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好“三合一”字形?——田蕴章“每日一字”

有些字形就是处理好了就好看,处理不好就难看...

本节图文来自田蕴章系列书法讲座《每日一题每日一字》第156集:“书法家的道义与烦恼”与“启”字。

各位朋友,今天我们向大家介绍一个“启”字,这个“启”就是“启发”的“启”。

我们先用楷书把这个字演示一遍。

这个“启”字,这是一个碑帖的写法,我们见到碑帖当中大部分都这样写。这个“启”字有好多种写法,这是其中一个最常见的写法。实际上,它的规范字在繁体字当中应该是这样:

可是在碑帖当中却很少见这样写,有没有呢?也有,但是极少极少,更多的就是我们写的第一种写法。

我们再来演示一下第一种写法。这个字就是在欧阳询的《温彦博》碑当中有这个写法,《九成宫》里没有这个字。再看一遍。

注意,右边的这个“又”字要高起,它写了一个“又”字,实际上应该是个“文”字,但是它写的是“又”的形状。要高起,上边成为一个两平的一个状态,下边是这样。

我们向大家介绍,这个写法基本上是三合一的一种写法。所谓三合一,大家注意看,这是一个部分,这是一个部分,这是一个部分,反品型的,就是“品”字反着写的这么一个形体。

它的要求当中,注意,这横是短的,至于这一撇挨不挨这一横都不重要。注意这一撇的方向应该是这样的,然后右边的那个反捺要跟它基本呈对应的情况。

上边注意看,这个平行的,注意这一撇,尽量往下边一点,所以往下边就跟左边基本取平。右边大家看看,是这样的,也遥相呼应着左方这一撇。然后下面这个“口”,下边写端正。

这个“启”字,看着它笔画很少,“石”、“又”、“口”,我们说这个“又”应该是个“文”字,但它写的时候按着“又”字写的,这么三个部分,笔画都很少,加在一起单单蒙蒙的,所以就要严谨,要中宫紧凑,这是需要注意的。

一般地说,凡是这么一个三合一的字,右上方这个部分,应该相对地说,它应该短小一点,但“启”字就不然,这个“又”字写得很开张,很开扬。

我们再看一遍,如果说比如写一个“贤”字。

我们拿这个字举个例子说,这右边也是个“又”字,大家注意看,这个撇就很短,它不敢往下面伸张。为什么呢?因为下面这个“贝”字,它要基本顶上去,所以往往这种三合一的字,下面这个字它往上顶,往那边呢?往右上方顶。所以这种字,我们看起来之后就显得严谨。但是到“启”字这,下边只是个“口”字,这个“口”字必须写正,因此写的时候,右边的这个“文”字也好、“又”字也好,它就不敢再太靠上,太靠上这个字就偏斜了。

所以大家再看一遍这个字的基本写法,右边的这个第二部分,应该把它写得饱满,这是很关键的一部分。

还有这样写的,就直接写一横,然后这样写。请注意,单写一横,和这撇捺分开的,往往是代表文字旁,就这样写的。

还有一种写法,而且也比较常见,古碑帖当中经常使用这种写法。

这地方可以不挑勾,就直接暗收在这,然后这样写。挑了勾也没问题,比如说在这个地方起个勾,在这个基础之上挑起来,也没有问题,但是大家知道有这么一种写法。

所以这个“启”字,它的形体当中,有几种讲究的地方,我们在写起来的时候别觉得它笔画少,实际上这个字写好看了就很好看,写不好看就很难看。大家说,这不等于是废话吗?那写好了当然好看,写不好当然难看,不然。有些个字形,你是怎么写,它就限于这个字形,它不会太美观。只是人家书法水平高的人,人家可以把这个字写得不难看,但是说不上多好看,可是他可以写成不难看。我们就没有办法,有时候遇到那种生僻的字,个别的字形我们就处理不好,能维持过去就不错了。

所以有些字形,是你不管怎么处理,都不会太好看的。但是有些字形就是处理好了就好看,处理不好就难看,这是两种字形。

【未完待续,接下来讲解“启”字行书技法 】

【歡迎轉載,转载请注明来源】

说明:本系列书法讲座,已获田蕴章先生首肯。

我们标注“原创”标签仅针对于文字、动图,并已设置为“可转载”。

原讲座视频归版权方所有。

临习参考

隋智永楷书《真草千字文》之“启”字

唐欧阳询楷书《皇甫诞碑》之“启”字

唐褚遂良楷书《雁塔聖教序》之“启”字

唐颜真卿楷书《自书告身》之“启”字

唐柳公权楷书《玄秘塔碑》之“启”字

讲座视频

文字编辑/彭澎

动图制作/大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