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自己的修养,如何与世界沟通,如何尊重别人、给别人一份好心情

经典的意义不是让人读 而是让人学以致用

XUE MO

智慧

很了不起。家长和孩子们一定要注意,就算实现了某个目标或梦想,也不要沾沾自喜,不要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在这里,老子再一次强调了低调的重要性。

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直接模仿家长的,家长必须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告诉孩子什么是智慧,什么是慈悲,做人最重要的是什么,要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世界。有些人就是不注意这一点,有一点小成果和小成绩就沾沾自喜,非常轻狂自负,孩子会把这些都看在眼里,将来也会这样。如果你的孩子成为这样的人,将来他身边的所有人都会把他当成对手,他的生存环境就会非常糟糕。没有人会为他的成绩感到开心,只会嫉妒他,寻找他的毛病。怀有同样心理的人还会聚在一起,以他为话题,谈论他的是非。总之,他不会有朋友,只会有很多看他笑话的人。这就是人性,很多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这样一种微妙的东西。谈不上好或者不好,因为人就是这样,尤其是那些对自己没有要求的人。所以,不要做一个轻狂的人,也不要让孩子成为一个轻狂的人。

果而勿伐”,前面说过,“伐”就是夸耀自己、炫耀自己,“果而勿伐”就是,即使取得了好成绩,也不要骄傲自满,不要自我炫耀。因为,你的成功已经让人不舒服了,你还炫耀自己,就会让人更加不舒服。世界上有没有真心为别人感到高兴的人?有,但不多。圣人的随喜都是真心的,除了圣人之外,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这也是人性中非常微妙的东西。过去,我不知道人还有这种心理,慢慢地才发现这个秘密。那些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人,身边往往会有很多人在等着看他们的笑话。这些人的潜意识里非常愤怒,因为,他们不觉得你有多么了不起,但他们没有成功,你却成功了。所以,他们不会因为你的好而随喜你,希望你更好,你越好,他们反而会越不开心。

不过,我从小就会随喜别人,会为别人的进步由衷地感到开心。最初,我以为所有人都跟我一样,就老是跟朋友分享我的成绩,哪怕有一点小小的成绩,也会告诉朋友,想让他能分享我的喜悦。后来我慢慢地发现,我越是分享,他的脸色就越是难看,这时,我才知道他并不喜欢听我谈这些,甚至不希望我取得什么成绩,至少不会因此觉得高兴。这时,我才慢慢了解了人性中的一些弱点。

所以,我们在与人交往时,不要夸耀自己的成绩——越有成绩,越是不能沾沾自喜。我发现,我的同学中人际关系最好的人,永远不夸耀自己,就算有个什么成绩,有人夸他,他也会说“这算什么,都是我瞎碰的”。也许,他不是故作谦虚,而是真心实意地觉得自己没什么了不起。同时,他永远都会觉得别人很了不起,永远会赞美别人——这不是一种手段,而是一种修养。所谓的修养,就是学了一种做人的道理之后,就踏踏实实地实践,从心底深处消解自己的优越感,消解自己的自负,看到别人的闪光点,学会欣赏赞叹,随时向别人学习。

《道德经》与佛经最大的区别就在这里,佛经几乎不管世间法的谋略,只关注最根本的智慧,提倡看破世间虚幻的一切,不去在乎。这在解脱层面很好,必须这样,但你只要不是躲在山洞里不见人,还要在红尘中做事、工作和生活,就要多懂一些《道德经》中的智慧。不要嫌它世故。很多时候,只要你不是为了私欲运用这些智慧,它就不是世故和机心,而是佛家所说的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也是佛家的随缘和与时俱进,不要分别地看它,更不要抗拒它。多学一点东西,给身边的人一份好心情,没有坏处的。佛家提倡的利众,除了传播真理,让更多的人也能明白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帮助别人离苦得乐。那么,何必要让别人生起烦恼呢?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追求修行解脱的,面对那些不追求修行解脱的人,祝福他,给他一份好心情,会更好一些。从这个角度看《道德经》,你或许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因为,《道德经》其实就是在告诉你如何提升自己的修养,如何与世界沟通,如何尊重别人、给别人一份好心情。老子非常尊重人性。他用一种非常巧妙的方法,在教人如何带兵的外相之下,讲出了很多做人处世的道理,比如如何沟通、如何交流、如何应对各种冲突等等。你无论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冲突,还是家与家之间的冲突,抑或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包括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冲突、父亲与母亲之间的冲突——都可以运用这些智慧,在这些智慧之中寻找你需要的答案。因此,德国人会给自己的孩子送《道德经》,让他们以《道德经》作为人生的向导,祝愿他们有一个更加成功、幸福和顺利的人生,即使人生中出现一些冲突和逆境时,也可以用另一种更有智慧的眼光看待它们,而不会感到痛苦,更不会一蹶不振。除了以身作则之外,这是家长对孩子最好的祝福和最大的帮助。

果而勿骄”,即使取得了成绩也不要骄傲,骄傲的人没有出息。凉州人如果发现谁很骄傲,就会用“青稞秸子压不实”来形容他。青稞是一种粮食,跟小麦非常像,摘掉麦粒子之后,剩下的就是青稞秸子,你不管怎么压它,你的手一放它都会弹起来,显得非常蓬松。“青稞秸子压不实”的意思是,某人就像青稞秸子一样,不实在,比较轻狂浮夸。凉州人认为这种人是不会有出息的。这个观点很有道理。凉州话中有很多方言都很形象,非常有画面感,你可以去看看我的“大漠三部曲”,里面有很多凉州方言,非常鲜活有趣,很有智慧。

老祖宗一直提倡“厚德载物”,教育我们要厚道一些,宽厚待人,但有些人偏偏很薄。什么叫薄呢?就是刻薄。刻薄跟厚爱相对,形容一个人冷酷无情,不为别人着想,喜欢给别人带来烦恼和痛苦。这样的人是没有福报的,他会非常孤独。

看一个人有没有福报,有没有出息,你就要看他取得成绩之后怎么样。如果他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夸夸其谈、不可一世,就不会有什么出息,除非他改变自己的心。如果他不在乎自己取得了什么成绩,非常谦虚,不断精益求精,他就必然是一个有出息的人。换句话说,一个人面对成功的态度,可以说明他的福报和发展潜力。

果而不得已”,战争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哪怕取得胜利,也不值得高兴。比如抗日战争。中国人想跟日本人打仗吗?不想。中国人只想发展自己的国家,只想让自己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享受一种久违的和平。但日本人觉得中国地大物博,能够弥补日本迟早会来临的资源危机,想要将中国的资源和土地据为己有,于是发动了侵华战争。当时的日本盛行军国主义,他们看不起中国人,就像一些诸侯国的国君看不起其他诸侯国的国君,想发动战争,把他的国土夺过来一样——中国人更是不得已,日本人打过来了,杀我们的同胞,我们只能反抗,不反抗就会遭到屠杀,失去尊严、生命、财产和家园。所以,中国人是被逼抗日的,如果有其他的选择,中国人肯定不会打仗。家庭也是这样,冲突是不得已的,如果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就绝对不要发生冲突,不要有意地挑衅,更不要没事找事。即使取得了胜利,也不要沾沾自喜、自我夸耀,因为一方的胜利就意味着另一方的失败,意味着对方会承受痛苦。如果有选择的话,谁也不会挑起这样的纷争,无论是人际交往方面,还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有意挑起争端、引发战争的人都不明智。因为,不管战争是赢是输,自己都必然会承受一定的损失,自己无论如何都不是真正的赢家。所以,纷争也好,战争也好,都是各种条件组成之下自然出现的结果,就算取得了胜利,也没什么值得炫耀的。

果而勿强”,就算有好的结果,也不要逞强,不要在气势上咄咄逼人。

文 | 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第二辑
作者 | 雪漠

 雪漠新作 

如果你也心怀梦想,如果你也心系他方,就让我“带你去远方”。去看看那里的山河大地,去听听那里的清风鸣唱。也许,你会在路上发现自己,也许,你会在路上重拾梦想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