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程远:来不及好好告别
作为记者,程远老爷子达到了记者能有的最高境界。笔侠人生,终成绝响。
记者|王小西
程远老爷子驾鹤西去,令所有人猝不及防,顿生空谷回音般的空白感。笔侠人生,终成绝响。
此时,距7月9日的程老爷子73大寿仅仅五个月时间。当日,大家给他庆生,他笑得像个孩子。虽说他的身体已经大不如以前,但所有人都没料到,无常竟如此迅速。而最后的笑容,伴随着他始终保持着新闻理想的初心,也定格了他固执可爱的一生。
从“江湖地位”而言,程远老爷子近乎“封神”。但他从始至终,对自己的定义都是“一名高级记者”。山不矜高自极天,他达到了中国新闻记者能有的最高境界。
“文为辞宗,行为世表。”作为“汽车界的鲁迅”,程远老爷子青年时期“劲气常抱于胸而百折不挫”,到了晚年,“是非了然于心而一毫不露”。一句话,君子之德,可谓至矣。程远老爷子就像古代的“士大夫”穿越时空而来,践行并传承着中华文明精髓的铮铮情怀。
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程远老爷子见证了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最快、最重要阶段的成长历史,亦成为中国汽车行业最出色的记录者、观察者和谏言者。写势,他高屋建瓴,论述磅礴大气,批判大开大合;写局,他针砭时弊,文笔犀利辛辣,震动行业变革。他给中国汽车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觉,也树立了我辈始终难以逾越的丰碑。
他不仅是屈指可数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级记者,更是汽车媒体圈的泰山北斗。他从没想过升官发财,而是用高质量的大稿、特稿、调查报道,证实了“无冕之王”和“守夜人”的终极价值。
1991年,他的四篇组合报道《首钢经验思辨录》一经发表,就惊动了时任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同志,并与之长谈两个小时。而对于改革开放初期,纠结着要不要发展轿车,他指出“发展轿车首先是个经济问题,归根结底也是个经济问题。”犀利的观点,让时任副总理邹家华也有烈日穿云之感。
2003年他推出的与一汽老厂长耿昭杰长篇对话《没有自己的品牌,造多少车都是别人的辉煌》,以及随后的系列关于“三大”的评论,旗帜鲜明地提出大型车企要带头搞自主。在2018年股比开放、华晨立刻陷落的今天看来,其意义之深远,犹如“利箭划破沉寂的夜空”,振聋发聩。
而让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至今念念不忘的,是他的《“汽车办”比“馒头办”更值得研究》。让一汽老厂长黄兆銮热泪盈眶的,是他的独家报道《第二次创业》。更重要的,是一些让整个行业失语的关键事件,也是因为他的仗义直言,才让我们得以窥见一斑。
正如程老爷子自己说过的,“愤怒出诗人。”他像鲁迅先生一样敢于直面行业乱象,指出问题和症结所在,这让很多人相当害怕和敬畏。“狮子作吼,群兽慑服”,这也造成了外界给他“孤傲”、“激愤”的评价。
实际上,一方面这是程老爷子对于“无冕之王”的珍视,另一方面也是出自陕西人固有的“倔劲”。虽然看着像是“愤青”,骨子里则是忧国忧民。而见过程老爷子的人也都知道,老爷子对人是谦和的,善谈的,颇有“谦谦君子”古风,令人既温暖又感慨。
“在我呈现以前,一切似乎从未发生,直至被我描绘。”程老爷子做到了。他如同启明星一般的智慧光芒,也将成为我们新一代新闻记者的指引。
曾国藩说过“君子有三乐”,放在程老爷子身上,就像贴身打造般的合适。对于工作,程老爷子追求完美的极致,“文章不厌百回改”,不厌辛劳、鞠躬尽瘁。而每每说到自己的得意作品,老爷子的脸上会露出孩子般的得意和开心,一天要念叨好多遍。女儿的一句“老爸,你的文章确实写得好。”也许更是他的至乐吧。
程老48年的新闻人生,就像汽车公社在《“以文载道”:程远的记者生涯》中详细介绍过的,造就了一处行业的宝藏,等待开启。惜乎造化弄人,我们的两次采访,仅仅开了个头,竟成为永远的遗憾。
应了那句,“人生就是不断的放下,但最遗憾的是我们来不及好好告别。”不过,程老爷子终于能休息了。程老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