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对高考议论文的一点思考
【我的创作】后浪,后浪!
回忆我的一段班主任经历
故乡风景梦里长
珍惜青春——写给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三毕业生
2019,什么缠绕我?
坚硬在骨,柔软在心
回忆高考
母亲的奔跑
高考路上看风景
古人已逝,何用你我指手画脚?
历史真的“死”了吗?
莫让“道歉”成流行
“霸”与“让”的背后(再作一文)
有一种出名叫丑陋(977字)
往事难随风——回忆是无法拒绝的事
愿得一阵暴风雨,洗尽肮脏见月明
莫待书香散尽,空对冰冷彩屏(1053字)
圆明园遐思
真实青春自芬芳——献给行走在青春路上的同学们
然而现在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众多学生对语文采取临时抱佛脚的态度,对作文或是顺其自然,或是千方百计寻找所谓“捷径”。也正因此,作文押题成了一种时尚和潮流,成了众多教育机构吸引家长和学生眼球以求获利的必备手段。我执拗地认为,凡是违背事物规律的事情,皆为别有用心;信之赖之者,也必将折戟沉沙。介甫诗云“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站的高一些,我们对事物就能看得清晰一些。作文学习虽有技巧,但无捷径。技巧就是几千年来中国文人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写作方法,而捷径仅是一种是不愿下功夫而又想写出让众人认可的好文章的自欺自人。一篇优秀的文章,既要讲究形式,又要充实内容,这边是“文质彬彬”。形式方面,有两个要点,一为层次清晰;二为首尾圆融。内容方面强调深入与个性化的思考。此外,我们更应明白高考作文的性质并不同于我们日常的写作。高考作文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此指向性既指思想意识的指向性,即应符合当今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又指具体情境的指向性,即具体题目的内在要求。写高考作文首先要注意这两点。纵观理念高考作文题目,我们不难发现,其内容无非两个角度:对人生成长的感悟和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对人生成长的感悟,需要我们从人类文明史上总结归纳出那些伟人身上所具有的品质,当然这也包括普通人身上所具有的闪光点。我们同学们应该想一想,这些人为什么被我们景仰呢?应该不仅仅是他们做出了哪些伟大的功绩,更应该是他们的光彩影响了我们。然后把这些去归纳这些光彩的本质是什么,又可以分为哪些角度,这样的话,对于任何涉及到个人成长感悟的作文我们就都可以做到言之有物了。比如说2018年的北京作文题“新时代,新青年”,比如说模拟题中的“学以成人”“谈本色”等等。对社会现象的分析,首先是需要我们依据当前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判断出真善美与假恶丑。当然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有些事情无所谓正确与错误,只是社会存在的不同形式的表现而已。但是我们又要懂得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一件事情在一个时代可能是正确的,而在另一个时代又是不符合时代潮流的,这就需要我们用这个价值观去判断。切不可轻易地把与众不同当成个性,更不能轻易地把浅薄认识当成深刻。以上的两个话题,我们在写作中不能只是描述现象和表达态度,这样写的话就不属于议论文,更难做到深刻。要想写得深刻,至少要学会思考分析问题的两个角度,原因和意义。而对原因的思考,又可以分为社会背景、文化传承和个人心理三个角度。对意义的阐述,至少包含对个人、对他人、对国家三个角度。如果你的文章中有了这些内容,那至少应该算得上是深刻了。最后,在高考议论文写作这一方面,我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供大家思考。1、我们说的热点话题,是指的规律性和普遍性的内容,而不是指的具体事件。比如青年品质、治国理念、传承与创新、文化价值等等,这是话题。新冠疫情、地摊经济等这些不能算是高考作文中的话题。所以没必要在这些事情上面下那么多功夫,只要懂得事件表象下面本质性的东西就可以了。2、有关素材。很多同学受到方方面面的误导,认为写议论文重要的是素材,而又把素材认为成哪些人和哪些事。本人在高考阅卷中判一篇作文的时候,从来不太关注考生用了什么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我更看重的是那些表达观点和进行分析的部分。用什么例子证明观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建立例子和观点之间的有机联系。你所举的事例再感人、再典型,如果没有这个联系,也是毫无价值。3、一篇议论文的眼睛就是观点。现实中我们很多同学的作文没有一个明确的观点,所谓明确的观点,要求句子简练清晰,更要是表示一种判断的句子。有时候一位同学把自己的作文给我看,我说你文中的观点是哪句话,同学找不出来,这样的议论文是有致命缺陷的。所以建议同学们研究一下那些优秀作文的中心论点是如何表述的,多模仿一下。4、提一个建议,这两年北京极为重视《论语》的学习,我们学了那么多《论语》的内容,大家想想写作文的时候,能不能恰当的运用《论语》中的句子。我想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肯定会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的。学以致用,一举两得。还是那句话,要懂得站在高处看问题,只有在高处,才能看得全面,看得清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同学们好好领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