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媒体“看门狗”的资本市场,终而被任意蹂躏
到今天,无论对股市政策做出如何出位的解读,都无法挡住股市下跌的道路了。
心慌慌,信心在哪?
股市大好的时候(其实也就在不久前),无论是媒体还是普罗大众,都不大在乎“信心”。因为对即便处在下行的经济看好,对互联网带来的经济转型报以自信,对泡沫经济的警惕嗤之以鼻,加上经常“骚扰”IPO以及动不动就给市场泼点冷水的财经媒体,终于在去年因为IPO调查这事送进去几个——民众的信心和势如破竹的IPO一同,大踏步地高涨到了极点。
嗯,沉默的一部分,成就了疯狂的大部分。失去专业财媒监督的IPO肆意疯涨。
吴晓波在今天的一篇文章中也提到——(市场)“失调”是公共监督的失调。自去年以来,主流财经媒体被妖魔化,来自第三方的监督能力几乎全然丧失,投机作恶者放肆而为,失去“看门狗”的资本市场终而被任意蹂躏,广大散户为之支付所有成本。
打破媒体监督的枷锁,某种程度上看,必然稳定了企业IPO的信心。一度上市公司不停呼吁彻查媒体勒索及假新闻。媒体作为公器,敲诈勒索必然应该被查,但其后带来的连锁反应,则是“公器”在民众间的妖魔化——连监督市场的媒体都被金钱驯服,媒体之“假”的转变,一旦被定义,难以回转。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以至于专业财经媒体的某种溃败,为企业IPO之“假”开辟了一块的肥沃的土壤。
尽管“以诈治假”的财经媒体在一系列事件中几乎以“自爆”的方式呈现自我妖魔化的趋势,但在此之前,财经媒体对IPO企业的监督,对其上市招股说明书漏洞的解读,则为那一时期的市场监管,提供了有力的第三方保障。
例子很鲜明。
原本预定于2010年12月17日登陆深圳中小板的酒企胜景山河,被财经媒体爆出因招股书披露不实、涉嫌虚增销售收入而遭到质疑。这场风暴导致胜景山河在原定上市日当天宣布暂停IPO,成为专业财经媒体监督市场并引发暂停IPO的鲜活案例。
而就在今年4月24日,《第一财经日报》用罕见的4个整版刊发了针对汉能集团的5篇报道,从对其董事长李河君的解读和质疑,到对汉能集团整体发展分析,以及从业态角度对汉能的产能、资产和种种状况提出疑问,都使得获得极大关注的“汉能热”冷却下来——这组报道导致汉能集团控股的香港上市公司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有限公司,当天市值损失约28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25亿元),尽管争议极大,但报道中多处细节还是让投资者冷静下来,调整心态去重新审视这家公司。
然而不久前股市燥热,尽管多方评论试图让股民膨胀的泡沫心态冷却下来,但此时的专业财经媒体,尚未在上一次的被监管中复苏。在股市跌落的初期,本应发声的财媒却在将要呐喊之时,被一纸禁令扼住喉咙——不要提暴跌、不要煽情——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声,而招股说明书造假及IPO的种种漏洞仍旧摆在那里。
当下,由发行人、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IPO不可或缺的财经公关公司一起组成的一条完整的IPO产业链,这条利益链上的各家关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为其验明正身的第三方监管者——财经媒体,却还在上一次的风波中与自身转型的博弈里行左转右,当年他们在企业IPO调查领域投入的大量资源,如今甚至成为这一群媒体被口诛笔伐的对象。
然而市场的问题就摆在那里,脱缰的IPO虽然在质疑声中嘎然而止,但其暴露的种种问题却再一次向市场证明——财经媒体需要监管,但IPO依旧需要这些被监管的新闻力量实施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