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谈鲁迅:月光如水照缁衣

今天这篇文章,我写于1998年6月,写的是读鲁迅先生的《铸剑》后产生的感想。

明天就是鲁迅先生的忌日,特发此文,以示敬仰怀念之情。

鲁迅先生在《铸剑》里塑造了两位有英雄主义气质的人物,黑衣人宴之敖者与眉间尺。

眉间尺为报父仇,毅然割下自己的头颅,交给一言相交的黑衣人。

黑衣人为了替他报仇,在紧要关头,按照预先的设计,挥剑砍下了自己的头颅。

这种一言既诺,即以头颅相托和以头颅相许的行为,正是古侠的风貌,读来令人神往。

眉间尺是个稚气未脱、优柔寡断、心地善良的孩子。

他对那只“淹在水里面,单露出一点尖尖的红鼻子”的老鼠,也怀着怜悯的心情。救起它,又觉得它可憎;踩死它,又觉得它可怜。

这种心理,是典型的艺术家心理。骨子里是对生命的热爱,是敏感,是善变,是动摇。这样的心态只合适于写小说,不合适于去复仇。

但突变发生了。

当他得知父亲为楚王铸剑反被楚王砍了头时,就像自己的少年时代被那柄纯青、透明的利剑砍掉一样,一步跨进了成人的行列。

他“全身都如烧着猛火,自己觉着每一根毛发上都仿佛闪出火星来。他的双拳,在暗中捏得格格地作响”。母亲的话,使他明白,作为一个男子汉,此生唯一的目的就是复仇。

当他在复仇的猛火燃烧中,拿起那柄使“窗外的星月和屋里的松明似乎都骤然失了光辉”的雄剑时,“他觉得自己已经改变了优柔的性情;他决心要并无心事一样,倒头便睡,清晨起来,毫不改变常态,从容地去寻他不共戴天的仇雠”。
图片选自绘本《铸剑》
但这种成熟是十分幼稚的,他暗下的决心,颇类似小孩子打架时的咬牙发狠。
当他把复仇的计划付诸实施时,决心便开始动摇。
在路上,“一个突然跑来的孩子,几乎碰到了他背上的剑,使他吓出了一身汗”;在冲向楚王的车驾时,“只走了五六步,就跌了一个倒栽葱”;并且还被一个干瘪脸少年扭住不放。
看来,欲报父仇,光有决心没有临危不惧的胆魄和超人的技巧也是不行的。
图片选自绘本《铸剑》
就在眉间尺被干瘪脸少年扭住不放的瞬间,“黑须黑眼睛,瘦得如铁”的黑衣人出现了。他的眼睛好像“两点磷火”,声音“好像鸱鸮”,这是一个冷酷如铁的复仇者形象。
他不愿眉间尺称他为“义士”,说他“同情寡妇孤儿”。
他厌烦地回答道:“唉,孩子,你不要提这些受了污辱的名称。”
他严厉地说:“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都成了放鬼债的资本。我的心里全没有你所谓的那些。我只不过要给你报仇!”
这种“只不过要给你报仇”的思想,表现了他内心深处的忧愤,近乎虚无绝望的忧愤。
他的激情经过铸剑一样的锻炼,达到了“看上去好像一无所有了”的程度。
这正是一个久经磨炼、灵气内藏、精光内敛的战士形象。

图片选自绘本《铸剑》
在他身上再也找不到眉间尺那般的“决心”“勇气”之类的浅薄东西,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灵魂上是有这么多的人我所加的伤,我已经憎恶了我自己。”
 
一个能够憎恶自己的人,当然不会再如热血少年那样把决心和勇气挂在嘴上。
他所着力追求的,就是如何置敌于死命的战斗策略和方法。
小说中那奇异的人头魔术,正是他复仇艺术的生动写照。
一切暴君,都喜好杀戮。黑衣人投其所好,用眉间尺的头来引诱他,他果然上当。最喜欢看人头的人的头,竟也变成了整个复仇把戏的组成部分。这里富有意味。
图片选自绘本《铸剑》
我十几岁的时候,就从中学的语文课本里看到了这篇小说。几十年后,还难忘记这篇奇特的小说对我的心灵震撼。
尽管当时不可能完全看懂这篇小说,但还是能感受到这篇小说深刻的内涵、丰富的象征和瑰奇的艺术魅力。
离开了身体的头颅,尚能放声歌唱,尚能继续与仇人搏斗,这的确是迷人的描写。
都说这里有象征,但谁也说不清楚,头颅象征着什么,青剑象征着什么,黑衣人又象征着什么。
它们既是头又不是头,既是剑又不是剑,既是人又不是人。
这是一种黑得发亮的精神,就像葛里高利(《静静的顿河》男主人公)看到的那轮黑色的太阳。
这是一种冷得发烫、热得像冰的精神。而这恰恰就是鲁迅一贯的精神。

每读《铸剑》,即感到那黑衣人就是鲁迅的化身。
鲁迅的风格与黑衣人是那么的相像。
到了晚年,他手中的笔,确如那柄青色的雄剑,看似有形却无形,看似浑圆却锋利,杀人不见血,砍头不留痕。
黑衣人复仇的行动过程,体现了鲁迅与敌人战斗的方法。
近来我读了一些武侠小说,颇有所得。但也深感武侠小说夸饰太过,没有分寸感,破坏了小说本应具有的寓言性和象征性。
文字和语言因夸饰而失去了张力,丧失了美学价值,只能靠故事的悬念来吸引读者。
《铸剑》取材于古代传奇,但由于投入了饱满的感情,所以应视为全新的创造,而不是什么“故事新编”。
我一直在思考所谓严肃小说向武侠小说学习的问题。
如何汲取武侠小说迷人的因素,从而使读者把书读完,这恐怕是当代小说的一条出路。
眉间尺听了黑衣人一席话,就果敢地挥剑砍下了自己的头颅。他的行为让我大吃了一惊。这孩子,怎么能如此轻信一个陌生人呢?
其实,眉间尺这一剑,其勇敢程度,并不亚于手刃仇敌,甚至还要难上数倍。他这种敢于信任他人的精神,同样是泣天动地。
超常的心灵,往往披着愚笨的外衣。
对一个永恒的头脑来说,个人一生中的痛苦和奋斗,成功和失败,都如过眼的烟云。
黑衣人是这样的英雄。鲁迅在某些时刻也是这样的英雄。唯其如此,才能视生死如无物,处剧变而不惊。

黑衣人连自己都憎恶了。鲁迅呢?
《铸剑》之所以具有如此撼人的力量,得之于其与现实保持着距离。
小说并不负责帮助农民解决卖粮难的问题,更不能解决工人失业。小说要说的就是那样一种超常的精神。当然这只是我喜欢的一种小说。
《故事新编》的其他篇什,则显示出鲁迅的另一面。
他经常把一己的怨怼,改头换面,加入小说中去。如《理水》中对顾颉刚的影射,就是败笔。
但无论如何,《故事新编》都是一部奇书。
这本书里隐含了现代小说中几乎所有的流派。就连其中的败笔,也被当今的人们发扬光大。油滑和幽默,只隔着一层薄纸。
我至今还认为,《铸剑》是鲁迅最好的小说,也是中国最好的小说。
*摘自我的散文集《感谢那条秋田狗》中的《月光如水照缁衣》。
👇👇
莫言

我想和年轻人聊聊天。
1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

  • 鲁迅《铸剑》钱理群《<故事新编>漫谈》阅读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铸剑 鲁迅 一个煮牛的大金鼎便摆在殿外,注满水,下面堆了兽炭,点起火来.黑色人站在旁边,见炭火一红,便解下包袱,打开,两手捧出眉间尺的头来,高 ...

  • 鲁迅与武侠三题

    ​霄良骏 前不久,小说家王朔尖锐批评了北大著名教授严家炎先生的下面这段话: 有人引鲁迅的<流氓的变迁>批金庸,是一种误解或曲解.鲁迅先生对侠文化不否定,很客气.鲁迅的<铸剑>是 ...

  • 短篇小说】杀楚(5-7)|| 蒲攀

    杀   楚   文/蒲攀 五 1. 我站在郢城的大街上.日光耀眼而妖艳,仿佛诱惑我的神经.我只是静静地走着,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身后是那把如朽木般的剑,用黑布裹着,象冰冷的黑夜一般笼罩在背上.街上到处 ...

  • 它为什么能被称作“中国最好的小说”?

    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的忌日,在前一天,莫言在他的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23年前读<铸剑>之感想的旧作,以表达敬仰怀念之情,文中他表示,"<铸剑>是鲁迅最好的小说,也是中 ...

  • 张业松| 文本细读的意义和可能

    文本细读的意义和可能 摘  要:自20世纪中期英美"新批评"理论兴起以来,文本细读作为一种理论批评方法早已在文学批评和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理论层面的进展也日新月异,大大拓展了对叙事 ...

  • 艺术复仇:读鲁迅的《铸剑》(残雪)

    从外在的,与整个黑暗道德体系的对抗.厮杀,转向内在的灵魂的撕裂,从而在自己体内将这一场残酷的战争在纯艺术层次上进行下去,是鲁迅先生的一些文学作品(例如<野草>)的突破,而这篇<铸剑& ...

  • 民间故事之:《干将莫邪》

    干将剑和莫邪剑横空出世,可谓天下无敌!可正因为铸造此剑,干将丢掉了性命.多年后,干将的儿子赤长大,为替父报仇,他自献头颅与干将剑给青衣剑客,让其帮忙刺杀楚王,最终了却心愿. 干将和莫邪两夫妻都是战国时 ...

  • 谈鲁迅先生的文章淡出中小学教材(苏巴西奇&海韵)

    谈鲁迅先生的文章淡出中小学教材 作者:苏巴西奇  朗诵:海韵 从小学到中学我们的语文课本里鲁迅的文章最多,现在想起来还能记得的有<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 ...

  • 温儒敏再谈鲁迅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3月24日   05 版) □<孔乙己>的主人公是谁?很多人不假思索就说当然是孔乙己,中学语文也是这样讲的.其实不然. □前一段社会上流传说语 ...

  • 当代文坛 | 张洁宇 | 花腔写历史 故事又新编——读李洱《花腔》,兼谈鲁迅与瞿秋白

    ● 摘 要 李洱的长篇小说<花腔>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鲁迅<故事新编>"油滑"的美学特色,不仅消解了历史人物的神圣光环,也挑战了读者对叙述的盲信,破除了对所谓 ...

  • 月光如水照缁衣

    酒菊图 秋桂图 年岁渐长,睡眠渐短,凌晨三四点醒来,窗外虫鸣烨烨,秋夜格外静.我于黑暗中摸过手机,一张一张翻看汪曾祺的旧画. 有一张,设色老旧.两杆菊,墨梗,墨叶,黄瓣,其中一朵的蕊上,着一点点红.菊 ...

  • 顾颉刚谈鲁迅

    我们以前看鲁迅讲顾颉刚,可能是一边倒:现在看看顾颉刚的说法,对比一下,也许更能认清事实真相.<世纪学人自述>第一卷中收有<顾颉刚自述>一篇,书中别人的"自述" ...

  • 钱钟书为啥终生避谈鲁迅?这是两大家族、几代人的恩怨与误解

    钱钟书与鲁迅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那绝对是泰斗级的人物,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钱钟书很少正面评价当时我国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对于鲁迅两兄弟更是很少提起,钱钟书在晚年不得不提及鲁迅的时候,大多数也都是否定 ...

  • 学会思考学会做人——谈鲁迅经典作品的阅读(人民政协报)(陈漱渝)

    学会思考学会做人--谈鲁迅经典作品的阅读 2020年10月19日 09:52 | 作者:陈漱渝 | 来源:人民政协报   人民政协网10月19日电陈漱渝,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鲁迅博物馆原副馆长 ...

  • 【围炉夜话】百年前的鲁迅思想多么超前?(谈鲁迅6)

    【围炉夜话】百年前的鲁迅思想多么超前?(谈鲁迅6)

  • 莫言谈创作:语言是作家安身立命之本·13篇|超链接收藏

    创意写作指南 6月6日 永不失联的爱 单依纯 - 永不失联的爱 (正式版) 莫言: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莫言:文学使人胆大 作家的"故乡" | 莫言 莫言:做一个晚熟的人 莫言谈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