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五千言之旨归
道德经之旨:自然无为,为而不争,守静守朴。华夏道德文化就是一个节制人们欲望之文化
解读:
自然无为之解读:
所谓“自然”,就是天然,自然天成,这是事物自身运行之结果,叫自然而然之成,水到渠成就是这个意思。“自然”,就是天然,就是自然而然,它与人为相对称。所谓“无为”,就是一切事物之发展运行,没有预设目标之无的放矢,是一种随机运动,水之流动就是一种随机运动。
所以这个“无为”,是自然而然的一种属性也叫本性。不知自然而然之本性,就不知何为“自然”?不知这个“自然”就是一种随机运动,就不知何为“无为”。正是这一原因,两千年多来人们不能解老子所论的这个“无为”二字之含义,连司马谈对此就不得其解,他在《论六家要旨》中才说:“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
所以至今人们将其“无为”之“为”误读成二声[wéi]。老子所论的“无为”之“为”应读成四声[wèi],是“为什”之“为”[wèi]而不是“行为”之“为”[wéi]。老子所论的这个“无为”,就是庄子《刻意》篇,所论的不“不刻意而为”,“不刻意而为”就是“无为”,“刻意而为”之,就是人为“伪”。老子所论的“道法自然”,就是告诉我们要尊重自然属性,不要去人为“伪”。“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就是“为[wèi]无为[wéi]”之象征。
老子5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就是说的这个“道法自然”之“自然无为”。天地不仁就是天地无为wèi而顺自然,修道德者效法之。
老子25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道”就是隐藏在万事万物背后的自然法则及规律其本身,而不是自然现象。自然现象是“外道”,而自然法则及规律其本身才是“内道”。人为“伪”就是走的“外道”,自然无为才是走的“内道”。“外道”外求,求外无“道”,“内道”内求,求内“道”在其中。所以“道”在心内而不在身外,“佛”在心中而不在庙中。
为而不争之解读:
什么是“真”?自然本质属性就是“真”,而自然现象则是“假”。因为自然本质属性是永恒不变而长存,自然现象则是瞬息万变之过眼烟云。知此就是“真知”,尊重自然本质属性而从之就是“真人”,能体现“内道”哲理之语就是“真言”。所以庄子把老子称之为“真人”,老子五千文就是“真言”。因为老子知其自然本质属性,就体现在其“自然无为”之上,所以老子才是,对我们面对的这个世界之“真知”之“真人”,而留下五千文之“真言”。
什么是“善”?并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之做“好事”就是“善”,也不是吃斋念佛就是“善”,只有“为而不争”才是“善”。所以老子才说“上善若水”,“善行无辙迹”。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之善不留迹。留迹之“善”,是人为之“善”,不留迹之“善”,是自然无为之道“善”。庄子在《应帝王》中,“混沌凿巧”之倏忽二帝,就是一种人为之“善”举,结果好心办坏事之典型。正是这一原因,老子才倡导自然无为之道“善”,而反对留迹人为之“善”。从古至今,留迹人为之“善”,不是骗人就是被人骗,抑或好心办坏事。自然无为之道“善”,从不骗人也从未被人骗过。所以真正的“善”,那就是“为而不争”叫道“善”!
“为而不争”利己利人,“为而不争”给别让出一条路而利人,给别让路就是给自己找出路从而利己。“为而不争”可避开是非之地,自然利己毫发无损,不付出任何代价。“为而相争”,杀敌三千也自损八百,是要付出代价的,何况于还有身败名裂之风险。“为而不争”是和谐之象征,“为而相争”是残酷斗争之体现。大自然本身是和谐的,就在于其随机而不拼搏。所以“为而不争”是自然无为之结果,是自然无为其本性之体现象征,“为而相争”则是人之欲望驱使下,之人为行为。
“自然无为,为而不争”是天之道。《 老子·七十三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人道效法天道就是不争之德,“芳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不争之德就是“不自见”、 “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不与人争先、争上。“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二十二章》)。“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水到渠成!
什么是“美”?美分内外,自然本质具有永恒内在之美,是由内心去欣赏,自然现象只有一时外在之美,是由五官去欣赏。心续好,可视荒漠为绿洲,心续差,则视天堂为地狱。真正的“美”是内在之美,内在之美就是自然本质之美,自然本质之美就体现在“素朴”之上,大自然就是素朴的,故“素朴”就是“道”,而“道法自然”。
只有“素朴”才是“真”,又只有“素朴”才能“善”,还只有“素朴”才是“美”。所以只有返朴才能归真!—这就是“真”、“善”、“美”之内含。由此可见,老子所论的“自然无为,为而不争”,就是论的大自然的“真善美”这个天之道,人之道,就应效法这个天之道。故老子五千言,以“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作结,“圣人”就是修道德之人。修道德之人遵天道,为而不争,结果于人于己有利而无害!
守静守朴之解读
一、守静之解读:
静字:静字由青争二字组成。先说青字,《说文》青,东方色也。青字又由生丹二字组成,其会意,从生,从丹。金文字形上面是个“生”字;下面是个“丹”字。 “青,东方色也”:从五行之四时应四方之时空其秩序看,东方木应春“春生”,南方火应夏“夏长”,而青字从生从丹,象征春华夏荣。由此可见青字之本义为:遵从自然时空之秩序,也就是遵道,遵道“春生夏长”其生长之道自然华荣。而“争”字,《说文》争,彼此竞引物也,《说文注》凡言争者、皆谓引之使归于己。静字是由生、丹、争三字形象会意组成,本义为:遵从自然之时空秩序,春华夏荣一派竞相争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种自然之时空秩序,本是一种自然规律,守静就是守自然规律。年复一年的四季秩序,论医道之古典《黄帝内经》,在其“四季调神大论”中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太史公论《六家要旨》也说: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自然规律不但有时序还有节律,知春去秋来往复无穷。节律是有序运动,而无序运动则无节律,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是从有序运动走向无序运动而结束其生命;无序运动互耗有序运动则不互耗,生命之所以完结是无序运动互耗之原因。所以,守静就是遵从自然规律之节奏而是守道体。
守静,动静有序,喜动,动静无序。所以孔子才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仁者静,就是说遵道者喜欢守静,守静则寿!
老子16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就是说:修道者其心灵应极为空广,专致守其自然之节律。在万物春华夏荣时,我们要回转看到万物萌生之状,否则无法再生。万物纷纷芸芸,最终各自返回到本根,才能重新萌生。反归本根这就叫守其自然之节律,这种自然之节律往返循环是有其节奏的,这种节奏之往返循环呈一种常态,知道这种往返循环节奏之常态,就明白其生命所在,不知道这种往返循环节奏之常态,背道而行会陷入险境。
《说文》笃,马行顿迟也。象声词“笃、笃”就是马蹄声;“笃…笃…笃…”, 就是和尚念经时的木鱼敲击声,无论是“笃、笃”的马蹄声,还是“笃…笃…笃…”的木鱼敲击声,都是有节奏的。所以静笃就是自然之节律。守其自然之节律,就是遵道,只有守其自然之节律,才能实现其“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就是人的生命节奏与自然规律节奏同步,人的生命节奏能与自然规律节奏同步,虽不能与天地共存,但可尽享天年而长寿。
二、守静之解读:
朴字解:
朴字,有两种读音:pò、pǔ。《说文》朴,木皮也。《说文》之朴是pò而非pǔ。朴pò指中药之厚朴树之树皮,朴pò还有直的意思,古代直刀为朴刀。朴pǔ与璞相同:朴pǔ指没有经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饰:如朴素、朴实、朴厚、朴质等。璞指未经雕琢过的玉石,或指包藏着玉的石头:如璞玉浑金,亦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朴本念pǔ,朴pò是对朴pǔ之借用转义,所以朴pǔ通璞,才有返璞归真与返朴归真通用。同时朴与素也是一个意思,素:《说文解字注》素、生帛也。然则生帛曰素。指未经加染之本色,喻本来的,质朴就是素质,所以朴素二字常联用。《庄子刻意》篇中“纯素之道,唯神是守”,“ 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能体纯素,谓之真人。”庄子此处的“纯素”就是指的纯朴,“纯素之道”,也就是“纯朴之道”,能遵循“纯朴之道”就是古之真人。
一根未经加工的原木、一块未经加工的玉石、一块未经染色的生帛,这些有形天然材质为“形而上”之道,一经加工着色则成为“形而下”之器。天然材质为自然,加工着色就叫人为,所以老子才说“朴散为器”。由此可见遵循自然之本性就是遵道,而有损自然本性就是背道,不但人迹未至的自然界是一种纯朴,而隐藏在共背后的自然规律及其法则就是纯朴之道,所以老子才说“常道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2、朴欲之关系,无欲则朴:
老子19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一切圣智、仁义、机巧,均是人为结果,人为伪则有损自然之素朴,去掉一切圣智、仁义、机巧,就见素抱朴,这无后顾之忧。由此可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华夏祖先遗留下来的“绝学”!
老子32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就是说“朴”虽小而不起眠,可是天下则无人遵从之愿对其俯首称臣而服,这是为什么?其根本原因是欲望使然,所以要想见素抱朴必须少私寡欲而做到恬淡虚无。人们只所以不能返朴守朴,其根本原因就是不能清心寡欲。
老子28章: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要想常德足,必须复归于朴,朴是道,遵道才能有德,离道则无德,朴是道也是德,离朴则无德。能守朴就自然遵道,不能守朴就无法遵道,能守朴就是遵道,遵道就有德,失道就无德,这是华夏道德之内含
老子38章:说的“上德不德是有德”,不能守朴虽求其德则是“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老子 64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也就是说古代善于遵道之君王,不是教百始之智巧,而是教百始之朴实。愚,朴也,民朴而治,民巧而乱。
老子 70章:“是以圣人披褐而怀玉”, 就是说修道者虽着装朴素却怀揣美玉,老子在此也涉及到朴字,披褐是朴之体现。
老子80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就是朴,由此可见守朴是老子五千言旨归。
抑欲为万善之本,纵欲为万恶之源:
“自然无为,为而不争,守朴守静”之基础是,抑制人们之欲望才能做到。修道其实很简单,只要做到一切从简从俭之朴就修道到家了。
老子19章: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在其上经论道体时,就论及到对其人们之欲望的抑制问题,“少私寡欲”,就是抑制其欲望。人有七情六欲,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欲望,人若没有这种最基本的欲望,就不成其为人,所以人之欲望不只能抑制而不能全部去掉,只能适而可止而不能放纵,适而可止之抑制欲望为万善之本,放纵其欲望为万恶之源,能做到适而可止,就没有非份之想而慎守本份。抑制欲望就是少私寡欲,也叫恬淡寡欲,只有恬淡寡欲,才能做到适而可止守本分,才能去甚、去奢、去泰。29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这三去就是节制其欲望,也叫去欲。33章:“知足者富”,就是对其欲望适而可止之体现。37章:“道常无为wèi而无不为wéi。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就是说,遵道者经常保持不刻意行事,就没有不该作为wéi的行为。若帝王将相之上层统治者能做到这一点,万事万物将会自然运行实现其上行下效的无为wèi而治。如果人们出现欲望发作之妄行,就用其素朴思想压制其欲望之发作,只要人们能行简俭之朴,这样将会降低其欲望。人们之欲望降低就会安静而不燥动,天下自然安定而太平无事。这就无欲则朴无欲则静,无欲就无wèi而不刻意为之,无欲就为而不争,所以抑制人们之欲望,是“自然无wèi,为而不争,守朴守靜”的保证,而简朴安静则又是少私寡欲之体现。
能做到少私寡欲,就能作到适而可止,就知其满足。所以老子44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41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48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wèi,无为wèi而无不为wéi。就是说,”求学者其欲望一天一天的增长,求道者其欲望一天一天的减少,一减再减,以便达到行事“不刻意为wéi之而无为wèi”,就没有不应作为的行为。所以,华夏道德文化就是一个节制人们欲望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