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泉之旅保定地方史籍浩如烟海,但因编著者...
寻泉之旅
保定地方史籍浩如烟海,但因编著者的学识与治学态度的差异,各种著述中矛盾相左之处甚多。譬如清乾隆十七年直隶总督方观承在“申泉记”中说:西渝河洑洑而出成一亩泉。但清道光七年直隶总督那彦成在“重修一亩泉龙神庙碑记”中又称一亩泉出滏水,清同治十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在“修府河碑记”中称“府河本徐水合沈水而成”。
三人虽源头之说有异,但在一亩泉之下奇村河至府河的河道描述上是一致的,即一亩泉水南行至贾庄汇鸡距泉水后折向东南入保定府河。如此看来,一亩泉河的源头有两个:一亩泉和鸡距泉,两泉的水量并不固定,大多时候是此消彼长,根据水利学中对河流源头的常用认定方法:最大,最远。古人称一亩泉河很可能是依据的“最远”原则,但水量有可能是鸡距泉最大,所以在保定“上谷八景”中有“鸡水环清”一景。
保定各种志书中对一亩泉出一亩泉村记载一致,名称也是统一称之为“尚泉”,但鸡距泉位置语焉不详,再加之申泉,红花泉,连宝泉,五花泉散布在孙家塘,夏庄等处,如在史籍中分清各泉的源脉则甚为艰难。
对一亩泉河源头之辩萦绕脑海多年,我一直有实地踏访夏庄,孙家塘的念头。今早起床,天气阴沉淋淋细雨,本想取消踏访计划,但又想这一更改,如再成行不知又要等到猴年马月,遂坚定信心,出发。
在孙家塘经村民热心指点,我找到了方观承撰写的“申泉记”石碑,石碑保存完好,字迹清晰,碑质既非大理石也不是黑青石,而是类似于石英石,我想石碑的原石应该出于满城玉山,所谓“燕石次玉”者吧。
待昨天剩下的那半盒华子散尽,我已在夏庄和孙家塘两村找到了申泉,连宝泉,五花泉和红花泉的位置。但非常奇怪的一点是两村的村民竟然无有一人知道鸡距泉的位置,甚至他们都表示从来就没听说过鸡距泉,在我多次解释“鸡距”的含义后,一老者表示这肯定不是老百姓的话,文绉绉的听不明白。
四泉水虽已淹没,现在或为水坑或为垃圾池,但好在四泉汇流后的河道还在。我沿夏庄村南河道岸堤一路逶迤东行,骑车穿过泥泞的土路,扛车趟过密布蜘蛛网和落叶的杨树林,在贾庄村南找到了四泉汇入一亩泉河的入口。
今天意外的收获是在四泉水入一亩泉河入口处,一台挖掘机铲过的坑底有大量的蛤喇贝壳,随手拾起几个较大的贝壳匆匆一看,蚌壳的层数都在十圈以上,也就是说蚌龄十年开外了,由此看来这两条河道确实都是古河道。
我在返程的路上一直苦恼那没有找到的鸡距泉到底在哪里呢?想着想着,突然好像有了一点灵感,在脑海中再一次比对着申泉,五花泉,连宝泉,红花泉的位置,我明白了:鸡距泉就是申泉,红花泉,连宝泉,五花泉的通称。如果能够航拍一张照片的话,那解释就更清晰了,这四眼泉的位置排列像极了雄鸡的四个爪,这是历代文人在编辑史籍时为便于记载对四泉的通称和雅称,由此想来心中感觉很是释然,今天雨中这一趟没有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