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作者:在太平间长大,8部小说写死了29人,敢批莫言鲁迅【一点资讯】
推荐语:中国从古至今诞生过许多文学巨匠,就好比鲁迅、莫言等这些为中国文学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说道莫言,大家并不会觉得陌生,中国自开国以来唯一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就是这样一名文学巨匠,居然也被人冷嘲热讽?在某一日,记者随机采访,那人声称自己曾跟莫言同舍友2年,他说莫言曾经对他说过自己的创作过程,比他所写的内容还要浮夸,就比如《生死疲劳》其实也就花了40多日,不要太信以为真。不仅如此,他还强调,鲁迅能走入文学世界,纯属偶然。到底是谁敢对中国近现代两名文学巨匠大放其词?
一.家庭频繁搬迁,环境影响童年
此人,同样也是走入文学世界的'先锋',是20世纪末的——余华。余华,出生于1960年,浙江人,余华的童年时光受父亲的影响较大,因为父亲一直怀揣着一个梦想——从医。后来家庭搬迁,余华随着父母亲来到了海盐县,还没安顿完,父亲就丢下手中的活跑去做手术了。
父亲作为一名医生,从来都是排满了日程,早出晚归,接到手术活儿更是不眠不休。在余华小时的回忆中,父亲的面孔总是模糊的,即使住在同一屋檐下,可每日清晨起来都只看到残留一丝温度的空被褥。
没过多久,余华一家又迎来了新一轮搬迁,而此次搬迁所处的环境给尚在幼年时期的余华带来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这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也造成了一定影响,究竟是什么地方呢?
二.昼夜啼哭声,思考生命与血肉
那个地方就是'太平间'。太平间是个什么地方?可能大多数人都透过电视屏幕看到,可即使如此,也能感受到一股子凄凉。从搬到此处开始,每日都会有不间断的哭啼声和叫丧声,像太平间这样的地方,里面都是鲜血和肉体堆砌的人类,只不过鲜血不再灼热,肉体变得僵硬,再感受不到生命的气息。
这样的环境让童年引发了余华对生命和血肉深层次的思考。为了进一步了解,余华常常在放学后跑到医院里,用眼睛看、用鼻子嗅消毒水的味道,用心去感受,由于父亲是一名外科医生,有专门的手术室,余华也有进出的自由,只不过在此期间见过的血肉模糊的东西也不少。
小学读完后,余华的父亲为了鼓励儿子丰富学识修养,给他办了张图书馆借书卡。而余华也不负父亲的苦心,成日沉浸在图书的海洋中,带着一颗好奇心去探索书中未知的世界,久而久之,阅读成了瘾,常常翘课,连医院也不踏入了,成日钻在书堆里。
三.小说常写'死人',噩梦一枪惊醒梦中人
余华那时候,正赶上8年后的文化大革命,即使在文革结束后,由于成日专心读书无心学习,自然与高考无缘,父亲见到自己儿子这般情况,二话不说就将他扔到社会去历练,成了一名牙医。
拔了数不清的牙齿后,余华实在按奈不住了,心中逐渐对'写作'燃起了欲望之火,那时的余华十分羡慕在文化馆里忙碌的身影,他也想成为当中的一份子,而写作是其中一个捷径。下定决心后,他开始专心投入小说创作,可他认识的字不多,读书时没打好基础,标点符号都不太懂,就买了杂志来借鉴,动起了笔。
即使怀着一腔热血去写小说,可由于刚经历特殊时期,稿件一而再再而三被退回,余华面对这样的情况,不可能会甘心,而内心的叛逆和阴暗逐渐发泄在小说中,他的八本短篇小说中,统共写了二十九个离奇丧命的'死人'。直到一日,他梦到自己被压在处决台上,枪对准他脑门打响的那一刻,他似乎被警醒,从此再无'杀人'内容。
总结:每个人的诞生都有他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其实人与人最大的区别不在于出身,而是他对任何一件事的态度,余华曾思考过'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生命都有自身的经历和遭遇,无时无刻在证明自己,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
余华把常人难以接受的苦难一件件接连不断地压在《活着》主人公福贵身上,再结合极具现实意义的时代背景,让读者得以与福贵同甘共苦。
《活着》剧照
所以在福贵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依旧能乐观地活下去时,读者也被这种坚韧积极的态度所感染,在面对现实的挫折时,也更能迎难而上。
如果你已经体会过活着的苦难,就一定要读一读余华的《活着》。
爱读书的易烊千玺,在微博上和大家分享18岁书单时,就曾晒出这本《活着》,还分享了他的读书感受:“读《活着》,就是随着福贵走在洒满盐的路上,习惯于接受失望,等时间淡了悲伤,苍凉难耐么?尽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