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是个老农民 / 文 : 李晓伟

墨子是个老农民

李晓伟 

(一)

“远钩之下而立朝夕”“衣褐带索”说的是他穿着破旧,绳索束腰;“腓无肱,胫无毛,摩顶放踵”说的是他身上没有肥肉,腿上没有汗毛,而且因为劳作而伤痕累累。

墨子是以一副老农民的打扮出场的,尽管他是贵族出身。但他一出场就不走寻常路,他当过牧童、学过木匠,经常背着干粮穿着草鞋走南闯北,活脱脱一个草根之人。

他开口自称“鄙人”,作为一名“网红大咖”,在当时,还没有人这样低调称呼自己。

但他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农民,这个佛系哲学家,在他的很多故事里,不炫技,不蹭热度,只有才能,只有满满的诚意与胆识。

他不仅自己低调,而且对自己的组织要求也很严格。他创始的墨家是一个有严密组织纪律的团体,下属必须穿短衣草鞋,下田参加劳动,以吃苦为高尚。如果谁违背了这些原则,轻则开除,重则处死。

墨家的最高领袖称为“矩子”(巨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代代下传,所有墨者都必须服从“矩子”的指挥。“矩子”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让他们“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这样一个严密而又苛刻的神秘组织,要搁到民国时期,暗杀起汉奸来,那可真是人见人怕,鬼见鬼惊。举例说明。

第四任墨者“矩子”腹住在秦国,他的儿子杀人,本应依法处死。但秦惠王认为腹年老,只有一个儿子,就命令不杀。腹却说,墨者之法规定:“杀人者死,伤人者刑。”这是禁止杀人伤人的必要措施,它符合“天下之大义”,还是坚持把自己的儿子杀了。

怕了吧。战战兢兢有木有。

(二)

他最著名的事迹,实际上是与鲁班的一场纷争,就像那部叫《墨攻》的电影。

那是木匠的祖师爷鲁班要替楚国造云梯要攻打宋国。

按说这件事与他老人家根本挨不上边,但坚守“兼爱”、“非攻”观点且执拗无比的他听到这个消息后拍案而起,要去宋国拔刀相助,打抱不平。于是,他从鲁国出发,硬是走了十天十夜才到达郢都,见到了鲁班,展开了一场看似平淡无奇,实则精彩无比的现场演练和“纸上谈兵”。

当时的场景是这样的。墨子解下腰带,围作一座城的样子,用小木片作为守备的器械。鲁班多次陈设攻城用的机巧多变的器械,墨子多次抵拒了他的进攻。鲁班攻战用的器械用尽了,墨子的守御战术还有余。

重要的话说三遍。你攻,我挡。你攻,我挡。你攻,我挡。

就这样来来回回好几次,鲁班受不了了,说:我知道用什么办法对付你了,但我不说。墨子也说:我知道你用什么办法对付我了,但我也不说。

楚王问原因。墨子回答说:“鲁班的意思,不过是杀了我。杀了我,宋国没有人能防守了,就可以进攻。但是,我的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经手持我守御用的器械,在宋国的都城上等待楚国的侵略呢。即使杀了我,守御的人却是杀不尽的。”

楚王说:好了好了,I  服了YOU,不打了。

这场战事,既不鸡汤,也不鸡血,既不优美,也不飘逸。但它真实、够劲儿,就像一碗清凉剂,灌进战事纷争的春秋战国。

(三)

墨子的主要学说《墨子》,据说不是他写的,而是他诸多弟子的著述集。在这部作品里,许多哲理和方法都用生产劳动来比喻,譬如造车、制陶、筑墙等,让他实干家与工程师的形象跃然纸上。

阅读《墨子》,如同与一位经验丰富,长期劳作而又精通各种手艺的乡下老农攀谈,能听得懂他的方言,能闻得到他满身的泥浆和尘土,能看得到他精心制作的陶、车、房屋。

尽管如此,却并不妨碍他成为一派宗师、一位优秀的哲学家。也并不影响他写出了诸多兵书与工书,甚至不能影响他对许多问题的缜密的逻辑辨析,直至成为一种绝响。

值得指出的是,他几乎谙熟当时各种兵器、机械和工程建筑的制造技术,并有不少创造。

在《墨子》一书中,他的“备城门”、“备水”、“备穴”等,与一代伟人毛老人家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绝对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详细地介绍和阐述了城门的悬门结构,城门和城内外各种防御设施的构造,弩、桔槔和各种攻守器械的制造工艺,以及水道和地道的构筑技术。他所论及的这些器械和设施,对后世的军事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墨者很能战斗。且说话算话,板上钉钉,答应人家要办的事就必须办到。而且行动果断,甚至拿自己的生命,去解救别人的危难。

这个生活于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或鲁阳的老农民,注定一生在折腾。

(四)

并且,这只是开始。然而,他的学说始终没有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因为,学术上的优秀,并不代表政治上的优秀,人品与才华的优秀,也不能影响潮流的趋势和走向。他是一个异数。

“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是他对等级制度的抨击;《非乐》和《节葬》是他认为那是令人心疼的浪费与奢侈。他情愿让人“生不歌而死不服”,去过那种清苦孤寂的生活。但他恰恰忘了,“乐”是当时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葬”是当时传播礼仪的重要场合,更何况,他这个老农民只会算经济账,却不知道周代礼乐不是无谓的奢侈与浪费,而是凝结和辐射中华文明的重要符号和途径,是当时的政治、法律和伦理。这是要逆袭的节奏。

看到没,墨子的一生,都在专注于挖封建主义的墙角。

用通俗的话说:这人不分青红皂白,不擅长营造文明之象。更何况,他是一根筋。

他的学说与当时的儒家学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为儒家学说经过几代的积累和沉淀,已具备了政治上的成熟的智慧。所以,两家之争很快结束,墨家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一去就沉寂了数千年。

也就是说,读懂了墨子的人,不喜欢他的题材;而喜欢墨子的人,不认字,祖宗八代都是农民。

再好的传说,过了它所处的时代都会减分。只有人品,不管什么时代,都会发出永恒的光芒。

(五)

墨子的失败,归咎于他对等级文明既无深刻的批判,又无可替代的方案,只是做莽撞的勇敢攻击。只知道闷着头去做,却不知道在做什么。

他的失败,也不在于他的平民立场,而在于他的学说让统治者反感,让平民百姓不愿去接受模仿。归根结底,他的学说并不适应当时生产力正逐渐发展的封建时代,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着财富资源的集中运用,阻碍着社会各阶层的分化和统治者权威的确立。

大家做的事,不是岁月静好,就是杀人如麻;不是求仙问道,就是歌功颂德,但墨子却郁闷之极。

他是一个倔强的大叔。

他生在孔子死的前后,死在孟子生的前后,也就是说,他生活在孔圣人和孟亚圣的空档期,很奇妙吧。但他活了八十多岁,在那个年代,绝对是高寿。因为他常年从事体力劳动,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墨子虽然生活很马虎,但治学绝对严谨。他爱好和平,立阻杀伐,主张节约,崇尚兼爱,虽然为当时的统治者所发难,但直到今天,仍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穿越时空,我们仍能听到他洪亮的吼声:好,鸡汤你们来炖,鸡血你们去打,这纷争的乱世,就让我来熬一碗砒霜吧。

与这个时代,干杯。

作者简介:李晓伟,河南汝州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汝州市作家协会主席,资深媒体人。中外文艺、当代文摘、作家文艺特邀专栏作者。

曾先后在汝州、郑州、北京等媒体任编辑、记者等。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通讯、报告文学等各类作品近两千万字。

已出版散文集《渐行渐远》、小说《涮三国》两部作品,新闻评论集《话里有话》、散文集《汝风雅颂》、《浅斟低唱》正在结集出版。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版权归原图作者

稿酬规定:主推当日读者打赏金额全部的六成作为稿酬,四成留作平台运作;5元及以下不再发放。无打赏则无稿费。请作者主动联系主编领取稿酬。具体规定参加本刊《征稿启事》。

(0)

相关推荐

  • 墨子救宋:墨子与鲁班斗法

    公元前453年,晋国内斗第二轮淘汰赛结束,赵.魏.韩入围前三甲,随着曾经的超级大国晋国的解体,标志着春秋时代的结束和战国时代的来临.各国之间的征伐愈发频繁,战斗愈发残酷,苍生疾苦,天下有志之士纷纷提出 ...

  • 墨家创始人墨子

    墨子(前480年-前420年,也有说前476年-前390年),名翟(dí),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生前担任宋国大夫.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

  • 经典文言文赏析 | 墨子劝学

    原文 有游于子墨子①之门者,子墨子曰:"盍②学乎?" 对曰:"吾族人无学者." 子墨子曰:"不然.夫好美者,岂曰吾族人莫之好,故不好哉?夫欲富贵者,岂 ...

  • 墨攻·防火

    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曾提出一个"李约瑟猜想":内容是,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 在看这部长篇论述时,我在想,如果2500年前,墨家理论成为统治思想 ...

  • 中国文化09-兼爱非攻

    今天这个墨呀,说的不是笔墨, 而是前秦诸子百家中的墨家. 让我们先来感受一下诸子百家的口才吧. 有一回,楚国要攻打宋国, 请了鲁班为他们制造攻城用的云梯. 鲁班正巧是墨子的同乡, 墨子想要去劝阻这场战 ...

  • 商丘历史名人墨子:一个充满现代智慧,历史上和孔子齐名的圣人

    文丨刘金芳(网商社科特约作者) 公元前三到五世纪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个思想高峰期,在印度次大陆印度河.恒河流域,释迦牟尼创建的印度佛教文明开始诞生,在西方希腊的雅典.则产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

  • 听老子说 / 文 : 李晓伟

    ☀ 主编:醉卧蘭亭:欢迎赐稿!本刊栏目:知青岁月||农民工故事|美文诵读|军旅岁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他在说,我在听. 他在说,直到他把他的这些话,说成中华民族的不朽的声音:我在听,直 ...

  • 我看见了风的模样 / 文 : 李晓伟

    ☀ 感谢阅读!欢迎赐稿!本刊栏目:知青岁月||农民工故事|美文诵读|军旅岁月 我看见了风的模样 李晓伟 起风了,在这令人懊恼的浅秋午后.风稍凉,却让人惊喜. 狂风突然就将墙边的几株疏竹吹成了一首唐诗. ...

  • 别拦俺 让俺俗 / 文 : 李晓伟

    ☀ 感谢阅读!欢迎赐稿!本刊栏目:知青岁月||农民工故事|美文诵读|军旅岁月 别拦俺 让俺俗 李晓伟 每一个俗人都有一个不堪回首的过去.那些不敢做.不能做.不适合的事,也大多与俗有关. 上学时,记得鲁 ...

  • 那孙子说 / 文 : 李晓伟

    那孙子说 李晓伟 "快使用双截棍 哼哼哈嘿". 在战事茫茫的春秋战国,文人骚客诸子百家都在舞文弄墨立山头,挥洒风流占地盘,只有那个另类的孙子,在舞枪弄棒,撼天动地,另辟蹊径,自成一 ...

  • 归途‖文/李晓萌

    归途 我清晰的记得那晚的街道灯光熠熠,景色夺目,那晚的末班车乘客繁多,悄然无声.记忆定格,在那辆末班车,那群平凡的人身上. 腊月的天黑的特别早,我只记得刚出考场时还是清亮的白昼,不一会,天空就变暗,再 ...

  • 疫情期间,我成了“啃老族”‖文/李少军

    疫情期间,我成了"啃老族" 疫情期间,我成了"啃老族"      2020年初,我们放了一个寒假,这是我毕业以来过的第一个寒假,很庆幸的是,这个寒假没有寒假作业 ...

  • 爱漾中秋‖文/李晓彤

    爱漾中秋 "嘟--嘟--"小柯静静地趴在电话亭旁边,"奶奶,爸爸妈妈又不回来了,是吗?"他低着头用小拳头紧紧攥住了衣服的一角,晶莹的泪珠从颤动的嘴角边滑落,&q ...

  • 那对“感动世界的植树老人”现状如何?听他们讲述|贾文其|贾海霞|李晓伟2018.5.6

    一个没有双臂,一个双目失明,还记得这两位闻名世界的中国农民吗?他们分开了-- 他俩从小一起长大,一个自幼失去双臂,一个人到中年突遭意外视力严重受损,两人"手眼相助"植树,一个为另一 ...

  • 清运工老黄夫妇 文/任晓伟

    [总第 478 期] 欢乐国庆 普天同乐 入驻作家 王力光  张利杰  黑马  崔盈  曲素梅 王莹  千之叶  刘俊瑾  晴耕雨读  李月华  谢凤钰  华妇微  阿敬  高维恩  陈华  称心如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