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伤(51~80)

五一:

伤寒论第42条辨: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这条辨的意思在说:治病是以脉证为重,时间再久,如果还是“桂枝汤”证,照样开“桂枝汤”,不是只有七天,病情不一样。所以北极的人和非洲的黑人得到感冒,开的药不一样,中医用症状来区分,来开药,像登革热刚开始时开“葛根汤”就好了。可见本条在侧重外证未解这句,不论病之时日多少,苟无“里有虚寒”,槪与汗解,即里有实证热证,亦以汗解为先,此为仲景之心法。

太阳病,当表证未解,表示表证还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攻下,如果攻下就会造成阙逆,这就是医生的过失,违反了治疗规律,使病变加重,要解除表证,还是用桂枝汤。

当医生要决定攻下的时候,肯定知道病人有便秘,在攻下之前,必须要先看看还有不有桂枝汤证,如果有桂枝汤证,那就暂时不要攻下,要先解表再攻里,这是大原则。

原则归原则,还是有例外,如果病人有表证,便秘已经很厉害了,已经让病人烦燥了,那就要注意了,这个时候就要表里双解。

太阳病,先发汗,才去攻里,按原则去做了,如果脉还是浮的,表示表证还在,还没有完全好,这个时候还是用桂枝汤。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无汗,身疼痛,过了一候或者八九天,表证还在,还是要发汗,吃了药以后,发了一点点汗,病人会心烦,头晕目眩,如果头晕目眩很厉害,如果流了鼻血,表示阳气很足。

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小孩子身上,小孩子好动是他的天性啊,纯阳之体嘛,也就是女孩子十四岁以下,男孩子十六岁以下称为纯阳之体,这是老祖宗在实际观察当中,结合人体的特殊生理现象得出来的结论,女子二七天癸至,男子二八天癸至。

什么是“天癸”,其实指的就是肾精,促进生死功能的一种物质,“癸”在五行中属阴水,在《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大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生子。也就是说在古时候,女子十四岁来月经,男子十六岁,精气盛,就可以结婚生子了。

小孩子好动最容易流汗,流了汗以后,被冷风一吹或受寒,就得了太阳伤寒,用麻黄汤一去,流了一点汗,同时又流了鼻血出来,表示伤寒已解,病可痊愈。特别是七八岁以下的孩子,流鼻血,千万不要大惊小怪,这表示孩子在用另外一种方式在排寒排毒,流鼻血的小孩子不会有高烧,阳气太旺了,汗血同源嘛。

温度因流鼻血而降低,中医把它叫做“红汗”,在《内经》里说到,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就是平常有流鼻血的,汗都会很少,平常流汗多的人,就很少流鼻血。当然对那种动不动就流鼻血的,也没有太阳病,那就是另当别论,应该看医生了。

二阳并病,太阳和阳明并病,太阳病初起,发汗,用桂枝,麻黄,葛根,发汗,如果发透了,病肯定就好了,但是没有透发,可能是医生开的剂量不够,病邪没有完全除去,慢慢的,时间久了,病邪就会进入到阳明,所以,我们开药的时候,特别第一副药还是要稍微开重一点,马上把病邪去掉,一副药就把病治好了,这是最高境界。

五二:

当病进入阳明以后,就是进入肠胃了,有可能病人会有下利,或者是恶心,呕吐,或者是便秘,这个时候,如果病人还有一点点汗出,不恶寒,这个时候千万不可以攻下。

张仲景的意思就是说,只要病人还有表证,都不可以攻下,如果攻下就会造成表邪下陷,这个表邪有可能下陷到肺里,有可能下陷到三焦淋巴系统里面,这个时候可以小小的发一点汗,这个小小的发汗或者是喝一碗姜汤,或者是桂枝汤,原来你是喝一碗,现在小小发汗,只喝半碗就可以了。

如果面色出现红赤,代表胃里的热气往上冲,阳气浮在皮肤表面,发又发不出来,这个时候应当想办法去解或者用熏的办法,关于这个“熏”,我们可以用一些中药财来煮水,例如艾草,菖蒲,辛夷,花椒啊,煮的那个水,趁沸腾的时候有很多的热气,就用那个热气来熏,流一点汗就可以了,就是说,我们在取小汗的时候,汗没有发出来,而出现了脸面发红,就想办法把汗发出来一点就可以了。

为什么是发一点小汗,因为有阳明证在里面,有阳明证就表示肠胃里的津液不够了,喝发表的药又怕喝多,怕再一次的伤了肠胃里的津液而变成了承气汤证,如果是伤到了血里津液,那就变成了白虎汤证,所以,就采用了外熏取微汗的办法。

如果发汗的时候,本来应该出汗的而没有出汗,病人会烦燥,而且痛处不定,一会在腹中,一会在四肢,按的时候又好像没有,病人出气还短促,这些都是表示发汗没有发透,我们怎么知道它的汗没有发透呢,摸他的脉是涩脉,就知道汗没有发透,涩脉就脉比较细,比较微。摸到脉是扁的,脉迟而细这就是涩脉。

病人的陈述我们也可以知道病人的汗有没有透发,皮肤发痒,风吹又很难过,这肯定是汗没有发透啊,汗停留在了皮肤与肌肉之间,有的皮肤感觉到很紧,脸色又是红的,眼睛两边也是红的,我们知道,汗是从胃里津液来的,当汗发不出来,胃气一直往上冲,因为发不出来,冲在脸上脸发红。

因此,我们做医生的,既然是要发表,那就开重一点,一次性把它发透,不要留一点小尾巴,发不透的话,多有很多事情来做。但是,发透也不能发得太过了,一般情况不会出现发得太过,开药开重一点,给病人交代清楚,喝第一碗的时候,就出汗了,就不要喝了,没有出汗,再喝第二碗,第二碗出汗了,第三碗就不要喝了。这样,就不会过,实在是怕过,就准备一点龙骨、牡蛎、糯米做的温粉就好了。

如果要透发汗,太阳证的时候,就把桂枝汤加重一些,如果表被束到了,没有了汗,就把麻黄汤加进去,如果病人全部是热证,看不到寒证,,脉洪大,燥渴,这个时候就用白虎汤,津液伤到了,就白虎加人参汤,病人只要吃了白虎汤,也是得汗则解。

五三:

伤寒论第43条辨: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

原文解释:太阳表症,误用攻下法,表症未除,而又出现轻度气喘的,这是表邪郁闭、内迫于肺的缘故,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治。

平常太阳证的时候,一定是解表发汗,如果医生开错药攻下,攻下的药一吃了以后,全身的感觉很明显,血整个往下走。如果是体力比较好的人,下去以后又会回来一下,结果病人感觉微喘,病人没有结胸。

如有微喘,代表病还在表还没有解,攻下攻错了,就是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前面的酒客也是用厚朴来燥脾的湿,杏仁润肺润气。

如果伤寒感冒里寒表寒,又咳很久,检查没有小青龙汤证,也没有大青龙汤证,问怕不怕冷?不怕冷,也不怕热,风吹得很难过,有一点流汗,有咳嗽,桂枝汤,没有讲咳嗽?有! 就是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小青龙汤证病机,系外有表寒,内有水饮,致肺失宣降,通调失职。辩证要点:恶寒发热,无汗咳喘,痰多而稀,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大青龙汤证的病机,寒邪束表,内郁化热。辩证要点:以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而无汗,烦躁、口渴、舌苔白滑、脉浮紧为辨证要点。

所以常常小青龙、大青龙还没有好的时候,就是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所以久咳不愈,小孩百日咳,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就好了。因此,桂枝汤证,,本身又带有咳嗽的就加上厚朴、杏仁就好了。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方

桂技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劈

厚朴二两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五四:

伤寒论第44条辨: 太阳病,外证未解者,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主之。

原文解释:太阳病,当表症没有解除的时候,切不可用泻下的方法。如果使用下法,就违反了治疗规律而使病变加剧。想要解除表症,宜用桂枝汤。

太阳病,外证未解,就是还有表证,不可下也,千万不可攻下,下之为逆。医生的过失,欲解外者,桂枝汤。

当医生在决定攻下的时候,就是知道病人肚子里面有干大便,才会攻下,攻下之前,看还有桂枝汤证,先不要攻下,怕下陷入胸,所以要先去解表,再去攻里。

伤寒论第45条辨: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如果刚开始桂枝汤,给病人发汗没有好,又误攻下,攻下了以后,病人脉还是浮的,代表“表证”还在,没有好。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病在表如果攻里,走错方向了,今脉浮,故知在外,须当解外则愈,宜桂枝汤主之,所以桂枝汤非常的好用。

病人脉象浮数,浮就是在表,数代表有热,按道理应当用汗法,使邪气从汗出而解,如果误用下法,导致了身体重,心悸,这个时候,就不可以再用发汗的方法了,本来攻下以后就造成了里虚了,再用汗法,汗为心之液,汗血同源,血里面的水不够了,所以,病人会出现心悸,血里的水少了,病人会更虚,所以,这个时候,应该让病人补充食物营养,对于我们人体最好的营养就是五谷杂粮,把津液补回去,自动汗出,慢慢的恢复。所以,老祖宗很早就提出来了,《内经》里不是这样说嘛:“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当我们摸病人的脉象的时候,如果尺脉微弱,这是代表里虚,讲到尺脉,我们就知道是阴脉,寸为阳,尺为阴。尺脉所指的地方,就是男人生精的地方,女人的胞宫,在我们人体的下焦,是阳聚的地方,也就是人精生源之地,血到了下焦化热成精,所以,我们中医常会说一句话叫精血同源,当然还有汗血同源,尿血同源,这汗和尿与血同源,其意是指血里的水。而精和血同源是指精可化血,血可化精,他们是同一类物质。

精和血的关系,其实就是肾和肝的关系,肾藏精,肝藏血,在十四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系里面,有这么一句话:“肾络膀胱肝肺心,脊髓喉咙与舌根”,肾首先是络到了膀胱,再经过肝肺心,从这里,我们就知道肾与肝也是相连的,最后从脊髓直上到喉咙再到舌根,所以,从舌根就可以看到肾脏的问题,还有一句是“肝经络胆肺胃寻,生殖目系咽喉唇”,这句话一看就知道肝经经过生殖系统。

肝是藏血的,血往下行进入男人的精宫,就化为精,进入女子的胞宫就化为月经。女子月经每月排一次,当女子怀孕以后,月经就转化为阳水,为胎儿提供营养,生完小孩子以后,月经转化成奶水,喂养婴儿,所以,说女子的月经就是奶水。男子的精,就往上走,最后化成了胡须,所以,男子天天要刮胡须,因此,男子的精叫日经,女子的经一个月来一次,叫月经。

精血同源,汗血同源,当我们需要汗解的时候,必须要确定津液是没有亏损的状态的下才可以汗解,当我们摸到病人的尺脉微,那就表示他阴已经虚了,就不可以发汗了,只能是让病人吃一些营养食物,让津液自己补回来,津液补足以后,自己会出一点汗,病就好了,这就是说,当病人里虚了,就不要发汗了,恢复起来会慢一点,补充食物营养,让他自己恢复就好了。

五五:

伤寒论第46条辨: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太阳病,脉浮紧,这代表伤寒,无汗发热,身疼痛,这就是太阳病的麻黄汤证。如果八九日后,表证还在,还是冷得要死,必要发病人的汗,开麻黄汤给他吃了以后,微除,稍微除了一点。

开麻黄汤给病人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医师的过失,一种是病人的过失。什么是医师的过失?前面讲了,方子的剂量很重要,是麻黄汤证,开麻黄汤,病人吃下去发汗了,如果开太轻了,发汗的力量不够,微除,就是一点点除掉了。还有症状在里面,这是一种情形。

还有就是医生的剂量开得很足,病人喝得不够,只喝了第一碗。这一种是病人的过失,就是剂量吃得不够,造成病人发烦,目暝。突然感到情绪暴躁,头有点昏花,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

有这种状况是这病人本身体能很强,体能很强的人得到麻黄汤证,喝麻黄汤的剂量不够,但麻黄汤已经带动血的奔腾,已经把免疫系统带出一部份,结果阳气整个往上冲。

血往上冲,冲到头部,结果昏弦,严重的血叛离经脉,造成流鼻血。汗和血是同源的,有的时候给病人发汗的药,一发汗烧就退烧了。还有时给病人发汗的药,结果病人流鼻血烧就退掉了。

所以小孩子发烧,流鼻血烧就退了,小孩子阳气很重,有时候感冒,流鼻血烧就退了。这时候看到鼻血已经流出来了,表示病人已好了,再开麻黄汤就太过了。

临床上有一个案例,两个木工的兄弟,大热天把父亲用棉被包起来,带到诊所来看病,说已经中风一个礼拜,结果一看,麻黄汤证。照样用麻黄汤,心想仲景必不我欺;为了小心,隔天打电话去求证,结果家人说,不在。

原来是不在家里,出门去玩了。问家人说麻黄汤喝了几碗,回答说只喝了一碗,药效就是这么快。而且吃了麻黄汤还是睡的很好,不因为麻黄而有失眠现象。虽然八九日不解,不管病名是中风还是感冒,只要还是麻黄汤证,就用麻黄汤,这就是辨症论治。

脉浮紧是太阳伤寒的脉象,按道理,应该会出现身体疼痛,为什么呢?因为是伤寒,寒则凝,全身毛孔是紧闭的,身上的汗水不能透发,所以,全身会疼痛,开麻黄汤来汗解,如果尺脉很迟,那么,我们就知道病人的津液不足,那就不能发汗,这是因为病人的营气不足,血少而已,这里血少并不是真的血少,而是血里的津液不足了。

五六:

伤寒论第47条辨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这因本身的体能比刚刚的更强,刚才的阳气还只是中级强,还需要“麻黄汤”来把寒发出来,这个不用麻黄汤,常见的是小孩子,而且是男孩子,很皮,跑来跑去。妈妈还在煮麻黄汤,所以不用紧张,血会自己停掉。

一般容易发生在十四岁以下的孩童,因为是纯阳之体,所以在针灸课程中讲过,十四岁以下的孩童如果流鼻血,不需要治疗。

温度因衄血而降低,所以,中医谓之“红汗”。故多血家之有脑充血象征者,不但无害,反而有益。

《内经》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就是平常容易流鼻血的都不会有汗的,还有平常流汗很 多的人,就不会流鼻血。

太阳伤寒和太阳中风,我们用营卫来讲的话,太阳中风伤的是卫,太阳伤寒则是营卫都伤,卫是气,营是血,当我们摸到脉是浮、数、紧、沉、迟的时候,“浮”表示病在表,“数”表示病人有热,“紧”表示寒,“沉”表示病在里,“迟”表示有寒或者是表示有郁,例如像气郁,阳郁,热郁都可以出现迟脉。

当我们要为病人开发表药的时候,一定要确定病人具备发表药的条件,能够承担发表药,才可以开发表药,没有具备发表药的条件,病人素虚之人,不能承担发表药,我们应该怎么去处理。因为虚的人身体里的津液本来就不够,再去发表,就会更虚,所以,我们就有可能在发表药里加上黄芪啊,饴糖,我们都知道桂枝汤是发表的药,如果是在桂枝汤中加上饴糖就变成了小建中汤了,再在小建中汤中加上黄芪,既可以扶里,还可以发一点表。

当我们在开麻黄汤之前,我们先摸一摸脉,如果脉是浮的就可以开麻黄汤,这个脉浮,应该是寸、关、尺这三脉都是浮在上面的,如果喝了麻黄汤四肢厥逆,就变成了甘草干姜汤证了。如果喝了麻黄汤,心脏不会产生动悸,这都是心脏比较好的。心脏不好的人,喝了麻黄汤,心脏的跳动就会加速,产生心悸。

我们从这个麻黄汤就可以判断病人的身体是否恢复,当我们在治疗病人的时候,处方里没有麻黄的时候,都很好,只要一加麻黄下去,病人会流汗,会排水,但是就是心脏受不了,神疲乏力,倦怠,这就表示病人的病还没有完全恢复,他承受不了麻黄的现象,那就不要给麻黄,只能等到病人觉得好得差不多了,能吃能喝能睡,大小便都正常了,那么,这个时候,可以试一下这个病人的心脏功能是不是完全恢复,就可以加一点麻黄进去,吃了以后,不心悸了,那就表示病完全恢复了,所以,我们在开药的时候,也可以治疗,也可以作诊断。

我们用麻黄汤,一定是无汗,全身疼痛,恶寒,脉浮。

五七:

伤寒论第四十八条原文: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二阳并病“→就是“太阳””阳明“并病,太阳初得病。”发其汗“→太阳病刚得到的时候,发病人的汗,如果发透了就好了。如果发得不够透,汗先出不彻→开处方的时候,药的剂量开得太少,病邪没有去,慢慢的,太阳证的时间过了以后,病的热邪转到阳明去了。

”续自微汗出,不恶寒,阳明证的话,还会流汗“→因为肠的津液还会往外走,但是阳明证没有寒证,都是热证,表证已经没有了,入到里去了。如果这种情形的时候,”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要先看病人到底在阳明还是在太阳,要问病人还有没有怕风?怕冷?有没有流汗?如果这些都有,就是表证还没有去,有表证的时候脉很浮。

中医有个观念,当病人有表证的时候,绝对不能攻下,下之为逆。这种状况的时候,可以小发汗。用”桂枝汤加葛根“就可以了。前面已然发过汗了,后面怕发汗发太多了,所以用葛根把津液补回来。

设面色缘缘正赤,,阳气怫郁在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脸色红赤的时候,代表胃的热气往上冲,阳气浮在皮肤表面上。发又发不出来,当解之熏之。”熏“为古人用一种药草熬水,蒸其水气以取汗之法。就是用煮药草,病人坐在旁边,熏病人,让病人流一点汗。因为怕喝药喝太多,而病人津液已经不够,因为有阳明证表示津液不够了,肠胃的津液再伤到的话,大便一旦堵到了,就变成承气汤证。如果是血里面的水不够的话,就变成白虎汤证。怕吃药吃太多不好控制,所以用药去熏他。用外在的方法使病人流一点汗,这是比较浅的方法。

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烦躁,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

这条辩讲的是,如果病刚好介在阳明和太阳之间,无法分辩,就问病人大便正不正常?如果还很正常,就不用管阳明。先解表再攻里,解表的同时,如果怕太重伤到津液,可以同时采用增加津液的药,吃稀饭或杏仁多加一点,或吃完”麻黄汤“以后,多吃些水梨,把肺的津液补回去。

这个48条辨讲的就是汗发得不够透彻,所以在太阳证的时候,给病人多发一点发汗,不会有事。因为”桂枝汤“里面有甘草、大枣,”麻黄汤“里面有杏仁,这样的方子是不会伤到津液的,所以”麻黄汤“里面麻黄开到五钱,杏仁也要开到五钱。如果吃了”麻黄汤“,因发汗发太过,造成贫血,那就是杏仁用太少了。

所有的症状都是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为什么知道汗出不彻呢?脉涩,涩脉,摸到的脉是扁的,所以,脉迟而细就是涩脉。汗出不彻,从脉可以看得出来,还有病人的陈述也可以看得出来。

皮肤痒,痒就是汗出不彻。最明显就是皮肤痒,风吹得很难过,这也是汗出不彻。汗发不透的时候,有时候是皮肤痒,有时候是皮肤有很紧的感觉。整个脸色是红润的,眼睛两边红红赤赤的,因为汗是从胃里面的津液来的,要发又发不出来。

胃气一直往上跑,整个冲在脸上,所以脸就会红红的,可是又流不出汗来。如果要很重的透发,太阳证的时候,就桂枝汤加重一些。如果表束到了,没有汗了,加”麻黄汤“进去。如果病人全部是热证,脉洪大、燥渴。用白虎汤,病人吃石膏的时候,也是得汗则解,。因此不单单只有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才有流汗的现象。

五八:

伤寒论第49条辨: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脉象浮数的,照理应当使邪气从汗出而解,假使误用下法,以致发生身体重、心悸动的,就不可再用发汗方法。应该是自动汗出,其病乃得解除。所以是这样,因为尺脉微弱,这是里气不足的标志,等待表里之气趋于恢复,津液自和,便会自动汗出而愈。

脉浮数,浮就是表,一息跳六七下,数代表热,发烧了,法当汗出而愈。看到表热,,汗一出就解掉了。若下之,应该发表,结果攻下,这病人身重心悸,因为攻下得太厉害了,造成病人气血两虚。

为什么身重?因为所有好的食物营养,本来是血的源头,通通攻掉了,造成血不够了,所以到四肢肌肉关节的营养不足,就会有身重。心脏缺血就会有心悸的现象,这时候病人已经血虚,就不要再发汗了,当自汗出乃解。

遇到这种情形,让他慢慢的自己恢复,自己流汗,胃气慢慢恢复就好了。为什么?尺中脉微,此里虚,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而愈。尺脉的地方,讲男人的精宫,女人的子宫,也就是胞中。

胞中是下焦阳聚的地方,也就是精的来源。摸到尺脉很虚很弱,重按就没有了,就是下焦虚掉了。血化成热,到下焦后成为精,就是我们的体力。所以精血是同源的,因此要确定病人里面津液很足的时候,才可以发表。遇到这种情形的时候,让他肠胃功能慢慢恢复,自己会流汗就好了。

有的人身体很虚,回来得比较慢。这样等不是办法,过去经方家在里虚很盛的时候,用”小建中汤加黄耆“。为什么用”小建中汤“?”小建中汤“就是”桂技汤“加饴糖,这饴糖就是麦芽糖。如果饴糖太麻烦,用普通的方糖也可以。这是专门治疗肠比较冷的状况。

有的小孩喜欢吃冰,吃冰后,饭就不吃了。因为吃冰后肠胃都冷掉了,肠胃都不蠕动了,当然不喜欢吃钣,吃了”小建中汤“以后,看到冰就没兴趣,。”小建中汤“在经方是拿来作补药的,小建中汤加黄芪让它固表,黄芪这药是固表,属于气药。气不足的时候,用来补气的。

例:孕妇,怀孕正常的状祝是血旺气衰,如果流产的时候,就是气旺血衰。所以怀孕的人不可能开黄芪给她吃的,但是如果要下胎就要把黄芪加重。黄芪本身是走表的,走皮肤表面上,所以皮肤病的药,都要加黄芪。所以遇到这种情形,看他有表证,又不可以发表,因为里虚,所以先去把里扶正,再 让他发一点表,所以用小建中汤加黄芪。

五九:

伤寒论第50条辨: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原文解释:脉象浮紧的是太阳伤寒症的脉象,照理应当出现身体疼痛等太阳伤寒见症,宜用发汗法来解表祛邪。如果尺部脉迟的,则不能发汗。为什么呢?因为迟脉主营气不足、阴血虚少,发汗会更伤营血,引起变症。

脉浮紧就是寒,法当身疼痛,他应该感觉到全身痛,宜以汗解之,要用汗来解他。假令尺中迟者,尺中脉很迟的时候,就是血不足了,血里面有百分之六十的水,血不够代表血里面的津液不足了,这时候不可以发汗,所以在开麻黄汤之前,要确定病人有没有足够的津液来发汗。

张仲景提供一个方法,就是摸一摸尺脉,平常开麻黄汤,病人的尺脉都很大,又浮又紧,摸寸脉是“阳”,也就是胸、肺、皮肤表面、上焦。摸关脉就是肝、胆、脾、胃、中焦;尺脉是“阴”,就是肾、膀胱 、下焦。

平常开麻黄汤给病人发汗的时候,一定是寸、关、尺三脉都浮在上面的,才用麻黄汤,这是用脉证来确定病人的身体虚不虚,如果吃了麻黄汤会手脚厥逆,就是病人的病变成甘草干姜汤证了。一般来说,如果吃了麻黄汤,不会感觉到心悸的人,都是心脏比较好的。

伤寒论第51条辨: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脉象浮,是病邪在表,可以用麻黄汤以发其汗。这条是在尺脉很壮盛的时候会用得到。如果是下针给病人发汗,就下“合谷”,“合谷”下针的时候要“飞针引气”,起针的时候转针,一边起针一边转,下去的时候直直的下,引到第三次的时候,病人就冒汗了。

头痛、印堂痛用“承气汤”;偏头痛就是“小柴胡汤”;整个头痛、头顶最痛用“葛根汤”。

伤寒论第52条辨: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脉象浮而数的,主病在表,治疗可用发汗法,如见发热、畏寒、头身疼痛、无汗等太阳伤寒见症的,适宜用麻黄汤。

发汗,有它必要的条件,如果说病人已经在发汗了,不会开麻黄汤的。因为病人的表已经开了,病人的症状除了脉浮数以外,一定兼有恶寒和无汗,所以麻黄汤和桂技汤最简单的区分就是一个无汗,一个有汗。麻黄汤证一般发烧温度比较高,无汗,怕冷比较严重。

六十:

伤寒论第53条辨: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病人经常自汗出的,这是营气和,但营气虽和,而在外的卫气不和,由于卫气不能与营气谐和,所以常自汗出。因为营行于脉中,卫行于脉外,可以再用发汗的方法,使营卫趋于协调而愈,宜用桂枝汤。

中医对营卫的观念,营就是血,卫就是气,营在肌肉里面,营的路线,从动脉血管到小血管到孙络,中医讲的孙络就是微血管的部份;气就是我们的动能,所以气虚掉的时候,就没有什么力气,讲话都懒得讲。

卫气的路线就从腑,往往这个气从肠胃吸收营养后,从淋巴系统一直走,走在皮肤毛孔;所以有流汗和流血两种,在血管里面看到的是血,血管的外面有一层薄膜圈到了,这层网膜就是中医讲的气的走向。

网膜的力量很强,常见心脏的动脉血管破掉的时候,网膜会把它包到,在没有完全破裂之前,还有一段时间可以急救,而且在破掉之前会有症状。病人的症状就是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心口绞痛、刺痛。

五六十岁的人常常在副主动脉上面破裂,在心脏的上方有一副主动脉,血出来很多,往往有网膜包到,就是被气包到了。病人不会马上死,可是,很危险,病人不能动,一动就喷出来了。

中医的方法是让血急速的流回去,加强网膜的力量,让血管愈合。西医的方法就是把这一段割掉,接个血管上去,在接的时候,把动脉导到维生机上面,很快的接完血管再导回来,接个人工血管,这样就没有网膜了,就没有第二次机会了。往往再发病的时候,血已经喷出来了,所以中医讲的气血同源,讲的就是血管外面的网膜。

病人常常自汗出,病人本身平常就在流汗。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

人的气血要两和,血管的网膜和淋巴系统的气是相通的,如果血管里面的水少了,它会自动供应水,如果血管里面的水太多,水自然会出来,给淋巴系统传到皮肤毛孔,发汗发掉了。互相有协调作用,所以两者的管路是通的。

当气和血不协调的时候,“桂枝汤”最大的功能就是“调和营卫”,汤剂下去后,本来不协调的变得协调了,本来淋巴系统里面的水份,要进入血管里面的。如果气太旺了,水太过了发到皮肤表面,这水原本应进入血的,结果跑出去,就代表营卫不协调。

所以平常没事流汗的人,气候又没变化,突然流虚汗,就是代表“营卫不协调”。这时候没有病无所谓,有症状逆就可以吃桂枝汤,让它协调。中风证是伤到卫分,只需要用到桂枝,而伤寒是营卫两伤,因此麻黄与桂枝必须并用。

新药物学知道麻黄素有刺激中枢神经的功能,是作用于交感神经兴奋药,我们用作发汗药。麻黄素,西医用在急救、兴奋上面。也知道麻黄会发汗,但是西医只用单味的麻黄,用麻黄素发汗和维他命,造成很多的问题。

吃单味的麻黄素并不能发汗,,如果麻黄素没有桂技,,只是个宣肺的药,不能得到真的汗。因为麻黄素是阳药,能把气管打开来,性轻而且升,一下就跑到脑部去了。头部阳气很盛,当然会睡不着觉,所以张仲景在汤剂用麻黄的时候,一定把麻黄素先煮掉。

中药讲“气”和“味”,所以《神农本草经》上面一定讲“气”和“味”。药有的时候要取药的“气”,有的时候要取药的“味”。例:大黄用来泻头面五官的热,大黄是寒凉的药,是消炎的药,如果牙齿痛、头上的病、眼睛红肿,取大黄的性就要用开水煮。所以,麻黄汤就是用滚水煮下去,这消炎的药就走上面,就是取它的气。如果把大黄煮两个小时,药味都煮出来了,这是取它的味,这时候大黄是往下走,而不是走到头上,所以大承气汤就一定是取它的味,因为要攻下。

所以麻黄煮过以后,就不取它的气,取它的味了,麻黄直接进入肺,用麻黄发表流汗的时候,一定加桂枝在里面,因为没有桂枝,麻黄不会流汗,麻黄进入肺让气管打开来,不论寒证热证都用得到麻黄,所以小青龙大青龙都有麻黄。

六一:

脉象浮而数,表示病在表,治疗的时候,可以用汗法,如果有发热畏寒,头身痛,没有汗,那就是用麻黄汤。

太阳中风伤的是卫气,太阳伤寒营气卫气都伤,中医对营和卫的观念就是,营是血,卫是气,当营和而卫不和的时候,病人常常会自汗,因为营行于脉中,卫行于脉外,可以用桂枝汤来发汗,让营卫趋于协调,病就会好,所以,我们平常可以时不时的喝一点桂枝汤,调和一下营卫,桂枝汤中的桂枝是行阳,白芍是行阴,所以,桂枝汤是调和营卫最好的一个方子。

营行于脉中,这个脉其实就是我们人体的微循环系统,也就是中医讲的孙络,营是血,但血中也有气,这叫营气,营气和血并存在脉中,如果血中没有营气存在,血是不会流动的,常以营血这样来称呼,“营”相对于“卫”来说是阴,因此,也常叫“营阴”。

卫行于脉外,卫是气,气就是我们人体的动能,所以,气虚的人,就没有力气,讲话都没有力,“卫”相对于“营”来说属阳,卫行于脉外,就是固营,如果卫气虚,营会溢出脉外,就会自汗,倒汗,所以,营卫要相对平衡,当营卫不和的时候,太阳中风,卫气受伤而亏损,可用桂枝汤,太阳伤寒,营卫都伤,麻黄和桂枝都必须要同用,这时候最好的就是用麻黄汤。

这个营卫之气来源于我们的食物,食物进入到胃,再进入到小肠,小肠吸收的营养经脾的传输运化,将水谷精微上输于肺,在经肺生成营气、卫气和宗气,最后输布到全身。

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肺的宣发输布功能正常,我们人体的营卫之气的生产就应该很正常,当然还要与其他脏器的协调配合,才能使我们人体正常运行。

营卫不和:一般是指表证自汗的病理而言。表证自汗有两种情况:

一是“卫弱营强”。因卫外的阳气虚弱,失去外固的能力,汗液自行溢出,临床表现为身不发热而时自汗出。

二是“卫强营弱”,因阳气郁于肌表,内迫营阴而汗自出,临床表现为发热时而自汗,不发热则无汗。

营气属阴,经脾散于肝而bai达于心;du心主血脉,故营气不分白昼zhi行于脉内。

卫气属阳,经肺而宣百脉。白天,卫气行脉外,而夜间,肺气敛而卫气入脉间,此为正常法则。

营卫互动,一阴一阳,平衡而协调。若某种原因致卫不行脉间,营不守脉内,则为之“不和”。

人的气血要两和,血管的网膜和淋巴系统的气是相通的,如果血管里的水少了,淋巴系统会自动供应水,如果血管里面的水太多,水自然会进入到淋巴系统,最后由淋巴系统传到皮肤毛孔,以发汗的形式流掉,所以,血管的网膜与淋巴系统是有作相互协调的作用,当营和卫出现不协调,就用桂枝汤,桂枝汤最大的功能,就是调和营卫。

平常没有桂枝汤证,只要是营卫不和,也就是气血不和的时候,容易发热流汗的人,身体没有其他疾病,都可以吃桂枝汤。

六二:

伤寒论第54条辨: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病人内脏没有其他的疾病,时而发热,自汗出而不能痊愈的,原因是卫气不和,不能卫外为固。可在病人发热汗出之前,用桂枝汤发汗,使营卫重趋调和,病则可愈。

这就是说平常没有桂枝汤证,如果营卫气血不和的时侯,都可以吃桂枝汤,像这种时发热自汗出的人,就像一根水管,常常有水就不容易坏,放在太阳下没水,很快就干掉破了,所以容易没事发发热,流一点汗的人,就吃桂枝汤,把桂枝汤当作补药来吃。

北派的补药不是注重滋补,而是注重调理,调整得很好。吃下去的食物才是真正的营养。 桂枝汤名为发汗之剂,实为补气益血之剂。所以对气血很有帮助,非常的好,甘草和大枣也是补养之品,加以缀粥补养津液,所以在早餐之前,先吃个几勺桂枝汤,再吃稀饭,可以让气血调得很好。

伤寒论第55条辨: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原文解释:太阳伤寒,脉象浮紧,没有及时发汗,因而发生鼻衄的,仍可用麻黄汤主治。

脉浮紧,不发汗,就知道是麻黄汤证。表寒很盛了,因致衄者,如果得到了流鼻血,一般来说,鼻血流出来之后,症状就没有了,热就退掉了。为什么?因为肺开窍在鼻,所以肺的血管直接进入鼻,因为麻黄入肺,肺被寒束到了,肺的热没办法宣泄,就往上走。所以,就会流鼻血了。

这条辨讲的是,如果得衄还是没解的,可再用麻黄汤。所以如果小孩感冒流鼻血,不要急,这是因为小孩“阳”比较亢,才流得出来。 周禹载曰“夺汗无血也”,病人流鼻血的时候,一发表,鼻血就停掉了。

为什么?血本来就在血管里面,一发汗以后,表没被束到,血液循环就会很流畅。血管里面有瓣膜不让血往回流,而且血管都有一定的弹性,血过不去的时候,血管就会破裂,在鼻子上就是流鼻血,在脑里面就是脑中风。

所以平常有不和的时候,常常吃桂枝汤,让营卫和就不会出血,所以北派预防脑中风的,除了灸“足三里”以外,就是吃桂枝汤了。桂枝、白芍让血管的弹性很好,遇到寒,血管会收缩,遇到热血管会扩张,所以,补血管的药都是热药。

因为西医没有分寒热的,西医治疗头痛的时候,开止痛药,就是血管舒张剂,舒张血管就是硬把血管撑开来,一撑开来血就流通了,当时舒解了 ,但是药效十二小时过了以后,痛回来了以后,血管会绷得更紧,头会更痛。

六三:

伤寒论第56条辨: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伤寒论第57条辨:伤寒发汗,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主之。

太阳伤寒,脉象浮紧,“浮”表示病在表,“紧”表示寒,“浮紧”表示表寒很盛,当表寒很盛的时候,没有及时发汗,因而出现流鼻血的,按正常情况,流了鼻血,热就应该退掉,症状就会消失,为什么?因为肺开巧于鼻,肺被寒束到了以后,肺的热没有办法宣泄出来,而鼻子和肺是我们人体与外界最直接的通道,所以,肺的热就直接从鼻子宣发,就会流鼻血,在这种情况下,病的症状还是存在,病还没有解,那么,我们还是可以用麻黄汤。

麻黄汤中麻黄,杏仁,桂枝,炙甘草,麻黄宣肺,把肺打开,杏仁来滋润肺的津液,麻黄与杏仁配伍的时候,是不会出汗的,一定要开桂枝,病人才会出汗的,桂枝与麻黄配伍的时候,可以同时把营卫都解掉。张仲景加杏仁的目的,就是怕麻黄与桂枝在发表时候,伤到肺里的津液,所以,加上杏仁来预防,滋润肺的津液。

当我们用麻黄宣肺的时候,肺开巧于鼻,喝了麻黄汤以后,全身的血液流动会加速,正常情况,病人会发汗,但是,病人没有发汗,而是鼻子流鼻血,代表病还没有完全去掉,我们人体全身有36000个毛孔在呼吸,还有两个最大的呼吸孔就是鼻子。从毛孔发出来的就是汗,从鼻子出来的就是血,虽然东西不一样,名称也不一样,但是,却是来源一个源头,因此,我们常常说汗血同源。当我们看到流鼻血的时候,还要用麻黄汤,一定要让发汗,病才会完全好。

有的人得了伤寒,六七天不大便,身体里面有燥矢,造成了头痛发热,像这种,可以用承气汤,承气汤证的头痛一般是在印堂这个地方。印堂这个地方属于是标准的阳明痛,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当胃肠堵到了,浊气会冲到头上,所以,印堂这个地方有痛,或者有红丝,有红丝就提示有痔疮,这就是用承气汤的时候。

关于承气汤,伤寒论中有三个,一个是调胃承气汤,一个是小承气汽,一个是大承气汤,这三个承气汤怎么用,什么时候用,这里就要区分一下,当堵在十二肠的时候,用调胃承气汤,当堵在小肠的时候,就用小承气汤,当堵在大肠的时候,就用大承气汤(见图十)。

三个承气汤的症状不一样,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小便是黄的,为什么呢?因为里面有热,且干燥,就是因为干燥,才大便困难嘛,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看小便,因为有里热,所以,小便是深黄的,正常的小便是淡黄的。

当我们知道小便是深黄的,里面热盛,有便秘,用承气汤在攻下的时候,那么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还需要再攻,什么时候不攻了,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不知道这一点,老是攻下去,太过了也不好,还没有攻完就不攻了,这也不对。那么攻到什么时候停止,我们就看他的小便,小便原来是深黄的,喝了承气汤以后,变成了棕色的黄,这表示里面还有积热,还需要攻,变成了淡黄了,就不用攻了。

有的人得了伤寒,六七天没有大便,头痛发热,但小便是清的,我们就知道这个头痛发热与里没有关系,病还是在表,这就需要发汗,如果有头痛的会流鼻血,还是用桂枝汤。这里讲的就是有便秘,但病又在表,所以,要先解表,先解表的前提是小便是清的,按道理,伤寒应该是用麻黄汤,但是,像这种情况,用桂枝汤比麻黄汤要好。

在临床上,我们可能要灵活运用,有的时候不能按伤寒论条辨那么终规终矩,当我们确定病人是伤寒了,而且还便秘六七天甚至还更长时候,我们问他病人尿的颜色是什么颜色,他说是深黄色,像泡的浓茶一样,那我们就可麻黄汤加承气汤一起下都没问题,这样表里双解。当然,便秘只有两三天,那就先解表再攻里。

伤寒,我们前面讲过是营卫都伤,当用麻黄汤发汗以后,病已经解了,过了半天,病人又发热,还有点心烦,脉象浮数,这也就是说营解了,卫还没有完全解,这是什么原因呢,有可能是麻黄汤里的桂枝的剂量开的不够,麻黄汤过了半天,药的力量已经差不多了,但是表还没有完全解,也就是说汗还没有完全发透,但是,毛孔已经打开了,就不需要麻黄汤了,脉是浮数,代表是表证,这个时候可以用桂枝汤来发汗解表,把汗发透,病就可以全愈。

六四:

伤寒论第58条辨: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若吐,吐法的应用,可以用在病人中风的时候,痰涎塞住,被西医在“天突”的地方开洞抽痰,无法下针,只能用药,汤熬得很浓,药下去的时候,一边喝一边痰就喷出来了,把药也喷出来了,再灌再喷,再喷再灌,喷到后来没有痰了,药就进去了,这就是用药去急救,这就是吐法。

阴阳自和者,就是胃气自己恢复,回来了,所以小孩感冒发烧,都没胃口,大青龙、小青龙用了以后 ,一旦小孩说肚子饿,就是有救了。也可以从寸脉与尺脉有没有胃气,来看病人阴阳自和与否。这个时候虽然亡津液,但是张仲景的观念是,让病人自己痊愈之后,不开滋补的药,等到病人健康的时候,才可以吃补药调养。

被汗、被吐、被下的时候,津液就很少了,如何知道脾胃功能恢复了?第一摸脉,一息四至,就是有胃脉,第二、病人会微微的发汗,第三、,病人感觉到饿,第四、,舌苔变的比较薄白的现象。

伤寒论第59条辨: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经过峻烈的泻下之后,又用发汗的方法,以致小便不利的,这是损伤了津液的缘故。不可用利小便方法去治疗,得到津液复而小便利,就可自然痊愈。

攻下再发汗,大下了之后,会造成里虚,所以开承气汤不能开太重,要恰当,如果发表太过,造成病人里虚,里面就是阴虚,表就是阳虚,这时候津液亡了,肠里面都没有津液了,怎知病人没有津液了?因为病人小便减少了,小便只有一点点,如果病人精神好,就不用开药,让病人自己好,等到小便正常了,就好了。如果病人精神不好,才开药去治疗,如果很危险了,如人已昏厥了,开“四逆汤”去救他。

用了吐法与下法之后,怎么知道病邪去掉了没有,就是看病人口渴与否,如果病人口渴,就是病邪已经去了,不再给药了;如果没有口渴,才考虑再攻。所以像是开十枣汤这种药,一般都只开一剂,一剂吃完之后,问病人口渴不渴,口渴就不再给药。

伤寒论第60条辨: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原文解释:泻下之后,又行发汗,出现畏寒战栗、脉象微细的,这是误下复汗,导致阴阳俱虚的缘故。

攻下了以后,里面阴就虚掉了,然后又复发汗,阳也虚掉了,如果病人有振寒的现象,发冷、手脚冰冷的现象,这时候摸病人的脉,可能一息二三至,脉跳得很慢又很微弱,就知道内外俱虚,内外都虚掉了,这时候常常用到四逆汤。

内外俱虚,即阴阳两虚,轻则“四逆汤”,重则“四逆加人参汤”。人参在这是补气的,在张仲景的观念人参是专门对肠胃功能的,所以心下痞的时候常常用人参,甘草干姜是对脾阳,附子是对肾,让脾阳和肾阳恢复,因为胃功能不好,所以再加人参下去,让胃也好。

六五:

伤寒论第61条辨: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原文解释:误用泻下之后,又误发其汗,致肾阳虚弱,病人出现白天烦躁、不能安静睡眠,夜晚精神委靡昏昏欲睡而不烦躁;不作呕,无口渴,无表症,脉象沉微,身有微热的,用干姜附子汤主治。

内经里提到过昼为阳,夜为阴,昼为气,夜为血,如果一个人白天没问题,晚上有 问题的时候,一定是阴不足,如果一个人晚上很好,白天有问题,那么,一定是阳不足。

当这个病人攻下以后,再去发汗,造成了阳虚,阳虚以后,阴就会占主导地位,阴就会欺阳,阳就会往上窜,窜到胸膈,人就会烦燥,窜到头上,就睡不着觉。我们前面讲过,病人有病最怕的就是烦燥,这种烦燥,并不是阳盛,而是阳特别虚,身上没有热症,也就是完全看不到表证,所以,用干姜附子汤来补阳。

不呕,代表肠胃没有问题,不渴,津液也没有丧失掉,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就是阳虚掉了而已,干姜附子汤主之,干姜是壮脾阳的,附子是壮肾阳与心阳的,阳不足补阳就好了,不需要用炙甘草来补津液,所以这条辨是完全的阳虚证,阴完全正常没有问题,所以药不必多用。

阴虚者,当救阴。阴阳两虚者,当阴阳两救之。祇有阳虚、则当救其阳,救阳急不宜缓,以阳主生化,无阳则不化,各组织机能有立绝之危,所以,这第61条辨就是以“四逆汤”去甘草之缓,但取姜附之迅烈以救之。

干姜附子汤常用在救逆的时候,有一本中医书叫《三因极——病证方论》,什么叫三因,就是内因,外因,不内不外因,这本三因方的《中寒治法》篇里面专门对干姜附子汤的治法作了详述。

原文是这样写的:“治中寒,卒然晕倒,或吐逆涎沫,状如暗风,手脚挛搐,口噤,四肢厥冷,或复燥热。干姜(炮) 附子(炮去皮脐,等分),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盏半,煎七分,去滓,食前服。入肝,加木瓜;入肺,加桑白皮;入脾,加术;入心,加茯苓。随证加之。”这是三因方的原文。

在《圣济总录》里说了“附子散”治小儿冻疮,这个也是用附子和干姜打成散剂外敷在冻疮上,其实单是这样敷是没有多少用的,必须要内服当归四逆汤,这样的出来的效果可以说是杠杠的。

干姜附子汤真正在救逆的时候,剂量可以开大一点,把汤剂煮得浓一点,人都昏迷过去了,你还按常规开药,那可能就不能救逆了,这个时候,可以放手一搏,让生附子把命门火补起来,把心阳温起来,这才是干姜附子汤真正的救逆。

六六:

伤寒论第62条辨: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太阳病用发汗法以后,身体疼痛,脉象沉迟的,用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治。

发了汗,身体还在痛,按道理来说,伤寒的时候,因为寒束在表上,所以身体会痛。发了汗身体还在痛,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处方开太过了,发汗的药开太强了,这个疼痛是因为津液伤到了,孙络没有津液干掉了造成的。

病人的脉沉迟,沉代表病在里,迟代表寒,那么脉沉迟,表示有里寒,这时候,如何才能把发得太过的津液补回来,就是用新加汤,这个新加汤,还是桂枝汤的加减方,桂枝是调和营卫的,它是补气血的药,非常的好。

因为身体的四肢末稍都在疼,所以芍药加重,让静脉流回心脏的力量加强,为什么用生姜?药吃到胃里面的时候,生姜的功能,就是让胃吸收到以后,散开来进入到肺里面去。生姜的功能就是能够散寒,把力发得更强,能够透到肌表去。

为什么加人参?津液因为发汗散失太多了,用人参把津液补回来,殷津液补足了,这时候用大枣、甘草来补津液都来不及了,桂枝汤里面重用芍药,重用生姜,再加人参就是新加汤。专门用在发汗发太过了以后吃的处方。

但是如果发汗发太过,汗流不止的时候,就不是这个方,是用桂枝汤加炮附子,我们知道,炮附子有固表的作用,生附子是壮里阳的。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四两,甘草二两炙,人参三两 ,生姜四两切,大枣十二枚劈,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服,余依桂枝汤法。

桂枝三钱,芍药四钱,原本桂枝芍药等量,这时候重用芍药,所以用四钱,人参的量可以多加一些以补气。

新加汤的辩证要点,津血亏虚,身体疼痛,因津液亏虚造成了四肢拘挛。常会用在急性伤寒病后期或者是慢性病当中。如果有表证和胃气虚,那就要认真仔细的审查,看看有不有新加汤证。表证未解而有里虚的时候,治疗必须扶里,先把虚补起来,再去解表之邪。如果有厥逆,下利,新加汤就不能用,应该先救里,当里救回来之后,再救其表。所以,中医讲的是辨证论治,方证对应。

六七:

伤寒论第63条辨: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

原文解释:发汗以后,出现汗出、气喘,而畏寒症状的,但头痛等表症已除的,为热邪壅肺所致,不能再用桂枝汤,可以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疗。

病人得了太阳病,发汗以后,病没完全好,汗出而喘,没有大热,这个时候不可以用桂枝汤,可以用麻杏甘石汤。平常我们在临床上,病人得了太阳证,不管他是桂枝汤证还是麻黄汤证,还是葛要汤证,刚开始病在表,由于各种原因拖延了病情,使之表邪入里化热,热邪伤肺,这个时候用桂枝汤去发汗解表,表证倒是没了,由于病在肺上,于是,病人出现汗出而喘。这个时候就不能再用桂枝,可以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来进行调理治疗。

病人星期三得病的,本来只是感冒,星期六才来医,病的表邪已经进入肺了,就是西医讲的滤过性病毒已经进入肺了,结果桂枝汤下去,表证没了,病人开始胸腔有问题,西医就说是病人得了肺炎。

本来是感冒,太阳证来不及治,一发完就会有这个现象。因为病在肺上面,所以病人汗出而喘,病人流汗,肺主皮毛,主表,所以这时候用麻黄,麻黄入肺,可是已经表虚了,不可以再发汗、所以不可能用桂枝。

为什么用石膏?石膏的性非常的寒凉,石膏就是白虎,白色很寒凉的药,中医还有一个观念,就是白色为阳,黑色为阴,石膏虽然是大寒的药,但是,由于它是白色,我们也可以把它定义为阳药,当我们把石膏定义为阳以后,在剂量上,就可以放大一点。

石膏和麻黄碰在一起的时候,麻黄把石膏带到肺,本来有肺炎,就是肺有壮热。石膏能够去热,麻黄和石膏并用,病人不会流汗。但是,可以从小便解掉的,因为痰很多,肺很热,所以加了杏仁去痰。

麻黄,杏仁,石膏这三味药下去,怕麻黄还来不及发散,胃还来不及吸收药,药就到小肠大肠去了,所以加甘草,甘草有两个功能:一是停在胃,让药能停在胃上,直接到肺上面去,二就是为了没消化的食物,所以张仲景常常在感冒药里面加甘草,就是让胃里面还没消化的食物,不好的分解掉,好的留下来。因为甘草可以解百毒的。

麻黄扩张肺管,使肺中之 郁热得以排泄,用石膏消肺中发炎,杏仁下平气喘,甘草缓肺急迫。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简化一下读成麻杏甘石汤,这样字少一点好记一点,这个麻杏甘石汤主要就是由风热袭肺,或者是风寒,郁而化热,壅遏于肺,肺中的热就会炽盛而伤津,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口渴,喘逆气急,有的还会出现鼻翼煽动,这时就要马上清泄肺热,只要把热清掉,气就会平和,气喘,口渴都会得到解决。

六八:

有人把麻杏甘石汤称之为肺炎第一方,对于小孩子发高烧引起的肺炎效果特别的好,有好多医家用来治疗麻疹肺炎,大叶性肺炎,效果都不错,最关键的是费用很低。这可能就是中医为什么不能跟西医比的原因,西医随便一个感冒都是几百块钱,那是遇到肺炎,别的不说,一句话就把病人家属吓倒了,赶紧住院,不然有生命危险,这一住进去,不是几十块几百块能解决得了的问题。

现在有很多的中医喜欢在经方上做加减,当然,我并不是反对做加减,根据病人的特殊情况,有的时候是必须要做加减的,例如像《麻症集成》卷四里就在麻杏甘石汤里加了瓜蒌,力子,前胡,川贝,和竹叶,这个方子就是专门针对麻证发热引起的胀痛,咳嗽不断,寒气郁堵。

中医讲的是方证对应,但有的中医师喜欢加减,并不是因为需要,而是感觉好像不加点药,心里总是不放心,也不能显示自己高明辨证论治的能力,有的在治疗咳喘的时候,就在麻杏甘石汤里加点鱼腥草,黄芩,连翘,桔梗,金银花等等,其实有很多时候,加味是没有多少作用的,药味多并不意思味着药力强。所以,我们常把经方称作为经典之方,绝对处方,只要证对就不需要加味了,只是在剂量上做调整就可以了。

麻杏甘石汤里有麻黄,我们吃进去并不会发汗,为什么?我们来看看这个方剂,开麻黄的时候,只要有石膏,不用担心太重,当然,麻杏甘石汤与大青龙汤不一样,开大青龙汤时候有一个技巧,我们前面讲过,在这里再啰嗦一下,就当是复习,假如说麻黄开六克,那么杏仁开两克,石膏开四克,杏仁加上石膏的量正好等于麻黄的量,只要按这样的方法去开,病人喝了药下去,绝对不会伤到津液。在这里又要讲到加减,当病人痰多热少的时候,杏仁多一点,石膏少一点,热多痰少的时候,石膏多一点,杏仁少一点,在剂量上做加减就可以了。只要证对了,就不需要加味了,除非还有其他的症状。

麻杏甘石汤里的麻黄是宣肺的,也就是把肺打开,麻黄质轻,善于走上焦,心肺,走气分,有麻黄,不加桂枝,是不会发汗的,但是他可以把皮肤毛孔打开。石膏的目的就是清热,特别是肺里的热和胃里热,所以,他能够退烧,由于石膏是金石类药物,质重,所以,下行的力量也是很强的,当石膏与麻黄配伍的时候,麻黄把肺打开,把皮肤毛孔打开,就像家里把窗户打开一样,石膏就可以把肺里的热从皮肝毛孔散发出来。

杏仁是去痰,润肺,还有一味甘草,甘草大家都很熟悉了,是缓急止痛,调和其他药的作用,他就是一个和事老,当然,他还可以补中益气,但是甘草唯独不能与大戟、甘遂、芫花同用,当方剂里有大戟、甘遂、芫花的时候,把甘草换成大枣就可以了。

麻杏甘石汤这个方剂,主要辩证要点就是汗出而喘,只要是感冒所引起的急性肺炎都可以用麻杏甘石汤,不管是风热感冒还是风寒感冒所引起的,都可以用。

麻杏甘石汤与大青龙汤不一样,麻杏甘石汤是没有热,不需要麻黄来发表,所以,麻黄的剂量不是很高,大青龙汤是壮热,所以,麻黄的剂要开得高一些。当你辩证正确以后,病人需要,你就不要怕,如果你怕,不敢大剂量开麻黄,而是加了其他的药去辅助,从而耽误了病人的病程,这样就不好。

有的时候,没有效,不是你的药方不对,而是你的剂量不够。所以,需要的时候,下手要重,不要怕,但是不要怕有一个前题,那就是比例,绝对是黄金比例,所以,每个方剂,都是用比例来说,而不是具体的用克来说。

临床验证,应用麻杏石甘汤的目的主要在于清泄肺热,不在于发汗。只要肺有热的病人,不论有汗与无汗都可以用麻黄。张仲景在原文中论述“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主要是指邪热在肺,虽体表无大热,并非不热也。 应用石膏配麻黄,仍为泄其肺热。如果有大热而喘,应适当加大石膏用量,这样才可以把热去掉。所以,不管体表有无大热,只要肺的内部郁热,都可用石膏。

麻杏石甘汤在临床中,应用也很广泛,例如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麻疹、百日咳、白喉病等。 只要是临床表现有肺热证的病人,例如有咳嗽、喘息、发热、烦躁、口渴、痰色黄、咯之不畅、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等,都可以用。

六九:

麻杏甘石汤其实是麻黄汤的变方,把桂枝换成了石膏而已,虽然只有一味药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作用完全不一样。其中麻黄桂枝是相须的关系,辛温发汗以散风寒,是发汗最厉害的,麻黄配石膏则为辛凉甘润之剂,可清泄肺热。 关于麻黄与石膏配伍的用量的比例,当视病人病情的具体情况而定。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四两去节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  石膏半斤打碎绵囊 右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沬,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开麻黄的时候,如果有石膏在,不用担心太重,要让石膏达到肺的每一个血管里面。麻黄去节,麻黄的节能够止汗,所以要剪掉。麻黄用三钱,杏仁差不多用两钱,最多可以到五钱,石膏也是四钱到六钱,和麻黄量相等就可以,甘草二钱或少一点。

石膏一般用棉布包起来,先煮麻黄减二升,就是先去掉麻黄的气,留麻黄的味,不要麻黄跑到头部去了。开大青龙汤的时候,麻黄开六钱,杏仁开两钱、石膏开四钱,如此一来,杏仁加石膏与麻黄的六钱相等,就不会伤到津液。石膏的目的是去热,杏仁是去痰、润肺。因为麻杏甘石汤的病人没有大热、没有发高烧,所以麻黄的剂量不用很多,麻杏甘石汤不是用来退烧的。

“类聚方广义”曰:哮喘胸中如火,气逆涎潮,太息呻吟,声如拽锯,鼻流清涕,心下鞕塞,“虚里”动如奔马者,宜此方。 大青龙汤就是麻杏甘石汤加三味药,就是麻杏甘石汤加桂、姜、枣就变成大青龙汤,所以大青龙汤有表证。

用桂枝和麻黄把它发表,所以麻黄用到六钱;除了清里热还要解表,麻杏甘石汤和大青龙汤的分辨,同样是气喘也是热,问病人胃口好不好?胃口好就吃麻杏甘石汤,胃口不好的吃大青龙汤。因为甘、姜、枣就是开胃的药,药吃下去,为什么会流汗?就是靠肠胃的津液去流汗的,胃功能没有了,那还有津液流汗,就是这样分类的。

我们来看看麻杏甘石汤剂量比例,麻黄二,杏仁二,炙甘草一,石膏五,简单记忆:炙甘草一麻杏二,石膏用五下重饵。我们在煮药的时候,用七碗水,先煮麻黄,水涨了以后,看到有白色的泡沫,把泡沫打掉,再下其他的中药,煮成两碗水,温服一碗。

麻杏甘石汤的方歌: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我们从方歌里基本上就能看出麻杏甘石汤的作用以及功效,所以,我们平时要多背方歌和剂量简单记忆法,这样有助于初学中医的入门和临床应用。

七零:

伤寒论第64条辨: 发汗过多,其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第64条辨解释:发汗太过,汗出太多,致心阳虚弱,病人出现双手交叉覆盖心胸部位,心慌不宁症状的,须用手按捺方感舒适的,用桂枝甘草汤主治。

第64条,发汗发太多,一定是麻黄汤,麻黄汤把胸腔的水都发汗发掉了,由于人体都有自救功能,当你胸腔的水发掉了以后,下焦的水就会自动往上冲,来填补水分,当冲上来的力量太大的时候,病人就感觉到心下悸。

为什么叉手自冒心?当水往上冲,冲到胸腔太大了以后,就会有心下悸,病人会感到很难过,于是就想用手压住心胸部位,,按着就比较舒服。

中医的心下悸,并不是临床上看到的心脏在慌,而是“中脘”的地方在跳动,因为天阳在上面干掉了,把水硬往上吸,所以梗在“中脘”的地方,这时候就可以用桂枝甘草汤。

心下悸是什么概念,伤寒论后面会出现很多这样的词语,心下悸,脐下悸,我想有必要把它做一下解释,心下悸就是在鸠尾这个位置(如图一),用手摸在那里,会感觉到有脉跳动。

图一

脐下悸,以肚脐为中心,有脐上脐下脐左脐右,当肚脐左边有动悸,我们从肝上入手,肚脐下面动悸,从心脏入手,肚脐在正中央,如果动悸,从脾脏入手,肚脐右边动悸,从肺脏入手,肚脐上面动悸,从肾脏入手(见图一)。

当我们使用麻黄汤的时候,肺里的津液会往外走,从皮肤毛孔流汗出来,人的身体处在正常情况下,当汗一出去以后,津液会自动补位,我们知道小肠属火,大肠属金,当食物从嘴里到达胃里以后,经过小肠,小肠属火,所以,把食物分解掉,所有的营养被脾所运化,剩下的糟粕和水就进入到大肠,大肠在上面,小肠在下面,我们人体很智能,不会浪费一滴水,小肠属火在下面烧,把大肠里的水气化, 这个过程叫金生水,这个水便会回头进入到肺里,(见图二)这才是我们津液的来源,我们的口水是由肺里来的。

图二

从上面分析, 小肠虚寒,不能气化大肠水分,大肠里的水太多,那么就会出现泻泄,不能气化大肠的水分,津液源头枯竭,就会出现口渴。所谓寒证的渴,都是舌苔白润。

我们身体受用的水,一定是从食物得来,平时口渴喝进去的水是不会进入到肺里,到了胃里以后,在水分这个地方就发散到了我们全身,所以,大热天喝了水,马上汗就出来了,能不能止渴,有一点,但是不明显,为什么,因为肺主皮毛,汗一出来,就可以滋润我们的皮肝,所以,大热天游泳整天在水里泡着是不会口渴的,只要离开水面就会口渴,就是这个道理。

有的不流汗,喝进去的水则是进入到膀胱,膀胱在小肠前面,小肠是火,他就可以把膀胱里的水气化,气化的水不是进入到肺,而是进入到肝脏,这个过程叫水生木,肝脏是藏血,所以,血液粘稠的人可以多喝水,剩下的脏水最后就尿出来了。

七一:

当发汗太过,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在这种情况下就用桂枝甘草汤。

回过头来看桂枝甘草汤,当我们发汗以后,下面的水不能补位,被堵在胸膈这个地方,引起了心下悸,叉手自冒心,按在那里会舒服一些,中医有个概念,只要是拒按的,按到不舒服,那就代表里面是实的,表示里面有东西,例如肿块,肿瘤,大便堵到。只要是喜按,那就代表里面是虚的,没有东西,是空的。

正常人发汗就好了,有的人人平常肠胃就不好,汗发掉了,水气不能很快的补位,就出现了心下悸,叉手自冒心,按到会舒服一点,表示里面是虚证,是水往上冲堵到了。

我们人体里的水和水气是不相等的,水气是我们身体所受用的,水,我们身体是不受用的,也就是说水气是热水,水是冷水,是寒的,我们像这样来理解。这个冷水到达心下以后,心是火,是热的,就像汽车的引擎,汽车引擎在高速运转的时候,你倒上冷水试试看,会是什么结果,所以,我们人也是一样的,这个冷水到达心下以后,就会产生动悸,这个时候就是用桂枝甘草汤。

用桂枝的目的就是加强心脏博动的力量,博动的力量强,喷射的力量就会强,所以,桂枝甘草汤特别是对西医所说的什么心律不齐心动过缓,心肌缺血,或者是风湿性心脏病,根据病情在这个基础方上进行加减,效果都是不错的。

桂枝在本草里专门详述了降冲逆,但是很多人对桂枝的理解只是辛温解表,仅作为解表药使用,而对桂枝其他的功效讲得少之又少,这样限制了桂枝在临床中应用的范围。

桂枝除了辛温解表以外,他还可以降冲逆,对于气上冲,水气上冲,血气上冲,都能够降,《伤寒论》中说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这里说可与桂枝汤,就是说也可以用其他,从这里看,也就说明了桂枝降冲逆的作用,后面会用到桂枝加桂汤,也是利用桂枝降冲逆的效果。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桂枝如果四钱,甘草就用二钱,桂枝是甘草的两倍,因为发汗发太过了,甘草到胃里面去,把胃的津液补足。为什么只用桂枝不用白芍?为什么会动悸?平常喝水下去的时候,胃很热,水到胃里面的时候是气化上来的,,是成蒸气不是水。

水停在中脘这里,桂枝很热。桂枝下去会蒸发水往上走,还有心脏的外膜,有很多神经血脉在纵膈膜、横膈膜,在血管里面的是“血”,在神经淋巴系统的是“水”,桂枝下去让心脏喷射的力量很强,把停在心下的“水”很快的就气化了。

会动悸就是因为原本应该是“水气”上来就好了,结果是“水”上来,这个水是冷水,所以会动悸。这时候桂枝甘草下去,马上就把水气化。疏布到四肢上,症状就会去掉。这和小青龙汤证的心下悸很像,小青龙汤证的心下有水气一定有咳喘。这个桂枝甘草汤没有咳症。

所以,桂枝甘草汤是心下动悸的时候用的,因为发阳发太多了,是阳虚。所以阳虚产生的心悸就是桂枝甘草汤。桂枝可以降冲逆,所以这里会重用桂枝。后面会用到桂枝加桂汤,也是利用桂枝降冲逆的效果。

桂枝甘草汤就两位药,桂枝和甘草,剂量是四比二,桂枝比甘草多一倍,桂枝用四甘草二,温阳降逆心下悸。这个桂枝甘草汤证与小青龙汤证有点相似,小青龙汤的心下悸是有咳嗽,而桂枝甘草汤的心下悸是没有咳嗽,在这里做一个比较。桂枝甘草汤重用桂枝,用三碗水煮成一碗水,一次性服用。

桂枝甘草汤方歌把桂枝甘草汤证的病理病机和作用描述得淋漓尽致,我们不得不佩服前人的智慧,对经方的运用和总结恰到好处,这让我们后人来学习捡了很大的便宜,当然,这也是前人希望看到的结果。我们来看看桂枝甘草汤的方歌是怎么写的:“桂枝甘草汤方简,二味量大而力专,汗出过多心下悸,温阳降逆证能痊。”只要把这二十八个字记清楚了,再把方剂比例记清楚了,桂枝甘草汤该怎么用,心里也就明了了。

七二:

第65条辨: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第65条辨解释:发了汗以后,病人出现脐下跳动不宁,似奔豚将要发作的征象,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治。

我们前面学了桂枝甘草汤发汁以后,是在心下悸,桂枝和甘草如果再加上了茯苓和大枣就是更进一层了,汗透发的时候,把肠胃津液都发出去了,下焦的水又往上冲。结果就是“脐下悸”,奔豚的力量很强,都是水的问题。水在下焦的时候,要靠茯苓把水排出去,再靠大枣把肠胃的津液补回去。所以第65条是桂枝汤吃太多了。平常不会有这种现象,大部份是下焦有停饮的人,水气比较重停在下焦的人才会有。

64条和65条,这两条都是发汗以后,但是发汗的力量不一样。64条是麻黄汤发汗以后,胸阳没了,所以感觉到心下悸。65条是桂枝汤发汗发太多,肠胃的津液没了,水不够,肚脐的地方就开始跳,就准备发奔豚了。

第64条的情形,会发生在如果吃麻黄汤太过,把肺中的津液伤到,就会产生心下悸;而65条的情形,会发生在如果吃桂枝汤太过,把肠胃的津液伤到了,就会有脐下悸的现象。

伤寒论的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是发汗以后,病人出现脐下悸动,可能会有奔豚的现象发生,这两个其实就是桂枝甘草汤是吃麻黄汤太过,发汗以后,由于病人身体本来就虚,津液来不及补,结果堵在了心下,造成了心下悸;而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是吃桂枝汤太过,发汗太多,准备要发奔豚,但是还没有发奔豚。所以,两者出现的动悸的位置不一样。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其实就是在桂枝甘草汤中多加了两味药,一味是茯苓,一味是大枣。茯苓在本草里是可以去烦,但是,大家对茯苓普遍的认知就是利水利尿,其实茯苓色白入肺,有滋润津液的功能,不但能利水,还能除烦,张仲景很喜欢用茯苓来除烦。

桂枝汤发汗太多,肠胃的津液没有,水不够,肚脐以下的这个地方开始跳动,就有可能引发奔豚,所谓奔豚,就是病人觉得有一股气从少腹往上冲到胸,直达咽喉。

中医有一个概念,就是在肚脐这个地方,以肚脐为中点,定出一个东南西北来,肚脐中间属脾,肚脐的上方属肾,肚脐的下方属心,肚脐的左边属肝,右边属肺(如上图),在肚皮上做八卦针灸的时候,也是这样划分的,只是把这个东南西北分出来以后,再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也就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七三:

桂枝甘草茯苓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劈      桂枝三两去皮。右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 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甘澜水就是把水弄出水泡,把水泡拿来用,实际上不用如此,水直接拿来用就可以了。为什么用甘澜水?因为取水的性,最轻飘飘的在上面的水,因为怕桂枝下去的时候,病人会再发汗,因为汗发太过了,希望这津液刚好发在皮肤表面上,不要再发出去了。

关于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的煮法,有很多介绍都是说要用甘澜水来煮,那么,什么是甘澜水?甘澜水是古代中医对于煎药水的一种要 求,甘澜水也称为劳水,它的制作方法是将水放入盆中,用瓢将水扬起来,再倒下去,反复上千次不止,直到能看到水面上有无数的泡沫,滚来滚去,这种水就叫甘澜水。可以用来煎药,甘澜水用煎药可以帮助人体补助生气、临床上现在应用的相对较少,但是在古代应用偏多。甘澜水可以适合对于患者出现的心慌、胸闷、甚至奔豚症、也就是气往上冲、这些症状可以很好的调治。

对于甘澜水有的还说就是淘米水,但是大多还是刚才介绍的那种方法,至于淘米水的介绍要少一些,现在,好像也没有人这么去做了,一般都是用自来水或者是矿泉水来进行熬药。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重用茯苓,茯苓为君药,利水,宁心,安神,除烦,桂枝为臣药,助阳,平降冲逆,甘草益气补虚,大枣健脾,甘草和大枣为使药。

这个方剂的辩证要点就是发汗以后,出现了脐下悸动,心肾不交,心气虚,肾水在下发动导致了脐下悸。在临床上应用,主要就是辩清是心下悸还脐下悸,脐下悸会伴有心下悸,但是,心下悸不一定伴有脐下悸。当有心下悸的时候就用桂枝甘草汤,脐下悸就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以后在学《金匮要略》的时候会讲到苓桂术甘汤,在这里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与苓桂术甘汤作一下比较,苓桂术甘汤其实就是把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中的大枣去换成白术,苓桂术甘汤为水停在中焦,所以用白术,以治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而苓桂甘枣汤为水停在下焦,所以,把白术去掉,而是重用茯苓,加倍使用,治脐下悸,欲作奔豚,方中的大枣就是为了培中土,补土来制水。

苓桂甘枣汤与桂枝加桂汤作一下比较,桂枝加桂汤是用在治疗已经有奔豚证,而苓桂甘枣汤是用在欲作奔豚之证。桂枝加桂汤治疗已发作的奔豚之证比苓桂甘枣汤治疗欲作奔豚之证的病情要重一些。把这三个方剂,一个是苓桂甘枣汤,就是我们本节所讲的,一个是苓桂甘术汤,一个是桂枝加桂汤,在这里作一下区别,这三个汤剂都是用桂枝能降冲逆的性,所以,能泄奔豚。

苓桂甘枣汤的方剂:甘草二,桂枝三,茯苓五,大枣十五枚,简单记忆法:甘草二,桂枝三,茯苓用五大枣参。这四味药是用七碗水先煮茯苓,还剩五碗水的时候,再放其他三味药,煮到还剩三碗水的时候就可以了,每次温服一碗,每天服三次。

最后我们把方歌记一下:苓桂枣甘治上冲,桂枝甘草加枣苓,增桂加重治冲气,欲作奔豚本方中。

七四:

伤寒论第66条辨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

原文解释:发了汗以后,致脾虚气滞,腹部出现胀满的,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治。

发汗以后,导致了脾虚气滞,腹部出现胀满,关于胀满,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虚胀,一种是实胀,虚胀的病人感觉就是喜按,实胀就是拒按。实胀就是承气汤证,虚胀就是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发了汗以后,例如说喝了桂枝汤,发了汗,肚皮很胀,但是又没有便秘,这个时候就是排气很多,排气很多,那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放屁太多,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虚胀与实胀我们还可以问病人的小便的颜色,小便颜色是淡白的,那就是虚胀,小便很黄那就是实胀。实胀和虚胀我们还可以按一下天枢,实胀就是大便堵到了,按天枢穴这个位置会痛,病人是不喜欢你去按压,那么,这个就是承气汤证。

如果是虚胀,按到天枢穴这个位置,病人放屁会更多,因为肠子里是气,这个就是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病人吃了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以后,会一直在嗝气,一直在放屁,当不放屁了,肚子就不胀了。

方中的厚朴可以去湿,实际上对脾脏非常的好,我们知道,脾是喜燥恶湿,厚朴正好可以把脾脏里湿移到肠子里去,这样厚朴就可以起到了润肠的作用,厚朴去湿与白术去湿不一样,白术就像一个干燥剂一样,他是直接把脾脏里湿干掉,厚朴是脾脏里湿下移到肠道,所以,大小承气汤里都用到了厚朴。

承气汤证还有两种特别情形,一种是大便溏泻,因为大肠的内壁被燥屎遮蔽住了,只剩下一点小缝,只有水能通过。大肠又不吸收水分,因此下利,但是这种病人天枢穴会拒按,而且下利臭秽。另一种,大便如鞭状,那是因为大肠的通道被燥屎给堵住了,只剩下中间一个很小的通道,因此大便从很小的通道挤出来,所以像一条长长的鞭子一样。这些在后面讲承气汤的时候,还会有更详细的说明。

为什么会胀满,因为,发汗以后,肠子里的津液没了,又没有什么东西在里面,当然,如果有东西在肠子里面,那就是实胀,承气汤证了,没有什么东西在肠子里面,就会产生很多的肠气,所以,用到了甘草和人参,可以滋润津液,把津液补回去,就不会产生肠气了,当然由于发汗过多伤了津液,也会伤到元气,用人参也可以把元给补回来,这人元气有了,津液有了,身体肯定就会慢慢的恢复。

七五: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半斤去皮炙,生姜半斤切,半夏半斤洗,人参一两。甘草二两炙。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厚朴用三四钱,就不得了了,生姜开三片就好了,生半夏胖子开三钱,普通开二钱,人参一钱;平常炙甘草不开多,一二钱就够了,后面的炙甘草汤开到五钱一两都有,那是需要,这里不用开太重,因为炙甘草很甜,会增腻。

用生姜的目的就是让胃快速的恢复,半夏有燥湿化痰,止呕降逆,消痞散结,消肿止痛的作用,但在这个方剂里面主要就是止呕降逆的,如果不用半夏的话,肚子里的气是冲不出来的,所以,整个方剂就是开胃,健脾,降逆就这三大功效。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要就是对腹部胀满,喜温喜按,脉象虚弱的病人,这三点一定要记住,对于一些也有胀满,但是拒按拒压,脉象有力,不可以用,还有就是喜冷,想喝水的病人也是不可以用。

治疗腹部胀满的方剂还有两个,一个是小承气汤,一个是理中汤,这两个方剂我们后面会学到。在这里只是与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进行一下比较,以便于在临床运用中进行分辨。

小承气汤也可以治疗腹胀,不同的就是小承气汤证的腹胀,属于胃家实,一定有潮热,便秘,腹痛拒按,说简单一点,就是大便堵在了小肠。理中汤也可以治疗腹胀,但是,不同的是,理中汤证的腹胀,是脾胃虚寒,还兼有呕吐,肠鸣和下利,也就是说中焦有寒所引起的腹胀,而且这种寒是虚寒。

这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与小承气汤和理中汤这样一比较,腹胀就有明显的不同,治疗的方法也就不同(见表)

脾胃虚寒,呕吐肠鸣,下利,喜温喜按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在临床中常运用在泄泻后出现了腹胀,还有就是胃虚呕逆,痞满不想吃饭的病人也可以用,特别是脾虚作胀或者是脾虚挟积,大便溏泻的病人效果非常不错,还有一种噫气吞酸,心下胀满,慢性胃炎和胃扩张都可以用。

我们来看看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配方比例,原文,厚朴,半夏,生姜都是用半斤,人参用一两,炙甘草用二两,其实我们现在用量,在想用个三四钱,大概12克左右,生姜用个三片五片都行,半夏的话,如果人很胖,可以开三钱,大概也就10克左右,普通人开过6克就差不多了,所以,我综合了一下,简单的记忆,炙甘草二人参一,朴姜半夏各用三。这五味药,用七碗水煮成三碗水,每天服三次,每次温服一碗。在这里要提醒一下,由于人参比较贵,可改用党参,当改用党参的时候,党参的剂量要加重,也可以用到三,这样一来,厚朴,生姜,半夏,党参基本上就是等量了,只有炙甘草是二。简易记忆法就是:厚朴半夏党参三,炙甘草二姜片三。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方歌,由于都是按过去的剂量写的,他的方歌就是:厚朴半斤姜半斤,一参二草也须分,半夏半斤善除满,脾虚腹胀此方真。

七六:

伤寒论第67条辨: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原文解释:伤寒病人,或经过涌吐或经过攻下的治疗以后,感觉胃脘部气逆闷满,并且气上冲胸膈,起立时就头晕目眩,脉象沉紧,此时再用汗法以发其汗,就会影响及于经脉,发生身体振动摇摆,宜用苓桂术甘汤主治。

伤寒,如果吐了又大下,肠胃就伤到了,结果心下逆满,伤寒论中,张仲景说的心下就就是胃,就是胃的地方感觉到胀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

为什么会这样子?这个人平素就有水饮,水停在横膈膜这个地方,一种是平常喝水喝,喝得太快,慢慢累积在这里;还有一种是“思”。中医认为“思”能伤脾,造成脾的运化不好。结果水的运化不好,土生金的时候,一部份会气化上来,一部份会停在这横膈膜上。

横膈膜像海绵一样,里面都是水。如果被吐、被下了以后,上下的水都没有了,这水就开始要动起来,这水不在胃的里面,如果在胃的里面,胃就会把它气化掉。这水停在胃的旁边,病人一动的时候,这水就开始晃了,头就昏了。

像这种因水动而引起的头晕,西医说这是中耳不平衡,因为头在晕眩。和贫血不一样,贫血是眼前发黑,他是天旋地转。苓桂朮甘汤下去,把这水排掉就好了。

所以起则头眩,移动或站起来的时候会晕眩,就是苓桂朮甘汤证;如果是躺在床上不动会晕眩,就不是苓挂朮甘汤证,后面会提到真武汤的时候再说明。 白朮就是因为湿太盛了而用的,健脾整胃最好的药就是伏苓、白朮。白朮能去湿,茯苓能把水利掉,桂枝甘草在中膈,如果在脐下就加茯苓大枣,所以这是桂枝甘草汤演变出来的,先是桂枝甘草汤,再来是桂枝甘草加茯苓大枣,再来是苓桂朮甘汤,所以苓桂朮甘汤专门去中膈的水。

伤寒,被吐被下后,水饮就跑出来了,平常不会的,结果心下逆满。胃里面胀满得很难过,然后气往上冲,因为这水没能气化上来,是水停在这里,当然感觉气下不去,呼吸的时候,气会往回逆,一般来说,(吸气的时候,)横膈膜会下降,气才会充满,吐气的时候,横膈膜会上升,(气才会排空。)

如果横膈膜都是水,它根本不下降,一吸它就满了,满了就会有气逆的现象。起则头眩,脉沉紧,沉代表病在里,紧就是塞,水就是塞的,因为水在中膈,没有在皮肤表面上,一发汗会动经,因为身体的血脉、经络、肌肉,都要靠我们的水份来滋养。一发汗就没有水份了,他就抽筋,所以身为振振摇,就是晃来晃去的,就中膈的水在晃,就用苓桂朮甘汤。临床上看到,晕眩得很厉害的时候会吐的,就可用苓桂朮甘汤里面再加半夏。

七七: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朮二两 ,甘草二两。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苓桂朮甘汤是治疗水饮的,因为水已经太多,造成水患了,所以一定重用茯苓,再来是桂枝,再来是白朮。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足或腰仍动剧者,卧时则脊骨仍战动,或一身体中经脉跳动,有耳鸣逆上之候者,都可以用此方。平常感觉肌肉跳两下,面皮在跳,这是因为水饮,这时候就可以用苓桂朮甘汤,因为脾主肌肉,也主四肢。

现在临床上苓桂术甘汤是一个很普遍的方剂,例如像有的胃下垂、胃神经宫能症,结膜炎,病毒性角膜炎,心脏神经功能症等等,当然,这些都是西医的病名,中医不讲病,只讲证,只要证相同,就可以用对应的药,所以,中医讲的是方证对应。

苓桂术甘汤这个方剂中的茯苓为君药,所以,用得很重,用到了四,主要就是茯苓能健脾渗湿,祛痰化饮,白术健脾燥湿,帮助茯苓运化水湿,所以,白术为臣药,桂枝通阳化气,降逆,为佐药,甘草益气和中,起着一个调和的作用,为使,整个方子就是温化痰饮,健脾利湿。

苓桂术甘汤就是所说的温药之一。痰饮病主要表现为胸胁满闷不舒、心悸、气短、咳嗽、有痰、眩晕、头面浮肿等症状。这主要是因为人的中阳不足,水气不化,结于胸腹。因此要用桂枝、白术、茯苓、甘草、这些偏温的药物来振奋阳气,化解停留在胸腹水湿痰饮。

主要治疗,中阳不足,痰饮内停,朐胁支满,目眩心悸,咳而气短,舌苔白滑,脉弦滑。 方中茯苓健脾渗湿,祛痰化饮为君;白术健脾燥湿,助茯苓运化水湿为臣;桂枝通阳化气为佐,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配合成方,共奏温化痰饮,健脾利湿之功。

最后,我们来看看苓桂术甘汤的比例:茯苓四,桂枝三,白术二,甘草二,简单记忆法:术草用二桂枝三,茯苓为君四两宽。

苓桂术甘汤的方歌:

一、苓桂术甘化饮剂,温阳化饮又健脾,饮邪上逆胸胁满,水饮下行悸眩去。

二、病因吐下气冲胸,起则头眩身振从。茯四桂三术草二,温中降逆效从容。

用这四味药以六碗水煮成三碗水,温服一碗,分三次服完。

七八:

伤寒论第68条辨: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原文解释:经过发汗治疗,病还没有解除,反而恶寒的,这是营卫虚弱的缘故,用芍药甘草附子汤主治。

不管病人是伤寒还是中风,还是温病,发汗以后,病人的病没有去掉,反而恶寒怕冷,这种不要担心,这是病人本身体虚的原因。

凡是恶寒怕冷,就表示病人里阳不够了,由于病人本身体虚,发汗以后,阳气受损,津液丢失,病人便处于阴阳两虚的状态,阳气虚损不能温煦肌肤,推动血脉的力量不够,所以,病人会恶寒怕冷。津液耗伤,阴液亏虚,难以濡养筋肉,充盈血脉,病人体现出来的症状就是脉细微,还会出现脚挛急。

所以,如果发汗以后恶寒,后背总是感觉凉凉的,衣服穿得厚厚的,晚上睡觉,被子也要盖厚重的,少气懒言,手脚不温,这种情况就是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如果是汗出不止,冷汗淋漓,特别怕冷,四肢厥,脉迟细微,像这种情况就表示阴盛阳虚,那就不是芍药甘草附子汤证了,应该采取回阳救逆的药方。

我们在前面讲了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汤也是伤阴,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缺失濡养造成了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而这芍药甘草附子汤只是在芍药甘草汤中多加了一味附子,两者基本上差不多,只是芍药甘草附子汤恶寒怕冷要厉害一点,而芍药甘草汤是微恶寒,所以,芍药甘草汤里就没有附子。

经方就是这么奇妙,多一味药和少一味药,治病就不一样,如果我们把芍药甘草附子汤中的芍药去掉,那就变成了甘草附子汤了,甘草附子汤在伤寒论下篇第175条辨,我们后面会学,这里只是随便提一下,甘草附子汤治病与芍药甘草附子汤又不一样了,甘草附子汤是怕风,骨节疼痛,屈伸不利。

芍药甘草附子汤的辩证要点就是:恶寒,脉细微,脚挛急。芍药甘草附子汤里的炮附子的剂量用得比较重,因为附子是辛温散寒,固阳补卫,有里寒的时候,我们常会用到附子,张仲景在补里虚的时候,常会用芍药甘草,芍药是酸的,收敛津液,简单来讲就是收津补荣,炮附子固阳补卫,这样一来,荣卫双补。所以,病人阴阳两虚的时候,恶寒怕冷,这个时候就可以用芍药甘草附子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与芍药甘草汤相差不大,只是恶寒怕冷的程序上区分,这两个汤剂,中医常把它叫做去杖汤,也就是说病人拄着拐杖来,喝了芍药甘草附子汤以后,拐杖就不要了。

为什么呢?中医认为我们人体的双脚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如果双脚冰冷,就表示身体里有寒,寒则凝,凝则瘀,瘀则堵,所以,身体就会产生瘀血块。人会生里寒,一般来讲都心脏的力量不够,也就是心阳不足。炙甘草就可以强心阳,芍药味酸,主收敛,在炙甘草的协调下,他能将脚上静脉的血液导流回心脏,用炮附子的热性,使双脚的温度上升,温度上升就能把瘀血化掉,就像冰块遇热即化一个道理。正常情况下,热是往下走的,走到手上,手就是温热的,走到脚上,就就是温热的,所以,手脚冰冷也可以用芍药甘草附子汤来调理。

同样一个处方,当你把芍药甘草的剂量加重,打个比方:平常我们开白芍2克,炙甘草2克,炮附子4克,如果我们把白芍开成10克,炙甘草10克,炮附子还是4克,当我们在重用白芍炙甘草剂量加到五倍六倍的时候,病人呈现的状况不一样。我们从桂枝汤上便知道,桂枝汤中的桂枝是行阳,白芍是行阴,所以,说,静脉是芍药在管,当白芍的剂量用得轻的时候,它有滋阴的效果,当剂量加重以后,收敛很强,所以,临床上我们在治疗静脉曲张的时候都是重用白芍和炙甘草。

七九: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芍药甘草附子汤大多用在素虚的人,平常身体虚,缺血的人会用到,平常用白芍两钱,炙甘草两钱,炮附子四钱。临床上用来治疗静脉瘤的时候,芍药用一两,炙甘草也是一两,如果静脉瘤有改善,但还不够快的时候,继续加重白芍,但炙甘草保持二两就好。如果脚是冷的,就加重炮附子,如此一来,同时可以预防心脏病;如果是单纯的脚没有力,就按照原来的芍药甘草附子汤的剂量就好了。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这恶寒的现象,和麻黄汤的现象不一样,麻黄汤是摸病人的身体很烫,但是病人感觉冷,脉很浮。这个恶寒是摸病人身体是冷的,病人还怕冷,人在很虚的时候,血不足的时候都会怕冷。这时候用附子去壮阳,因为他阳虚。

人在阳虚的时候,阳就是人身上的气(元气,宗气,卫气,肾气,胃气,心气,脾气,肝气),阴就是血和津液,阳占了百分之六十,阴占了百分之四十,所以,发汗发太多的时候,阳虚了,水不足了,水不够了血量也就少了。

用附子去壮肾,因为肾主水,芍药让血流回心脏的力量加速,,甘草把肠胃的津液补足,临床上用在脚无力的时候,年纪大的人,常常把附子加在里面,附子用三钱,除非寒很盛,寒很盛的时候,三钱四钱加重上去。如果是膝盖的问题,就可用芍药甘草附子汤。

白芍和炙甘草是等量,当白芍和炙甘草加到五倍六倍的时候,静脉流不是很明显,这个时候白芍还可以往上加,可以加到15克甚至是20克,炙甘草就不用往上加了,因为治疗静脉曲张真正的主力是在白芍。炮附子在用的时候,一定要根据病人身体的情况,脚是冷的,同时静脉曲张很严重,就重用炮附子,如果说病人的脚是温热的,有静脉曲张,这个时候,炮附子就要减量。

但是,一定要用炮附子,为什么?处方下去,静脉的血会动,静脉血在动的时候,里面有瘀血块,这个时候要预防瘀血块流回心脏,引发心脏病,炮附子就要加重一点,炮附子下去,就会产生热,这个热就可以把瘀血块融化掉,所以,我们在治疗静脉曲张的时候,要预防同时引发心脏病,不然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

我们来看看方剂组成:白芍五,炙甘草五,炮附子三,简易记忆法:炮附子三白芍五,炙甘草五来添补。

方歌:汗出恶寒脚挛急,芍药甘草附子汤,药到病除去拐杖,阴阳两虚用此方。

本方可治腰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关节强直等。所以此方也可以用在腰椎上,要注意,在腰部以上要加茯苓、白朮,在腿部要重芍药和炙甘草,此方不是用在痛风,是脚冰冷的,血液循环不是很好,妇人病,平常女孩脚冰冷的很多,月经来的时候肚子痛,就是标准的芍药甘草附子汤证,芍药甘草附子汤下去,重用芍药不但止她的腹痛,还让她血从脚底下热超来,再加附子更好。

八零:

伤寒论第69条辨: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原文解释:经用发汗,或泻下以后,病仍然未解除,出现烦躁不安、恶寒、肢冷、腹泻、脉沉微细等症的,用茯苓四逆汤主治。

伤寒,当病人用了汗法或者是下法,阴阳和的时候,就不管他,病人补充营养,会慢慢的好,如果用了汗法或者是下法,病还是没有解,当病人出现烦燥,四逆的时候,所谓四逆,我们前面讲过,就是手脚冰冷,而且手是从手指到手肘,脚是从脚指到膝关节,就可以开茯苓四逆汤。

如果病人没有陈述,我们可以问他,手脚冷到什么程度,只是在脚指和手指,这种不叫四逆,只有手脚冷到了手肘和膝盖这个地方,这才叫四逆。

我们在前面讲了四逆汤是回阳救逆的汤剂,主要辩证要点就是四肢厥逆,精神不好,想睡觉,或者是太阳病汗流不止造成了亡阳现象。茯苓四逆汤的辩证要点就是四肢厥逆,烦躁,心悸,舌淡苔白滑脉微欲绝。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治疗象休克,心力衰竭,心机梗死,一些急性的脑血管病。

茯苓四逆汤是由四逆汤加茯苓、人参这两味药变化而成,主要就是回阳救逆,温阳利水。主要是以四逆汤为主,回阳救逆,加人参而益气生津,扶正固本,使心、肾、脾这三阳救回来,阳复则阴生。加茯苓,而且还是重用,主要就是健脾渗湿。

当发汗或者是攻下,出现了烦躁,这种情况表示病人身体里津液一定不够了,要补津液,就要靠人参来补。除烦的时候,就要靠茯苓,现在很多人对茯苓的观念就是利水,其实,它除了利水还可以除烦,还可以健脾,有人会问,人参补津液,茯苓利水,那不是什么也没做吗?其实不是这样的,这就是经方的绝妙之处。

茯苓四逆汤是一个很有名的救逆方,一定是病人有四肢厥逆,有烦燥,如果没有烦躁,就不用开茯苓四逆汤,直接开四逆汤就可以了。如果是津液不够,在四逆汤中加入人参就可以了,我们在前面讲过,人参的价格比较贵一些,也可以换成党参,只是说在用党参的时候,剂量上要加大,做为一名中医生,一定要设身处地站在患者的角度去考虑,不要去学西医,一个脚扭伤了还要拍一大堆片子,什么都没做,单检察拍片子就上千元钱了。

在“本草”上写茯苓可以能够利水、除烦、健脾,常常吃茯苓的话,寿过百岁,用到茯苓四逆汤的时候,病人的手脚都是冰冷的,手冰冷的部位从手指到手肘,脚冰冷的部位从脚指到膝盖,这才叫“四逆”,如果只冷到手腕与脚踝,只能算是手足冷,还不算”四逆“。

脉都快要断掉了,吐出来的气都是冷的,就是标准的四逆汤证,看嘴巴,嘴巴津液还很足,四逆汤就好了,嘴巴干掉了,也是四逆汤,很烦躁才是茯苓四逆汤。

这个方剂,茯苓重用,甘淡健脾渗湿,使寒湿之邪得干姜和附子的温阳,最后从小便利掉;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生津,而且人参和茯苓相配,益气健脾,以土制水;茯苓还能安神,定魄,除烦宁心。甘草是和中的,当然还能解附子的毒。

(0)

相关推荐

  • 经方:大青龙汤(外热里寒)

    大青龙汤[原文]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十二)

    伤寒论第26条辨原文: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这个条辨的意思就是说,服了桂枝汤后,出很多的汗,病人出现心烦口渴很厉害.饮水不能缓解.脉象洪大症状的,为邪传阳明,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四六)

    我们平常要怎么样来预防发汗太过,就是在喝大青龙汤的时候要慢慢喝,特别是在喝第一碗的时候,可以让病人少少的喝,如果没有什么感觉,再继续喝,慢慢地把第一碗喝完以后,感觉到快要发汗了,也就是说有一点点汗,但 ...

  • 海厦伤寒论笔记(五七)

    伤寒论第四十八条原文: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十七)

    伤寒论第二十三条辨: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 ...

  • 倪海厦伤寒杂病论心法笔记(四九)

    倪师:你好,你有什么问题. 患者:我就是发热,已经有九年了. 倪师:你感觉到全身发热. 患者:有时候温度高,有时候温度低. 倪师:有没有流汗? 患者:像现在,早上有点出汗. 倪师:运动出汗还是自然出汗 ...

  • 海厦伤寒论笔记(六三)

    伤寒论第56条辨: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伤寒论第57条辨:伤寒发汗,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主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七零)

    伤寒论第64条辨: 发汗过多,其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第64条辨解释:发汗太过,汗出太多,致心阳虚弱,病人出现双手交叉覆盖心胸部位,心慌不宁症状的,须用手按捺方感舒适的,用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四二)

    麻黄汤里用到了杏仁,我们在第六节里讲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中讲到了杏仁,杏仁有润肺止咳除痰,润肠通便的作用,杏仁在麻黄汤里的作用就是润肺的,因为麻黄遇到桂枝就会发表,麻黄会把肺里津液发散掉,所以,加上杏仁就 ...

  • 倪海厦伤寒杂病论心法笔记(五十)

    倪师双手摸着病人的右手,右手摸手背,左手摸手心. 倪师:还好,(随后又摸了一下病人的额头)都还好,手比较凉一点点.(起身走向黑板) 倪师:诸位,知道他为什么十二点钟开始.(全身酸痛)我们先开处方给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