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也是生命,而且对我们来说,是种种神奇的生命。在写作上,花木也可以扮演着非同寻常的角色,因为它们可以作为生命的镜子,启示我们从新的角度、新的深度来观察生命和领悟生命。因此,本辑《青春绮梦》我们推荐了一篇关于花木的的文章,即《那段海棠的风景》,海棠,海棠,东风中,空月下,泛出华美光泽的海棠在月光的朗照下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初见海棠是在朱自清先生的《看花》里,虽如此,却也让我魂牵梦绕了。书中,朱先生并没有用华丽的语言去描绘它,而淡淡地说“最恋恋的是西府海棠,海棠的花繁的好,也淡的好,艳极了却没有一丝荡意。”细细品味,文字中仿佛正透露出海棠那淡淡的清香,也是从那时起,我便向望着去寻找海棠那段旖旎的风景。听同学说城西的公园可能有海棠树,于是,周末时我们便乘车拜访,一路奔波,一路期待,心想海棠花有着怎样的的颜色,怎样的清香?微风中的海棠是否也像子瞻笔下那“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海棠,海棠,东风中,空月下,泛出华美光泽的海棠在月光的朗照下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公园中人格外的多,亭子远处的石阶旁,果然有一颗花树跃入了我的眼帘,于是一阵兴奋、喜悦,走近后却满心的不确定,询问后得知那其实是一颗樱花树,我突然感觉到一丝失落,这使得寻觅海棠如同一个美梦一般,在我心中渐渐发酵,也使我愈加期望起来。
海棠啊,海棠,我走过繁华的都市没有你的身影,走过精巧别致的园林也没有你的身影,直到……残阳如血,晚霞似火,整个世界如同被渡上了一层金色,我正扶在车窗前看着天边余晖慢慢散去,突然我的眼角闪过一抹淡粉,“是海棠”我兴奋的几乎叫出声来。我记得它的身形和面容,因为我曾无数次在网上浏览过它的照片,没错。我激动的从车上下来,急切地走近它。
窗外的世界迷漫这海棠花香,可是海棠不是应该开在精巧美丽的园林吗?为什么它却……我不敢相信。“爸爸,这海棠怎么长在普通的果园里?多少人能看到。”我问道。“花的使命是绽放,它并不在乎有多少人看到。”爸爸说。顿时,我恍然大悟,原来我给了海棠花过多的意义,它只不过是一朵花,一朵可以开在尘世的花。海棠,你让我明白,要走出心中的固执观念,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去追求自己的绽放,去完成自己的使命,这本身就是高贵和繁华。
“海棠,你让我明白,要走出心中的固执观念,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去追求自己的绽放,去完成自己的使命,这本身就是高贵和繁华。”这句话结尾点题,道出了海棠给作者的心灵触动,从而升华的文章内容。让我们看到作者从单纯地渴慕海棠的颜色、海棠的清香到领悟生命使命的转变,而这才是这篇文章的灵魂所在。“花的使命是绽放,它并不在乎有多少人看到。”爸爸的这句话是文本的转折点,也是文章的力量之源,虽然简简单单几个字,但如果没有这句话,本文的力量也就消去了大半。写作时,花是一个很重要、也是很灵验的写作对象,所以喜欢一种花、认识一种花,对于写作者而言,是极为必要的。关键时刻,这种花会成为我们写作的东风甘霖,有点化灵泉的功效,所以我建议大家都研究一种花,最好是爱上一种花,一种树,写作时是一种朋友助力,生活中也是一种情感寄托。从文章艺术上讲,这篇文章最大的好处就是铺垫做好的,先是在朱自清先生的文中知道海棠,从而想见到海棠,进而去城西公园找海棠,没想到却是樱花树,前面的这一切,有意安排也好,阴差阳错也罢,总之为下面海棠的出现蓄足了势,张足了本,这种写法很吊人的胃口。但不要觉得这是故意为之,固然有故意为之的时候,但在真实的生活中,还真不乏这样的巧事。再者,文章中的引用和语言描写也是很不错的,虽然少,但缺少了却会影响文章效果。还有就是文章的语言,有些句子很美,很值得推荐和学习,比如“海棠,海棠,东风中,空月下,泛出华美光泽的海棠在月光的朗照下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江一,青年作家,诗人,编剧,中文课程设计师,原名金江昆,号榷山,1988年生,2012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师从实力派作家、诗人、著名文艺评论家胡业昌先生,著名儿童文学研究专家侯颖教授,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签约作家,河北衡水中学语文教师,衡中诗词协会理事,著有长篇小说《渡缘》《一江琴声》《湖畔弦歌》、诗集《桃花坞雨》《榷山问樵》、美学著作《美的唤醒》、哲学著作《生活世界与艺术境域》、学术著作《情境之门》《一个诸境斋的故事》《洒落的从前》《唐宋诗发展史简话》等,指导中学生创作诗文集《繁荇集》《化境风》《童音》等。发表的论文有《叙事类写作限制初探》《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探究与解决》等。曾独立开发课程《汉字硬笔书法入门与提高》《美的唤醒》《中西思想小史与文学写作》《知“古”与知“己”》,并教授北大先修课《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对策探究》《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承》《责任教育》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青少年职业规划》,荣获教育部关工委和重庆课堂内外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好老师”主题征文特等奖,写作教育事迹被国家级教育人物杂志《中国好老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