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陆游曾在江心住了一晚,那一夜,他为何失眠又快乐…

孤悬江中,离城不远,江心屿是古代的天然“驿站”。
千百年来,无数舟楫曾在这里解缆、靠泊。孤屿也迎来送往了一位位传奇人物…
南宋绍兴年间的一个深秋,孤屿上的江心寺僧房迎来了一位意气风发的旅客:陆游。
陆游是古代最高产的诗人,存世诗歌9000多首,创作量无人能battle,他燃爆的爱国热情、凄美的爱情悲剧、俊逸沉郁的诗风,至今打动后人……
本期孤屿志带您走进曾在江心住了一晚的诗坛大佬陆游,那一夜,他失眠却又快乐…
陈本远 画
READING
使君千骑驻霜天
主簿孤舟冷不眠
南宋绍兴年间,江心寺僧房迎来两波客人。一位是新任的永嘉知州,幕僚、家眷前呼后拥,好不热闹。另一位路过的“公务员”,准备赴任的小主簿,形单影只。
一边是大人物的风光“千骑”,一边是小官员的落寞“孤舟”。小主簿虽然冷得睡不着,但他一点都不“羡慕嫉妒恨”,卧听大江那边传来的鼓角之声,慷慨激昂。
他打趣道, “虽然使君(州郡长官尊称)的官大,我的官小,但我们新官上任,得意的心情应该是一样一样的。”
随后,这位萌萌哒小主簿在江心寺的僧房墙壁挥笔题写了一首七言绝句:
《戏题江心寺僧房壁》
使君千骑驻霜天,
主簿孤舟冷不眠。
也与使君同快意,
卧听鼓角大江边。
千百年后,威风凛凛的知州已经名不见经传。小小的主簿却照耀诗史。他便是“六十年间诗万首”的南宋大家陆游。
在江心的陆游,充满初入仕途的兴奋:“也与使君同快意,卧听鼓角大江边”,这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陆游判若二人,更与“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陆游截然不同。
陆游和江心屿的交集还有曾在江心屿读书的状元王十朋。两人都是朝廷上力主抗金的主战派。

绍兴三十一年(1161),因受秦桧遗党的打击,王十朋迁任大宗正丞(掌管绍兴皇室诸事)。陆游知道这个消息后,特赠他《送王龟龄著作(郎)赴会稽大宗丞》诗二首。诗中,陆游把王十朋与范仲淹相提并论。

清四库全书荟要版《剑南诗稿》卷一,陆游的《送王龟龄著作赴会稽大宗丞》诗。南航截图
READING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陆游在江心的那一夜为何如此快意?这和他来温之前的人生遭遇是离不开的。
如果不是北宋灭亡,陆游本是一个快活的“官四代”,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在朝中当官,且一脉相承的耿直个性。据传,陆游的高祖陆轸曾用笏板指着宋仁宗的龙榻说:“天底下惦记这个位置的人多了,殿下只有好好干,才能干得长久。”
陆家是“诗礼簪樱之族”。家族中诗人辈出,陆游的祖父陆佃、父亲陆宰均有诗歌传世。
据说在出生前一晚,其母梦到了北宋文学家秦观。秦观,字少游,有佳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陆父便为其取名陆游,字务观。家族对这个婴孩的期许,由此可见。
陆游故居(旧址基础上重建而成)
陆游出生没多久,北宋灭亡,开始了“儿时万死避胡兵”的逃难历程。在纷乱中,小陆游仍受到了良好的传统教育和爱国教育。
怀揣家仇国恨,小陆游从小立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行书”。陆游12岁时便被誉为神童,有小太白之才名,但他的科举之路却十分坎坷。
绍兴二十三年(1153),陆游29岁,朝廷举行“锁厅试”。这是专门为宗室后裔、朝廷要员及那些高官子弟举行的一种科考,类似于乡试。已经第三次参加科举的陆游是大热选手。但秦桧的孙子秦埙也参加了这次考试。考前,秦桧就向主考官陈之茂“疯狂暗示”。秦埙也想结交陆游“蹭热度”。但陈之茂和陆游均置之不理,考试结束,陆游凭实力拿到了第一。
此举激恼了秦桧,在第二年的省试中,秦桧安排亲信将孙子排在第一,陆游则直接名落孙山。
好在天道好轮回,苍天绕过谁。绍兴十二五年(公元1155年),秦桧去世,宋高宗起复了一批被打压的忠臣良将,经恩师提携,30多岁的陆游靠父辈恩荫,终于迎来了仕途的起步:宁德主簿。主簿相当于如今的县委办公室主任,虽然官职不大,但踌躇满志的陆游终于一扫被秦桧打压的郁郁不得志,守得云开见月明。
READING
蓬莱定不远
正要一帆风
古代官员接到委任状后,因为途中山水阻隔,不免要花较多时日,同时可做沿途山水游。
陆游的温州之旅已知至少留诗4首,除了在江心寺,他还曾在瑞安、平阳、永嘉留诗。
有专家据此推测,当年陆游应该是从都城临安(今杭州)拿到委任状,经山阴(今绍兴)老家打点行装,辞别家人,然后出发。他过义乌,经明州(今宁波)乘海船到达温州港。路过宋高宗曾驻跸的江心屿时,他触景生情作《戏题江心寺僧房壁》。上岸后,改陆路走浙闽驿道,渡过飞云江写下:
《泛瑞安江风涛贴然》
俯仰两青空,舟行明镜中。
蓬莱定不远,正要一帆风。
这首诗被收录在陆游的《剑南诗稿》中,“蓬莱定不远,正要一帆风”一句道出了陆游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意气风发。
陆游作品集《剑南诗稿》
过平阳县,陆游受到县令卢炎的款待,小驻前仓(今钱仓)驿。此时正值冬日,驿舍前几株腊梅在三九寒天里,迎风怒放。陆游素喜梅之高洁。30余岁才出仕的他借“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梅花抒发不负浩荡皇恩的使命感。
《平阳驿舍梅花》
江路轻阴未成雨,
梅花欲过半沾泥。
远来不负东皇意,
一绝清诗手自题。
1160年的春夏之交,离家两年后的陆游要返回临安赴任京官。这次,他直接坐船到温州。此次返程,他依旧一路走走停停,心情畅快。他写道,“自来福州,诗酒殆废。北归始稍稍复饮,至永嘉括苍,无日不醉,诗亦屡作,此事不可不记也。”
《至永嘉》 
尊酒如江绿,春愁抵草长。
但令闲一日,便拟醉千场。
柳弱风禁絮,花残雨渍香。
客游还役役,心赏竟茫茫。

也有研究者以《永乐大典》、明代弘治年间的《温州府志》有关记载为据,提出陆游曾任瑞安县主簿的观点。而清代嘉庆十三年(1808年)修订的《瑞安县志》和此后所修订的地方志则未记载陆游曾在瑞安为官的经历。如果陆游曾在瑞安为官,那只留下一首诗作,不失为一大憾事。无论与否,陆游的爱国精神一直激励着当地人民。陆游的《泛瑞安江风涛贴然》也是飞云儿女最爱的诗歌之一。

READING
溪柴火软蛮毡暖
我与狸奴不出门
陆游的得意时期,加起来不足6年,南宋朝廷对他的排挤、打压,几乎占到了他六十多年写作生涯的十分之九。可他始终坚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年近七旬的陆游已经被罢官,赋闲老家农村多时。在这个凄风苦雨的寒冬,这位爱国诗人诗兴大发: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首壮志不已的诗歌,透露了诗人虽然僵卧孤在床,仍心怀报国之心,做梦都想着金戈铁马收复旧都的伟业。
而同天的另一首诗歌,画风则截然不同。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风卷江湖雨暗村,
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
我与狸奴不出门。
大冷的天,小束柴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舒服,我和猫儿都不愿意出门。

《猫猴图》 北宋 · 易元吉

爱国和闲适是陆游诗歌的两大主流,因为时局没有什么希望,他“不得不压抑着激昂的情绪,转成了恬淡的人”。壮志未酬的他没有变成愤青,却变成了一个“小清新”。“读到他的诗,就让我们宛然过一种淳朴平静,却又偶尔激起壮志凌云梦的老儒似生活。”
此外,陆游的爱情诗在宋代文学史也是比较珍贵的。早年,他和表妹唐婉的婚姻,被长辈硬生生拆散。两人离婚后重逢的沈园也成了悲情舞台。
沈园内的陆游塑像
从早年的“红酥手、黄藤酒,满园春色宫墙柳”到晚年的“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恰恰是今昔悲欢的对比写照。“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两人从欢聚到惨逢,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思念贯穿了陆游的余生。陆游晚年几乎把全部爱情诗都用沈园命题,“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后人评价,“无此绝等伤心之事,亦无此绝等伤心之诗。”

这样一位至诚至真的大家

曾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和江心屿相遇

为我们留下了一首佳作、一段佳话

夜宿江心的陆游

是那么意气风发

历经岁月的风霜

晚年的他还是那个少年

感激豪宕、热情烂漫

编辑 | 豆豆 刘曦
校对 | 郑凌
参考文献:
《陆游的爱国思想和人格力量》 刊于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年12月 作者 邹志方
《抗日战争时期陆游爱国诗词的影响与接受》刊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 作者 郑永晓
《陆游的两次浙南行旅》 刊于温州商报2010年5月15日 作者 高启新
《陆游赋诗寄情瓯越》 刊于温州晚报2014年8月2日 作者 马邦城
《志同道合的抗金志士—王十朋与陆游及其父兄的诗文交往》 刊于温州日报2012年9月6日 作者 赵顺招
《陆游踏入仕途是否从瑞安开始》刊于温州都市报2011年5月13日 作者 胡建国 宋赛骞
特别感谢《瑞安市志》主编宋维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