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诗词的画面转换之美
诗是最精美凝练的语言,往往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感情。而这些景与物通过艺术的转换,在读者脑中成为一种意象,化为美的画面与意境。
纵横组合
“横看成岭侧成峰”。站在不同的视角,看到的景象也是不同的。这类诗歌,诗人以高超的艺术手法,以其独特的视角,在将同一空间下的画面从横向、纵向两个角度进行全方位呈现,丰富饱满、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这也是诗人常用的技法。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大漠孤烟因为无风垂直升起在苍茫的大漠中,是纵向描写;而大漠中蜿蜒的长河一直伸向天边,是横向描写,这一纵一横,写出了边疆沙漠的浩瀚与荒凉,而在这荒凉中,落日圆圆,温暖而又苍茫。
又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开篇“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描写了一江春水奔流入海,既浩浩荡荡又是那样平静,在这浩瀚的大海中,一轮明月随着海潮出生。海潮一波接一波,滚滚向前,是横向的;月亮从海面上一点一点向上升是纵向的。一横一纵,表现了海潮与月亮同时出生,相伴成长。为读者呈现了一副蓬勃、宁静、美丽的画面。
还有“潮平两岸阔”是横向,“风正一帆悬”为纵向;“明月松间照”是横向,“清泉石上流”为纵向;“竹径通幽处”是纵向,“禅房花木深”为横向等等。
远近切换
这类诗歌,如电影镜头一样,以远景从远距离上拍摄大场面,用来表现环境,表现空间,渲染气氛;以近景甚至特写,突出表现被摄对象某一局部、具体的情节和动作以及人物的情感,给人深刻的印象。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前两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一个全景、一个室外的远景,它描述了一个海浪翻滚、清辉闪耀的壮阔的海天世界,以及诗人最广远的思绪;第三四句“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则是由外到内,由远至近,从全景到焦点,从宏大的背景出发,走进深邃的内心世界,就像一个广角镜头再配上一个特写镜头,让人觉得那么丰富,那么有层次感;接下来的五至八句“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也还是近景,只不过是由室内到室外,再由室外回到室内。诗人起初被一轮明月触起了相思之情,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又是在那轮明月的清辉沐浴下,心情归于宁静。诗人这种强大而丰盈的精神世界,在不断的空间转换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余韵悠长。
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则是先近景,再远景。为什么不是先远后近呢?这是因为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的是坐在窗前所看到的景色。由下而上,由近而远,符合人的观察特点,同时表现了空间的开阔,而这种开阔也让人感受到早春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
还有如“云霞出海曙”为远景,“柳梅渡江春”为近景;“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为远景,“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为近景;“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为远景,“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为近景;“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为远景,“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为近景等等。
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也是古典诗词中重要的表现手法。实景,是指眼前所见的实象、实境。虚景,是指由眼前景所想、所忆或所梦的景物。诗中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写境”与“造境”相结合,极大地丰富了诗词的意蕴,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
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中两次出现“巴山夜雨”。“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秋涨池。”写的是诗人客居之地秋雨连绵的景象。缠绵的雨声让诗人难以入睡,思念亦如秋雨一样涨满池。同时将空间扩大展整个巴蜀大地,是现实之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共剪西窗烛的画面是想象的,是虚景,是一副幸福温馨的画面。聚首时的幸福欢乐与此刻身处巴山倾听夜雨时的寂寥之苦,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
杜甫的《春夜喜雨》中,“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先描写了雨夜里,云层之厚,表现了春天雨势之好,是实景;然后再写诗人想象明天早晨的情景,想象明早雨停了,一朵朵春花带雨,红艳艳、湿漉漉,成为花的世界、春的海洋,是虚景。虚实结合,既展现了成都城一场春雨之后,如鲜花着景一般、细腻柔和,气象万千,也让诗人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还有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是实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是虚景;“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是实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是虚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是实景.而“不知天下宫阙,今夕是何年”是虚景,等等。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以自己高超的艺术,以敏锐的眼光,独特的内心体验,将一组组画面进行凝练、扩展、组合,勾画出优美的意境,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