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综合】第①套考点密卷(共5套)
1. 中药药学服务的重点人群:①用药周期长的慢性病患者,需长期或终生用药者;②病情和用药复杂,患有多种疾病,需同时合并应用多种药品者;③特殊人群,如特殊体质者、肝肾功能不全者、过敏体质者、小儿、老年人、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血液透析者,听障、视障人士以及特殊职业者如驾驶员等;④用药效果不佳,需要重新选择药品或调整用药方案、剂量、方法者;⑤用药后易出现明显的药品不良反应者;⑥应用特殊剂型、特殊给药途径者。
2. 中药药学服务新进展:药物重整;开展中药药物警戒工作;中药的临方炮制研究;中药知识科普与药学信息服务
3. 黄帝内经--最早、最为系统;人与自然统一;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4. 伤寒论--张仲景著,“众方之祖”;体现了君臣佐使组方原则,包含汗、吐、下、和、温、清
5. 金匮要略方论--开创了内伤杂病辨证论治的体系,张仲景著
6. 巢氏诸病源候论--第一本证候学专著,巢元方著
7. 瘟疫论--第一部论瘟疫的专著,吴又可著
8. 神农本草经--最早的本草学专著,分上、中、下三品
9.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著;物分类按自然属性进行区分
10.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保存最早的完整的本草合刊本,张存惠著
11. 阴阳的相互关系——相互转化:一定条件、反向转化--A.寒极生热,热极生寒B.重阳必阴,重阴必阳
12. 阴阳偏胜:治疗原则是“损其有余”、“实则泻之”
13. 阳胜则热的实热证,宜用寒凉药泻走多余的火热,即“热者寒之”
14. 阴胜则寒的实寒证,宜用温热药祛除多于的阴寒,即“寒者热之”
15. 阴阳偏衰:治疗原则是“补其不足”、“虚则补之”
16.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用滋阴的药物,治疗阴虚的虚热证。又称“阳病治阴”
17.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用助阳的药物,治疗阳虚的虚寒证。又称“阴病治阳”
18. 阳中求阴:用补阴药时,须佐用补阳药
19. 阴中求阳:用补阳药时,须佐用补阴药
20. 五行关系——相生:木→火→土→金→水→木--正常关系:“生我”者为“母”
21. 气的功能——防御:通过护了肌表防止外邪入侵;与侵入的外邪进行斗争
22. 气的功能——固摄:1.对精、血、精具有防止无故流失;2.各脏腑的相对位置固定气化:体内物质代谢过程,就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23. 气能生血:气能促进血液生成,所以补血药中常配伍少量补气药
24. 气能行血:气能推动血液运行,故活血药常配伍行气药
25. 气能摄血:气能固摄血液,防止血液逸出脉外。气虚导致的出血,用补气摄血的方法
26. 血能载气、生气:血脱者,气亦随之脱,故治疗大出血时,多用补气固脱的方法
27. 十二正经走向: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到足;足之三阴,从足到腹;交接规律:阳经与阳经交于头面阴经与阴经交于胸腹阴经与阳经交于四肢
28. 四肢部位分布规律:阴经分布于内侧,阳经分布于外侧。太阴、阳明在前缘少阴、太阳在后缘厥阴、少阳在中线
29. 督脉:调节阳经气血,故称“阳脉之海”
30. 任脉:①调节阴经气血(★阴脉之海);②主持妊养胞胎(任主胞胎)
31. 望舌态——吐弄舌:多见于动风先兆
32. 望舌态——㖞斜舌:多见于中风
33. 望舌态——短缩舌:多见于寒凝筋脉、痰湿内阻、热病伤津
34. 望苔色——白苔:表证、里寒证(积粉苔:常见于瘟疫和内痈)
35. 望苔色——黄苔:主热证,里证
36. 望苔色——灰苔:主里证(里寒证,亦可见于寒湿证)
37. 望苔色——黑苔:主里证,主热极又主寒盛
38. 望苔质——腻苔:主湿浊、痰饮、食积
39. 望苔质——腐苔:主食积或痰浊
40. 望苔质——镜面舌:胃阴枯竭、胃气大伤的表现
41. 灼痛:多为火邪内盛,或阴虚阳亢
42. 绞痛:多为有形实邪闭阻所致;
43. 掣痛:经脉失养所致,与肝病有关
44. 口渴喜热饮,但饮量不多,或水入即吐--痰饮内停
45. 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体内有淤血
46. 消谷善饥:提示胃火炽盛。
47. 饥不欲食:提示胃阴不足。
48. 易饥多食,但大便溏泻,是胃强脾弱证
49. 恶食:多见于伤食,脾不健运。
50. 口甜而腻---脾胃湿热;
51. 肾气不固:肾及膀胱不能固摄表现的症状。
52. 肾不纳气: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伴见肺肾气虚表现。
53. 气虚证--全身功能活动低下
54. 气陷证--内脏下垂
55. 气滞证--闷胀疼痛
56. 气逆证--气逆向上
57. 气血同病--气滞血瘀证、气血两虚证、气不摄血证、气随血脱证
58. 水肿——阳水:发病急,来势猛,先见眼睑头面,上半身肿甚者
59. 水肿——阴水:以发病较缓,足部先肿,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不起
60. 正治:又称逆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61. 泄泻——食滞肠胃:保和丸加减。加味保和丸、枳实导滞丸、和中理脾丸
62. 泄泻——肝气乘脾:痛泻要方加减。痛泻宁颗粒、养胃颗粒
63. 泄泻——脾胃虚弱:参苓白术散加减。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参苓健脾胃颗粒
64. 泄泻——肾阳虚衰:四神丸加减。四神丸、桂附理中丸、固本益肠丸、肠胃宁片
65. 便秘——热秘:麻子仁丸加减。麻仁胶囊、麻仁润肠丸、麻仁滋脾丸、通幽润燥丸、清泻丸、复方芦荟胶囊
66. 便秘——气秘:六磨汤加减。四磨汤口服液、厚朴排气合剂
67. 便秘——冷秘:温脾汤合半硫丸加减。小建中合剂与四磨汤口服液联合使用
68. 便秘——虚秘:黄芪汤加减。便秘通、便通胶囊、芪蓉润肠口服液、苁蓉通便口服液
69. 风寒头痛:川芎茶调散加减。川芎茶调颗粒、天麻头痛片、都梁软胶囊
70. 风热头痛:芎芷石膏汤加减。芎菊上清丸、清眩片
71. 郁证——心神失养:甘麦大枣汤加减。脑乐静、脑力静糖浆
72. 郁证——心脾两虚:归脾汤加减。归脾丸、人参归脾丸。
73. 气虚:四君子汤加减。十一味参芪胶囊、参芪十一味颗粒
74. 血虚:四物汤加减。归芪口服液、再造生血片、薯蓣丸
75. 阴虚:沙参麦冬汤加减。人参固本丸、河车大造丸
76. 阳虚:附子理中汤加减。补白颗粒
77. 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防风汤加减。九味羌活丸。
78. 痛痹: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乌头汤加减。风湿定片、寒湿痹颗粒、风湿骨痛胶囊。
79. 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加减。寒湿者:风湿痹康胶囊、痹痛宁胶囊;湿热者:四妙丸、湿热痹痛颗粒
80. 尪痹:化痰祛瘀,滋养肝肾。桃红饮合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寄生丸,尪痹颗粒,益肾蠲痹丸
81. 补骨脂:破故纸(补破)
82. 蒺藜:刺蒺藜、白蒺藜
83. 沙苑子:沙苑蒺藜、潼蒺藜
84. 西红花:藏红花、番红花
85. 红花:草红花、红蓝花
86. 清炒品:谷芽、麦芽、(苍耳、牛蒡、白芥、紫苏、莱菔)子、酸枣仁、王不留行【六子二丫枣仁王】
87. 麸炒:白术、僵蚕、枳壳【树缠桥】
88. 炮制:天南星、何首乌、(草乌、川乌、附子)、吴茱萸、远志、厚朴
89. 煅制:花蕊石、钟乳石、自然铜、金礞石、青礞石、瓦楞子
90. 烫制:龟甲、鳖甲、穿山甲(烫三甲)
91. 生白芍:四物汤;炒白芍:痛泻要方;酒白芍:柴胡舒肝丸
92. 生苦杏仁:麻黄杏仁汤;燀苦杏仁:杏仁煎;炒苦杏仁: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93. 功效相似协同增效——脾肾阳虚五更泻:四神丸+附子理中丸
94. 功效相似协同增效——气血亏虚之心悸失眠:人参养荣丸+归脾丸
95. 功效相似协同增效——肝肾亏虚之高血压:脑立清胶囊+六味地黄丸
96. 功效不同协同增效——二陈丸燥湿化痰为主药,辅以平胃散,可增强燥湿化痰的作用
97. 功效不同协同增效——乌鸡白凤丸养血调经为主药,辅以香砂六君子丸可增强疗效
98. 消除或抑制副作用——为使峻下而不伤正气,舟车丸+四君子丸
99. 消除或抑制副作用——防止金贵肾气丸燥烈伤阴,配伍麦味地黄丸、生脉散、参蛤散
100. 生姜、大枣煎汤:外感风寒或脾胃虚寒;通宣理肺丸、附子理中丸、藿香正气水
101. 香连丸+甲氧苄啶→抗菌活性增强16倍
102. 妇科千金片、云南白药、六味地黄丸、桂枝茯苓丸+甲硝唑→减少耐药
103. 黄葵胶囊+RAS系统阻滞剂→减少24小时尿蛋白
104. 清燥救肺汤+孟鲁司特钠→减少后者不良反应
105. 六神丸、救心丹+洋地黄、地高辛→强心苷叠加,引起心脏中毒
106. 荆芥、麻黄、生姜及其制剂(防风通圣丸)+阿司匹林、安乃近→发汗太过,产生虚脱
107. 拮抗作用:1.麻黄及含麻黄碱的中成药(止咳喘膏、通宣理肺丸、防风通圣丸、大活络丸)+复方降压片、帕吉林等降压药;2.麻黄及含麻黄碱的中成药+氯丙嗪、苯巴比妥等镇静用药物;3.麻黄及含麻黄碱的中成药+拟胆碱药(甲硫酸新斯的明)
108. 氢氯噻嗪:脉君安片、珍菊降压片、溃疡宁片;
109. 吲哚美辛:新癀片
110. 格列本脲:消渴丸、消糖灵胶囊;
111. 白矾--急性中毒的症状:大剂量内服可引起口腔、喉头烧伤,呕吐腹泻,虚脱,甚至死亡。慢性中毒:铝离子蓄积
112. 胆矾--口涎、呕吐物、粪便多呈蓝绿色,口中金属色涩味;黄疸、中毒性肝炎等症状
113. 贮藏胶囊剂:贮存温度不宜超过30℃
114. 贮藏栓剂:应在30℃以下密闭保存
115. 对抗贮存法:牡丹皮与泽泻、山药同贮;蛤蚧与花椒、吴茱萸或荜澄茄同贮;蕲蛇或白花蛇与花椒或大蒜瓣同贮;土鳖虫与大蒜同贮;人参与细辛同贮;冰片与灯心草同贮;硼砂与绿豆同贮;藏红花与冬虫夏草同贮等。
116. 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1.安全--用药安全应放在首位;2.有效--保证所用药物对防治的疾病有效;3.简便--用药方法要简便;★4.经济(X)--用药不滥,经济实用,并有利于环境保护
117. 生当归:当归四逆汤;酒当归:四物汤;当归炭:共人散剂
118. 生大黄:温脾汤;酒大黄:当归龙荟丸;熟大黄:大黄䗪虫丸;大黄炭:十灰丸
119. 苓桂术甘汤+地西泮,地西泮用量仅需1/3
120. 他克莫司胶囊+五酯胶囊,他克莫司使用剂量降低,费用可降低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