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亏
实在人吃哑巴亏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个充满悲情的历史名将,留给后人的记忆,恐怕就是袒胸露背负荆请罪的一副窘相。“将相和”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人们凭借自己天才的剪辑手段把它从错综的历史背景里抽离出来,变成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故事,赋予两个主人公中的一个以智勇双全的美德,另一个以居功自大的匹夫形象。结局就是大家所期望看到的匹夫向美德臣服。将相和,一个“和”字掩盖了历史的真相,像个“和事老”一样,算了一笔糊涂账,糊弄了无数中国人,并且还在糊弄着。
廉颇和蔺相如均拜为上卿,但蔺相如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心里不服气,要找蔺相如理论一番。蔺相如听说后避而不见,却抛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即“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意思是说我不是怕你,而是把国家的危急摆在前面,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面。此言一出,蔺相如的形象陡然高大起来,与此同时掩盖了引发二人争执的问题的实质。这一偷梁换柱、转移视线的方法确实高明,就连目光如炬的太史公也被蒙蔽,廉颇更不在话下,被逼到了死角。如果他再想较真儿的话,那就是恃功自傲、心胸狭隘、置国家大义之不顾。没办法,他只好屈服,肉袒负荆,门前请罪。
古往今来,人们不吝溢美之词歌颂这段佳话,却忘了那个最根本的问题:蔺相如到底配不配上卿之位,到底配不配在廉颇之上!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好,蔺相如确实高风亮节,令人钦佩;如果答案是否定的,真正高风亮节的就不是蔺相如,而是廉颇,负荆请罪的应该是蔺相如。
下面我们来看看历史的真相。《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廉颇取得上卿之位靠的是实实在在的战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获得上卿之位靠的是什么呢?一是完璧归赵,把美玉带回赵国,满足了赵王的私欲;二是渑池之会,让秦王击缶祝寿,保全了赵王的面子。廉颇开疆扩土让赵国强大,蔺相如巧舌如簧让赵王面子有光,这样一比较,我们就不难看出,谁才是真正的国家利益的捍卫者。谁的功劳大?廉颇难道不应该愤懑不平吗?
蔺相如是个机会主义者、冒险家。持璧前往秦国,完全是他下的疯狂的赌注,为自己能够平步青云。他耍了一个小聪明,谎称白璧有瑕,把宝玉从秦王手中骗回来,并以玉石俱损要挟秦王。勇气固然可嘉,但成功的几率很小。假如秦王早有警惕,没让他把玉拿回,恐怕就没有完璧归赵了。所以,他的成功带有很大的偶然性。问题是他为何甘冒如此之大的风险呢?因为他出身低微,要想出人头地的话,必须要有惊人之举,必须不按套路出牌。幸运的是他成功了。正所谓成者王侯,疯狂的赌徒行为因为成功就演变为大智大勇的壮举。
再让我们看看被人们称颂的蔺相如究竟给赵国带来了什么。完璧归赵之后,秦国恼羞成怒,采取报复措施,“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赵王在宫中把玩美玉、调笑美人的时候,赵国国土沦丧、人民遭殃。而蔺相如则由一个普通的门客,摇身一变成为上大夫!如果说完璧归赵算是一次胜利的话,受益的只是赵王和蔺相如,受害的则是国家和人民。
渑池之会蔺相如可谓出尽风头,一会儿让秦王击缶,一会儿让秦王祝寿,一会儿让史官记录,后人都称赞他机智勇敢,却不肯去想一想,虎狼之秦何以乖乖就范任其摆布呢?难道真是的蔺相如神勇无比镇住了全场?错,大错特错!蔺相如确实有点胆识,这不能不承认,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廉颇在后方坐镇!《史记》上写的明明白白,“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意思是说廉颇带领大兵在边界候着呢,所以秦王不敢翻脸造次。渑池之会后,蔺相如由上大夫擢升上卿,位在廉颇之上,搁谁都不服气。当时廉颇肯定这样想:没有老子在后方坐镇,你小子敢玩吗,敢玩就玩死你,居然爬到老子头上! 他扬言说:“我遇见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其实,这是可以理解的。
不服气怎么办?廉颇是个实在人,认死理,不服气就要理论理论。他吃亏就吃在这实在上。蔺相如何许人也,心思机巧、聪明透顶,连秦王都敢蒙,傻实在的廉颇当然不在话下。他立码儿抛出一个国家大义来,廉颇立码儿傻了——“我只想跟你比谁的功劳大,跟国家大义无关啊。”蔺相如才不管呢,他用这样一种逻辑绑架廉颇:你跟我论功,就是伤害国家。结果,不仅没有理论出个子丑寅卯,还要跑到人家门口道歉。实在人吃哑巴亏,情形大致如此。
实在人通常不招人待见。还说渑池之会的那次,本来赵王不想去,有点怕,但廉颇和蔺相如都劝他去,理由是:如果不去就显得赵国既软弱又胆小。赵王只好硬着头皮参加。到了边境,廉颇的实在劲又上来了,他对赵王说“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意思是说:大王此行,往返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三十天还没回来,就请您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的妄想。这是不是从国家前途和命运出发的实在话?是,毫无疑问。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话赵王爱听吗?本来他就心虚,害怕有去无回,你却把后事都给安排好了,好像肯定一去无回了,这不是招人不待见吗!所以渑池之会后,赵王大力提拔蔺相如,压过廉颇。
廉颇也够倒霉的,这个实在人几次吃哑巴亏。长平之战,能说会道的赵括取代了廉颇的主将位置,结果导致打败,数十万赵兵被秦军活埋,赵国元气大伤,留下两个成语——胶柱鼓瑟和纸上谈兵。廉颇也受到牵连,因此免职。——又吃了个哑巴亏;赵王去世,太子即位,派乐乘接替廉颇。廉颇大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跑。廉颇也混不下去了,离开赵国,来到魏国的大梁。魏国对他不能信任重用。——又吃了个哑巴亏;赵王想重新启用廉颇,派使臣探望考察廉颇。廉颇的仇人郭开用重金贿赂使者,阻碍廉颇复出。赵国使臣见到廉颇之后,廉颇也想再回到赵国,就积极表现,当着使者的面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甲上马,表示自己老当益壮。赵国使者回去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已老,饭量还很不错,可是陪我坐着时,一会儿就拉了三次屎。”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不再把他召回,留下两个成语:廉颇老矣,一饭三矢。。——又吃了哑巴亏;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暗中派人去迎接他。廉颇虽做了楚国的将军,并没有战功。这个实在人寂寞终老、客死他乡,死前还在念叨:“我想为赵国效力啊!”说他傻实在,或是实在的有点傻,一点都不过分。
实在人吃哑巴亏,若吃亏的仅是他自己,也就罢了,殊不知这贻害无穷,甚至会伤害到整个国家。重用蔺相如,导致边境告急;重用赵括,导致长平惨败;重用宠臣郭开,阻挠廉颇复出,帮助秦国实施反间计,导致赵国灭亡。
这就是“将相和”背后历史的真相和惨痛的教训。中华民族为了这一个“和”字,付出了多少血泪代价啊。
老师给学生讲完《将相和》一课后,我问孩子:“你们愿意做廉颇还是做蔺相如?”我让愿意做蔺相如的同学坐下,全班只有四个孩子孤零零的站着。说实话,我觉得有点悲哀。如果整个社会的人都想做蔺相如那样的智勇双全、伶牙俐齿的机会主义者,这个世界还会更好吗?与此同时,我也觉得,教育者的责任,还是蛮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