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花28.5万两白银买一条铁路,清政府:我买来就是要拆了它!

1860年,美国有铁路49324公里,英国有14605公里,而中国却一公里也没有。

1863年7月,上海27家洋行联名向江苏巡抚李鸿章提出申请,请求修筑一条从上海到苏州的铁路,英国怡和洋行也请求修建以汉口为中心的铁路网。为配合铁路的修建,英国洋行还专门请来了英国铁路专家史蒂文森。

上海外滩27号原英国怡和怡和洋行大楼

清廷拒绝了这些请求。理由是,铁路为“奇技淫巧”,会引发伤风败俗的事端;而且外国人跑在中国修铁路,实属“以夷变夏”——蛮夷之族要改变我大中华,成何体统?

从1830年代开始,美、德、俄、法等国已经大规模地修筑铁路,英国更是在1825年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而清廷高层竟然不能接受铁路的存在,岂不怪哉?

洋商们并没有放弃。十年后,他们决定用一种偷梁换柱的方法达到修筑铁路的目的。

偷梁换柱修铁路

1872年,英国怡和洋行注册了“吴淞道路公司”,请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麦华陀出面,向上海道台沈秉成申请购买上海到吴淞之间长14.5公里、宽约14米的一块地,称准备修一条公路。

洋商们乐观地认为,铁路建成以后,清廷看到它带来的便利,会一改之前拒绝的态度;即便不认可,清廷也要衡量一下两国的外交关系,总不能冒着破坏中英关系的危险,把铁路强拆掉吧?

1974年,吴淞道路公司开始着手修建铁路,1876年1月修好了路基,开始铺设轨道。与此同时,“吴淞道路公司”也改为在伦敦注册的“吴淞铁路有限公司”。至此,洋商们修筑铁路的秘密终于曝光。

为避免清廷的阻挠,铁路公司加快了工程进度,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全程的3/4,火车也开上了轨道,进行鸣笛试运行。

这是中国境内的第一条铁路,以这样非法的形式艰难地开进了晚清。

洋商们“生米做成熟饭”的做法让清廷很反感,清廷高层反应非常强烈。

上海道台要卧轨自杀

在铁路即将完工时,新上任的上海道台冯焌光察觉了铁路公司的偷梁换柱,向英方提出抗议,并把事情汇报给了两江总督沈宝桢。沈宝桢命令冯继续向英方交涉,同时也将此事上报了总理衙门。总理衙门则向英国驻华公使妥玛发出照会,让他下令停止铁路工程。

妥玛自然不会听从总理衙门的,他只是象征性地派梅辉立去上海,与冯焌光商谈解决问题的办法。

路过天津时,梅辉立拜会了李鸿章,他向李说明了铁路的好处,又威胁说,铁路关系到很多洋行的利益,如果停办,会出大事。他希望清廷能接受铁路已经建好的事实,按国际惯例从铁路运营的收益中分成,十年后由清廷出资回购,自主运营。

见过风浪的李鸿章自然不会被梅辉立吓倒。他回复说,英方以修公路之名,行欺骗之实,是对中国的藐视和欺辱。如果让英方经营铁路,是对中国国体的一种伤害,舆论不满不说,其他洋商难免有样学样,最终让事情变得很难收拾。

李鸿章提出的解决办法是,铁路公司将建造铁路的成本核算出来,由中国承买,中国商人来经营。“中华自主之国”,铁路事宜“断不能由人强勉”,李鸿章向梅辉立表达了很坚决的反对态度。

冯焌光与梅辉立会谈时,也提出由中国人自己经营铁路的要求,梅辉立却表示反对。理由是,中国人没有铁路相关的人才,如果把铁路买过去雇佣其他外国人来经营,对英国人来说是很丢脸的一件事。梅辉立主张还是“代中国人承办”铁路的运营。

冯焌光态度很坚决,表示如果铁路不停办,他将“卧铁辙中听其轧死”。

冯焌光如此激烈的反应没有让事情得到解决,却给了英国方面以口实,以冯焌光无法解决事情为由,要求李鸿章直接介入此事。

一条十多公里的铁路,两个国家却交涉了半年之久,最终以英国妥协,双方签订《收买吴淞铁路条款》而告终。

条约规定,清廷出资28.5万两白银买断吴淞铁路,一年内付清;在此期间,铁路暂由洋商经营,“准其搭客往来”。

不管是解决方式是什么,1876年这一年,中国终于被动地拥有了第一条自己的铁路。

铁路运营后的现状

那么,中国人是不是像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以及很多地方官员说的那样,视铁路为患,认为它会破坏风水呢?

从当年《申报》记者在铁路现场的采访中得知,百姓的表现恰恰相反,除了本地人,还有人赶几十里路来看铁路,围观者每天多达几千人

《申报》报道说:

“游铁路成了当时老百姓津津乐道的一件大事。一些住在城内几乎终年不出门的人也携亲带友前来观看,停车处本来冷冷清清,竟一跃而为热闹之区了。”

连英国的《泰晤士报》都对中国人对铁路的好奇表示惊讶:

“......没有出现中国人的反对。反而在工程进行中间……整个乡间洋溢着乐趣。邻近村镇每日有成千居民蜂拥而来观看工程的进行。”

火车正式通行的那一天,现场没有任何反对声,反倒是很多妇女孩子都想上车尝尝鲜。

《申报》说:

“唯见铁路两旁观者云集,欲搭乘者繁杂不可计数......而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大半......坐车者尽面带喜色,旁观亦皆喝彩……”

民众对铁路的态度,让清廷很是尴尬。

吴淞铁路终于被拆除

从1860年代开始,清廷高层一厢情愿地认为大清百姓接受不了铁路。清廷曾召集18位高官和地方大员就此进行讨论,李瀚章认为,铁路要“凿我山川,害我田庐,碍我风水,占我商民生计,百姓必群起抗争拆毁”,最终还是朝廷吃亏。曾国藩说,铁路对所有人力交通工具,如轿夫、人力车夫、马车夫、包括旅店的生意都有影响,会断了他们的生路,逼迫他们闹事。

显而易见,反对铁路的声音主要来自清廷官员。

天朝号火车机车

虽然买下了铁路,清廷对铁路仍然是拒绝的,总理衙门要求各地方, 对洋人修筑铁路的请求必须一概拒绝。理由也冠冕堂皇:洋人会沿铁路深入中国境内,外生枝节,带来外交上的麻烦;而且铁路在中国境内延伸,将使中国关联险阻尽失,不利国防。

我们不能批评清廷官员的短见,如果你我处在那个年代,也有可能是这想法。

1881年,刘铭传向朝廷上书请求“筹造铁路”。他的说法是,铁路可以让全国“声势联络,血脉贯通”,在战争中做到“转运枪炮,朝发夕至”,起到迅速调动兵力和物资的作用,不能消除割据,有助于抵御外敌。

李鸿章这次想明白了,他支持刘铭传的提议,在跟进的奏折里还总结了铁路的九大好处。

但二人有理有据的见解,在“造铁路等于开门迎盗”的反对声中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一场大辩论过后,清廷最终下旨,修铁路之事“毋庸再议”。

在这样的环境下,吴淞铁路始终像插在清廷臃肿躯体肉中的一根刺,清廷必欲拔之而后快。

1877年10月,吴淞铁路的款项全部清结完毕。145名淞沪地区的商民向两江总督沈葆桢上书,请求保留铁路。沈葆桢并非昏庸之人,他明白铁路的好处,是“中国将来之利也”。但经过反复思考,他还是以“有损国体”为由,下令将铁路拆除。

晚清的第一条铁路运营了仅仅一年的时间,即灰飞烟灭。

后话

有意思的是,清廷交了28.5万两银子的学费,终于在1896年成立了一家铁路总公司,盛宣怀任总经理。1897年,铁路总公司在原来吴淞铁路的旧址上,又重新修筑了铁路。

清廷是思想进步了吗?非也,是因为受到了甲午战争惨败的强烈刺激。张之洞痛呼:“使铁路早成,何至如此!”

是啊,早多建些铁路,又何至如此?可你当初干嘛去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