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昆仑

正如历史学家柏杨先生所说:一神话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的历史如果没有神话部分,这个民族不过是一群木偶而已。“希腊神话是西方世界最主要的神话体系之一,而中国神话总体分为两大系统,即昆仑神话和蓬莱神话(亦称蓬莱仙话),其中昆仑神话保存最完整,结构上也最具系统性。

昆仑神话中的主神是一位女神——西王母,她生活的神山即昆仑山(有人将之比作中国的“奥林匹斯山”)。尽管许多学者认为,神话中的昆仑山并非现实中的昆仑山,但在中国古人所能接触和想像到的名山之中,的确没有哪座山比地处大河源头的昆仑山,更适合寄托如此瑰丽的想像。

昆仑之虚

据《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方圆八百里、高达七八千丈的“昆仑之虚”,是海内最高的山,位于中原西北地区,是天帝在地上的都城,也是神仙的住所。其下有不能浮起羽毛的弱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出自于此),外围还有持续燃烧不灭的炎火山。山上有鸟兽草木,皆生育滋长于炎火之中(载于《搜神记·卷十三》)。居住在此的西王母由三青乌侍奉,宫阙富丽堂皇。

西王母国

西王母在后世(尤其是汉代)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道教中,她成了天宫所有女仙的领袖,住在昆仑山上,掌管长生不死之药。嫦娥与后羿的神话传说,即与此息息相关。从翘首企盼西周穆王姬满重来的痴情女子,到道教全真道的祖师,西王母的形象转变可谓剧烈。多数学者认为,西王母实际上是一个羌人母系社会部落王国,大约在公元前11至公元前5世纪,活跃在今日青海省昆仑山与祁连山之间,彼时它的名字叫西嫫或西母,后世称之为西王母国。“戴胜(头戴一种叫“胜”的首饰),虎齿,豹尾”实际上描述的是西王母国的首领——酋长或大巫师在祭神时的装扮。

大禹治水

大洪水时代最伟大的英雄是禹。禹的父亲名日鲧。《山海经·海内西经》说,帝舜之时,洪水滔天,鲧不待帝舜之命,偷来“息壤”打算堵住洪水,未能成功。帝舜十分恼怒,令祝融将鲧杀死于羽山之郊。随后,帝舜令鯀之子禹继续治水。在《史记·夏本纪》中,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以疏导之方法治好了洪水。

根据一些史书的记载,禹是羌人。“羌”通“姜”,而姜是炎帝的姓氏。古代羌人所居之地,就在青海昆仑山一带。

涿鹿之战

司马迁所著《史记》的开篇《五帝本纪》,着重讲述了黄帝、炎帝与蚩尤的战争。先是蚩尤战胜了炎帝,而后炎帝和黄帝联手,在涿鹿之野击败了来自东方的蚩尤。涿鹿之战本身充满了神话色彩,比如大战初期,蚩尤张口喷出滚滚浓雾,遮天蔽日,三天三夜不散,使黄帝的士兵迷失了方向:两军相持阶段,蚩尤眼看形势不利,召唤风神和雨神前来助阵,于是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涿鹿之野顿成一片泽国:黄帝见状,请来神女旱魃,所到之处,雨水消失,连旱三年……此战以蚩尤大败、黄帝统一天下为终结。

值得一提的是,司马迁说,黄帝和炎帝都生长于今陕西西部及甘肃一带,甚至还更往西,那里距离昆仑山不算太远。

夸父追日

据《山海经·海外北经》所载,夸父追日的故事就发生于昆仑区东部的崇吾之山。相传在黄帝时期,夸父族的一名首领(夸父)为了把太阳摘下,放到人们心里,开始了他的逐日之行。途中,他十分口渴,于是喝干了黄河、渭水,准备往北边的大湖(或大泽)去喝水,最终于奔向大泽的路途中被渴死。夸父的手杖于是化作桃林,成为桃花园:而他的身躯则化作了夸父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