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圣依纳爵堂

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

徐家汇天主教堂是一座罗马式天主教堂,这是上海地区,乃至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建成的西洋式教堂之一。1848年,首任驻华耶稣会会长法国传教士南格禄神父在徐家汇创立神学院,此前一年,即已由传教士范廷佐设计、会士法国神父罗礼思任建筑师,在肇嘉浜西岸建教堂。这座教堂于1851年竣工,正式名称为圣依纳爵天主教堂,可容200人。但这座一度被人称为徐家汇老教堂的罗马式天主教堂今已不存。

徐家汇老教堂

徐家汇老教堂

1886年,眼看教徒队伍日益扩大,圣依纳爵天主教堂已不够容纳,法国耶稣会传教士开始募款筹资,计划在这座教堂南侧另建新教堂。1904年,遂由道达洋行的英国建筑师道达尔设计新教堂,并于两年后在今蒲西路地块破土动工。历时四年后,新教堂于1910年10月22日落成。此即今日的徐家汇天主教堂。

1906年老照片:当年建成时的圣依纳爵天主教堂,也就是今天的徐家汇天主教堂

新教堂坐西朝东,是一幢典型的法国哥特式双尖顶建筑,平面呈拉丁十字形,巴西利卡式大厅。纵向有前厅、中厅、后厅,后厅上有唱诗楼;横向形成南北两厢。教堂高五层,砖木结构,所用红砖都是仔细打磨过的。建筑面积为6670平方米。大堂进深79米,阔28米,十字形两翼处宽44米,可容2500余人。中间有两行列柱,柱子采用哥特式建筑惯用的“束柱”。地面系方砖地坪;顶脊呈尖拱状,脊高离地25米。立面正中有漂亮的大玫瑰窗,两边呈对称设置尖塔钟楼,顶端均设十字架。钟楼高57米,其中青石板瓦覆盖的塔尖高31米。堂内共有64根用金山石精刻叠成的楹柱。中厅和侧廊的天花均为木筋加灰泥粉饰而成的四分尖劵构成的连续劵廊;二层是连续劵构成的廊栏;三层为尖劵高侧窗。正立面朝东,外墙用红砖清水,墙基用青石。其装饰及细部均为适应材料的性能而有所简化。装饰重点部位如玫瑰花窗、塑像等,其华盖和基座、两则女儿墙的吐水兽、入口等处局部采用石材。分间处则有石扶壁,门窗洞均为尖劵;两侧窗户采用简化的火焰式双叶窗;堂中有19个祭台,大祭台在堂中央,雕刻精美的耶稣、圣母像则是1919年在巴黎制成后运抵上海的。大堂两侧另有小祈祷堂。

屋面完整的一个宏大的十字架形状

十字架

十字架,源自拉丁文crux,意为“叉子”,原是一种处死犯人的残酷刑具,流行于古罗马、波斯帝国和迦太基等地,通常用来处死叛逆者和奴隶等。后演变为基督教信仰的标记,象征着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受难死亡,救赎罪人,代表着爱与救赎。于公元431年开始在基督教会中出现,公元586年开始被立在教堂顶端。

徐家汇天主教堂正式的名称为"圣依纳爵堂",位于中国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蒲西路158号。

教堂正中的救世主雕塑因不同时期拍摄的照片,玫瑰窗前的雕塑不一样,但都是救世主。

教堂正中的救世主雕塑

教堂正中的救世主雕塑

57米高的尖塔钟楼

救世主雕塑

教堂的拱形门框

救世主雕塑

教堂正面立柱上的福音圣史塑像

上有十字架形状的窗,又象一个罗马钟表

教堂正面立柱上的福音圣史塑像

拱形窗框和花窗

教堂广泛利用了线条的垂直感,用高直的小尖塔,轻盈的飞扶壁以及修长垂直的立柱加以衬托,更显出了建筑的挺拔高大。堂身上也有一十字架,颇似轮盘状,其含义:生命恰如驾驭轮盘。堂身正中是盘型浮雕,繁复华丽,远看极像罗马钟表的形状。整幢楼以红砖建成,花岗石镶边,屋顶铺设石墨瓦,中间有一个巨大的圆形花窗,镶着彩色玻璃,饰以许多圣子、天主的石雕,纯洁而安详。可以同时容纳两千人进行宗教活动,被称为上海的"梵蒂冈"。堂侧有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府,修女院。堂内有苏州产金山石雕凿的64根植柱,每根又有10根小圆柱组合而成。地坪铺方砖,中间一条通道则铺花磁砖。门窗都是哥特尖拱式,嵌彩色玻璃,镶成图案和神像。主体墙上有巨大圆形花窗,其上镶嵌彩色玻璃,建筑造型挺拔庄严。外墙用黄沙水泥粉刷,屋顶置有大小不等铜皮圆穹,呈孔雀蓝色,尖顶。教堂有祭台19座,正祭台处宽44米,是民国八年(1919年)复活节从巴黎运来,祭台正中安置有圣依纳爵及八位圣人雕像,雕刻精美,色彩鲜明。横轴由南北耳堂组成,十字交叉点上方曾有一座钟楼,有较高的宗教艺术价值。内部的顶部回廊,通过独特的网状设计结合空气动力学原理,让至少三层楼高的大厅不用人工清洗高位玻璃而且保证在教堂的任何一个地方用平常声音说话能传到教堂的任何一个角落。在中间的横廊的窗上有据说是修女自制的贴上去的窗花,很漂亮的颜色和图案,还代表着圣心和圣母心的故事。

教堂的穹顶

教堂的穹顶

教堂的穹顶

进入教堂内部,即被深深震撼。大门上方的巨大画像重现了“最后的晚餐”那个瞬间。大堂宽阔高耸,进深7间。地面铺以大方砖,中间走道则用花瓷砖铺筑。室内大厅被两列束柱分成中厅和侧廊。中厅和侧廊的天花板巧妙利用了对角交叉受力最佳的力学原理,均为木筋加灰泥粉饰而成的四分尖券肋骨拱顶,拱顶下由木质束柱支撑。中高侧窗采光,室内镶嵌以圣经人物为主题的彩色玻璃,使教堂光线更显神秘。中厅两侧墙面由3部分组成。底层是由束柱和尖券构成的连续券廊,二层是由连续尖券构成的廊栏,3层则为分布排列的尖券高侧窗。拱券的几何线条撑起的宏大空间与彩绘玻璃窗交相辉映。富于创意的形式与精妙绝伦的结构完美结合,使得这座教堂让人感到神奇而又亲切,仿佛可以感受到恢弘建筑营造出的别样空间所传递出的震慑力量。

教堂建筑中可以追寻到许多哥特式痕迹,如垂直向上的线条、细尖的拱券、玫瑰花窗,以及建筑内部的束柱。堂内有64根用苏州产金山石雕凿的大小楹柱,支撑起下宽上窄的整个内部空间,每根楹柱又都由10根小圆柱拼合而成。然而与传统的法国哥特式教堂内采用石头建造而成的束柱所不同的是,徐家汇天主教堂内的束柱由当中一个方柱子上面贴了4个小柱子而成,皆为木制,非常具有中式特色。整个大堂内弧形的拱顶与垂直的束柱巧妙结合,共同营造出一个高直而空灵的氛围。

这座主祭台是教会于1919年复活节前由巴黎运来。立祭坛之巅的是圣母抱小耶稣像,俯视全堂,为整座教堂之中心。

画像:圣母抱小耶稣

雕塑:圣母抱小耶稣

徐家汇天主教堂玻璃彩色花窗很美,多以圣经故事为内容,以光线配合图案的效果感动信徒。

花窗

花窗上的画多是讲的宗教故事。

花窗

花窗

花窗

教堂内还有许多其他的小祭坛。

教堂由建筑师陶特凡(W. M. Dowdall)设计,法国上海建筑公司先期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开始搭建工棚雕琢石柱。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7月31日正式动工。耗时四年建设,清宣统二年(1910年)10月22日举行落成典礼,教堂规模宏大,装饰华丽,被誉为"远东第一大教堂",仍奉圣依纳爵为主保圣人。老堂则划归圣依纳爵公学使用,改称圣母无原罪堂(1994年,老堂和耶稣会会院合拆新建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府大楼-今圣爱大厦)。1949年后,上海天主教界开展反帝的爱国运动,走独立自主自办教会道路。1960年4月,上海市天主教第一届代表会议选举张家树神父为上海教区正权主教,由皮漱石总主教主礼的祝圣主教仪式就在徐家汇天主堂举行,从此,该堂成为主教座堂,并改奉"圣母为天主之母"为主保,称天主之母堂。1960年,张家树主教将主教座堂由董家渡圣方济各沙勿略堂迁至徐家汇,由此教区机构都移至此地。"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堂受到毁坏,钟楼尖顶被拆毁,整座教堂的彩色玻璃窗被砸碎,并作为上海市果品杂货公司仓库。1979年,该堂归还教区后,即着手修复,并于当年11月举行"文化大革命"以后的首次弥撒。1980年圣诞节前夕大堂修缮一新,张家树主教主持圣诞节大礼弥撒,千余教徒恭与弥撒。1982年8月,两座各重达13吨的十字铁塔架,重新安装到钟楼上。1985年1月,李思德、金鲁贤神父任上海教区助理主教的祝圣仪式在此举行。1988年2月,张家树主教去世后,其骨灰安置在该堂。1989年9月25日,"徐家汇天主堂"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近代建筑类)、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徐家汇天主堂之夜

徐家汇天主教堂堂侧的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府,修女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