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管生成抑制剂小分子药物疗效如何?不良反应如何处理?
体力状况:建议选择一般状况良好的患者给予治疗。
出血:对合并用华法林抗凝的患者应常规检测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并注意临床出血迹象,一旦发生出血迹象,应及时停药。对于重度(3/4级)出血的患者,建议暂停用药;如恢复用药后再次出现重度(3/4级)出血,可下调一个剂量后继续用药,如不良反应仍持续,建议停药。
心脏毒性:应慎用于已知有QT间期延长病史的患者、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患者或者有相关基础心脏疾病、心动过缓和电解质紊乱的患者。
肝脏毒性:原有血清转氨酶和总胆红素升高的患者应慎用本品。既往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当服用阿帕替尼时应谨慎和密切监测(建议在用药最初的两个月内定期如每2周检测1次肝功能)。
血压升高:临床研究中观察到服用阿帕替尼可引起血压升高,一般为轻到中度,多在服药后2周左右出现,常规的降压药物一般可以控制。服药期间应常规监测血压的变化,如有需要应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降压治疗或调整本品剂量。
蛋白尿:建议患者定期检测尿常规,在用药的最初两个月内应定期例如每2周检查1次尿常规,之后每4周检查1次,发生蛋白尿时要及时就医。
手足综合征:如发生手足综合征,可在医师指导下采取一些必要的对症支持治疗,例如,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继发感染;避免压力或摩擦;使用润肤霜或润滑剂,局部使用含尿素和皮质类固醇成分的乳液或润滑剂;必要时局部使用抗真菌药或抗生素治疗。
高血压是抗血管生成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研究显示,安罗替尼组64.63%的患者出现了高血压,其中安罗替尼组 39例(13.27%)报告 3级高血压,1例(0.34%)4级高血压,血压升高在安罗替尼开始用药2周后即出现。高血压会导致很多并发症如出血、蛋白尿等,因此控制好血压可降低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患者开始用药的前6周应该每天监测血压。后续用药期间每周检测血压 2-3 次,发现血压升高或头痛头晕症状应需积极与医生沟通并在医师指导下接受降压药物治疗,如果血压过高或控制不良,需考虑暂停安罗替尼的治疗或调低剂量。当发生 3/4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应暂停用药;如恢复用药后再次出现 3/4级血压升高,应下调一个剂量后继续用药。如 3/4级高血压持续,建议停药。患者出现高血压危象如:嗜睡、抽搐、昏迷、眼睛出血、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用安罗替尼并接受心血管专科治疗。
出血,抗血管生成药物会增加出血风险。临床研究显示,相对于安慰剂组,安罗替尼增加了出血事件的发生,并报告了致死性的出血。ALTER0303研究中,最常见的出血事件为咯血,其次是大便潜血、消化道出血、鼻出血、支气管出血、牙龈出血、血尿。未观察到脑出血发生率的增加。临床研究者中排除了有症状的或症状控制时间小于 2个月脑转移患者,不建议这些患者使用安罗替尼。用药时应密切关注出血相关症状。具有出血风险、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应慎用安罗替尼,服用安罗替尼期间应严密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和国际标准化比率(INR)。一旦出现2级的出血事件,应暂停用药,待两周内能恢复至 0-1级,则下调一个剂量继续用药。如再出现,应永久停药。一旦出现3级或以上的出血事件,则永久停药。出血是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一旦发现应立即急诊处理,不可掉以轻心。
手足综合征,手足综合征是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手指/脚趾的热、痛和红斑性肿胀,严重者会发展为脱屑、溃疡和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管理好手足综合征有利于患者坚持治疗。对于1级的手足综合征患者,可继续观察。2级手足皮肤反应患者应采取对症治疗处理,包括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继发感染,避免压力和摩擦;局部使用含尿素和皮质类固醇成分的乳液或润滑剂;发生感染时局部使用抗真菌药或抗生素治疗,建议在皮肤专科指导下使用。如出现≥3级的手足综合征,应下调一个剂量后继续用药。如不良反应仍持续,应停药。
⑴有QT间期延长病史、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心动过缓、相关基础心脏疾病、电解质紊乱等患者,本品有可能延长QT间期,且呈剂量依赖性,建议慎用。
⑵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建议停药;无充血性心力衰竭者但射血分数<50%或射血分数低于基线20%者应停药和/或减量。
⑶发生3/4级高血压,应暂停使用,直至高血压得到得到控制。原有高血压患者,更应密切关注。
⑷发生3/4级肝功能异常,应暂时停药,直到恢复;若再次出现,或出现肝功能衰竭,建议停药。
⑸育龄妇女接受本品治疗时应避孕;哺乳妇女接受本品时,应权衡利弊而决定是否停止哺乳或停止药物治疗。
⑹未进行儿童及老年患者在安全性或有效性方面的研究。
高血压:之前有仑伐替尼治疗控制血压。仑伐替尼 3级高血压尽管最佳的抗高血压治疗。停止对危及生命的高血压。
心力衰竭:监测的临床症状或心功能失代偿的迹象。仑伐替尼3级心功能不全。停止对4级心功能不全。
动脉血栓事件:以下动脉血栓栓塞事件,请停止仑伐替尼。
肝毒性:仑伐替尼开始前监测肝功能检查,并定期在整个治疗。仑伐替尼为3级或以上的肝损害。停止对肝功能衰竭。
蛋白尿:监控开始前蛋白尿,并定期贯穿始终,与仑伐替尼治疗。仑伐替尼为≥2克蛋白尿24小时。停止对肾病综合征。
腹泻:可能是严重的和经常性。使用标准的抗腹泻治疗。仑伐替尼 3年级和停止对4级腹泻。
肾功能衰竭及减值:暂停仑伐替尼为3或4级肾功能衰竭损害。
胃肠道穿孔和瘘管形成:在谁开发胃肠穿孔或危及生命的瘘的病人,请停止仑伐替尼。
QT间期延长:监控,并在所有患者纠正电解质异常。仑伐替尼为3级或更高的QT间期延长的发展。
低钙血症:监测血钙水平至少每月和钙,必要时更换。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暂停仑伐替尼的RPLS,直到完全解决。
出血事件:暂停仑伐替尼3级出血。停止对4级出血。
促甲状腺激素抑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减值准备:监控TSH水平需要每月和使用甲状腺替代药物。
胚胎-胎仔毒性:可引起胎儿造成伤害。告知潜在风险胎儿和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
(一)高血压
发生情况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心血管毒性小组推荐,在使用VEGF/VEGFR抑制剂治疗开始前,应当明确患者的基线血压;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血压稳定和尽可能<140/90mmHg。临床研究中观察到服用呋喹替尼可引起血压升高,一般为轻到中度,多在服药后10天出现,常规的降压药物一般可以控制。
防治建议:服药期间应常规监测血压的变化,如有需要应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降压治疗或调整呋喹替尼剂量。如发生3/4级血压升高,建议暂停用药;如恢复用药后再次出现3/4级血压升高,可下调一个剂量后继续用药(次调整剂量至每日4mg,第二次调整剂量至每日3mg,若每日3mg仍不耐受,则停药)。对于高血压危象的患者,发生期间应停用呋喹替尼。
(二)手足皮肤反应
发生情况:手足综合征(手掌、足底红肿疼痛或指端红斑)是服用呋喹替尼后最常见的皮肤不良反应,通常为轻中度(1-2级)。1级麻痹、感觉迟钝、感觉异常、麻木感、无痛肿胀、手足红斑或手足不适但不影响正常活动;2级伴疼痛的手足红斑和肿胀,和/或影响日常活动的手足不适;3级湿性脱皮、溃疡、疱疹、疼痛或导致患者不能工作和正常生活的严重手足不适。
药物使用原则:1级手足综合征维持原有剂量水平并开始支持性措施以缓解症状;2级手足综合征 暂时停药,2周内恢复至≤1级,维持原有剂量水平;或临床医生根据患者情况降低一个剂量水平;3级手足综合征 第一次出现,暂停用药;2周内恢复至 ≤1级的,需降低一个剂量水平到4mg 第二次出现,暂停用药;2周内恢复至 ≤1级的,需降低一个剂量水平到3mg第三次出现,暂停用药;仍然无法耐受的,需永久停药。
处理原则:避免手足摩擦、受压及接触高温物品。保持手足皮肤湿润或适当使用尿素霜或含绵羊油的乳霜,有助减轻症状及病灶痊愈。症状严重者(尤其伴疼痛者)可使用烧伤止痛软膏等帮助症状的缓解。
(三)蛋白尿
发生情况:临床研究中观察到服用呋喹替尼可引起蛋白尿,当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时应谨慎和密切监测。
防治建议:建议定期检查患者的尿常规,动态监测血压、肾功能和蛋白尿情况,在最初2个月内每2周检查1次尿常规和/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之后每4周检查1次,发生蛋白尿时要及时就医。如发生≥2级的蛋白尿,建议暂停用药;如恢复用药后再次出现≥2级的蛋白尿,可下调一个剂量后继续用药(次调整剂量至每日4mg,第二次调整剂量至每日3mg,若每日3mg仍不耐受,则停药)。
(四)转氨酶升高及肝脏功能异常
呋喹替尼用药前需检测肝功能(转氨酶和胆红素),治疗期间需常规监测肝功能,当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3级转氨酶升高或有临床指征时,应根据情况及时暂停、减量或永久停用本品,积极实施保肝处理并严密 监测肝功能,监测频率可增加至每周或每两周一次,直至转氨酶恢复到1级或用药前水平。
(五)出血
临床医生用药时应密切关注出血风险,需常规监测患者的血常规及凝血指标,尤其对在治疗期间服用抗凝剂(如华法林)的患者,需增加凝血指标如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监测频率。一旦患者出现需要紧急医学干预的出血迹象,应考虑永久停用本品。对于本品用药前有潜在出血风险患者如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或 凝血酶原时间(PT)超出1.5倍正常值上限、大手术后一个月内等,应慎用呋喹替尼。对于存在严重活动性出血、活动性消化道溃疡的患者不建议使用本品。
(六)胃肠穿孔和瘘管形成
在本品治疗期间,需严密关注伴消化道浸润或既往有胃肠穿孔病史的患者,如出现胃肠穿孔需立即永久停用本品,并及时救治。胃肠穿孔往往伴有特征性的症状,如突发的上腹部剧烈疼痛,呈持续性刀割样或烧灼样痛,很快扩散到全腹等。
(七)伤口愈合延迟
抗血管生成类药品可能抑制或妨碍伤口愈合,为预防起见,建议对治疗期间需接受大手术的患者暂停使用。在大手术后,经临床医生判断伤口完全愈合后方可恢复本药治疗。
(八)感染
对于用药前有严重感染的患者,需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后才能开始服用本药。在治疗期间发生3级及以上感染时,需暂停本要直至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九)动脉血栓
在本药治疗期间,需严密关注有动脉血栓高风险因素(包括老龄、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缺血及梗死、脑缺血及梗死等)的患者,一旦出现动脉血栓或卒中需立即停用本药。对既往存在动脉血栓或卒中的患者,需慎用本药。
链接:
本文作者
审核专家
科室介绍
浙江省荣军医院胸部疾病诊疗中心于2017年1月正式成立,引进嘉兴市胸心外科、胸部肿瘤中心重点支撑学科和呼吸科、介入科等专家团队,开展胸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2019年被评为嘉兴市重点扶持学科。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教授2名,硕士生导师1人,博士1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2人。目前除完成各种常规胸部疾病的诊断及微创治疗,如通过胸腔镜或联合腹腔镜完成肺部、食管、纵隔等疾病手术,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还开展疑难复杂的胸部手术,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本中心充分利用医院的先进设备及医疗条件开展胸部肿瘤的多学科诊治,利用后64排CT影像处理技术开展多学科肺小结节的诊断。具有独立的分子病理实验室,拥有分子病理诊断医师和技术人员4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3人,能开展临床分子检测及基础研究。配备先进的实验室设备,并成功在各系统的恶性肿瘤中开展相关分子检测项目,为指导疾病的精准医疗,特别是为肿瘤的分子分型、靶向治疗及科研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资料。与上海胸科医院、肺科医院、长征医院、中山医院、瑞金医院及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等建立了业务联系,邀请国内著名专家联合会诊,定期门诊,开展对胸部疾病的诊断、手术、分子病理分析、靶向药物、放疗、介入等治疗,确保患者得到一站式国内先进水平的医疗服务。近些年中心成员主持省科技厅课题2项,吴阶平基金1项,省医学会基金1项,市科技局课题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省部级以上课题11项。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在 Ann Oncol,J Thorac Oncol,Lung Cancer,Clin Lung Cancer 等SCI杂志发表文章30篇,总影响因子109.275分,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4.196分。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励4项。中心成员在ELCC,GAP和ESMOAsia国际大会上进行口头发言3项,并以壁报交流形式在ASCO,AACR,ESMO,WCLC,ELCC等国际大会上展示2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