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龙潭街道“好邻养老社”互助养老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江苏网讯 随着我国老年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不健全、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老人对机构养老的接受度较低,农村养老问题尤为严峻,构建新型、普适的养老模式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地处远郊,地域狭长,农村老人居住分散,与市区养老服务资源链接不畅,城市社区养老模式难以因循,这些都是龙潭作为农村街道构建自身养老服务体系必须面临的实情。近年来,街道针对实际以“好邻养老社”为载体探索出了一种互助养老模式。笔者曾挂职该街道工委副书记,参预农村互助养老这项工作,2019年春节期间再次走访了解有关情况,冀望笔者的几点思考可资关注、关心此项议题者以借鉴。
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初步实践
龙潭街道地处栖霞区东部边城,方圆108平方公里,下辖18个村、6个社区,6.7万人。统计数据显示,60周岁以上老人1.65万人,其中留守老人近4000人,留守老人中空巢、独居、“三无”老人、五保老人300多人。近年来,街道重点打造了具有连锁品牌特色的为老服务项目“好邻养老社”。此养老社以不集中居住为特色,倡导邻里互帮,构建互助网格,如互助聊吧、互助菜园、互助餐厅、互助缝补等互助项目及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服务。龙潭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好邻养老社是当下贴近农村养老服务需求而出现的新型互助养老模式,街道下辖的24个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在这个机构下为近万名老人提供服务。”目前好邻养老社已有1个中心和16个服务点,好邻养老的实惠正在向所有村(社区)覆盖。平时村(社区)里老人来服务点下象棋、聊家常、打扑克,生活比原先待在家里充实多了。街道在村民集中居住的小组开设好邻养老社服务站点,租用村民房子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局改造。一般4~5个村民小组设点1个,老人只需走5分钟路即能到站点活动。
街道民政科负责人介绍,互助主要有理发、维修、缝补等项目,提倡有一技之长的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专项服务,为高龄老人提供服务的低龄老人可免费享受如医疗、健身等养老服务。目前,正在着力探索构建医养融合机制,医务室已在街道养老中心社成立,分别聘请医生、护士1名,重点解决老人基本的医疗需求,有针对性地上门助医。今年好邻养老社服务站将延伸到24个村(社区),并重点打造4个示范站点,帮助村(社区)老人获得较为便利、全面的居家养老服务。笔者走访街道中心社看到,这里有爱心理发、华溢舞苑、银发学堂、健康小屋、中心厨房等功能室10多间,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文化娱乐、康复护理、心理慰藉等居家养老服务。
在太平村服务点,村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好邻养老社的邻里互助墙,通过“微力量”和“微心愿”将老人的服务与需求对接。“微力量”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街道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方式或市区街三级免费送服务;第二种是村委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特色或在辖区范围内吸纳有特长的低龄老人、社工奉献爱心,以组团化的形式加入邻里互助养老队伍。“微心愿”亦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或者利用养老社心愿墙收集老人的建议与想法,街道和村(社区)人员定期对老人进行回访;第二种是通过个别谈心等方式充分沟通,了解老人需求,及时调整服务方式和内容。在互助菜园里,老人们采摘新鲜蔬菜或从家里带来食材,在互助餐厅自由烹饪,集体享受美食,更好地满足和解决老人就餐问题。今年72岁的居民王相明老人告诉笔者,在互助餐厅里,他们老人在一起烹饪、用餐,可以谈天说地,那是他一天中最快乐最轻松的时光。
农村互助养老存在的突出问题
笔者认为,龙潭街道好邻养老社与其他养老模式不同点主要是,保留农村特色,由村(社区)委主办或发起,街道从政策规划、基础设施、资金、管理培训等方面给予扶持指导,社会组织广泛参与,为留守老人开设互助菜园、互助餐厅等项目,发扬“邻里互助”精神,提倡老人帮助老人,一起安度晚年。首家尝试开设街道中心社,由公办民营的居家互助养老服务机构常春藤老年服务中心负责筹备并运营。主要服务60岁以上老人,提倡邻里之间的互敬、互帮的养老网格,这种极具本土化色彩和社区重建思想的新型就地养老模式,既有实践意义,也是对中国乡村传统互助文化价值的挖掘和弘扬,是个成功典范,有一定推广价值。但是,农村互助养老作为一种对村(社区)资源和老人自身资源充分开发利用的养老方式,既区别于传统的家庭养老,也有别于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各地的具体探索别具特色,其中的经验仍需进一步总结提炼,面临的一些共性问题也不可不加以思考并勉力解决。
一是老人需求与实际供给之间的矛盾。目前形态各异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为节约运营成本,主要依靠老年人进行自我服务与自我管理,专业的服务和管理人员缺失,导致其服务的内容、质量和水平受到制约,未能发挥出最大效能。有的互助养老模式采用集中居住模式,但会产生适应性问题,亟须专业人员给予必要的专业指导和及时跟踪。
二是传统思想与现实认知的共同阻碍。互助养老的推行与我国传统的孝道文化有冲突之处,进入好邻养老社的互助养老,有的被视为家庭养老的失败,有的认为影响老人及子女脸面的观念在城市和农村都具有普遍意义,成为互助养老模式推广的重要障碍因素。虽然坚信在养老成为社会问题的强劲现实需求面前,人们一定会与时偕行,调整观念。
三是政策缺失与资金瓶颈的双重约束。以龙潭街道好邻养老社为例,其资金来源主要为村(社区)集体投入、街道有限的运行补贴和社会捐助。而村(社区)集体与捐助投入在我国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和不稳定性,资金链隐隐然存在断裂风险。政策缺失和资金瓶颈可能是今后好邻养老社长期运营的最大障碍,需要从政策层面构建常态化机制。
农村互助养老的些微思考
类似于龙潭街道好邻养老社互助养老,作为一种积极的、经济的养老服务模式,在我省一定范围内值得复制或推广,可以也必将成为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等多种模式的重要补充。基于此,笔者认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有三:
一是完善互助养老制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老龄化和“空心化”现象愈演愈烈,养老是公共政策性问题,建议政府出台农村互助养老激励专项政策,加强养老服务专业人员培训,引导、动员、鼓励慈善自愿与专业服务的介入。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老年津贴等基本保障,将养老设施配备纳入村(社区)建设规划中,健全完善政府养老服务保障体系。
二是激活各类养老资源。提高对农村互助养老的思想认识,对类似于龙潭街道的互助养老实践经验加以总结提高,鼓励大量草根村(社区)精英和社会组织介入养老事业,充分调动其积极性,给予一定物质资助或名誉嘉奖。基于家庭基本需要整合社区(村)资源,优化日间照料中心、托儿所、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资源功能,兼顾老人和儿童,从面上统筹满足各类家庭的多样需要。
三是稳定财税供给渠道。加强在互助养老土地供给、场地建筑、工商运营、吸纳投资、社会捐助等方面实行税费减免。积极鼓励设区市、县财政对互助养老稳定财政供给渠道。通过财政专项发展基金、村(社区)集体经济、慈善捐助等多元化方式筹集互助养老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