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石文化引领英德文旅融合发展

 展讯:
         1、2020广东英石秋季雅集暨全国邀请展将于2020年11月6日--16日在英德市博物馆举办,届时 “首届英石赶山节”、 “首届精品英石拍卖”、 “采石英州画不如”---欢乐英州行暨首届英石鉴赏培训班等系列活动同时举办。
         2、可园英石雅集将于2020年11月18日--30日在东莞市可园博物馆盛大绽放
        以下图像都是2020广东英石秋季雅集暨全国邀请展的现场图
         英德以“英”字头命名的产品只有两个,一个是英石,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一个是英德红茶。英石在国际上是赫赫有名,比尔盖茨在1996年专门派人来英德买英石,另外“尊贵老人”这方英石在2012年以234万美金成交,皱云峰更被尊称为“江南四大名石”。
一、英石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
        英德于公元前111年建立县制,同时设立浈阳、含洭二县;公元946年浈阳县改州制,涵盖浈阳、含洭二县;现英德市为县级市,面积5671平方公里。
1、英德市英石产区概况
          在英德市英石产区主要是有望埠、沙口、英红、横石塘、石牯塘、石灰铺、浛洸、波罗、大湾、九龙、黄花等十一个镇约3000平方公里的区域。以望埠、沙口、英红、横石塘的尤为突出,这几个地方在宋朝的时候就有记载;宋代地理学家王象之在其巨著《舆地纪胜》中引《真阳志》“英之山石,擅名天下”。    

2、英石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   
        苏东坡有两块至爱的英石,分别是“仇池石”和“壶中九华”,其中“仇池石”更是苏东坡的“稀代之宝也”。
        杜绾《云林石谱》“英石”:此石处海外辽远,贾人罕知之,然山谷(黄庭坚)以谓象州太守,费万金载归,古亦然耳。
        米芾于北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补浛洸县县尉,任职两年。他对英石视之为珍宝。
        宋人之喜爱英石之甚,于今人不可想象。宋喻良能(官至兵部郎中、工部郎官)用诗真实地表达他对英石的爱慕之情:
        “久闻英石空流涎,意欲得之无为致。”
        清代诗人陈洪范(于清雍正十年任英德知县)更是对英石的结构造型有一个拟人化的概括,并用“皱、瘦、透、漏”特点作诗的韵脚,他在《题英石》中写道:
“问君何事眉头皱,独立不嫌形影瘦;
 非玉非金音韵清,不雕不刻胸怀透。
 甘心埋没苦终身,盛世搜罗谁肯漏;
 幸得硁硁磨不磷,于今颖脱出诸袖。”
3、古代石谱的记载
         除了杜绾《云林石谱》、赵希鹄《洞天清禄集》、陆游《老学庵笔记》和林有麟《素园石谱》等;另有计成的《园冶》、文震亨的《长物志》、谢肇淛的《五杂俎》、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吴绮的《岭南风物记》等等全部石谱或记录都均有写到英石,有些更把英石放在显著位置。
二、英石文化内在的精神特质
         要文旅融合发展,那我们就必须要先了解英石内在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内涵。
        英石不单集“瘦、皱、透、漏”四美于一身,具有与天俱来的文人精神气质与文化特征;更在骨子里呈现出的神清骨秀、气韵清雅决定了它在中国传统赏石中的崇高地位及它与中华文化发展内在的必然联系,同时它的声音与颜色也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契合。
        英石开始大量被供赏的时代是在宋代。
        儒家在宋代又进入一个高潮并达到了最高峰,具体表象就是涌现出象王安石、欧阳修、文天祥等等一批又一批以天下为己任的有民族气节、文人骨气的杰出儒家人物和程朱理学的发展与完善,这也是宋代的鲜明特征。这个也是自孔子以来儒家代表(思想)在政治上达到的最高峰!这也就是说英石的人文价值就是儒家精神,家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担当、责任担当。  
三、让英石文化引领英德文旅融合发展
        有一个中国有名的考古学家说:“英德的历史就是石头史”,我说他讲的对!青塘遗址、云岭遗址都是被列为全国的重大考古发现;所以如何以英石文化为主线,来引领英德文旅融合发展是个重要的课题。因为时间关系,下面我只具体点一点几个重要的概念,就不展开来讲了。
老英山
         英山位于英德市望埠镇东边,在呈南北走向滑水山脉(民间也有称英山山脉)的中段,其核心位置在望埠同心村委;其南北长度约15公里,南至黄塘村委,北到崦山村委接崩山、青石等村委,再往北则与沙口镇冬瓜铺、清溪等其他主产区连成一片。东西最宽处在英山北部,约2公里;总面积超2万亩,核心区也有3000亩。
【清】 朱彝尊
曲江门外趁新墟,采石英州画不如。
罗得六峰怀袖里,携归好伴玉蟾蜍。
以下为英山实景相片
钟山宋潮老坑景点
        该区域在现在的沙口镇冬瓜铺村,约5000亩面积。
        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卷二》:“英州石山,自城中入钟山,涉锦溪,至灵泉,乃出石处,有数家专以采石为生。其佳者质温润苍翠,叩之声如金玉,然匠人颇閟之。常时官司所得,色枯槁,声如击朽木,皆下材也。” 
        湛若水(1466~1560)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广东增城人 ,官至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当时他与王守仁(阳明)同时讲学,各立门户。王主讲 “致良知”,湛主讲“随处体认天理”。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特到此观潮并赋诗。
   
以下为钟山实景相片

        以上两个点都能打造成旅游景点、采石文化、科普文化、地质公园
碧落洞、南山和观音山的摩岩石刻
        英德几千年以来有许许多多名人留下的摩崖石刻,这是值得我们英德人骄傲的一件事。我们如何把它的文化价值变为我们英德的文化自信和经济价值?这就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而且英德摩崖石刻非常多、非常广质量好,是广东省最多的,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仅仅是南山摩崖石刻目前保留下来的有110方。自唐以来,许多名人雅士多有题刻或留有诗词,如苏东坡留刻南山、诗词碧落洞。
园林文化
         40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望埠、沙口两镇的园林资源性经济的发展,但两大因素决定了园林资源性在现阶段必然进入到停滞阶段,一是中国的经济进入了新时代,二是近20年的快速发展市场已经饱和了。很多老板正在过冬,那什么办?实际上这中央早就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就是进行供给侧改革,以前没有,我提供有,现在有了,饱和了则我提供优。也就是说园林石要从第一阶段的低层次卖资源必须向第二阶段的高层次卖文化转变,这就是我要说的向卖“园林文化”转变,把它打造成十里大观园,而不是现在的毛石堆积场,改革决定了“园林文化”这篇文章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还有巨大的经济潜能。
四、英石文化在英德文旅融合发展的具体发展模式与思路
          打造成以市区为中心→望埠英山、英石园、园林文化、英石文化→沙口冬瓜铺宋代英石古采石场→青塘遗址
市区往南→南山→碧落洞、宝晶宫
市区往西→观音山→积庆里→云岭遗址→尧山→九龙洞天仙境→英西峰林走廊
          这样一个以英石文化为主线的综合性的文旅融合线路。
        这次11月6日也就是后天举办的“采石英州画不如”---欢乐英州行暨首届英石鉴赏培训班是今年英德市英石文化研究会举办的重大活动之一,它与“2020广东英石秋季雅集暨全国邀请展”、 “首届英石赶山节”、“首届精品英石拍卖”等系列活动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这也是创新英石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和进行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实践和检验!
          谢谢大家!
注:
        本文是应英德市委、市政府的邀请,在今天下午举办的“英石园林景观与文旅融汇发展论坛”上作的主旨演讲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