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10个人以上的饭局尽量少参加
01
参加了一个饭局,人巨多,有二十多个。
人员构成,有朋友,有朋友的朋友,也有朋友的朋友的朋友。
有的人,知根知底非常熟悉,有的人,只不过是点头之交,而有的人,我们压根儿就互不认识。
从职业上讲,有像自己一样的工薪阶层,也有多少有点职务的官员,还有社会上的人士。
中国人的饭局有时候就像中国菜,把不相干的材料组合到一起,杂烩也罢,乱炖也罢,总是充满了想象力。
02
订的是本地最好的饭店里那间最大的包厢,像我这样心里没底的人去得最早,寻一个既非主位又非陪位的角落坐定。
后来的人和先到的人打个招呼,然后坐到自己最熟悉的朋友旁边。
最牛最重要的人物和自以为最牛最重要的人物照例是最晚到,进门后大家都站起来问候,他扫视一下全场,同时寒暄几句,然后昂然径直坐到主位。
桌子好大,看看桌子对面的客人,好像遥望地球的另一端。
想和对面的人说句话,如果不要求其他人不再喧哗,根本就听不清。
于是,干脆就不说。
好在,几轮象征性的敬酒过后,大家开始捉对厮杀,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旁边的朋友身上。
虽然现场一片乱糟糟,倒也相安无事。
说实话,这样的饭局,如果你既非主人又非主角,既未心怀鬼胎又未被人心怀鬼胎,真的没有多大意思。
03
贾平凹写过一篇题为《老兄,今晚的饭局我就不去了》的文章。
准确地说,他是以书信体的格式,推掉了朋友组织的一个由官员和大款参加的饭局。
虽然身为省文联主席的贾平凹也是堂堂正正的厅级干部,但和那些真正手握重权或怀揣重金的人在一起吃饭,仍然会觉得不自在。
所以,他坚辞不去。
在信的结尾,贾平凹写道:
“几时我来做东,回报你的心意,咱坐小饭馆,一壶酒,两个人,三碗饭,四盘菜,五六十分钟吃一顿!”
这番话,说出了贾平凹心中最完美的饭局的样子,也让读者击节赞叹!
04
有人说,人到中年,超过10个人的饭局尽量要少参加。
也有人说,人到中年,超过5个人的饭局尽量要少参加。
不管是几个人,其实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年龄渐长,人生要开始学会做减法,应该少一些无用的社交,多一些真诚的相聚。
而饭局上的人数,则是越少越好,否则效果会打折扣。
记得上大学时,校门口一个小酒吧的广告上录有一首小诗: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极喜欢这诗的意境。
想想,天阴阴沉沉,好像还有一两个雪花,和三两知己,坐在暖烘烘的火炉旁边,一壶淡酒,几盘小菜,喝酒谈天,不亦快哉!
如果能够选择,每一次饭局,我希望都是这种样子。
05
和真正的朋友吃饭,不拘形式。
记得在很多年以前,那时候还流行在家里请客吃饭,我有一次请人在家里涮火锅。
吃完之后,准备的酒菜还剩下好多。
次日中午,我给一位最要好的朋友打电话,请他过来继续涮。
请他吃剩菜是否合适,我想都没想,他也不以为意。
反正,我们俩胡吃海塞,把桌子上的肉、菜都扫荡一空,只剩下空盘子一摞,空啤酒瓶若干。
那天,我们边吃边聊,一直持续了大半个下午,都专门向单位请假没去上班。
前一天晚上来我家吃饭的都有谁,我早就不记得了,但和朋友的那次把酒言欢,却至今难忘。
虽然,酒是剩酒,菜是剩菜。
但朋友是真朋友,感情是真感情。
06
关于对朋友和圈子的理解,周国平有一段发人深省的论述:
“我心目中的朋友,既非泛泛之交的熟人,也不必是心心相印的恋人,程度当在两者之间。在这个世界上也有些这样的人,不见面时会互相惦记,见了面能感觉到一种默契,在一起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他们便是我心目中的朋友了。有时候,这样的朋友会像滚雪球一样聚合,形成一个所谓的圈子。圈子容易给人以错觉,误以为圈中人都是朋友。”
其实很多饭局,就是由这样的朋友圈子组成,雪球滚得挺大,但朋友的味道却可能淡了。
也许,这是生活的身不由己。
但如果有可能,我还是喜欢三五知己小范围的聚聚,说说心里话,唠唠家常嗑,不用担心哪句话说错会影响形象,也不用担心被录了像发到网上惹来是非。
这样的饭局,胃里舒服,心里舒服,浑身都舒服。
有人说,最理想的生活是:干净的圈子,规律的生活,中意的人。
人到中年,我喜欢这样的生活。
作者:遗君明珠,教师,时评人,自媒体平台作者。侧重于教育、美文、人生感悟。多篇文章创造千万级阅读。微信公众号: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