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唐诗之路”唐诗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朵...
穿越“唐诗之路”
唐诗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朵炫丽的奇葩,在中华文明灿烂的历史长卷中是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
唐诗之美在于它的浪漫潇洒、飘柔清俊,在于它的冷峻沉雄、豪迈奔放。
唐代的诗人多数喜欢漫游,比如李白,杜甫,他们都游遍了大半个中国。漫游四方,使得诗人眼界开阔,联想丰富,诗歌题材也自然会更广泛,更多彩。
不知道朋友们可曾了解,在浙江有一条被称为“唐诗之路”的古道,它就是从钱塘江开始沿浙东运河经绍兴、上虞和浙东运河中段的曹娥江溯古代的剡溪(今曹娥江及其上游新昌江)经嵊州、新昌、天台、临海、椒江以及余姚、宁波、东达东海舟山和从新昌沿剡溪经奉化溪口至宁波的一条古道。
这条古道沿线风景秀丽,曾让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全唐诗》收录的2200余位诗人中,有400多人游历过这条风景线,李白、杜甫也曾溯剡溪而上,饱览了“山色四时碧,溪光十里清”的美景,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壮游》等千古绝唱。
杜甫就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此地风光的喜爱。
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
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
11月21日,我们来到栖霞坑,从这里穿越“唐诗之路”古道。
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内的栖霞坑村,位于雪窦山之南的峡谷中,是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古村落。
雪窦山,海拔较高,常在云雾之中,谢遗尘游记中说:“山中有云不绝者二十里”,因此雪窦山一带,古称“二十里云”。
雪窦山之南的栖霞坑一带,则被称为“云南”。
栖霞坑,旧称桃花坑。《四明山志》记载,桃花坑“在二十里云之南。山岩壁立数仞,延袤数百丈,其石红白相间,掩映如桃花初发,故名桃花坑”。
奉化进士孙锵曾在光绪二十四年撰文描述栖霞坑:“剡源之乡有坑曰栖霞,其地岩石犹崪,阻山夹涧,泉瀑若雷,终岁不绝。居民负山结屋若重楼,然四境陡峻,可耕可樵诚乐土也。然地当孔道,西界越嵊,东通奉鄞,行人往来不绝……”
进入栖霞坑,首先看到一条山溪从村中蜿蜒而过,这就是筠溪。
唐朝诗人陆龟蒙有一首《四明山诗 云南》,描绘的就应该是这里的景象——
云南更有溪,丹砾尽无泥。药有巴賨卖,枝多越鸟啼。
夜清先月午,秋近少岚迷。若得山颜住,芝差手自携。
在村口,筠溪之上,有一座建于明代的长寿桥,这是一座单孔拱桥,桥长18米,拱高5米,桥面为鹅卵石,桥上有长廊,旁有古樟,遍布古藤,与周围的环境浑然一体,古朴而宁静。
长安桥横跨筠溪,桥上建有木廊,可遮阳避雨,桥面由鹅卵石铺成,已被行人的脚步磨得光滑透亮,那是岁月的痕迹,也是无声的记录。
沿村中主道再向前行,便至显应庙。显应庙建于明代,抗日战争时被日寇烧毁,抗战胜利后重建。
庙中有戏台,在天井中心,后场与门廊相连,左右各三间看戏楼,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栩栩如生。
穿过古村,便至村西口的永济桥。
这同样也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建于清朝乾隆初年。它连着栖霞坑村的千年古道,以前是奉化去往余姚、绍兴通商的必经之路,是唐诗之路浙东段的重要通道。
越过永济桥,就开始了从栖霞坑至唐田的唐诗古道穿越。
这也是此次穿越最精华的部分。
这一路,全是青石铺砌的山路,但是景色至美。
虽说来得迟了些,山间的枫树已经大都落叶了,天气又是阴沉沉的,但是山道上铺满厚厚的枫叶,仍然倔强的留在枝头的红叶依然那么红艳那么夺目,山巅时隐时现的云雾缭绕飘渺,别有诗意,别具仙气。
沿着山道,拾级而上。
历经千年风霜雪雨,沧海桑田,古道依旧,物是人非。历史的云烟滚滚而来,唐诗风韵氤氲升腾……
四入浙江、三至越中、二登台岳的李白,年轻时就入台越、游冶忘归四年之久的杜甫,以及王维、孟浩然、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杜牧,还有“初唐四杰”“中唐三俊”“晚唐三罗”等名家。他们或溯流而上,或顺水而归;或载酒扬帆,或着屐向山,无不临水赋诗,登顶高歌,赞咏着这里的瑰丽风光,流传下千古不朽的诗篇。
那一行行飘逸的脚印,一串串爽朗的笑声;那一声声清朗的高歌,一句句隽永的低吟,都随着古道旁边潺潺流水流向远方,汇入大海,或者随着山间升腾的云雾,铺排成一条云蒸霞蔚的美丽画图……
想一想,李白在这里梦游天姥留下叛逆不屈的豪言壮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贺知章在这里抒发落叶归根的复杂情感,“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李绅在这里挥洒心怀苍生的书生意气,“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和这些大文豪大诗人走在同一条山道上,是不是也多了些许豪了情,多了些许诗兴,多了些许忧国忧民的情怀?
……
熙来攘往的旅人行进在古道中,不一样的心境,不一样的情怀。
古道默默,溪水潺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