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五千言之旨归

道德经之旨:自然无为,为而不争,守静守朴。华夏道德文化就是一个节制人们欲望之文化

解读:

自然无为之解读:

所谓“自然”,就是天然,自然天成,这是事物自身运行之结果,叫自然而然之成,水到渠成就是这个意思。“自然”,就是天然,就是自然而然,它与人为相对称。所谓“无为”,就是一切事物之发展运行,没有预设目标之无的放矢,是一种随机运动,水之流动就是一种随机运动。

所以这个“无为”,是自然而然的一种属性也叫本性。不知自然而然之本性,就不知何为“自然”?不知这个“自然”就是一种随机运动,就不知何为“无为”。正是这一原因,两千年多来人们不能解老子所论的这个“无为”二字之含义,连司马谈对此就不得其解,他在《论六家要旨》中才说:“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

所以至今人们将其“无为”之“为”误读成二声[wéi]。老子所论的“无为”之“为”应读成四声[wèi],是“为什”之“为”[wèi]而不是“行为”之“为”[wéi]。老子所论的这个“无为”,就是庄子《刻意》篇,所论的不“不刻意而为”,“不刻意而为”就是“无为”,“刻意而为”之,就是人为“伪”。老子所论的“道法自然”,就是告诉我们要尊重自然属性,不要去人为“伪”。“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就是“为[wèi]无为[wéi]”之象征。

老子5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就是说的这个“道法自然”之“自然无为”。天地不仁就是天地无为wèi而顺自然,修道德者效法之。

老子25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道”就是隐藏在万事万物背后的自然法则及规律其本身,而不是自然现象。自然现象是“外道”,而自然法则及规律其本身才是“内道”。人为“伪”就是走的“外道”,自然无为才是走的“内道”。“外道”外求,求外无“道”,“内道”内求,求内“道”在其中。所以“道”在心内而不在身外,“佛”在心中而不在庙中。

为而不争之解读:

什么是“真”?自然本质属性就是“真”,而自然现象则是“假”。因为自然本质属性是永恒不变而长存,自然现象则是瞬息万变之过眼烟云。知此就是“真知”,尊重自然本质属性而从之就是“真人”,能体现“内道”哲理之语就是“真言”。所以庄子把老子称之为“真人”,老子五千文就是“真言”。因为老子知其自然本质属性,就体现在其“自然无为”之上,所以老子才是,对我们面对的这个世界之“真知”之“真人”,而留下五千文之“真言”。

什么是“善”?并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之做“好事”就是“善”,也不是吃斋念佛就是“善”,只有“为而不争”才是“善”。所以老子才说“上善若水”,“善行无辙迹”。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之善不留迹。留迹之“善”,是人为之“善”,不留迹之“善”,是自然无为之道“善”。庄子在《应帝王》中,“混沌凿巧”之倏忽二帝,就是一种人为之“善”举,结果好心办坏事之典型。正是这一原因,老子才倡导自然无为之道“善”,而反对留迹人为之“善”。从古至今,留迹人为之“善”,不是骗人就是被人骗,抑或好心办坏事。自然无为之道“善”,从不骗人也从未被人骗过。所以真正的“善”,那就是“为而不争”叫道“善”!

“为而不争”利己利人,“为而不争”给别让出一条路而利人,给别让路就是给自己找出路从而利己。“为而不争”可避开是非之地,自然利己毫发无损,不付出任何代价。“为而相争”,杀敌三千也自损八百,是要付出代价的,何况于还有身败名裂之风险。“为而不争”是和谐之象征,“为而相争”是残酷斗争之体现。大自然本身是和谐的,就在于其随机而不拼搏。所以“为而不争”是自然无为之结果,是自然无为其本性之体现象征,“为而相争”则是人之欲望驱使下,之人为行为。

“自然无为,为而不争”是天之道。《 老子·七十三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人道效法天道就是不争之德,“芳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不争之德就是“不自见”、 “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不与人争先、争上。“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二十二章》)。“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水到渠成!

什么是“美”?美分内外,自然本质具有永恒内在之美,是由内心去欣赏,自然现象只有一时外在之美,是由五官去欣赏。心续好,可视荒漠为绿洲,心续差,则视天堂为地狱。真正的“美”是内在之美,内在之美就是自然本质之美,自然本质之美就体现在“素朴”之上,大自然就是素朴的,故“素朴”就是“道”,而“道法自然”。

只有“素朴”才是“真”,又只有“素朴”才能“善”,还只有“素朴”才是“美”。所以只有返朴才能归真!—这就是“真”、“善”、“美”之内含。由此可见,老子所论的“自然无为,为而不争”,就是论的大自然的“真善美”这个天之道,人之道,就应效法这个天之道。故老子五千言,以“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作结,“圣人”就是修道德之人。修道德之人遵天道,为而不争,结果于人于己有利而无害!

守静守朴之解读

一、守静之解读:

字:静字由青争二字组成。先说字,《说文》青,东方色也。青字又由生丹二字组成,其会意,从生,从丹。金文字形上面是个“生”字;下面是个“丹”字。 “青,东方色也”:从五行之四时应四方之时空其秩序看,东方木应春“春生”,南方火应夏“夏长”,而字从生从丹,象征春华夏荣。由此可见字之本义为:遵从自然时空之秩序,也就是遵道,遵道“春生夏长”其生长之道自然华荣。而“争”字,《说文》争,彼此竞引物也,《说文注》凡言争者、皆谓引之使归于己。静字是由生、丹、争三字形象会意组成,本义为:遵从自然之时空秩序,春华夏荣一派竞相争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种自然之时空秩序,本是一种自然规律,守静就是守自然规律。年复一年的四季秩序,论医道之古典《黄帝内经》,在其“四季调神大论”中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太史公论《六家要旨》也说: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自然规律不但有时序还有节律,知春去秋来往复无穷。节律是有序运动,而无序运动则无节律,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是从有序运动走向无序运动而结束其生命;无序运动互耗有序运动则不互耗,生命之所以完结是无序运动互耗之原因。所以,守静就是遵从自然规律之节奏而是守道体。

守静,动静有序,喜动,动静无序。所以孔子才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仁者静,就是说遵道者喜欢守静,守静则寿!

老子16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就是说:修道者其心灵应极为空广,专致守其自然之节律。在万物春华夏荣时,我们要回转看到万物萌生之状,否则无法再生。万物纷纷芸芸,最终各自返回到本根,才能重新萌生。反归本根这就叫守其自然之节律,这种自然之节律往返循环是有其节奏的,这种节奏之往返循环呈一种常态,知道这种往返循环节奏之常态,就明白其生命所在,不知道这种往返循环节奏之常态,背道而行会陷入险境。

《说文》笃,马行顿迟也。象声词“笃、笃”就是马蹄声;“笃…笃…笃…”, 就是和尚念经时的木鱼敲击声,无论是“笃、笃”的马蹄声,还是“笃…笃…笃…”的木鱼敲击声,都是有节奏的。所以静笃就是自然之节律。守其自然之节律,就是遵道,只有守其自然之节律,才能实现其“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就是人的生命节奏与自然规律节奏同步,人的生命节奏能与自然规律节奏同步,虽不能与天地共存,但可尽享天年而长寿。

二、守静之解读:

朴字解:

字,有两种读音:pò、pǔ。《说文》朴,木皮也。《说文》之朴是pò而非pǔ。朴pò指中药之厚朴树之树皮,朴pò还有直的意思,古代直刀为朴刀。朴pǔ与璞相同:朴pǔ指没有经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饰:如朴素、朴实、朴厚、朴质等。璞指未经雕琢过的玉石,或指包藏着玉的石头:如璞玉浑金,亦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朴本念pǔ,朴pò是对朴pǔ之借用转义,所以朴pǔ通璞,才有返璞归真与返朴归真通用。同时朴与素也是一个意思,:《说文解字注》素、生帛也。然则生帛曰素。指未经加染之本色,喻本来的,质朴就是素质,所以朴素二字常联用。《庄子刻意》篇中“纯素之道,唯神是守”,“ 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能体纯素,谓之真人。”庄子此处的“纯素”就是指的纯朴,“纯素之道”,也就是“纯朴之道”,能遵循“纯朴之道”就是古之真人。

一根未经加工的原木、一块未经加工的玉石、一块未经染色的生帛,这些有形天然材质为“形而上”之道,一经加工着色则成为“形而下”之器。天然材质为自然,加工着色就叫人为,所以老子才说“朴散为器”。由此可见遵循自然之本性就是遵道,而有损自然本性就是背道,不但人迹未至的自然界是一种纯朴,而隐藏在共背后的自然规律及其法则就是纯朴之道,所以老子才说“常道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2、关系无欲则朴

老子19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一切圣智、仁义、机巧,均是人为结果,人为伪则有损自然之素朴,去掉一切圣智、仁义、机巧,就见素抱朴,这无后顾之忧。由此可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华夏祖先遗留下来的“绝学”!

老子32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就是说“朴”虽小而不起眠,可是天下则无人遵从之愿对其俯首称臣而服,这是为什么?其根本原因是欲望使然,所以要想见素抱朴必须少私寡欲而做到恬淡虚无。人们只所以不能返朴守朴,其根本原因就是不能清心寡欲。

老子28章: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要想常德足,必须复归于朴,朴是道,遵道才能有德,离道则无德,朴是道也是德,离朴则无德。能守朴就自然遵道,不能守朴就无法遵道,能守朴就是遵道,遵道就有德,失道就无德,这是华夏道德之内含

老子38章说的“上德不德是有德”,不能守朴虽求其德则是“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老子 64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也就是说古代善于遵道之君王,不是教百始之智巧,而是教百始之朴实。愚,朴也,民朴而治,民巧而乱。

老子 70章是以圣人披褐而怀玉”, 就是说修道者虽着装朴素却怀揣美玉,老子在此也涉及到朴字,披褐是朴之体现。

老子80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就是朴,由此可见守朴是老子五千言旨归。

抑欲为万善之本,纵欲为万恶之源:

“自然无为,为而不争,守朴守静”之基础是,抑制人们之欲望才能做到。修道其实很简单,只要做到一切从简从俭之朴就修道到家了。

老子19章: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在其上经论道体时,就论及到对其人们之欲望的抑制问题,“少私寡欲”,就是抑制其欲望。人有七情六欲,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欲望,人若没有这种最基本的欲望,就不成其为人,所以人之欲望不只能抑制而不能全部去掉,只能适而可止而不能放纵,适而可止之抑制欲望为万善之本,放纵其欲望为万恶之源,能做到适而可止,就没有非份之想而慎守本份。抑制欲望就是少私寡欲,也叫恬淡寡欲,只有恬淡寡欲,才能做到适而可止守本分,才能去甚、去奢、去泰29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这三就是节制其欲望,也叫去欲。33章:知足者富”,就是对其欲望适而可止之体现。37章:“道常无为wèi而无不为wéi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就是说,遵道者经常保持不刻意行事,就没有不该作为wéi的行为。若帝王将相之上层统治者能做到这一点,万事万物将会自然运行实现其上行下效的无为wèi而治。如果人们出现欲望发作之妄行,就用其素朴思想压制其欲望之发作,只要人们能行简俭之朴,这样将会降低其欲望。人们之欲望降低就会安静而不燥动,天下自然安定而太平无事。这就无欲则朴无欲则静,无欲就无wèi而不刻意为之,无欲就为而不争,所以抑制人们之欲望,是“自然无wèi,为而不争,守朴守靜”的保证,而简朴安静则又是少私寡欲之体现。

能做到少私寡欲,就能作到适而可止,就知其满足。所以老子44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41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48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wèi,无为wèi而无不为wéi。就是说,”求学者其欲望一天一天的增长,求道者其欲望一天一天的减少,一减再减,以便达到行事“不刻意为wéi之而无为wèi”,就没有不应作为的行为。所以,华夏道德文化就是一个节制人们欲望之文化

(0)

相关推荐

  • 如何理解老子“少私寡欲,绝学无忧”的教诫?人需要欲望管理吗?

    此篇承接(世人赞美仁义,老子却说"绝仁弃义",背后有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经文: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老子前文说"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

  • 专心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为什么赞美婴儿?

    老子在经文第十章中,曾有一问: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通过这一问,我们可以了解,老子认为婴儿期的身心状态代表某个理想状态.经文第五十五章中给出了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经文中这样说: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 ...

  • 轰动世界的马王堆帛书版《老子五千言》原文(非删改本)

    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版<老子五千言>甲乙两本,甲乙两本的传抄年代也略有不同,甲本应该在西汉初年刘邦登基以后,乙本在汉文帝登基之后.原来帛书版的<老子五千言> ...

  • 老子五千言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 ...

  • 楚简老子道德经 |通悟老子五千言,我命由我不由天(三)

    上善似水 水善利万物而有争 太阳底下,本无新事! 这句话出自旧约<圣经>传道书.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我用一句自己编的词来说:"知史近乎勇"! 战争最终是人打赢的,很多事我 ...

  • 易注《老子五千言》178、大而不肖

    <老子五千言>第69节的开头,「天下皆谓我大,大而不肖,夫唯不肖故能大.若肖,久矣,其细也.」 一.主语. 本节的要害,是主语是什么的问题.不知道是何种缘故,许多版本的文字是「天下皆谓我道 ...

  • 易注《老子五千言》171、恒知此两者

    <老子五千言>第65节前面的大半部分,「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 这段话最无解的地方, ...

  • 易注《老子五千言》170、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

    <老子五千言>第64节「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合抱之木作于毫末,九尺之台起于蔂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为之者败之, ...

  • 经典直解:老子五千言(73—81)

    第七十三章 是以不病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 直解:能够知道自己的无知,这是很高尚的.不知道自己的无知,就是一种缺点. 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直解:因此,圣人之所以没有缺点, ...

  • 经典直解:老子五千言(64—72)

    第六十四章 无为无败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散也. 直解:具有安定的局面,才能持久.没有出现迹象以前,容易制定策略:对于脆弱的人,很容易对他做出评判:由于微弱没有 ...

  • 经典直解:老子五千言(46—54)

    第四十六章 知足之足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直解:天下事能够合道而行,就会把马还给农夫,让马到田间去运粪耕耘.天下事不能够合道而行,就把马武装起来安置在郊外. 罪莫大于可欲,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