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微课:控制型父母孝道与主体资格
很多学员问我,没有以父母要求的方式去照顾他们,就是不孝吗?以自己的方式去关心亲人是不是自私?如何和自己的亲属处理血亲客体的关系?如何与控制的父母相处?
“百善孝为先”,什么是符合伦理道德的孝道,这个问题在中国有一定的普遍性。我们先来看看产生这个问题的社会历史根源,以及中西方的差异。
在中国的文化上,有血亲、氏族的倾向性,这是一种未分化的标志,但在进化心理学上有其价值。未分化的好处是以家族、集体的方式出现,在进化上有一种群体效应,在某些时候占有优势。分化程度高在某些时候会有竞争链(劣等)的情况。如在我们国家用氏族和宗亲的方式发展出长期以来在中原的文化上比较先进的灿烂文明。
而西方的国家,就没有这种宗亲血亲部落氏的特性,更早时就强调个人的独立性,这样使得他们在进化过程中没有用集体的方式出现,而处于一种落后的境地。但由于独立主体的资格,所以西方对于这点有很多哲学上的研究,例如笛卡尔说出了我思故我在,就是对我是否存在的怀疑。这种怀疑使西方哲学家们开始探讨我是不是我自己?是不是有别人在控制我。接着弗洛伊德说出了,潜意识控制我。这等于告诉我们,我们可能没有控制自己。进而拉康又说我们是被他人所控制的。他人的欲望占据了我们的欲望,我们每天说的话即语言实际上都是他人的语言,而非我们的语言,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语言为何物,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谁。这就是西方不断地对主体资格性在进行反思。所以西方在哲学上发现在普遍意义上人们都是被别人所控制的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这种反思让他们强调一种补偿行为即个人的独立性,包括隐私权、人与神的关系等。这种反思让西方社会生活中的家庭结构中要独立很多,比如孩子在很早就会和父母的关系变为成年人与成年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当孩子成年了就不会强调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而中国强调氏族、宗亲在进化中的好处,所以我们认为控制与被控制是理所当然的。并以一种文化的方式来约束它。比如孝。有很多饭馆用孝来作为一个噱头来吸引大家吃饭,在墙上贴着二十四孝的图片,如果你带父母过来吃饭就能免费或者打折。这就是一种在中国文化下尽孝的方式。
我们在一种情景中如何行事,要考虑到生态效度,一方面我们要考虑自身的独立性,一方面我们也要考虑身处的生态文化背景。若你不能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处理好这样的问题,那只能代表你缺少适应性和技巧。我们既要维持自己的独立性,也要能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做出一定的妥协和协调的关系。这样使你不会道德上的焦虑,也不会有主体独立性被吞噬的恐慌,要在这两个方面中找到一个平衡。在寻找平衡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的做,而不是想着一口气就能做好,最好是一点点分出自我的独立性。
还要注意到一点,人和人之间有一种训练和被训练的关系,如果你慢慢来,对方或者父母(控制型的父母)也会被你训练处比较遵守边界性的一种状态。比如你可以向对方发出一些信号,什么事情是我可以妥协或者不能妥协的,什么情况下我可以牺牲我的部分主体性,什么情况下我要维护我个人的独立性。这个边界慢慢让父母把握住了,他们也可以慢慢和你用这种方式共存下去。所以我们不能完全强调西方哲学的观点,即要看到它之益处,又要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找到妥协的方式。精神分析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增强一个人的社会适应性。
(录入:昳子, 整理:磨勒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