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张仲景治脾胃病的实用调理方,千金难买!

本文导读

脾胃不和百病生。来看《伤寒论》如何治疗脾胃的问题(内附医案)

很多朋友在后台反应,想了解脾胃调理的知识。的确,现在几乎全民脾虚,十人九个肠胃不舒服,消化不好,吸收差,脸色也暗沉不好看。

我们又处在一个讲究吃饭的社会,问候别人常说,你吃了吗?这实实在在是一句对脾胃健康的关怀和提醒。

再加上我们现在哪一个人不天天在思虑沉重的工作压力、繁重的学习负担和艰巨的养家糊口的任务。心思过重,想多了,心里就不平衡了,所谓忧思伤脾,长期在这种忧思和焦虑的情绪中,脾胃就受伤了。

现在有哪几个人敢说自己脾胃健壮的?

你的肠胃哪不舒服?
胃口佳,食欲忒好,吃嘛嘛香,特别能吃,但吃了又不吸收不长肉
经常容易饿,但吃了又觉得胃胀
虽然感觉饿,但不想吃,只能勉强自己吃下

胃口一般,能吃,但是吃完容易胃胀胃痛

肠胃特别敏感,一换个地方或者换季、一紧张,不管吃什么就闹肚子

明明胃怕吃冷的,但总想吃凉的,喜欢吃凉的,但吃了又不舒服

总觉得胃胀、腹胀,打嗝,自觉肚子里有很多气

反酸,烧心,胃里有烧灼感

胃痛胃胀,怕吃凉的,一吃冷的胃痛明显,还拉肚子

情绪紧张或者一生气就胃痛、胃胀

大便不好,经常腹泻或经常便秘,或者腹泻便秘交替发作,或者时干时稀

明显不吸收,吃什么拉什么,大便能看到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长年便秘,不吃水果就大便燥结,一直在用通便药

不想喝水,一喝水就恶心想吐,或者一整天都不觉得口渴,喝水很少

晚饭吃多就睡不好,或者不能吃晚饭,吃了半夜就胃痛上医院

有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肠炎等病史

你中招了几个?

上述罗列的这些症状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这块,实际上,中医里提到的「脾胃」,《伤寒论》讲的「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不单单说的是饮食这块,实际上是涵盖了多个系统的机能,包括了心肺、消化、精神心理、生殖等等方面。

由于篇幅有限,我们今天专门来讲这种以肠胃不适、消化二便出现问题为突出表现的「脾胃不调」的情况。

脾胃为啥老有这些问题

1.食欲问题

脾胃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食欲问题。你的胃口还好吗?

消谷善饥,是指易饥饿而食欲旺盛,这多数是有里热的表现,里热消食,食欲亢进,如《伤寒论》提到的「合热则消谷喜饥」,就是遇上有热的话,这个人就会非常容易饥饿,吃得很多。一般可伴有口渴饮水多,口臭,口腔溃疡,便秘等症。

不欲食,是指没胃口,不怎么想吃东西,但还是能勉强吃下一些。

大家熟悉的《伤寒论》96条讲「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主之。」食欲不佳,不想吃东西,这是有轻度的胃虚在。

「饥而不欲食」一症,传统中医多认为是胃阴不足引起的,多用益胃汤或者山药、麦冬等以图滋养阴液胃津之功。那么是不是都可以这么处理呢?

《伤寒论》326条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这里出现了消渴,饥不欲食,感觉饿,但不想吃东西,为什么呢?

「饥不欲食」这是中焦问题,有里热(心中疼热)和水饮(吐利)夹杂影响到消化的情况,出现胃虚,这个时候如果强行饮食,勉强吃进去,就要呕吐。如果用攻下的方法,那就会下利、腹泻不止。

还提到了一个比较特别的症状「消渴」,很多人一看到它就想到糖尿病,中医里的消渴证包括一部分的糖尿病类型,但不能完全划等号。「消渴」实际上是在说这个人口渴,喝水多,但同时伴随着消耗性的小便多。出现了喝多尿多、尿频的问题,这是病入下焦了(二便、男科妇科生殖问题等都归在下焦)

厥阴病寒热错杂,有胃虚,饥不欲食,病情不止在中焦,已经病入下焦,是比较严重和复杂的情况了,需要具体辨证分析。而不是单纯归结为胃中津液的不足。

不能食,吃不下去,这个情况要分寒、热、虚、实。

比如228条「......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心烦,胃烧,有烧心感,有的人形容感觉胃里火辣辣的,火燎燎烧得难受。同时感觉饥饿想吃东西,有食欲,但是吃不下去。

这种情况很明显是有里热,所以心烦懊恼,头汗出,胃烧心。又有胃中空虚,有虚的表现。不能食,吃不下去,因为有里热和水饮夹杂。舌苔一般是黄厚腻的。

这种湿热水饮夹杂兼虚的情况,用栀子豉汤。栀子豉汤不但能治疗胃中烧灼感、反酸烧心,饥不能食,现代医学常说的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等,还能治疗心烦不能眠,心中懊憹、胸闷、咳喘等症,只要符合病机即可。

栀子豉汤的这种「不能食」是火证为主,偏热兼虚的,还有里寒的情况。

如「不能食,名中寒」是胃中虚冷,里寒引起的纳饮差。饮食消化是需要能量去支持的,胃中虚冷的人,腐熟消化吸收代谢的能力差,就出现吃不下,不想吃,也不想喝水。

如果辨证考虑确实是太阴里寒的问题,「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要用温里的方法,用甘草干姜汤、四逆汤、真武汤等温里剂。

有人可能会问,那我脾胃虚寒,可以吃理中丸,附子理中丸这一类的中成药吗?

理中汤(或者丸剂)在《伤寒论》主要有三种用途。

一是霍乱吐利,古人说的「霍乱」不是今天的传染病,而是指又呕吐又拉肚子,上吐下泻的症状,叫做霍乱。

二是下利不欲食,就是拉肚子,胃口不好,不想吃东西,里寒影响到消化的问题了。

三是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唾液增多,频吐之,唾液清稀,胸上有寒,可见胸痹心痛,这个是上焦有寒,还可伴有食欲不佳、吃得少、腹痛、腹胀、便稀、尿频等或然症。

这些情况的共同点都是有里寒的问题,还伴有胃虚用了人参。理中汤(丸)加上附子,变成附子理中丸,是里位寒湿邪气更重,用附子配干姜增强温里的力度。

但理中汤(丸)、附子理中汤(丸)是以太阴里寒水饮为主,偏实的证,温里剂不是补药,是祛邪攻邪法,针对里实寒邪为主的病症。

如果你已经很虚弱,不适合攻邪了,伴有呕吐、拉肚子、胃口不好、腹痛腹胀、尿频等症,虚弱为主伴有里寒,这个时候用理中丸这类的温里剂就不适合了,反而可能要考虑少阴的补虚法。

忆忘老师就经手过一例反复腹泻的医案。老年患者是数十年的肠易激惹综合征腹泻型,西药吃了几十年效果一直很差。长期伴随汗多、怕冷、眠差、口干、腹痛、乏力等症。辨证分析后用了胶艾汤(偏于补益,温补津血为主),患者各种症状都好转了,最后腹泻也止住了,后面一直没有再腹泻了。

此外,一些危重症,明明是不能食,却突然能食,要考虑是不是「除中」,除中是胃气将竭的表现,类似于回光返照。如果除中,胃气没有恢复,那就非常危险,无胃气则死。

所以说,别虚实相当重要,尤其在脾胃病这里,是选择祛邪还是补虚,病机不同理法也有差异,而不是千人一方的盲从。

食则欲呕,有食欲,但进食后想吐,或食入即吐。

比如《金匮要略》提到「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这个呕逆不能食,吃了就吐,并不是前面说的胃虚的问题了,而是有实邪在,里热火结影响到进食,偏实热结的情况,用大黄和甘草两味药搭配苦甘祛邪。甘草在这里不是补中益气的作用,而是为了祛邪。

还有如五苓散证的「水入则吐」水逆;小半夏汤证「诸呕吐。谷不得下」支饮上逆兼胃虚;妊娠恶阻的「妊娠呕吐不止」;还有现代医学的食道癌、肠梗阻、胃肠炎、食物中毒、全身性感染、颅内高压等问题均可以出现食则欲呕,食入即吐一症。

呕吐一症没有特异性,也没有特效的适合所有人的止呕要药。如被誉为「呕家圣药」的生姜,适合表不解气上冲或里位寒饮造成的呕逆,大热在里引起的呕吐,伴有明显烧心、口臭、便秘的里燥热结的,就不能用生姜来止呕了,反而会助热加重不适。

2.饮食喜好

一般健康人饮食上冷热均可,无特殊宜忌。

如果喜冷,恶热,爱吃冷食,吃冷食无不适,很明显是有里热。

喜暖喜温,爱吃热食,怕凉,吃冷的不舒服,这是有里寒。

但也有的人很奇怪,喜凉,心里想吃冷的,凉的东西,但怕凉,吃了凉的胃不舒服。这是为什么?

喜凉,想吃冷的这是有热,但怕凉,吃了不舒服这是有寒。这种人是寒热夹杂的,用干姜附子去温里会助热,用大黄黄连去清热会碍寒。需要仔细辨证分析后合理配伍。

之前就遇到过这样的病人,喜凉但喝了不舒服,要胃疼腹泻。胃口一般,有时腹胀,有时感觉能吃。打嗝,反酸。胃怕凉,但想吃冷的。大便难,干稀不调。后来就用了乌梅类方,效果挺好的。

乌梅酸温、酸泄,可以降逆治疗上气打嗝呕逆,也可以治疗下利拉肚子,还有补益的作用。能照顾里热里燥又有里寒水饮,兼胃虚的问题。

乌梅味酸,那有打嗝反酸是不是要避开酸味药?其实也不一定。很多人见到反酸就认为是胃酸分泌过多,就会下意识地使用所谓的制酸药,比如瓦楞子、海螵蛸、白芨等。但其实反酸有寒有热,有虚有实,只要辨证符合病机,就可以使用。

3.胃痛、胃胀、腹胀

胃痛、胃胀、腹胀的原因有很多,在《伤寒论》里有痞证、结胸、藏结、胸痹等说法,都是要分寒热虚实的。

比如大黄黄连泻心汤的「心下痞」是有里热;理中汤的「吐下腹满食不消」是有里寒;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的「心下痞硬而满」是寒热互结;五苓散的「心下痞。小便不利」是有水结。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发汗后腹胀满者」偏于气证,伴轻微的水饮.......

这里也介绍忆忘老师治疗过的几个医案

第一则医案是吃了不洁食物后引起胃痛胃堵1周,伴拉肚子。吃吗丁啉后胃堵稍减轻,但仍不舒服。这个人也是吃凉的不舒服,胃怕冷,但喜欢吃凉菜。大便拉稀,便后胃痛胃堵减轻,便后舒适。忆忘老师用了四逆散,病人吃完药就好了,不适症状都消失了。

第二则也是胃痛胃胀医案。患者胃痛,略胀,反酸,吃冷明显。喝水一般,胃口好,大便2~3天1次,时干时稀。伴有怕冷甚、手潮凉等症。忆忘老师给病人用了枳实薤白桂枝汤,效果也非常好。

第三个医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疑难医案。患者腹胀、二便难、手足肿胀感。症状大概持续了十年之久,天热犯病,天冷就好。服用过酵素梅子和利尿药有一定效果。

诉:每天下午2~3点肚子发沉发胀,想大便小便但是解不出来,同时全身自我感觉发胀,且体重出现增加现象。吃完饭有撑胀感同时想吃东西且能吃。感觉轻度胃堵,胃胀,无胃疼打嗝反酸。胃怕凉,喜热食。小便不好解,尿少尿黄浑浊,不吃利尿剂就夜起一次,吃利尿剂就夜起三四次且次日浑身轻松。大便不好解,不吃药的话两天一次困难,先干后粘腻,不带血。

腹部查体:腹部按压中度压痛,肚子撑胀感。

那老师用了桂甘石膏防己汤,患者断断续续吃了10付,症状就消除了,基本恢复了正常。

这三个医案都有不同程度的胃胀胃堵问题,以饮食、二便的消化和排泄异常为主要表现,但因着病机不同,所以最后选择的方药也不同。

如果按照一般的时方思维,遇到胃胀一症,多考虑胃气不能正常和降,气机停滞,通常以调理气机、健脾和胃为主要治则,多用理气消积和胃的药,如莱菔子、厚朴、陈皮、山楂、佛手、香橼等药。但如果不去综合分析这个人的四诊资料,抓住寒热表里虚实,就很容易方向走偏甚至走错,往往只能图一时之效,甚至完全无效。

胃疼、胃胀、肚子胀气不消化、恶心、嗳气.......肠胃问题频发总不好,辨证是否正确是关键。

4.大便问题

最后来说一下大便的问题。正常的大便是一天一次,香蕉状成形,不干不稀,排便习惯规律。便后不带血。

而现在大家比较多的问题,主要是便秘,腹泻,大便时干时稀等。还有黑便、便血(要先排除消化道出血疾病)。大便问题一般和现代医学上的胃肠炎、肠易激惹综合征、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肠癌等等关系比较密切。

便秘一般是考虑里结的问题。同样要分寒热虚实。有阳明里热造成的大便硬、大便难,腹部查体多有压痛拒按,脘腹胀满的表现。也有肠道津液濡养不足引起的大便燥结。或者因为小便频数,津液流失而致大便干。还有水结造成的大便硬,这个时候通常没有明显腹部压痛拒按。

腹泻则要先排除饮食不洁,大家比较容易想到的是不是有太阴里寒水饮的问题,津液缺乏推动能量,津液停留不流通变成水饮,水饮往下跑,表现出尿频、便稀。以寒为主的下利多考虑温里剂四逆辈。

但其实太阴病、阳明病、少阳病、少阴病、厥阴病等均可以出现腹泻下利。同样要分寒热虚实。

少阴病的下利是「自利而渴」,区别于太阴「自利不渴」,提示少阴津虚的问题。而以里热实结为主的多考虑大黄甘草汤、大黄黄连泻心汤这些方向。少阳湿热下利则要考虑黄芩汤这一类。同样厥阴病的下利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泻心汤类、栀子豉汤类、乌梅丸、白头翁汤加甘草阿胶等等。

大便时干时稀的这种情况,多考虑有水饮的问题。水饮不一定就是寒的,同样要分寒热虚实。阳明、少阳可以出现偏热的水饮。太阴里寒可以出现水饮。少阴津虚也可以出现津液虚少而致的水饮。厥阴病也可以出现水饮的问题。

根据寒热虚实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方药,而不是一见便秘就用大黄芒硝芦荟之物,或者就开麻子仁丸、调胃承气汤。一见腹泻就止泻,就用赤石脂、秦皮等,关键还是要辨清楚。

最后也给大家推荐一些常见的调养脾胃的食物。既是食物,也能入药。《伤寒论》是有很多食疗方的。

1.生姜

《千金翼方》这样描述生姜「味辛,微温。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生姜是个表里兼顾,以表为主的药。能去里位寒饮。如果你不小心吃生冷的吃坏肚子,呕吐清水的,可以用点生姜。孕妇恶心不舒服,妊娠反应厉害的,有胃虚里寒的也可以用。

里热燥结明显的就不能用了。

2.大枣

《千金翼方》:「大枣味甘辛热滑无毒。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气,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可和百药,补中益气,强志,除烦闷。疗心下悬惊,治肠澼。生枣味辛多食令人热渴,气胀。苦寒热羸瘦者,弥不可多食伤人。」

大枣性温补中益气,但偏性不小,不可乱吃,有里热燥结,或者胃虚易胃胀气逆胀满的就不吃。

张仲景说过,人体平和,唯须好将养,勿妄服药。没有生病,不要乱吃药,包括补药。

很多人有事没事,要吃点补药,以为是好事,但是不知道药有偏性,会影响人体气机,反而容易生病。所以呢,日常调养脾胃的关键在于照顾好饮食。三餐规律,不暴饮暴食,不吃压气饭,减少不必要的物欲。

忆忘老师:《伤寒论》太阴病探微

太阴病本病里寒,里寒分两种程度,严重的温里剂,不严重的是利水。就是说:里位的水饮(排除湿热)属于太阴。

中风的特征是表位涣散,是有发热。这个热会兼及里位,导致手足自温,就是太阴中风会有里热+水饮,进而发黄--太阴身当发黄。长期处于太阴中风状态的患者,皮肤是黄的,或者面黄。

因为有里热,所以,太阴病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太阴中风掉哪里去?掉到阳明病篇、《金匮要略》去了。

中风是要发热的,热是要耗散津液的,津液虚少,里位也会发热,造成太阴中风水热,加上汗尿不利,出现黄疸病机。太阴身当发黄,就这么来的。

太阴篇为啥条文少,就是掉了。太阴中风=水饮+中风+发热。太阴的里寒是两种程度。太阴中风不以里寒为突出,而是中风+水饮。这下明白了吧。

为什么说中风是「次级」定义,因为中风不是在本病基础上的病机简单叠加,而是有所变化。阳明中风必须「胃家实」吗?!同理,太阴中风必须「其藏有寒当温其里」?都不是。

所以,阳明病为什么和太阴病被搞错,太阴篇条文去哪了?就是因为里病里位的寒热性质,以及在中风问题上的寒热理解错乱。

条文背熟也很重要,但不是关键的。很多人背得溜熟,但是思维仍然混乱。关键是基础问题,基础概念分类先要搞清楚,才能理解条文,也才能看出哪些是增改和误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