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专业限制了你的人生
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趋向于专业化、精细化,各行各业需要的,都是高度专业化的“人才”。有人高呼:“现在已经不可能出现像亚里士多德、达·芬奇一样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了!”然而,在这种社会大潮之下,大学生越来越局限于自己的专业,毕业找工作,优先找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保研考研,优先选择本专业或本专业下的二级学科。中国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人才,然而,这种模式下真的能够培养出人才吗?我们承认,现在很多硕士、博士研究生,都发了大量SCI,中国每年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可是,这些研究生们真的就能承担起国家所赋予的科研重任吗?表面繁荣之下,是科研创新能力的严重匮乏,尤其表现在核心科技方面,否则,智能手机芯片也不会被美国卡脖子。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丁小平的学术思想及其启示》一文或许能够给予我们一些启示。本文介绍了丁小平先生的学术思想,涉及哲学、数学、物理学、自然辩证法、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美学、教育学、中医学、机械设计与制造等众多领域,其中某些领域还造诣颇深。或许有人认为这是天方夜谭,但实际上,丁小平先生在12岁时就具备了红学家的学术素养,13岁时就自学了微积分,而这样的“神童”在当代中国也并不鲜见,每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少年班就有数十人。然而,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走出的“神童”,最后发展却与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可是丁小平先生却不同。丁小平先生十五岁考上大学,期间不但研习多个专业,而且许多课程都是提前一年学完并考试的。丁小平先生不仅是校友们久为传颂的开拓型学生会领袖,也是多才多艺的杰出人物。他不是文艺部长,但却导演全校的庆七·一文艺演出,参加全国大学生书法比赛,举办过个人画展……丁小平先生先后考上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的研究生,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工、理、哲硕士研究生。中科大少年班和丁小平先生迥异的发展轨迹,则又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发现身边有一种现象尤其常见,本科生无论是找工作还是保研考研,本专业及其下的二级学科都是其首选目标。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这些学生已经被自己的专业束缚住了,他们不愿意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之外再“过多”涉及,认为这对于自己以后的工作或学习并没有好处,甚至纯属是浪费时间,即使自己对某专业之外的领域很感兴趣,也会选择“克制”自己。然而,这种想法真的就合理吗?我们知道,毛泽东大学读的是师范专业,但却是伟大的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学者、政治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诗人、书法家等等。如果说有人认为毛泽东离我们的时代还是太远,那么我们来看一下这些人。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曾就读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大学读的是建筑工程,还曾经是一名军人,最终却让华为发展成“打不死的小强”;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马云,本科专业是英语,可是却成了一名企业家。这样的例子生活中比比皆是,他们无一例外地没有限制于自己的专业,也无一例外地成为了常人眼中的“成功人士”。
真正能够在国家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并不会限制于自己的专业,而以上这些人正是如此。俞敏洪、任正非和马云不过是多学了专业之外的一两门学科罢了,却能够以此为基础,成为成功的企业家;毛泽东和丁小平先生,学的领域更多,一个成为了一代伟人,另一个也成了一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由此可见,专业之外的知识学习,并不像许多人眼中那样,是“浪费时间”,“只能作为业余爱好”,相反,正所谓“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专业领域之外所得的灵感,往往能够对专业领域内的研究有所启发。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许多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科交叉的原因,比如北京大学的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我们必须清楚,所谓专业,是人为划定的,并不存在天然的“专业”,这种划定,在有利于加深某一领域的研究的同时,也割裂了与其他领域的天然联系,如果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把这种天然联系恢复起来,那我们必然是不可能有大突破的。
其实,从我们生活中研究的问题来看,多学一些专业领域之外的知识,也是非常必要的。我是学社会科学的,平时会对一些问题感兴趣,比如网络暴力,在分析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的过程中,我发现我思维的内容所涉及的专业是相当复杂的,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如果要深入研究,甚至还要涉及政治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事政治等,这些内容都不是某一门专业所能够囊括的。或许有人会说自然科学并不如此,实际上,越前沿的自然科学,越需要不同专业的知识,研究例子层面的规律,必须同时具备物理学和化学知识;研究人体健康,必须同时运用到化学和生物学知识……
所以,朋友,一定要记住,不要限制于自己的专业,因为这会限制你的人生。让我们一起努力,从我们所关心的问题出发,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