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道 | 病理人故事】 从淋巴瘤到反应性增生
常言道「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我想说「干病理这行是800米中长跑,既要有速度,又要有耐力」。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
医院病理科
苏晓燕
高中毕业以后就没有写过作文,一是没有文采,二是没有时间。节日值班看到衡道病理的征文启事,其中有一条是日常生活中的感悟,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决定谈谈我的一点感悟。
常言道「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我想说「干病理这行是800米中长跑,既要有速度,又要有耐力」。
我把自己当成是一名年轻的病理科医生,虽然我已经工作6、7年了,是两个娃的宝妈,取材、冰冻、会诊、发报告是我日常的工作。
我们这一级4个人轮班,除了冰冻那天,基本每天要看400张左右的切片,一般人不知道,病理医生肯定懂,这是怎样的工作强度。我初审的报告,上级医生要复审,除了特殊病例,医院要求小标本3天出报告,大标本5天出报告,没有阅片速度不行。
知识日新月异,不了解新的WHO变化不行。为了签发一份睡得踏实的报告,我们要第一时间了解病人的病史,掌握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影像学的资料,忽略了任何一点,都有可能铸成大错。
这天和往常一样,上午9点接到快速石蜡的切片,其中有一个门诊39岁男性病人的淋巴结活检,申请单上只有这样一行字「体检发现双腋窝、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送给我们的是淋巴结样组织一枚,大小2×1×1CM,切面灰黄灰红色,实性,质中。镜下特点:淋巴结结构破坏,大量异型的淋巴细胞样细胞弥漫排列,其中见大细胞,核仁明显,可见核分裂像。初诊意见:考虑淋巴瘤,建议做免疫组化检查明确分类。
下午我们主任看到这两张片子,找到我,对我讲:这个病人在门诊病房,为什么不去问一下病史,看一下病人情况?组织形态学确实像淋巴瘤,但是病人才39岁,淋巴结肿大了多久,有没有发烧、皮疹我们都不知道,怎么能轻易诊断淋巴瘤!
虽然有一堆的报告等着我发,我还是抽空去门诊看了这个病人。他人很胖,皮肤很黑,无精打采躺在床上,手上挂着水,嘴唇干裂,简单说了几句,衣服掀起来我一看,全身上下都是小红疹。再仔细追问,这个病人一个月以前因为脚痛,自行吃了保泰松,然后起了红疹,来医院检查,CT发现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于是在腹股沟取了一枚淋巴结做活检。
皮肤科医生的会诊意见是药物过敏引起的药疹。病史清楚了,我们这个淋巴结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就是药物过敏引起的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说到这,我长长舒了一口气,淋巴瘤到反应性增生,恶性到良性,就在一念之间,对病人,是天壤之别。掌握一手的资料是多么重要。我想说即使工作再累,也要有耐心把工作做细,不辜负病人对你的期望。最后我想借王朝夫老师的话做结束语「潜心 修炼 感悟 欢喜」。
文章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在留言区交流探讨。衡道病理人栏目,希望为更多病理同仁提供平台,分享人生感悟、科室趣事、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