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田行墓志》,看未刻的手书墓志是什么样子
图1 唐 《田行墓志》A
图2 唐 《田行墓志》B(一)唐制与《田行墓志》书风唐代书法的兴盛,与唐代的文制有很大的关系。唐太宗设置了专门的学书机构——书学,以书育人,并设书学博士。唐代的官吏铨选,“凡择人之法有四”,即“身、言、书、判”四才。主要观其书、判,“楷法遒美”为先决条件。即使是唐代武将参加文选,亦有规定,“武夫求为文选,取书判精工、有理人之才而无殿犯者”[19]。这些措施都为唐代书法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唐代,书法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楷书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是否可以入仕。不仅文官参加文选对书法有较高的要求,武将亦如前所述,要求书判皆精。故《田行墓志》的书人——陈涉,虽然为武散官,但其书作法度严谨而不拘谨,结构端庄而不刻板,书风典雅秀丽,堪称唐墓志中佳作。宋人朱弁《曲洧旧闻》云:“唐以‘身言书判’设科,故一时之士无不习书,犹有晋唐余风。今间有唐人遗迹,虽非知名之人,亦往往有可观。本朝此科废,书遂无用于世,非性好之者不习,故工者益少,亦势使之然也。”又马永卿《懒真子》云:“唐人字画,见于经幢碑刻文字者,其楷法往往多造精妙,非今人所能及。盖唐世以此取士,吏部以此为选官之法,故世竞学之,遂至于妙。”洪迈《容斋随笔·唐书判》云:“既以书为艺,故唐人无不工楷法。”由此观之,唐代的政治制度对书法的兴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崇王与《田行墓志》书风唐代书法的发展与帝王的喜好有直接的关系。初唐,李世民甚重艺文,独尊右军,笃好尤甚,撰写《王羲之传赞》,称“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心慕手追,此人而已”。有唐帝王如高祖李渊、高宗李治、武后、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等皆重书法。帝王的参与必然导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社会风气,上至朝廷,下及百姓,以王字为楷模,群起而拟效之。唐代以楷正为尚,或与沿袭隋代书风有关,抑或出于粉饰治具之需。唐初的代表书家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三家书法与右军深有渊源。其中褚遂良的书法影响最为深远,泽被有唐一代,为“唐之广大教化主”。褚遂良早年受北碑影响甚巨,后来逐渐吸收了右军媚趣,具有美女婵娟,不胜罗绮之态。在褚体的影响下,形成了一个书法家群体,如薛稷、薛曜兄弟,敬客、王知敬、王行满等。这些褚体书风又加以变化,或稍加流媚,或稍加迟涩,或稍加腴润等,则化身千万,形成了庞大且丰富的褚体流派。我们从众多的书法遗迹中可以看到唐代书法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书写者大多为基层文官和武官,他们也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其中不乏精品,墨书《田行墓志》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表1 《田行墓志》与王羲之《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及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的单字比较
表2 《田行墓志》与王羲之《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及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的单字比较
图3 奄、分图4 极
图5 岁、终、茂、流、长盛唐时期的楷书,进入了革新鼎盛期。在唐初“书贵瘦硬”的褚风之外,出现了雄浑开阔的风格,书风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田行墓志》保持了隋代楷书质朴刚健、骨力洞达的特点。我们选取《田行墓志》、王羲之《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及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的部分单字作比较,列表如下(表1、表2)。通过对表格中字形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田行墓志》呈现一派褚书面目,遒劲健拔,秀媚飘逸,端庄中有俯仰之势,欹侧处含平正之态。该志在褚体或者褚体流派的基础上,增加了流媚的行书笔意,接近于“行楷”。墓志中还有作草书笔意的字形,如“奄”“分”等字(图3),部分字形含有草书构件,如“极”字(图4),平添了楷书的流动之美。《田行墓志》颇具兰亭遗韵,其中“终”“茂”“流”“长”“岁”字(图5),从笔法、结字乃至意趣、风神而言,几乎与《兰亭序》如出一辙。表3 《田行墓志》的字形变化
《兰亭序》素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被历代书家奉为圭臬。《兰亭序》二十八行,通篇共计三百二十四字,运笔跌宕起伏,变幻莫测。尤为世人所称道的当属帖中的20个“之”字,无一处雷同。米芾曾赞曰:“二十八行三百字,之字最多无一似。”《田行墓志》在字形的变化方面,与《兰亭序》似有异曲同工之妙(表 3)。所选例字,或偃仰向背,或离合聚散,或张弛徐疾,或动静断连,或笔锋之顺逆不同,或构字之情态不一等,均表现了书人陈涉高超的书法艺术水平。一件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墨迹,已属难得。《田行墓志》为七百字的鸿篇巨制,文书俱佳,诚可宝也。注释(略)——节选自《唐代墨书<田行墓志>考析》。原文共分三节,分别为:一、墓志录文;二、志文考释;三、书法研究。载《颜真卿及唐代书风》(谭振飞主编,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1月出版)京东、天猫、当当等网店搜索书名《颜真卿及唐代书风》均可购买。
唐代墨书《田行墓志》局部之一
唐代墨书《田行墓志》局部之二
唐代墨书《田行墓志》局部之三
唐代墨书《田行墓志》局部之四
唐代墨书《田行墓志》局部之五
唐代墨书《田行墓志》局部之六更多高清图片
《田行墓志》第一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