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械企百强启示,巨头停滞,国产已经崛起?
医疗器械媒体报道先锋
分享专业医疗器械知识
近日,国外权威医疗器械第三方网站Medical Design & Outsourcing版本的《全球医疗器械100强》排行榜全新出炉,表单销售额门槛约1.5亿美元,其中国产械企微创医疗上榜,排名73。
(注:该网站2020年度数据为2019财年数据)
名单前列排名稳定
从表单呈现的数据来看,其实此表单未必完全准确,对比今年初QMED发布的《2019年医疗器械企业百强榜单》,迈瑞医疗、新华医疗、乐普医疗、微创医疗、鱼跃医疗、现代牙科集团以及东富龙7家中国企业上榜,但同样收录2019年数据的Medical Design & Outsourcing版却仅收录了微创医疗一家中国企业。
不过,无论是哪张表单,可以看到排名前10乃至前20的企业名次变动不大,仅有很少的几家企业在竞争中有小幅度的名次更迭,但结合往届前10名企业的营收情况,可见总体排名十分稳定。
国产械企仍有差距
根据艾媒咨询的报告,2019年,全球医械行业规模达到451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33%。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4774亿美元,属于稳步发展阶段。从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的增长格局维度来看,自2016年以来,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走向平稳,增长率在5%上下。
从雷打不动的前四名的增长率上来看,排名第一的美敦力,营收从2017年的297亿增长到2019年的305亿元,累计增长仅有2.7%,复合增长极低。再比如排名前2-4的强生、飞利浦、GE医疗,2019年的增长分别仅有1.9%、6.5%、3.1%,可见国际顶级医械巨头虽然在医械市场保持着统治力,但增速放缓,可见市场正在逐渐饱和。
反观国内,近年我国医疗器械领域增长迅猛,处于高速发展,追赶国外的阶段。从数据上来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复合增长率持续保持在15%左右,并且未来5至10年仍有不错的增长预期,因此中国市场未来一段时间将维持高速扩容态势。
目前来看,国产医疗设备已有多项突破技术壁垒,实现了进口替代,比如植入性耗材中的心血管支架、心脏封堵器、人工脑膜、骨科植入物中的创伤类及脊柱类产品等;大中型医疗设备中的监护仪、DR等。
尽管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产品加快涌现。但整体来看,我国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呈现“小而散”的局面。就各个版本的全球医疗器械100强排行榜情况,能上榜的中国企业也都是凤毛麟角,可见尽管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增速可人,但距离经营多年的国外巨头而言,仍然有着较大的差距。
国内市场全面扩容
随着全球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医疗健康行业的需求将持续提升。此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提高了消费能力,全球范围内长期来看,医疗器械市场将持续保持增长的趋势。而从数据上来看,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有机构预测,国内医械市场在2022年有望破万亿元,这块庞大的市场具有让国产医疗器械厂家成长为国际巨头的条件。
而且,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以完善我国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加快提高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储备能力,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技术装备瓶颈,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
国家发改委和卫健委先后发布《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和《关于完善发热门诊和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指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县级医院救治能力、健全完善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改造升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推进公共设施平战两用改造等建设任务。
据财政部统计,截至7月31日,抗疫特别国债已顺利完成1万亿元的发行任务,此外国家发改委下达了456.6亿元的2020年卫生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财政部下发300亿预算用于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全力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加大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投入。也为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带来更多机会。
下届排名或有大幅度变化
通常排行榜都会采用发布年份前一年的企业财报数据,那么可以想到,2021年的《全球医疗器械100强》或许将因为新冠疫情的原因而发生大幅度的洗牌,比如在疫情中受挫的美敦力有没有可能让出头把交椅?我国的迈瑞、华大基因,美国3M等在疫情中受益的企业会否进入这张名单?名次会有怎样的变动?期待新一轮排行榜的推出。
简历投递:4008228766@qixie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