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先拆哪堵墙?

打造最具人文精神的自媒体公众号

点击上方“老杨品谈”关注

个人微信:yangyu1970s



老杨品谈>>>>>

坐车的故事  文|老杨


在往期里老杨说过坐车的故事,题目是《在路上》。想表达的意思是生活中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也可以小小逃避一下,给自己一个理由——我在路上。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路上,一条去往共同归宿的路。

这样说好像太消极,积极的说法是:路上有风景、路上有故事、路应该还有等你的人,他或者她。说不好路上还有钱包,捡到不用交警察叔叔的那种。

这一段时间我上下班坐公交车,往返于这座城市的两个区之间,车程大约四十公里,历时五十分钟到一个半小时之间。

我是个没太坐过公交车的人,坐了才发现车上也有很多故事,平凡人的故事。有可爱可亲的,也有可怜可恨的。

让座


平时总看到堵车。当逍遥地步行在工作地点和家的路上,看着开车的人都频烦地探出头来,向前面的车队投射出一种很复杂目光的时候,总会感觉浑身轻松,总想随意放松一下四肢,是一种满足或是一种示威。当发现那复杂的目光里有焦虑、有渴望、还有无奈的时候,才知道现代文明也是如此的可怜。

天天坐公交车才清楚上下班时间公交也是很挤的。大部分坐车人的焦虑和无奈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堵在路上的开车人。看到窗外一辆辆飞弛而过的私家车时,眼里的渴望都快冒火了。随之写在脸上的沮丧足以让人重新思考人生。

坐公交车就有了一个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座位。有座位算是安了心,玩手机或很享受地睡觉。没位子总会焦急地张望,期待有人下车、祈祷着自已站对了位置,下一站下车的人就是自己眼前坐着的这个人。

刚刚开始坐公交的我还不太适应,总是观察着上下车的每一个人,有点像警察,觉得这是个挺新鲜的世界。

因为我乘车是从始发站到终点站,经常是有座位的。但有座位的我坐得并不安宁,因为总有抱小孩的、带小孩的、肚子里装小孩的和老人上车。看到没人让座,我就坐得没那么坦然了,觉得屁股下长出了东西,怎么也坐不稳。

珠海这座城市的年轻人还都是很好的,经常是轮不到我这位头发花白、胡子也花白的人起来让座的。倒是有几次,有年轻人给我让了座,搞得我盛情难却,害得人家站了一路。

但特殊情况也是有的,一次一位七十多的老者带了个五六岁的小男孩上了车,特殊情况就出现了,没人让座。刚好老人和孩子就站在我面前,我站起身让出了位子。老人一脸狐疑地看着我说,你和差不多啊?我想说明一下,我才四十多,忍了。装得很坤士地说,还有孩子呢。老人感激的目光看得脸发红,好在没过两站就有人下车了,我坐下后,老人才把那目光从我脸上移开。

回到家里,对着镜子看了半天。妻子问我照个啥?我问,我有那么老吗?妻了看也不看我一眼,所问非所答地说,胡子太白。

|排队


在始发站乘车是没有了上车后寻找座位的烦恼,但也存在一个问题,站内没车的时候,等车人以什么样的方式等车。候车的方式有两种,排队和不排队。这两种方式带来的后果截然不同:一种结果是有秩序地上车,先到者得座,后到者站着,公平,文明。另一种是车一进站,一群人一拥而上,不问先来后到,比谁的力气大,座位靠挤,不公平,野蛮。

这两种现象经纬分明地出现在两端的始发站上。一端的始发站是一个镇级的中心站,另一端是城市中心的轻轨站。这是一班由外围农村开往城市中心的公交班车,那么文明会发生在哪一边呢?

按正常逻辑,文明应发生在城市一边,可事实恰恰相反,文明发生在了农村一边。

镇里的公交中心,没有复杂的分区规划,只是在等车的公交线路前挂一个多少路牌子,没有排队的画线标志,更没有以防插队用的铁栅栏,可等车的人都自觉地排队,井然有序地上车,一派和气。

城市一端的公交中心,有明确的候车区域划分,有电子报站显示屏,有候车和上车的指定位置,还有铁栅栏。可候车的人在车到来之前就都跑到了机动车道上,车门一开,不分男女老幼一哄而上,常常因肢体上的摩擦而发生口角,问候彼此的母亲。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颠覆性的反差呢?代表现代文明的城市难道会败倒在代表农业文明的乡村脚下吗?人类的发展是进步还是倒退呢?

静下来分析一下城市与乡村的人员组成,就不难找到答案。

乡村之间的人大部分是认识的,不但认识,连祖宗八代都清清楚楚,人与人之间是要脸的。这就是面子,面子是有前提的,熟悉的人之间才有面子。

珠海这样的移民城市,操着不同乡音的彼此之间是不认识的,不认识还要什么面子呢?别说抢个座,就是光个屁股在大街上跑两圈也没什么?因为没有人认识我,要面子给谁看呢?

项羽灭了秦,封刘邦为汉中王,下属问,大王为什么要放弃汉中这富足之地,而一心想回到江东呢?项羽答:“衣锦不回乡,如锦衣夜行。”道理就这么简单,仅此而已。

心中的墙


乡村代表熟悉;城市代表陌生。中国正从农业文明走向现代城市文明,还正在起步阶段,想建立起成熟的城市文明还要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有的时候规范不见得能起多大的作用,壁垒是人与人之间的闭塞。打开封闭的小区围墙也许是开始,但更应开放的是政府的那道墙,这道墙不但存在于现实里,更存在于人民心中。

乡政府是随便进的,不让进是不行的,大家都熟头熟脸的,你要和我装,我骂你。

市政府的大门你是进不去的,谁认识你是谁啊,想见谁要先通知、先预约,你要敢骂人?警察,上。



(0)

相关推荐

  • 做文明的昆明人

    这是我2017年5月19日下午19:20分在昆明乘坐A9路公交车拍到的: 1.19:20分从滇池卫城一上车拍到的,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妈坐在自己带的马扎上,因为她自己知道,不会有人给她让座位 2.与我一 ...

  • 遇到此类,也真是醉了!

    当你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时,在你的家里也许行得通,但不要拿到社会上来用!昨天晚上,就遭遇了一件奇葩的事情.因为晚归,光谷广场民族大道路口等车,那时正常公交车已经全部停止运营,只有少许值夜班的公交运行. ...

  • 田园时节雨:让座小举动 城市大文明

    让座小举动    城市大文明 文图/田园时节雨 在苏城,我几乎每天都坐公交车.让座这一小小的举动,演绎着一个个文明小故事,让人的心海激起一朵朵感动的浪花,记录着一个个精神文明的符号. 在公交车上,每开 ...

  • 长篇连载|《域外随笔》——说说美国那点事(三十三)

    在美国坐公交 (1)不一样的习惯 美国是真正的汽车王国,私家车非常普及,一般人出门都开自己的车,少有挤公交的现象.因而城市公交车网点较少,班车间隔时间也长.女婿初到波士顿读书,从租住的房子到学校的公交 ...

  • 经典的公交让座公益广告词

    现在电视上经常会看到公交让座的公益宣传片,提示人们要尊老爱幼,做一个文明的人.下面请欣赏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经典的公交让座公益广告词,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经典的公交让座公益广告词:谦让无限 1. ...

  • 90后小哥坚持买房不啃老,75㎡连拆5堵墙,极简装出了中国风

    "想要房子宽敞明亮一点,想要有个办公区,还想增加个休闲区",和大部分业主的装修诉求一样,这是套"上了年纪"20多年的旧婚房位于无锡,虽然房子小又破,但90后小哥 ...

  • 拆?还是不拆?这堵墙拆不对真的要命!坑人害己!

    这几年,#旧房改造.翻新#火了,它就像一道光,照向了旧房子,当然也普照着那些需要改善户型的新房~整改or局改一把,似乎能把原房的"疑难杂症"解决掉,房子会变得更好住,殊不知,如果拆 ...

  • 90平米房屋设计装修,拆改避开这两堵墙,安全有保障

    如遇到拆改的部分,首先想到的是承重墙不能乱拆,但除了承重墙外,拆除其它的墙也有很深的讲究,特别是家里有这两堵墙的时候,切记别乱拆 家有配重墙,拆改需谨慎 一般客厅.餐厅.卧室与阳台之间都有一门一窗,这 ...

  • 佛印(题壁诗)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

    佛印(题壁诗) 酒色财气四堵墙, 人人都在里边藏. 谁能跳出圈外头, 不活百岁寿也长.

  • 请问“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出自哪首诗?谢谢

    北宋大相国寺 的"酒色财气诗"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有一次到大相国寺探望好友林了元(即佛印和尚),不巧,了元外出,住持和尚就请苏东坡在禅房休息,并特意端上了香茗美酒素肴款待.东坡就独 ...

  • 俗语:“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面藏”,其实后面还有两句

    老一辈人说的"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面藏",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说了什么. 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面藏 这句话来源于一个历史故事:苏东坡到大相国寺拜访好友佛印和尚,刚好佛 ...

  • 「 伤感文学 刘斌 - 冲破那堵墙 」

    2018-06-26 第8期 文学 伤感 个人原创伤感文学 www.gerenwenxue.cn 冲破那堵墙 文/刘斌 嘿!前面那堵墙,你挡到了 我的道路.我的视线 懒惰成性的你,常伫立在 我寻找人生 ...

  • 《道德经》:跨过妄念这堵“墙”,才能通达不惑的境界

    一. 世人与道之间只隔着一层东西,那就是自己的妄念与私欲,修正了这个东西,自己便能使自己本性清澈,通达事物本质之中. <菜根谭>有这样一句话:当雪夜月天,心境便尔澄澈:遇春风和气,意界亦自 ...

  • 听我一句劝,农村盖房,一定不能跟邻居共用一堵墙!

    农村夹心房,要不要和邻居共用一堵墙? 点击下方视频即可观看 答案是:一定不要,共用墙体损害了双方的利益与感情,就算多花钱,也不能共用一堵墙! 第一:施工不方便 虽然能预留出马牙槎的位置,但施工极其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