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慎吾:淋证

219.淋病症状

【原文】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讲义】
尤氏云:淋病有数证,云小便如粟状者,即后世所谓石淋是也。乃膀胱为火热所灼,水液结为滓质。小腹弦急,痛引脐中者,病在肾与膀胱,挛急疼痛也。
巢氏云:淋之为病,由肾虚而膀胱热,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淋漓不宣,故谓之淋。淋之种类,有石淋、劳淋、血淋、气淋、膏淋之异。所谓淋病,非专指淋球菌之传染病,凡尿利困难等证皆属之
又,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淋漓不畅,用透格散,即一味硝石,雪白者生研为末,每服一两。
劳淋,劳倦虚损,葵子煎汤下,通后须服补虚丸。
气淋,木通煎汤下。
石淋,苦肉痛,尿不能出,则药末入铫内,炒焦,再研,用温水下。

选自--陈慎吾金匮要略讲义(第2版),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第十三

【隋唐时期,医用衡制一律沿用古制,一两等于13.8克。】

透格散

透膈散

  • 所属分类:清热剂

  • 功效主治:五种淋疾,气淋、热淋、劳淋、石淋,及小便不通至甚者。

  • 组成:消石1两(不夹泥土,雪白者)。

  • 方剂出处:《医学纲目》卷十四引《灵苑》。

  • 药材配方:消石,

  • 方剂用法:每服2钱,诸淋各依汤为使。如劳倦虚损,小便不出,小腹急痛,葵子煎汤调下,通后更须服补虚丸散;血淋,小便不出,时下血疼痛,并用冷水调下;气淋,小腹满急,尿后常有余沥,木通煎汤调下;石淋,茎内痛,尿不能出,内引小腹,膨胀急痛,尿下砂石,令人闷绝,将药末先入铫子内,隔纸炒至纸焦为度,再研令细,用温水调下;小便不通,小麦汤调下;卒患诸淋,并以冷水调下。并空心,先调,使药消散如水,即服之,更以汤使送下。

治诸淋。硝石(白者)。上为细末。每服二钱,血淋,山栀仁煎汤调下;热淋,小便赤而淋沥,脐下急痛,新水调下,或黄芩煎汤下;气淋,小腹胀满,尿后常有余沥,木通煎汤下;石淋,茎内痛割,尿不能出,尿中有沙石,令人闷绝,此证将硝石用抄纸隔炒,纸焦为度,再研细,蜀葵子三十粒(打开),煎汤调下。(《仁斋直指方》硝石散)

阴缩阴纵-卷之十四·肝胆部\前阴诸疾-《医学纲目》

阴缩,谓前阴受寒,入腹内也。阴纵,谓前阴受热,挺长不收也。经曰∶足厥阴之筋,伤于寒,则阴缩入;
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阴气是也。
〔丹〕鲍兄二十余岁,玉茎挺长,肿而痿,皮塌常润,磨股不能行,两胁气上,手足倦弱。先以小柴胡加黄
连大剂,行其湿热,略加黄柏,降其逆上之气,其挺肿渐收,渐减及半。但茎中有坚块未消,遂以青皮一味为
君,佐以散风之剂,末服。外以丝瓜汁,调五倍子末敷而愈。
平江王氏子,年三十岁,忽阴挺长肿而痛,脉数而实,用朴硝荆芥汤浸洗,又用三一承气汤大下之,愈。
《内经》刺灸前阴挺长之法有一∶经云,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病实,则挺长,取
之所别是也。
〔《明堂》〕阴卵入腹。脐下六寸,两旁各一寸六分。(灸二七壮。)
〔《内经》〕诊阴缩而死者,皆属肝伤。经云∶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不精则不正,当阴
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又云∶厥阴终者喜溺,舌卷,卵上缩是也。

荆芥穗一两,朴硝二两。上为祖末。萝卜、葱白同煎汤淋洗。(《洁古家珍》失笑散)

三一承气汤出自金代刘完素《宣明论方》,方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甘草、生姜组成,治伤寒、杂病、蓄热内甚、燥实坚燥而皆有效。

(0)

相关推荐

  • 丹道医学秘诀:唱医雅言 | 五疸门 《医宗金鉴》总结4种疸病死证

    五疸证,有几桩, 风寒暑湿火为殃, 脾经病,横身黄, 我有总方平黄汤. 平黄汤,羌辛防, 柴术独长葛根香, 白芷赤,茯苓芎, 苏木草朴姜神曲. 平黄汤为丹道秘验方,由柴胡.白术.葛根.藿香.二活.防风 ...

  • 小儿遗尿的那些辩证中药处方

    遗尿是指3岁以上(经常是5岁以上)的小儿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 遗尿这个病,西医没办法,一般只能通过中医的疗法(中药口服,外敷,针灸),来治疗. 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些常 ...

  • 《医理真传》2.6:太阳经证解(译文)

    按:太阳一经,以寒为本(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故也).少阴为中气(肾与膀胱为表里),太阳为标(主外,是本经之标.本.中三气也).太阳一经为病,有经病(本经自病),有伤风证(经证中之兼症),有伤寒证(经证中 ...

  • 金匮肾气丸治老年膀胱综合征

    ​病例: 李某某.女.78岁. 小便反复淋漓不尽5年 患者出生于农村劳动家庭,前半生劳累,五十岁以后比较安逸,一生没有生过什么大病,只有近十年来偶然出现轻微的四肢麻痹等症状,所以没有引起特别的注意. ...

  • 陈慎吾讲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第十三

    212.厥阴消渴证 [原文]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不肯止. [讲义] 见<伤寒论>334节. 213.虚劳脉浮迟 [原文] 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 ...

  • 陈慎吾伤寒论讲义:麻黄汤证之一

    麻黄汤证之一 [原文]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伤寒论第35条) [征引] 方有执:身疼腰痛.骨节疼痛,即3条之体痛而详言也.前言恶寒,此言恶风,乃更互言之 ...

  • 陈慎吾讲酸枣仁汤证【失眠】

    96.酸枣汤证 [原文] 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汤主之. [讲义] <三因方>云:外热曰燥,内热曰烦.虚烦者外无热象,而有头目昏疼,口干咽燥,不渴不寐,皆虚烦也.良以津液去多,五内枯燥,或营 ...

  • 陈慎吾讲虚劳之证治

    88.虚劳之因 [原文] 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 [讲义] 平人,言形若无病之人.形虽无病,其脉则虚弱细微,阴阳俱损之象.阳损必失精,阴消则血亡,验其外证,必喜盗汗.盖阳损者表不固,阴损者 ...

  • 陈慎吾讲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

    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 65.风与痹证辨 [原文]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讲义] <内经>言风病往往与痹合论,盖风乃阳病,脉多浮缓,痹为阴病, ...

  • 陈慎吾:肺痿之甘草干姜汤证、肺胀之射干麻黄汤证

    102.肺痿之甘草干姜汤证 [原文]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讲义] 肺痿为 ...

  • 陈慎吾讲金匮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116.胸痹心痛之脉 [原文] 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讲义] 脉太过则病, ...

  • 陈慎吾讲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

    125.趺阳脉微弦之证治 [原文]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肱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讲义] 趺阳,胃脉也.微弦,阴象也.阴加于胃,应见腹满.设不满,是阴邪旁攻腹胁,下闭 ...

  • 陈慎吾讲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第十一

    151.肺中风 [原文] 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 [讲义] <医宗金鉴>云:"身运而重",当是"头运身重","冒而肿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