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们的一封信

教师的成长+家长的成长=孩子的成长!为了孩子,让我们一起努力!

孩子们,你们好!
好久不见,想念你们!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把我们锁在了小小的空间里,已经那么多天了,难受吧!看到外面的暖阳,是不是特想走出家门,闻一闻初春的气息?

是的,我也想,但我们不能出去!
大家肯定从大人口中知道了原委,但孩子们,你们知道有多少人在为我们的健康努力,冒着生命危险在日夜奋战吗?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大家,为了国家,我们也要坚持,绝不走出家门!
有一句宣传语是这么说的:“在家待着就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老师真担心你们会以此为理由——心安理得地天天在家看电视,看坏了视力;心安理得地天天睡懒觉,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学生……
现在看来,防疫取得最后的胜利还需要一段时间。一想到平时在学校里有老师讲课还有孩子不认真听讲,老师看着学习还有人偷懒,手把手地教还嫌老师烦……现在我们不能见面,让老师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
有句口号说得好:停课不停学!
学习是一个人、一个小环境、一本书、一支笔、一个思考的头脑、一只写写画画的手来完成一份具体的学习任务的一个过程。孩子们想一想,这些要素现在一个不缺。我们缺的是想学习的愿望、坚持做的精神、拒绝游戏和无聊视频的勇气。

学习其实很简单,教材就是一切的载体,拿出教材一本接一本地读,拿出复习资料一章一章地整理,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具体的寒假作业,就是神圣的学习。现在,如果你们能够从读课文、做作业中找到人生的乐趣,就说明了你们在成长。因为,学习相伴一生是现代人的标志。

目前,预习,就是我们可以做的一件很有趣,很重要的事!
预习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习惯,能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发展自己的学习后劲。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就成为一种比较稳定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教育学者指出:“决定一个人成败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天分或者说是智商;二是条件;第三也是最具有操作性的,那就是好习惯的养成。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提高对预习的重视,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各式各样的预习结果。预学,重在习惯的养成,而不是追求结果。
在预学的过程中,不妨可以注重培养自己的三个习惯:
第一,自发质疑的习惯。

如预学一篇课文,可以针对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提出疑问;可以根据文中的写作方法提出疑问……可以及时向父母请教,再不懂的可以用批注的方法记录在文旁,回校后向老师请教。

第二,自主学习的习惯。

比如我们学语文,重在提升自己语言文字综合运用的能力,强调对身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预学也可以视为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可以有意识地学习怎样去有效利用资源,养成拓展学习的能力。通过询问、翻阅、上网等多渠道查找相关资料的能力,让语文与生活接轨。如果我们通过预习搭建了课内外的桥梁,联通了语文学习和生活,对我们一生而言都是一种成功。

第三,自觉表达的习惯。

我们要知道,预学结果不是给老师检查的,更多的是相互交流时使用,特别是目前长时间在家的预学结果,应该更多地与父母交流,向父母亲表述。交流能促进预学更加充分,直至成为习惯。

交流,就是使用,使用预习结果置换信息,在此过程中检验自我,鼓励自我,督促自我,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我们在预习课文时不妨可以从说好三句话开始:
第一句:哇,太有趣啦!

当预学读到自己感兴趣,觉得好玩的地方时,要大胆地拍案喝彩,并大胆跟父母交流有趣的地方和自己的想法。

第二句:咦?这就奇怪啦!

当读到让自己感觉困惑的地方时,可以一边思考一边向父母求教,让家人发现自己正处在疑惑中。相信父母不会不闻不问,然后可以邀请父母一起参与讨论,解惑。

第三句:哦,原来如此!

当得到父母的解惑后,可以先长长地舒一口气,然后可以跟家长表达自己的见解,收获,感受,也可以跟父母分享就自己在得到答案时的满足感。

孩子们,准备好了吗?开始行动吧,不要等父母来催,你们自己才是做好假期学习的真正主人。

让我们一起坚信:风雨之后,必现彩虹;让我们一起期待:疫情可控,拥抱春日暖阳。

祝春节快乐,天天向上!

你们的老师

2020年2月2日

进去看看,”有点绎思“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