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凭借魏碑楷书就连入国展,他是如何另辟蹊径,与众不同的?

北魏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
一道独特的风景
又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元桢墓志》是目前所发现
北魏墓志中刊刻年代最早者
是魏碑成熟的标志
在整个魏碑书法学习中
《元桢墓志》扮演
是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
对于热爱书法
又执着于北魏的人而言
能进行一套系统的学习
是何等幸事

02:06

谢红兵《元桢墓志》高清讲解
青年书家谢红兵
涉猎多家唐楷
又掺入北碑、汉隶书风
将楷书写得十分别致
在精妍写实中透着一缕写意
他凭借一手
魏碑楷书连入国展
多次斩获最高奖
2020年入展达60余次

谢红兵 十二届国展楷书入展作品

关于《元桢墓志》

的独特之处

单字结构、造型特征

魏碑创作中的用笔问题

及打造国展投展作品时

楷书作品如何从墓志中借鉴取法

特请谢红兵老师就相关问题

谈一谈自己的学书感悟

1、墓志种类繁多,《元桢墓志》有何独特之处?

《元桢墓志》刻工非常精良,其用笔遒厚圆浑,点画茂实刚劲,横画大多呈左低右高的倾斜,笔画的圆势和书写韵致自然显现,平捺画的书写呈现出最显眼的特征,已是完足的楷法。总体风格为,笔画茂实刚劲,结体紧峻,意态恣肆,气势雄奇。《元桢墓志》保存完好,字口清晰,风格多样,意趣横生,代表了北魏书法风格的一个方面,从而得到很多专家和学书者的重视,《元桢墓志》就是这些墓志中颇具特色的作品之一。

2、《元桢墓志》单字结构、造型的特征如何?
北碑书法的审美特征突出地表现在“大气、厚重、朴拙”三个方面。《元桢墓志》书法方截峻峭、棱角夸张及结体的坦荡自然,无不体现着一种磊落大气,一种俊迈豪气。说其“厚重”,则是指脱胎于篆分的圆浑线条所特有的凝重质感,这是立体的厚重之态,是一种体现了穿透力量的金属美感。说其“朴拙”,一是指其结体的自然生拙,二是指历史沧桑的剥蚀漫漶所造成的浑茫朴拙。《元桢墓志》的结字特点:上收下放,内紧外松,整体呈梯形。横画向右上方的倾斜度较为夸张,同样的点画在一字之内,其长短、高低、方圆、力量的轻重、点画间的断连等方面做出不同的造型,以避免呆板雷同之弊病。
3、魏碑创作中,毛笔书写遒厚圆浑,点画茂实刚劲,横画大多呈左低右高的倾斜,何表现出魏碑的“刀锋”,试举例。
临习北碑要用笔如刀,表现刀刻意味的线条,在笔法上,要打破临帖书写的思维定式,强化侧锋入笔,快速行笔,体会“横画竖落笔”的方法,书写时要干净利落,斩钉截铁,体现出北方人的北碑雄强之气,表现出那种阳刚、果敢、雄浑气质,同时也要注意结体上的细微变化,做到左低右高,在态势上显得“有股倔强”精神。《元桢墓志》在笔法上以中锋为主,间用侧锋,下笔沉着遒劲、虚实得当。质朴的刀功是形成墓志艺术风格的重要元素,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作品线条的质感。当然,我们不可以一味追求方笔表现,而是以方笔为主,圆笔为辅,方圆交替使用,会增添字的平和温润之气,提高了作品的格调,使得笔法更加丰富、更加有力感。
4、国展作品中,楷书作品如何从墓志中借鉴取法?

当代楷书的审美观念,主要体现在对楷书写意表现的审美价值追寻上,使得当代书家在楷书创作中追求风格差异化,在法与意之间倾向于意和趣的追求。如今的国展使得不少爱好者不再仅仅满足于对颜、柳、欧、赵等极具法度的书体学习,从而将目标投向魏碑,之所以多写小魏碑,是因为小魏碑法意兼备,不流于荒率,更具有经典性。可以说魏碑的奇变之美是强烈吸引当代书家之所在。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揖》中说:凡魏碑随取一家,皆足成体,尽合诸家,则为俱美。……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藏奇崛于方平之内,皆极精采。作字工夫斯为第一,可谓人巧极,而天工错矣。以视欧、褚、颜、柳,断凫续鹤以为工,真成可笑。”
魏碑书法的审美特征,便成为了一些书家争相取法的方向。谁的书法作品在国展上获奖入展了,那么他的风格就成为了争相学习的对象;评委的评审取向,也更加确定了书法的风向标,这样就给其他人一种潜意识的,以为这样才是好的,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一些爱好者为了标新立异, 想方设法在字形、笔法、墨法、章法上做文章, 随意发挥, 进行字体变形、错位等有违常规的处理,不惜打破传统文人的典雅书风,使书法字体变得扭曲怪异,并以此来体现异乎寻常的古怪之美。这种所谓的创新是不可取的,我们是不能固守成规, 但是也不能过于夸张。不能因为它可以自由发挥,就把魏碑的古朴、大气给丢掉了。
碑学巨擘康有为、吴昌硕,以至康、吴传脉沙孟海、萧娴,其书作皆表现出豪宕的金石气,雄厚拙肆,极具张力。这是由于他们通由北碑,上溯篆隶古法及商周金文,而不是单单停留在对北碑的取法上,通过篆籀笔法,而避开了纯粹取法魏碑所带来的笔法问题。
在魏碑方面比较成功的书家,往往懂得借鉴魏碑与其他书风的融合,从而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关注同步视频号,获得先于他人一步的学习优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