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李炳银:捍卫报告文学这面旗帜(来源《图书馆报》2019年1月4日 文/魏锋)

魏锋专访(微风读书会ID:weifeng279965337)

捍卫报告文学这面旗帜

——专访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会长李炳银

来源《图书馆报》2019年1月4日    文/魏锋

《大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报告文学选》李炳银主编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40年来,在波澜壮阔的改革洪流中,始终都有报告文学的热情参与和助力,以自己独特的个性声音深情呼唤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以自己的热情书写表达着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回望40年报告文学艰涩而又辉煌的历程,没有一个人能够像他一样如数家珍——他就是最热心的报告文学读者,40年致力于报告文学创作理论研究的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会长李炳银。如今,68岁的李炳银先生依然坚守在中国报告文学第一线,痴迷地呵护着风雨飘摇中顽强生长的报告文学这棵大树,那样岿然不动,那样一往情深,那样楚楚动人……

在当代文坛,特别是中国报告文学领域,评论家李炳银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在报告文学阵营里,他是当代报告文学界的领军人物,是对报告文学有许多独到、深刻和理性评价的研究的最具权威性的专家。他曾自称为当代报告文学的“账房先生”,也有人说他是大管家,是报告文学之道明道、布道、守道的道长,观察、总结叙述中国当代文学史,不能没有报告文学,没有李炳银;追忆中国报告文学的发端和发展,李炳银无疑是一座绕不过去的大山,一座敦实厚重的大山,他不仅是一位报告文学界的长者、领导、著名学者和旗手,更像是一位报告文学界的道长,一个证道者、传道者和守道者。

从参军到上学,从工作到文坛,李炳银孤独、个体地开始了对报告文学创作的关注

1950年农历6月25日,李炳银出生在陕西省临潼县铁炉镇厨李村一个世代农民的家庭。1968年,稚气未脱的李炳银毕业后回乡劳动。

1969年农历正月初八,李炳银离开了临潼这片炽热的沃土,远赴他乡到空军部队服役,入伍半年后幸运地调防来到北京,在北京,他更幸运地参加了1969年建国20周年的国庆阅兵活动,1972年4月,他又幸运地被部队推荐,选招并送到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的文学评论专业学习深造,1975年7月大学毕业后,他从上海回到了北京,先后在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文艺报》社、中国作家协会工作,一连串貌视偶然的幸运,给多灾多难的中国文学和中国报告文学必然地选送了一位不可或缺的拓荒者和守护人,这不仅仅是李炳银先生的幸运,更是中国文学和中国报告文学的幸运。

“参加工作后,我的领导和同事中的冯牧、孔罗荪、唐因、唐达成、谢永旺、陈丹晨、阎纲、刘锡诚、吴泰昌等不少人已经是文学批评研究方面的著名专家,是文学界耳熟能详的泰斗级人物,更是难得的好老师。我如今在文学研究方面获取的一点点成绩,和在《文艺报》的这段经历关系很大”。在单位,文学是生活和工作的主要话题,每次的谈话和采访都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和过程。置身其中,耳懦目染,久而久之,他的文学知识和水平在不知不觉中增长和提高。

1983年,为了及时把握和研究文学创作现实的需要,中国作家协会决定成立创作研究室,即现在的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他被新任的研究室主任谢永旺先生调到了这里,开始了带有半专业性的当代文学创作研究批评活动。从事编辑采访和评论引导活动的李炳银发现,报告文学这种新型的文体,在广泛的现实社会生活和文学创作中的独特地位作用和影响,从过去的被忽略到今天的突然崛起焕发,很快地被读者接受喜爱,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李炳银对研究报告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很多的评论家都十分热衷于诗歌、小说研究的时候,他几乎是孤独、个体地开始了对报告文学创作的关注。

【头条图文】李炳银:回家乡铁炉初中赠书,鼓励青少年从小多读有用的书

担当与坚守,研究与探索中,李炳银四十多年来,坚定不移地捍卫报告文学这面旗帜

1978年底,李炳银调到刚刚恢复不久的《文艺报》当编辑,负责散文、传记文学、报告文学这一块的评论工作,这就开始组织这方面的评论稿件。他曾经组织过对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刘宾雁的《人妖之间》、黄宗英的《大雁情》、柯岩的《船长》和理由的《扬眉剑出鞘》等报告文学的评论文章,向社会推荐和给予热情的呐喊!

1989年之后,作家在题材的选择和表达开始有了一些明了或不明了的限制,原定这年8月成立的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直到1992年秋天才成立。2003年,一位中国作协的人物在《南方周末》发表文章,认为报告文学这种文体已经失去了意义,就在这一年,中国作协召开年度总结会,特别推举了小说,把诗歌、报告文学凉在一边,李炳银当即“愤然离席”。2009年,吉林大学教授黄浩等人发表论文《报告文学:文体的时代尴尬》,提出一个观点,认为报告文学的盛行,同20世纪中国低下的信息传播与制作生产力水平有关,在新闻媒体发达,基本消灭文盲的现代中国,“就是报告文学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

各抒己见,众说纷纭,报告文学这课参天大树居然有人胆敢撼动,李炳银无不心如刀绞、怒火中烧。

从2010年起,《人民文学》增加“非虚构”栏目,推出了梁鸿的《梁庄》。《人民文学》的亮剑,让李炳银对中国报告文学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充满力量。

新时期文学大潮中,在学习与实践中,李炳银耳濡目染,为报告文学和报告文学作家呐喊助威

“史铁生是真正具有真诚表达和艺术表达的一位作家。他不轻易跟风附世,他不借助作家的头衔苟且和玩闹,他遵从自己的感受,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李炳银回忆:应该是在1978年在《文艺报》当记者、编辑的时候,他和史铁生有过多次的照面,但都因为他承担的任务不同而终于没有直接的交流与联系。可是对于史铁生的成名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李炳银非常欣赏并记忆深刻,史铁生在自己的小说中真诚地描述自己在陕北农村所经历的温情记忆,将一种来自底层人们的善良和慈爱情感通过自己的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

“雷达生性聪慧,学业精进,在《文艺报》开始文学批评活动时,就表现出见识与热情,我一直以他为近身学长。”在聊天中,李炳银又谈到了著名评论家雷达,他在1978年底开始与雷达在《文艺报》共事时相识,后又在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共同参与当代文学研究,相处40年,相互知根知底,不少当今著名作家开初都曾得到他的扶持帮助,这样的热心与扶持行动,几乎贯穿了他大半生。“雷达几十年来,真像勤奋不停运转的雷达,及时广集文学动态信息,深入辩识研究处理文学现象,发挥了出色的,很有权威成就的指导引领功能。成为了中国文学的一种个性声音。”李炳银说,雷达的离去,对中国文学是一种极大的遗憾。

“路遥,雷抒雁,何西来,陈忠实……每每听到哪位作家倏忽离世的消息我都非常痛苦,伤心,惋惜和无奈,只有发自内心的为他深深的哀悼,惟愿他们走去天堂的路平顺安详!”李炳银说,从事文学工作这45年来,交往虽然都是在一些文学场合,看似简单平常,但彼此间的心是相通很深厚的。

李炳银主编 “中国创造故事丛书”(6本)内容简介:在世界各国科技竞争空前激烈、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中国在不少领域已走在世界前沿,备受世人瞩目。航天科技、高速铁路、超级运算、大飞机制造、海洋深潜、杂交水稻品种培育等,这些关系国计民生与国家综合国力的重点学科项目建设,是近年来中国科技人向世人上交的一份值得骄傲的答卷。李炳银主编出版的图书:《中国智慧:中国高速铁路创新纪实》 《挺进太空:中国载人航天纪事》 《中国超算:“银河”“天河”的故事》 《海底7000米:深海“蛟龙”号的故事》 《追逐太阳的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逐梦蓝天:C919大型客机纪事》 。

  

据悉,2017年由李炳银主编的《中国精神——我们的故事》8种和《中国创造故事丛书》6种两套丛书,展现了为祖国各项事业无怨无愧、奉献付出的优秀人物,以及中国高科技领域优秀人物的动人故事,曾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其中“中国精神丛书”荣获2017年“冰心儿童图书奖”,入选2017年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出版物”,“中国创造故事丛书”入选中宣部2017年百种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被列入“迎接党的十九大主题出版重点选题”22种重点选题之一。

在当代文坛,他不仅是一位报告文学界的长者、领导、著名学者和旗手,更像是一位报告文学界的道长,一个证道者、传道者和守道者

四十年来,作为很少从文学理论研究角度关注者报告文学的评论家之一,像徐迟、刘宾雁、黄宗英、理由、柯岩、乔迈、李延国等及后来的苏晓康、徐刚、赵瑜、贾鲁生、麦天枢、钱钢、胡平等作家,到后来,邓贤、卢跃刚、何建明、张建伟、王兆军、李鸣生、王宏甲、徐剑、黄传会等这一批作家出现和在现在的李春雷、党益民、李青松、陈启文、沙林等又一批新锐报告文学作家涌现出来之后,一直没有间断过和报告文学创作的密切联系,几乎为所有的出色报告文学作家写过作品评论或研究文章,为报告文学和报告文学作家呐喊助威。

“你在中国找到像我这样跟报告文学有缘分的人,对于你认识理解中国的报告文学一定会有帮助。我做跟报告文学有关的研究工作40多年了,深入研究不好自夸,但对其脉络发展和变化情形是很了解的。”李炳银面对别笔者的提问,丝毫没有夸张,从话语中,无不透露出老秦人直来直去的倔强性格。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采访结束,我的脑海忽然迸出曹操这首千古绝唱,如今,李炳银先生已经年过花甲,按照世俗的套路,他应该步入含饴弄孙颐养千年的生活,但是,为了报告文学这课大树,为了在报告文学这课大树下挥汗劳作的耕者,他没有歇息,他忘记了步入世俗套路,他依然精力旺盛地活跃在报告文学舞台上,不为别的,为的是那颗不能忘却、不敢忘却、不会忘却的对报告文学持之以恒的初心,我们挚诚地祝愿他生命之树常青,文学之花常开。

【原创文章】如需授权转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