人知道这天也是"世界预防自杀日". 自杀和死亡,在传统观念中历来是一个沉重并且是人们容易逃避的话题,因为死亡代表着生命的终结,意味着 ...

  • 院感,让我们如何再相信安全

    家有病人,才体会到医院的重要,也才能感受到什么叫无助和弱小.                                                                       ...

  • 敦刻尔克丨过去没有奇迹,只有无助;未来没有恩宠,只有无常。

    二战初期,40万英法盟军一夜之间无家可归,被德军围困于法国东北部与比利时边境接壤的敦刻尔克沙滩上--身前是巨浪滔天的大海,身后是此起彼伏的炮声,身边是瞬间倒下的生命,仰望苍穹,不见星辰,只有无数炸弹暴 ...

  • 赣鄱专栏 | 王运美:来福的悲喜狗生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王运美 / 图:堆糖 来福是一只狗.它的名字是村主任夫人取的. 最初它是一只流浪狗,主人 ...

  • 赣鄱专栏 | 王运美:猪之往事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王运美   /   图:堆糖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如家字,上面宝盖头,下面豕字,古汉语中豕字就 ...

  • 赣鄱专栏 | 王运美:点灯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  :王运美   /   图:堆糖 我的家乡有一个流传久远的风俗,就是在除夕和元宵节这天要上山 ...

  • 赣鄱专栏 | 王运美:芝山行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王运美 / 图:堆糖 芝山可能是江西省鄱阳县最有名的山. 很早以前,它叫"土素 ...

  • 赣鄱专栏 | 王运美:摩托车与狗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王运美 / 图:堆糖 算来,我骑摩托车已有十几年了,行程几万公里,经过几多风雨,走过几多 ...

  • 赣鄱专栏 | 王运美:省检要来了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省检要来了 文:王运美 图:堆糖 (一) 省检真的要来了,这次是动真格的. 县委书记亲自开会 ...

  • 赣鄱专栏 | 王运美:那人,那树,那老屋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王运美 / 图:堆糖 我家老屋门口有两棵树:一是柚子树,二是扁柏树. 两树栽于何时何人, ...

  • 赣鄱专栏 | 王运美:家乡古迹拾遗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王运美 / 图:堆糖 家乡古迹拾遗(一) 我的家乡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这是一个山清水秀 ...

  • 赣鄱专栏 | 王运美:我的“特殊”的老师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王运美 / 图:堆糖 我的老师王松年先生,是一个很特殊的老师. 大约是读小学四年级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