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依赖的心理探源:手机像超级好妈妈?
不论是春节期间的热文《滚蛋吧,手机君》,还是前不久被热转的《我为什么不再用朋友圈了》,都在提醒着人们,智能手机的使用在都市生活中所处的焦点地位。本期“都市心乐活”带你从心理层面,深入探讨智能手机如何“智享”。
场景一:一家三口的饭桌上,每人各拿各的手机,一边吃饭,一边各看各的手机。
场景二:家庭闲暇的相聚时光,老人抱怨大人总看手机,大人抱怨孩子总看手机,自打给老人也用上手机后,谁也不互相抱怨了,电视都不开了,各看各的手机。
场景三:一群人的聚会,说着说着,喝着喝着,大家慢慢沉默下来,似乎找不到新的话题了,于是各自默默地掏出手机。
手机,似乎早已润物细无声地侵入了我们的生活,一天不带钱包能过,一天不带手机,简直难以想象。手机里装着我们的全部生活,我们的工作伙伴,我们的亲朋好友,无论远在天边还是近在眼前,似乎随时都能联系一个人说上几句,沟通成本大幅下降。梦幻西游皇室争霸天天爱消除,想玩什么玩什么,优酷土豆B站播客,想看什么看什么,娱乐成本大幅下降。去哪儿滴滴摩拜,想怎么出行怎么出行,交通成本大幅下降……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手机实现不了,手机就像个超级妈妈,为我们打理好了全部的生活。
然而,正像被妈妈包办了大事琐事一样,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了真正的生活,离开了手机,我们不知道怎么跟活人打交道,毕竟不能自带表情包,尴尬时该怎么办呢;离开了手机,我们不知道玩什么,毕竟手机娱乐只需要手指动一动,而当整个身体都可以支配去玩时,反而令我们陷入窘境;离开了手机,我们如何度过那些孤独、寂寞、无聊的碎片时间?而手机在帮我们填补碎片时间的同时,却占据了我们越来越多的生命。
手机以即刻准确回应满足着人类的全能控制感
手机持续影响着人的心智状态,而这与它的特点有关,它最大的特点是:准确回应,即刻满足。点了微信的图标它就出微信,点了电话的图标它出电话,过程不超过一秒。它的特点击中了人类最大的软肋:全能控制感。手机在手,世界我有,你控制的仿佛不是一个手机,而是你建构的整个世界。
人从出生起,就在不自觉地调动自己的心理资源去对抗世界的“敌意”,现实世界“敌意”的主要来源就是:错误回应,延迟满足以及满足错位。婴儿明明尿湿了而哭却会有人来喂奶,明明饿了而哭却会有人来做游戏,明明想做游戏却会有人来哄睡,在婴儿眼中,这都不折不扣是“敌意”,而他们发出的信号是哭声,是宝宝心里苦,宝宝说不出。婴儿这种无法控制世界的挫败感和被迫害感,往往通过妈妈的涵容得到转化和成长,好妈妈能够准确回应和即刻满足,坏妈妈就是错误回应、延迟满足或满足错位。在现实世界中,一个真正的妈妈,必然是好坏掺半,过于“好”的妈妈培养出的孩子,缺乏自控力,缺乏自身转化心理资源的能力;过于“坏”的妈妈培养出的孩子,缺乏稳定的心理结构,缺乏心理创伤的自愈能力。
成人沉迷于手机,如同孩童抱着小熊
手机则以它的特点成为了一个过于“好”的妈妈,除非故障发生,它总是即刻准确地满足着人的心理需求,而这种满足,也使人很难与手机分离,即使明知道没有事,也要每几分钟打开看看。沉迷于手机,就如同孩童时期的我们,即使在玩耍也忍不住要抬头张望,确认母亲的身影不要走远。
当然,手机并不是真正的妈妈,它更像是一个过渡性客体。精神分析学派的温尼科特曾提出,当婴儿意识到与母亲的非共生性以后,为缓解由此引起的对现实的焦虑与孤独感而创造出一个过渡性客体,最典型的过渡性客体有毯子、玩具等等。每当我们意识到与他人和世界并非一体时,我们拿出手机,就像我们曾经抱着的小熊一样,来安抚一下我们当下那颗悸动的心灵。在手指的滑动中,不完美的现实和不满足的关系可以被忽视,让我们进入自己创造的一个完美幻境:每个人并非孤岛,至少,我还有我的手机!
TIPS
沉迷于手机时,能意识到它就像是孩童时期抱着的小熊一样,能暂时地安抚一下那颗悸动的心灵。
作者简介:付衍清
> 厦门大学文学硕士、中科院心理学研究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情感专家,资深心理咨询师。
> 父母教育专家,小书房、教育在线等多家网站的特约教育专家。
>《厦门晚报》等报纸特约作家。
> 话剧演员,戏剧工作坊导演,常年带领长程戏剧治疗团体,父母成长团体。
重点推荐
【精品微课】心理砖家脑洞大开说《四大名著》,全年40堂,堂堂精彩!
点击题目即可跳入课程链接
文稿:付衍清
编辑:情子
插图:小牛
审稿:刘芳芳
本文已获得厦门晚报“最厦门”版块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