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画唠】《清溪饮马图》

我不是艺术的创造者,

我只是艺术的搬运工。

小二画唠,我们今天接着聊。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今天是大年初四,咱们小二画唠继续跟大家聊聊画。

我找了一张画,我觉得咱们应该聊一聊了。很多的动物都跟人类是有息息相关的,有密切的关系的,什么猫啊狗啊,咱们今天就聊聊动物,聊聊马。

一讲到马,我就想起很早之前咱们聊过赵孟頫的《浴马图》,《浴马图》里很多人都在看人物啊,设色啊,从不同的角。

我记得我当时就是从这张画的最左边的一张特别萌的马开始讲的,那咱们今天就还从这张画聊起。

马在中国历史来说,是跟人类已经相处时间很长了,被人类驯服了应该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很忠诚于人,成为人的劳动力。

然后,在古代能有一匹马,比现在有一辆汽车都非常非常的有面的。

马呢,一开始我也不是很清楚,举得马跑的挺快的,它的视力肯定也特别好,后来才发现这个马不是靠视力来分辨的,它最好的是它的嗅觉,它的嗅觉特别特别好。

甭管做什么,它都是先靠它的嗅觉,包括它的主人,不是说能看见它的主人,而最关键的是去闻,它的嗅觉是非常非常灵敏的。

它的眼睛其实没有那么好的,特别是白天的时候,但是晚上的时候它的调节能力还是比咱们人类的调节能力要好很多。

所以大家看到一些电视剧或者电影的时候,晚上的时候马会打响鼻,为什么呢?其实就是它发现了有东西在动。

马白天的实力很差,但在晚上一定要是比咱们人类要好的多的多的。

那说到这个画马的名家,我们之前讲了赵孟頫是一位,我们之前讲的照夜白,韩干是一位,然后王世宁也是画马的。

在绘画中,马经常被做为一种题材,被画家广泛的创作,我们还是先从回顾一下之前这匹马。

我一看到赵孟頫的《浴马图》看到这匹马就觉得特别逗,大家看这匹马本来是眼睛长在两边的,然后它的眼睛为什么长在了正面呢?

这个我之前跟大家讲过,咱们古人绘画,对透视并不是特别了解,像西方绘画,他们对透视学特别特别理解,因为他们学过解剖之类的,比咱们中国画的绘画方法要深入一些,在科学解刨学这面比咱们发达。

而咱们中国人是为了好看,才把马的眼睛放在了正面上,所以这匹马我们看起来是比较呆萌的。

那同样我们中国人画人的侧面也是,因为不懂解刨学和透视学,所以他把侧面的人也都画成了正面的人物形象。

到现在我们的绘画中也有,比如说我们中国的农民画,农民画中也是把人物侧面的眼睛画成正面的,大家可以看一下。

大家看一看,这是一张农民画,大家看这三个人的眼睛,两个女的是侧面的眼睛,画的都是正面的眼睛,对吧。

然后一个小孩是正面的,他是正面的眼睛,所以因为这种局限性,把透视啊这些东西就没有完全的表现出来,当然了它也成为了自己一种独特的图式、图案,也是非常非常美的一种东西。

那我们今天要讲的这张画,就是唐朝的画家韩干画的《清溪饮马图》,其实说白了就是带马喝水。

马头的造型除了眼睛的透视稍微有点问题,但是其他的地方都画的非常好,而且中国人特别聪明。

为了把马头的立体感表现出来,他在转折的地方就直接用了两道线,把马的鼻梁整个的梁骨分了出来,分出来之后,用淡墨轻轻的分染一下,把马的眼睛、眉骨、马唇、鼻子等都分染的非常到位。

特别是高出来的地方,他还留出了这种白白的,大家看马的鼻孔都用淡淡的墨分染过,我们之前讲过,中国工笔画之所以好看,它的墨虽然黑,但不是一遍上去的,是一遍一遍的淡墨,多遍积上去的,这就是一个特点,虽然黑但是黑的很透,然后就非常非常的有看头。

这种有看头就不是一遍上去的死墨,这就是工笔画一个比较有意思,有特点的地方。

还有就是这个人,大家看一看也是沿袭了我们农民画的特点,侧面的人,侧面的脸,但是正面的眼睛,但是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的别扭,就是因为它已经成为一种体系了。

画出来还是比较自然的,包括这个人物的毛发,他都是先用重墨勾线,勾完之后,再用淡墨一遍一遍的分染,染出来这个效果。

大家看,那个帽冠还是非常非常透的,虽然很黑,但是还是能看到底下的颜色的,这个也是我们比较好的一种技法。

之后就是这张画我最想讲的线,线其实是我们中国画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说是中国画的灵魂,因为一条线可以把这个物体的曲折,胖瘦,都可以用这一根线体现出来。

那怎么体现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大家看这是马的一条线,马的躯干的一条线,从马的鬃毛到马的大腿,这一条线有粗有细,凹进去的地方是粗的,鼓起来的地方是细的。

那这条线是怎么表现的和现实比较融洽的呢?那我举一个例子,吹气球大家都知道吧,气球本来是一样的厚度,你吹的越鼓,越大,那肯定它就越薄了。那这个道理大家看一看,马也是一样的。

马鼓出来的地方线是不是就要细一点啊,凹进去的地方是不是就要粗一点啊,这样这个马的结构,包括马的圆润啊,就表现出来了。就这么凹凸有致的一根线。

包括我们之前画画的时候,我会跟大家说,我们画画,要先用生宣练,练匀,之后再在熟宣上练的就是这个线的弹性,这个弹性其实不是说由粗到细的变化,而是说根据物体的本质、特点,用粗细不同的线条来表现的。

这样子的一根线,就既有弹性,还能表现出物体的质感,像这匹马的这根线就很全面的表现出来了。

就像我们之前讲过“照夜白”的那张画,那一根马屁股,就一根线勾下来,它还是很匀的,然后细细的,很有弹性的,对吧。

如果一个马屁股,它是一个又圆又方的,圆多方少的,然后如果你用这种有粗又细的线,那就表现不出这个马的圆润肥硕了,对吧。

但是如果你要是在这个马的颈部啊,包括刚才我们看到的线的这个地方,如果是用一样细的线,那就表现不出它的力度了,马的结构就需要用这种凹凸的线来表现出来。

所以不同的线,我们要用在不同的结构上,所以呢,这就是一种对比的形式昂。

大家看,这个马屁股的这根线就得很匀的,对不对?

这种匀能表现出屁股的丰硕、丰满、有弹性啊,是不是。

所以是不同结构不同部位,虽然都是马,那我们用线也要特别讲究。

虽然我一直跟大家说,不同的质感要用不同的线条,你画一个玉兰的时候,你这个玉兰的花瓣是很柔软的,你就要用细一点的线,有弹性的,对吧。

那你画枝干的时候就得粗一点吧,然后有顿笔,这样的话可以表现出这个玉兰的枝干是比较硬朗的。

所以我们根据这样一些例子参考一下就行了,那今天咱们的小二画唠就到这里了,明天见。

(0)

相关推荐

  • 唐·韩干 ​《清溪饮马图纨扇》

    春晓吟 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 唐·韩干 <清溪饮马图纨扇> 绢本 尺寸:42*68厘米 原作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局部放大欣赏: 局部 十六神骏图卷局部欣赏: 局部 <宣和画谱 ...

  • 图文教程丨李晓明工笔画技法 临宋画《果熟来禽图》设色步骤

    第一步: 淡墨细线勾勒沙果,中墨勾反叶 ,重墨勾枝干.鸟嘴.虚线淡墨勾鸟身体羽毛,中墨勾复羽和飞羽 第二步: 背景用底纹笔刷偏红一点的米黄色(赭石+藤黄+少许曙红). 正叶平涂草绿,反叶和叶柄.果柄平 ...

  • 李晓明 临宋画《果熟来禽图图》详细步骤(含视频教程)

    李晓明 (安徽省职业画家) 李晓明,男,职业工笔画家,1972年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现居芜湖,专攻工笔花鸟画,尤擅工笔牡丹的绘制.先后毕业于安徽艺术学校和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 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 ...

  • 宋画:果熟来禽图

    国画大师黄宾虹曾说,"唐画如面,宋画如酒,元画以下,渐如酒之加水,时代愈后,加水愈多,近日之昼,已经有水无酒,不能醉人,薄而无味."大师如此评价,足见宋画艺术的卓尔不群.即使在今天 ...

  • 【小二画唠】《果熟来禽图》与《哺雏图》

    我不是艺术的创造者, 我只是艺术的搬运工. 小二画唠,我们今天接着聊.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我们今天接着聊<果熟来禽图>和<哺雏图>. 这两张画昨天咱们都聊了一下,先聊的 ...

  • 【小二画唠】《果熟来禽图》

    我不是艺术的创造者,我只是艺术的搬运. 小二画唠,我们今天接着聊.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又到了我们小二画唠的节目了. 今天我们跟大家分享两张画,这两张画各有千秋. 记得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要学花鸟画 ...

  • 图文教程——《果熟来禽图》画法示范

    步骤一:用白描法将红头山雀勾描在画面正下方. 步骤二:用写意法将树干.树枝抒写在画面上,再用白描法将树叶.柿子勾描出来. 步骤三:用渲染法将红头山雀鸟进行渲染,使其立体.逼真,再用细线对鸟羽毛处进行丝 ...

  • 欣赏丨果熟来禽图

    果熟来禽图 林椿(南宋) 绢本设色 26.5cm×27cm 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果熟来禽图>为绢本设色,表现林檎果(又名沙果)一枝,枝头果实已经成熟,绿叶边缘有些萎黄,虫蚀的痕迹历历在目. ...

  • 1.临《果熟来禽图》(绢本)步骤一:白描

    [步骤一]白描 1,采用中墨勾墨,不分墨色,线条多为弧线,注意节奏变化. [步骤一]白描 1,采用中墨勾墨,不分墨色,线条多为弧线,注意节奏变化. 展开

  • 【临摹经典】《果熟来禽图》临摹教程7p。

    <果熟来禽图>是南宋时期林椿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中文名:果熟来禽图   创年代:宋代 作品幅式:册页           现收藏地:北京故宫博物院 规    格 ...

  • 【绘画讲解】图文教程——《果熟来禽图》画法示范

    步骤一:用白描法将红头山雀勾描在画面正下方. 步骤二:用写意法将树干.树枝抒写在画面上,再用白描法将树叶.柿子勾描出来. 步骤三:用渲染法将红头山雀鸟进行渲染,使其立体.逼真,再用细线对鸟羽毛处进行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