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写作背景有着什么样的内涵
“知之者弗言,言知者弗知”,这是《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节的一句话,普遍的解读:知道的都不说,不知道的都在瞎咧咧。
关键是,知之者这个`之′是指什么?
王弼撰译本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直接把`之′省略掉了,这样就没有了`专指性′。
《道德经》本就是一篇论政文章,后来的学者为了方便阅读或其它原因,而改写成了八十一个章节。
这句“知之者弗言”的之,可以是前面各章节内容所指。
传说为了传道,老子也曾同孔子一样,周游各诸侯国,寻找可传之人;不同的则是老子所到之处,在没遇到“有缘分”之人时,并没有到处宣扬,黄老道家的思想观点。
如此走过一遍,也没有遇到可谈之人,直至要归隐时,才碰到关尹子这个“缘分”之人,才为后世留下了《老子五千言》的道家黄老思想!
相关推荐
-
《道德经》中有和无的关系,千百年来大部分人都搞错了
我在前文<看懂弄透这个字,<道德经>你就懂了80%>中着重讲了"无"的概念,如果大家看过该文,对<道德经>的基本理念应该比较明了了. " ...
-
道德经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
道德经第十五章是在继讲述道的各种推崇后,展示执行道的人是什么样子. 先贴下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 ...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二十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
-
【游博写诗】【命运】 的写作背景【拾遗】.作者 :蒋德忠 。【小雪:冒昧的问候一下你怎么知道我叫小雪】?我看见你的梅花,感到冬天的梅花往往被飞雪漫天凝结梅花更是晶莹洁白美丽的感觉。就写了个:《雪》。
备注:小雪空间备注:武汉2018年5月4日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423/18/11855597_973790660.shtml我:谢谢:小雪:你好我:远方 ...
-
西游记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形象,作品历史意义。
吴承恩生平简介: 吴承恩(1506-1582),字汝忠,号射阳,明代文学家明代淮安河下人,小说<西游记>的作者.少年时,吴承恩喜听淮河水神及僧伽大圣等故事,中年后,开始将唐僧西游故事,结合 ...
-
徐志摩再别康桥的写作背景
<再别康桥>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大家知道徐志摩再别康桥的写作背景是什么吗?
-
陈恒舒:关于姚鼐《登泰山记》的写作背景
姚鼐的<登泰山记>是我国古代散文史上的名篇.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版)是这样说的: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四十二岁.他参加纂修的 ...
-
7.《道德经》“道”的第三个内涵
7.《道德经》“道”的第三个内涵
-
词论原文写作背景及译文
写作背景:李清照<词论>,词学界普遍认为作于北宋.但'北宋说'论据不足,现有论据及论证过程有错误之处. <词论>应作于南渡后,理由是:<词论>力斥'亡国之音',与南 ...
-
苏舜钦《沧浪亭记》原文翻译注释出处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
沧浪亭记苏舜钦题解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市,为宋代诗人苏舜卿所建.后代人在它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明代文瑛和尚又在这里重新修建了沧浪亭.本文作者用朴素简洁的语言,自然流畅的笔调,记述了沧浪亭演变的始末. ...
-
《实践论》:之思想源头,之知识结构,之写作背景
<实践论>是经典哲学著作. 总结了人类的认识方法,阐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讲清楚了知和行的哲学关系.这本书,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理论,是实事求是精神的哲学基础,是兴党兴国的文化源头 ...
-
数字不说谎,有颜值有背景有内涵的四川就是辣么“火”
这个五一假期,你出行了吗? 听说,四川全省文旅市场实现"爆发式"增长, 文旅经济强劲复苏! 不信? 数字会说话! <<<< 据从携程等OTA平台上了解到,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