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去沈阳上任,给他安排的住房,竟是日本关东军司令部

1954年,中国志愿军司令邓华回国,被任命为沈阳军区司令。

还没等邓华到沈阳,当地领导就给他安排好了住房,说肯定会让邓司令满意。结果邓华到了地方一看,都愣住了,对当地领导说:“这是我能住的房子吗?赶紧给我换个地方吧!”

原来,当地领导给他安排的住处,竟然是当年日本关东军的司令部!

邓华之所以不同意住在这里,倒不是因为这是日本关东军住过的地方,而是这个地方太大了,几百人都够住了,太浪费了。

在邓华的坚持下,当地领导只好给邓华找了一个小点的房子。至于关东军司令部该怎么用,邓华也做了指示:这地方能住很多人,就改成招待所吧。

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当然不会。

邓华回去后,越想越不是滋味儿:他们为什么会把这么大的房子给我住?难道以为我是贪图享受的人?是不是每一个领导干部来了,都会得到这样的待遇?

第二天一上班,邓华就开始展开廉政教育,从根本上清除领导干部的享乐思想,整个军区的风气为之一新。

这就是邓华上将,一生清正,从来没有产生过任何享乐思想。

早在刚刚建国时,邓华就跟家人立下了规矩:跟着我,吃苦可以,享福没门儿!我的便宜,谁也不能占!

邓华的夫人叫李玉芝,也是一位老红军,建国后曾担任广州市立医院军代表。有一次,李玉芝发高烧,病情很重,不能骑自行车去医院,单位就给邓华打电话,说是否可以派一辆车送李玉芝同志去医院?

最后还特地加了一句:她现在不是邓华的夫人,而是一个病人。

这种说辞当然瞒不过邓华,邓华冷冰冰地说:“如果是普通人的妻子病了,你们也会这么说吗?我是有专车,可她没资格坐。”

当然,毕竟是自己的妻子病了,不能不管,邓华想了想,让人到街上雇了一辆人力三轮车,把李玉芝扶到车上,蹬着送去了医院。

经过这件事,邓家人都知道了邓华的铁面无私,再也没有人敢向邓华提出过分的要求。

即使这样,邓华还是担心子女们养成娇骄二气,经常给他们上思想政治课:“靠父母的都是没出息的,即使将来有成就,那也不是自己的真本事。你们要学会一技之长,将来到了社会上,也能养活自己。不要想着你们的父亲是多大的官,那和你们一点关系也没有!”

邓华还给子女们下了铁命令:“谁要是敢打着我的旗号办私事,我就打断他的腿,赶出这个家门!别怪我提前没跟你们说,我邓华说到做到!”

邓华有个侄子叫邓贤刚,家里孩子多,生活非常困难,听说叔叔到广州养病,就拖家带口来到了广州,说是来看望叔叔,实际上是想请叔叔帮个忙,给他在广州安排个好点的工作。

如果以现在人的想法,这个要求是丝毫不为过的,即使不利用权力搞腐败,也能给侄子安排个好工作,但是邓华却一口回绝了,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邓华毫不客气地说:“你们是革命的后代,更应该为革命事业着想。你有我这层关系,就可以来找我安排工作,对普通人家的孩子公平吗?何况在城里和在农村,都一样建设社会主义,不要厚此薄彼。自己家有困难,别人家就没困难了吗?有困难要想办法自己克服,不要老想着依靠别人。”

就这样,邓贤刚又带着一家人回到了老家,再也没找过这个叔叔。

听起来是不是很残酷?确实有点,但这就是原则,如果每个干部都能像邓华这样铁面无私,那这个社会……算了,不说了。

对侄子这样严格,对亲生子女同样如此。邓华跟李玉芝生有一子三女,儿子名叫邓穗,20岁时去部队当了一名普通的士兵,到了复员转业时,部队领导亲自给邓华打电话,想征求一下他的意见,看看把邓穗安排到哪里好。但邓华每次一听是这事儿,立刻就给挂断了电话,从来不管。

邓穗其实也是一个有为青年,知道父亲的脾气,就主动申请,去了四川一个红旗柴油机厂,当了一名最普通的工人。一直到他离开,厂里的人都不知道他的父亲竟是开国上将邓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