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be Premiere丨听说用PR剪视频就只需要会一个快捷键?
Adobe Premiere(PR)是由 Adobe 公司开发的一款非线性编辑的视频编辑软件。也是目前最主流的视频编辑软件之一,通常与 Adobe After Effects 配合使用。
微信回复【Adobe】可获取相关软件/插件下载地址(仅供学习交流,请勿用于商用)。
01
基础操作
1、界面认识
Premiere 的界面被分为了若干个工作区:学习(教程)、组件(粗剪)、编辑(精剪)、颜色(调色)...但在日常剪辑中,通常我们只需要用到(编辑区)的几个窗口。
项目:导入素材
时间轴:对素材进行编辑
效果/效果控件:调整素材属性,添加特效
节目监视器:实时预览
音频仪表:音频监控
2、视频剪辑的基本流程
新建项目(Ctrl+Alt+N):打开 PR 后的第一步操作
导入素材(Ctrl+I):导入视频、音频、图片等文件
创建序列(Ctrl+N):设置将要剪辑视频的相关参数
视频编辑:对素材进行剪辑、调色、添加特效/音频/字幕...
媒体导出(Ctrl+M):导出制作好的视频
3、常用剪辑工具
添加编辑(Ctrl+K):切割素材
选择(V):除选择及拖拽功能外,也可通过推拉切割点进行剪辑
钢笔工具(P):设置关键帧、绘制图形等
文字工具(T):添加文字/字幕
如果你的理解能力足够强的话(能够基本理解前面的内容),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就可以自己动手用 PR 来剪片了(其实就只需要会一个Ctrl+K的快捷键,因为最早的剪辑就是用剪刀剪胶片)。当然,如果还想深入学习可以接着往下看~
更多工具
剪辑相关
剃刀(C):切割素材(没Ctrl+K好用)
向后/前选择(A,Shift+A):选中轨道上所有后/前面的素材
波纹编辑(B):推拉切割点,修改本身素材的长度,并自动补齐
波纹删除(Q,W):删除时间滑块前面/后面的素材,并自动补齐
滚动编辑(N):推拉切割点,可修改切割点两边素材的长度
比例拉伸(R):推拉切割点,会缩放素材速率(实现快放/慢放)
外滑工具(Y):不改变序列时长和其他素材,仅对本素材重新截取
内滑工具(U):不改变序列时长和本素材,对相邻的素材重新截取
预览相关
全屏(~)
快放(L)
倒放(J)
播放/停止(空格键)
逐帧移动(左/右键)
逐五帧移动(Shift+左/右键)
标记相关
添加标记(M)
跳转到下/上一个标记(Shift+M,Ctrl+Shift+M)
清除标记(Ctrl+Alt+M)
标记出/入点(I,O)
转到入/出点(Shift+I,Shift+O)
02
项目
1、新建项目
打开 PR 软件后,点击左侧 “新建项目”(或:菜单栏-文件-新建-项目)
快捷键:Ctrl+Alt+N
位置:工程文件存放位置
渲染程序:默认选 GPU 加速
2、导入素材
点击项目窗口 “导入媒体以开始”(或:菜单栏-文件-导入)
快捷键:Ctrl+I
列表视图:切换到列表视图
3、新建序列
“序列” 属于项目的一个小分支,打开(新建)方式:
项目窗口-新建项-序列(或:菜单栏-文件-新建-序列)
直接将素材直接拖拽至时间轴窗口(如果不需要设置参数的话)
快捷键:Ctrl+N
序列预设:通常选带 1080p 的即可
设置:竖版视频需要在 “编辑模式” 中选自定义,然后自己设置 “帧大小” 及 “像素长宽比”,其它通常默认即可
序列预设
ARRI:全球最大专业电影设备、影片照相机(16/35/65/70mm)和电影照明设备的最大制造商
AVC-Intra:松下视频摄像机拍摄的视频
AVCHD:索尼和松下联合发布的高画质光碟压缩技术
Canon XF MPEG2:佳能推出的采用 MPEG-2 全高清(4:2:2)视频编码
Digital SLR:单反相机视频
DNxHD:高清编码技术,一种革命性的 10bit 数字编码技术,致力于在后期处理及新闻广播处理的协作环境中实现非线性的编辑及多代合成
DNxHR:跟 DNxHD 有类似质量级别划分,支持不同光栅尺寸和帧速率,包括如 8K、120fps 的极限情况
DV-24P:每秒播放 24 帧图像
DV-NTSC:NTSC 制式(美日电视标准,29.79 帧/秒,分辨率 760*480,画面比例 16:9)
DV-PAL:PAL 制式(中欧电视标准,25 帧/秒,分辨率 720*576,画面比例 4:3)
DVCPRO50:采用 4:1:1 取样,5:1 压缩,18微米的磁迹宽度。1998年 在 DVCPRO 基础上推出 DVCPRO50,采用 4:2:2 取样,3.3:1 压缩
DVCPROHD:HD 画面的垂直解析度是 1080i、720p 或1080p(1080i指解析度为1920*1080,采用隔行扫描,每秒呈现30个完整画面,适用于老式电视)
HDV:由佳能、夏普、索尼、JVC 四大厂商推出,一种使用在数码摄像机上的高清标准
ProRes RAW:2007 年苹果制定
RED R3D:电影级摄像机(R3D就是RED拍摄文件的格式)
VR:虚拟现实技术
XDCAM-EX:使用同 XDCAM 相似的编码格式,只是存储介质换成了 SxS 内存卡。该标准能以 25Mbit/s 的固定码率存储标清格式(1440*1080)或以 35Mbit/s 的浮动码率存储高清格式(1920*1080)的视频
XDCAM HD422:第三代 XDCAM,使用 4:2:2 抽样的 MPEG-2 编码,是以往格式色度分辨率的双倍。为可容纳更细致的色度,最大位元率增加至 50 Mbit/s
XDCAM-HD:XDCAM HD 支持多种品质模式。HQ 模式位元率可达 35Mbit/s,使用可变动位元率 (VBR)MPEG-2 长 GOP式压缩,可选的 18Mbit/s 及25Mbit/s (CBR) 模式可增加录影时间,相对地减少视讯品
03
粗剪
粗剪的主要工作,是将素材中无效的内容剪掉,然后按剧本内容在时间轴上进行排列组合。
1、源窗口
主要用于处理源素材(双击项目窗口被导入的素材可在源窗口进行预览)
标记出/入点(I,O):选择(剪切)需要的素材片段
插入(,):将标记好的源素材插入到时间轴(也可将素材直接拖拽至时间轴)
覆盖(.):将标记好的素材覆盖时间轴上被选中的素材
2、 时间轴
时间轴上的的素材可在节目窗口进行实时预览,也可以进行标记,以配合视频编辑工作。
PS:选中时间轴中的素材,按快捷键 “F” 也可以在源窗口预览源素材
轨道:视频轨道(V1/V2/V3),音频轨道(A1/A2/A3)
滚动条:两端的小圆点可控制轨道的显示长度/宽度
按钮功能解释
将序列作为嵌套或个别裁剪并覆盖:嵌套(类似编组)素材导入
在时间轴中对齐(S):吸附效果
链接选择项:素材的视频与音频是否分离
添加标记(M):在轨道上添加标记点
时间轴显示设置:设置轨道显示模式等
字幕轨道选项:不需要手动添加
切换轨道锁定:是否锁定轨道
切换同步锁定:波纹编辑时是否自动补齐
静音轨道:轨道是否静音
独奏轨道:是否只让本轨道发出声音
画外录制:是否录音
04
关键帧动画
1、效果控件
选中时间轴中的素材,可以在 “效果控件” 窗口看到对应的可控制属性。
视频
运动:调整图像位置/大小等
不透明度:图像的透明度
时间重映射:播放速度
音频
音量:整体音量调节
通道音量:左/右声道音量
声像器:平衡(左右声道变化)
2、关键帧
利用关键帧可以实现让画面逐渐变换效果(画面由不透明到透明/透明到不透明、速度由快到慢/由慢到快等)。
切换动画:开始记录关键帧(起始帧)
播放指针:挪动播放指针(自动产生第二个关键帧)
参数调整:从起始帧到第二个关键帧的动画
扩展内容:
右键单击关键帧,可进行缓入缓出等细节调整
将时间轴上的轨道拉宽,可用铅笔工具直接添加关键帧(右键单击素材左上角的“fx”可切换变换属性)
05
视频变速
在 Premiere 中,改变视频素材的速度可以有多种方式,如,比率拉伸工具、时间重映射、解释素材等,这里主要介绍速度/持续时间(右键点击素材-速度/持续时间)。
如果拍摄时帧率不够,在使用 “速度/持续时间” 后播放时会不连贯(流畅),这时可以用【时间插值】进行后期补偿。
帧采样:根据需要重复/删除现有帧(渲染快,但不够流畅)
帧混合:混合上下两帧生成新的帧(有动态模糊效果)
光流法:根据前后帧推算生成新的帧(渲染慢,视频流畅)
06
效果
Premiere 的效果基本可分为两类:视频画面效果、视频过渡效果(即转场)。
1、使用方法
效果筛选:加速效果(支持GPU加速)、32 位颜色(支持32位颜色深度)、YUV 效果(应用在电视上,不常用)
效果搜索:在搜索框输入效果名称
效果使用:直接拖拽至轨道,然后在效果控件窗口调节参数
2、常用(内置)效果
变换:垂直翻转、水平翻转、自动重新构图、裁剪
扭曲:偏移、变形稳定器(视频防抖)、放大(局部放大)、旋转扭曲、波形变形、湍流转换、镜像
杂色与颗粒:杂色(可制作旧电视效果)
模糊与锐化:减少交错闪烁/方向模糊、钝化蒙版/锐化、高斯模糊(虚化背景)
调整:光照效果(手动打光)、卷积内核(分类处理亮度)
过渡:块溶解、渐变擦除、线性擦除
透视:基本3D、投影
键控:亮度键/超级键/颜色键(利用颜色抠像)、轨道遮罩(类似PS中的蒙版)
风格化:Alpha发光(边缘发光)、复制、查找边缘、闪光灯(闪屏效果)、马赛克
PS:如果需要为多段素材添加同一个效果,可以使用 “嵌套” 功能:选中所有需要添加效果的素材,右击,选择 “嵌套”,然后在 “嵌套” 上添加效果~
3、FilmImpact (转场插件)
FilmImpact 是一款专门为 Premiere 推出的特效转场插件(微信回复“转场”可获取插件及安装方式),使用方法跟内置效果一样。
Impact Blur Dissolve:模糊淡入淡出切换
Impact Blur to Color:颜色模糊切换
Impact Burn Alpha:通道切换
Impact Burn White:燃烧白闪切换
Impact Chaos:混乱切换 (很酷的视频切换)
Impact Copy Machine:光切换
Impact Flash:亮部白闪切换
Impact Push:推动切换(带动态模糊)
Impact Roll:卷动推动切换(带动态模糊)
Impact Stretch:拉伸切换
07
调色
Premiere 中的调色功能之前一直被集成在效果窗口中使用(目前效果面板中还有许多关于调整画面颜色的效果),目前已经单独提出成为了一个专门的工作区(调色需要一定色彩理论支持,建议先了解色彩基础,文末有书籍推荐)。
1、内置功能
Lumetri 范围:方便调色时更直观地观察到颜色的变化
基本校正:将图像信息还原(不是用来调色的)
创意:一级调色(整体氛围调色,确定各个片段之间影调风格统一)
曲线:通过 RGB 通道对画面的暗部、亮部、中间调进行微调(二级调色,微调)
色轮和匹配:用色轮的方式对画面的暗部、亮部、中间调进行微调 & 快速套用(匹配)另一段素材的调色(二级调色,微调)
HSL 辅助:通过 HSL 来选择相应的颜色范围,从而更好地对画面颜色进行微调
晕影:给画面添加暗角
2、外置插件(MagicBullet)
MagicBullet 是红巨星出品的调色套装(微信回复“调色”可获取插件及安装方式),功能比较强大,这里简单介绍下主要功能(以后有机会单独细讲)。
Colorista V:调色师 5(支持Lut)
Cosmo II:磨皮插件
Denoiser III:降噪插件
Film:电影质感调色
Looks:整合了其它几个插件的功能
Mojo II:快速调色
Renoiser:噪波颗粒插件(添加噪点)
08
音频
在 Premiere 中有专门的音频工作区用来对音频进行简单处理(复杂音频建议使用Audition)。
1、音频剪辑混合器/音轨混合器
分别对应时间轴上的音频轨道,可用音量滑块调整对应轨道的声音
音频剪辑混合器:仅对选中的素材片段有效
音轨混合器:对整条音轨都有效
2、基本声音(面板)
对话(处理人声)
响度-自动匹配:自动统一整条轨道的音量
修复:消除杂音等
透明度-动态:压缩/扩展录音的动态范围
动态-EQ:通过调整音频频率来改变声音
音乐(处理背景音乐)
回避:人物说话时,背景音乐自动降低
SFX(添加混响)
平移:左/右声道音量
环境(模拟声音在不同环境中的感觉)
立体声宽度:调整立体声窄宽程度
09
字幕
Premiere 15.0 新增了专门制作字幕的工作区。从此,基本告别了第三方字幕工具。
使用方法:
切换工作区:切换到 “字幕” 工作区
创建字幕轨道:点击 “文本” 窗口中的 “创建新字幕轨/从文件导入说明性字幕”
添加字幕:点击 “文本” 窗口中的 “添加新字幕分段”
调整字幕样式:全选字幕,修改 “基本图形” 窗口中的参数
如果字幕较少的话,也可以直接用文字工具(T)来制作。
10
图形
PR 中的图形功能主要用来制作一些动态的文字与图形相结合的效果。
浏览:浏览想要添加的动态模版(直接拖拽至轨道进行使用)
编辑:编辑模版的颜色、文字等
安装动态图形模版:导入外置(在AE中制作好的)模版
使用 After Effects 合成替换:直接在 AE 中制作/编辑图形模版
11
渲染导出
最后一步,点击菜单栏 - 文件 - 导出 - 媒体(快捷键:Ctrl+M)
格式:如果要导出 mp4 格式,选 H.264
预设:比特率值越高,画质越好
输出名称:文件名称,及储存位置
附:视频剪辑常用术语
1、帧
影像动画中最小的单位
帧数:1 秒中播放帧的数量
视频常用的帧数:24 帧、25 帧、29.97 帧、30 帧
2、帧速率(帧/秒)
用 FPS(Frames PerSecond)表示。指每秒钟刷新的图片的帧数,每秒钟帧数越多,所显示的动作就会越流畅。
3、分辨率
又称解析度、解像度
显示分辨率(屏幕分辨率):指显示器所能显示的像素(常见电视厂家标注:4k/8k)
图像分辨率:单位英寸中所包含的像素点数(如,视频素材是2k还是4k)
4、场序(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
隔行扫描(Interlaced):较老的电视设备的扫描方式(先扫描图像的奇数行/偶数行,再逐次扫描偶数行/奇数行)。如,1080i,“1080” 表示垂直方向有 1080 条水平扫描线,“i” 表示采用交错式扫描视频显示方式(interlaced scan)
逐行扫描(Progressive) :每行图像依次扫描,如,1080p
5、视频比例
视频比例是指影视播放器播放的影视画面长和宽的比例(CRT电视机是4:3,高清视频是16:9,手机为 17:9)
6、PAL & NTSC
NTSC 制式:1952 年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指定的彩色电视广播标准,美国、加拿大等西半球国家及台湾、日本、韩国、菲律宾等采用的制式
PAL 制式:西德 1962 年指定的彩色电视广播标准,采用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的技术方法,克服了 NTSC 制相位敏感造成色彩失真的缺点。西德、英国等西欧国家,新加坡、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采用的制式(PAL制式中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G、I、D等制式,其中PAL-D制是我国大陆采用的制式)
SECAM 制式:1956 年法国提出,1966 年制定。采用时间分隔法来传送两个色差信号,也克服了 NTSC 制式相位失真的缺点。使用国家主要集中在法国、东欧和中东一带
7、码流(Data Rate)
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或码流率(通俗一点的理解就是取样率),单位为 kb/s 或 Mb/s(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处理出来的文件越接近原始文件,图像质量越好,要求播放设备的解码能力也越高)
8、比特率
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 bps(bit per second)也可表示为 b/s,比特率越高,单位时间传送的数据量(位数)越大,还原后的音质、画质就越好
9、常见编码模式
CBR(Constant Bitrate):常数比特率,指文件从头到尾都是一种位速率(压缩出来的文件体积大)
VBR(Variable Bitrate):动态比特率,即没有固定的比特率,压缩软件在压缩时根据音频数据即时确定使用什么比特率(以质量为前提兼顾文件大小的方式)
ABR(Average Bitrate):平均比特率,在指定文件大小内,以每 50 帧(30帧约1秒)为一段,低频和不敏感频率使用相对低的流量,高频和大动态表现时使用高流量(VBR与CBR之间的一种折衷选择)
10、视频编码格式
Flash Video(FLV):由 Adobe Flash 延伸出来的的一种流行网络视频封装格式
AVI(Audio Video Interleave):较早的 AVI 是微软开发的。其含义是Audio Video Interactive,就是把视频和音频编码混合在一起存储
WMV(Windows Media Video):微软开发的一组数字视频编解码格式的通称,ASF(Advanced Systems Format)是其封装格式(具有数字版权保护功能)
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认可的媒体封装形式,受到大部分机器的支持
Matroska(MKV):一种新多媒体封装格式,可把多种不同编码的视频/音频/字幕封装在一起,同时供非常好的交互功能
Real Video Real Media(RM):由 RealNetworks 开发,通常只能容纳 Real Video 和 Real Audio 编码的媒体,带有一定的交互功能
QuickTime File Format(MOV):苹果公司开发,1998 年 2 月 11 日被 ISO 认可作为 MPEG-4 标准的基础。可存储视频、音频及图片、文字(文本字幕)等
OggMedia:一个完全开放性的多媒体系统项目,支持多视频、音频、字幕(文本字幕)等多种轨道
h.264:由 ITU-T 和 ISO+IEC 联合提出(同时也是MPEG-4第十部分),具有低码率、容错率高、网络适应性强及在同等条件下画面的质量比其他编码高、占用的内存小等特点
视频流传输中最为重要的编解码标准有国际电联的 H.261/H.263/H.264,运动静止图像专家组的 M-JPEG 和国际标准化组织运动图像专家组的 MPEG 系列标准,此外在互联网上被广泛应用的还有 Real-Networks 的 RealVideo、微软公司的 WMV 及 Apple 公司的 QuickTime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