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让灵魂的启蒙发生
任何境界都可以通过学习来达到,“让灵魂的启蒙发生”这种教育境界同样可以通过学习来达到。在此,我要强调一个观点,即当代的教育必须进行个性化的学术研究,并让学术转化为教育实践。这是能力、智慧,也是道德。锦浩说我又该染发了,我说请给我一个理由,他想了几秒钟,他说:“因为你是90后。”而后,我们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亦师亦友,真好。”锦浩爸爸看到这段文字后这样说。而且,我还收到了锦浩给我的一篇习字,他在习字中给我留了言。“Mr 江一老师,我觉得我的字好了点儿。”——from锦浩
的确,锦浩的学习比以前主动了很多,有时他还与我开玩笑,比如早读时故意挡着我巡视的去路,我走哪儿,他就堵在哪儿,而且还不耽误自己读书,那股亲昵劲儿,想想,心中就暖融融的。给每个孩子一个郑重的回复,这个回复就是他们向上的动力。作为老师,与孩子们交流,我们可能自以为那么复杂,那么郑重。其实,很简单,有时简单的只是几个字,就是一个眼神。“江一老师,我认为你是一个好老师,也是一个好作家。”家玮曾在积累本中这样写。此外,我们之间没有关于这个话题的任何口头交流。我只是多给了他一些微笑和坚定的眼神,或者拍拍他的肩膀。而他的笑容也多了很多,那种笑是发自内心的,充满阳光和力量。我能感受到,这份温暖和力量已经转化在学习中了。
博宇现在上语文课积极多了,课下也主动地追着问问题,或者旁听我给其他人解答写作问题。可是,之前的他并不是这样,而是很消极,甚至上课都找不到卷子。那一刻,我看到了答案,当我把博宇的文章《思念也是一种美丽的痛》打开时,他一下子就愣在那里,然后就是傻傻地笑。再然后,就是我看到的样子了。是的,文章给了他力量,更给了他尊严,在人前人后、班内班外的力量和尊严。我的学生不怕写文章,有一批学生还很期待写文章,有一天我把这个原因点透了。“你们喜欢写文章,是不是因为我对你们的文章做了点评和反馈?如果你们写了,我却不管不顾,你们是不是也不愿意写了?”讲写作时,我这样问学生。一篇文章点燃一个孩子的学习热情,在我这里,有很多很多事例。
今天早晨,我又收到了帅锦的诗,诗旁边,他还给我画了一个大笑脸,让我看,让我笑。为什么呢?仅仅是因为我发表了他的诗,给他了很大激励。“谢兄,看,帅锦又写诗了。”我把帅锦的诗拿给谢兄看。“不错,帅锦这孩子,虽然成绩不太好,但有一股才气,每次上课前,他都很积极。”谢兄便读诗边说。“嗯,写的还不错,尤其是结尾,情感深厚,语言空灵。”谢兄说。“因为我的书友会收录、发表了他的两首诗,所以他很振奋,已经给我三首诗了。孩子就是这样,一旦给他开了头,他就自然会学了,但是,不开头不行。”我说。帅锦的诗题目不太好,叫《一个故事》,我把它改为《故事之美》。
“江一老师,今后我就是您的签约诗人,免费签约。”下午下课时,帅锦追上我说。教师是善业,最要讲道德,要一生行善。不过,在时代发展如此迅速的当下,行善,只是靠一颗善心,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智慧和能力,因为没有这些,纵然有好心,也不见得办得了好事,甚至会好心办坏事。
一首《无题》结尾,教育如空气一般,弥漫在空间中、时间里,因此,它是任何人都不可回避的话题和问题。而其核心,我认为则是让灵魂的启蒙发生,并不断的发生。我们应该、而且可以思考今天和明天我们该如何生活,才更好。江一,原名金江昆,1988年生,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青年作家,诗人,现为河北衡水中学语文教师,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签约作家,衡水市诗词协会理事,衡中诗词协会理事,国家级教育学术杂志课堂内外好老师签约作者,出版作品有《渡缘》《桃花坞雨》《艺术里的童颜》《美的唤醒》《情境之门》等。荣获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十大读书人物、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教师、优秀先修课教师等多项荣誉,荣获教育部关工委和重庆课堂内外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好老师”主题征文特等奖,写作教育事迹被国家级教育人物杂志《中国好老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