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丽丨饭菜香里的母爱
母亲是擅于做饭的,这个感觉这些年越来越清晰。
曾有一段时间,我竟然感觉母亲做的饭菜不好吃,比如二十多岁那段自以为是饭菜做的一塌糊涂的岁月。
母亲因为幼时的一场病,不吃葱、姜、大蒜,甚至韭菜、芫荽,所以从记事起,我家厨房里断无这些佐料。我家的饭菜自自然然总是清清纯纯的原色原味,母亲最常用的就是花椒、八角、红辣椒了,而酱、醋、味精、十三香是一年四季一日三餐基本不可或缺的。
母亲口味清淡,不喜大鱼大肉,做的菜也总是家常便饭,但总是清清爽爽,凉拌、烧炖,让一家人津津有味。即使一盘凉拌黄瓜,母亲的味道也总是独特的,同样的物料,我是做不出母亲的味道的,弟媳也这样认为,这一点让我们大为诧异,而这也绝不是我们偷懒。我们几个包括孩子们都爱吃母亲做的饭菜。
母亲最擅长的是做面食,那一把白面在母亲手中乖巧得很,甜,香,酥,软,形、色、味俱全。
母亲喜欢包饺子,因为我们姊妹几个都爱吃并百吃不厌。假日里,我们回老家了,或者是母亲来小住,不用说,肯定有饺子吃。饺子馅常常是萝卜(芹菜)大肉或者是豆角大肉的,但馅一定是母亲亲自跺就,超市里出售的母亲从来不用,肉要精选,菜要细挑,她有着自己的标准,洗、晾、燥、切、拌,一丝不苟,面团哪,也早早的活好揉匀,一边醒着。母亲包的饺子外形小巧,有元宝,有相公帽,还有小鱼,有时我想,孩子们喜欢吃饺子,该不是因着饺子长的可爱吧。饺子包好了开始入锅了,一个个在水中像白鹅一样翩翩,一会儿饺子熟了,盛入盘中,轻轻咬一口,浓香就会满室飘荡,沁人心魄,而这时,母亲又会端来几只盛着沾汁的小蝶,诱惑你多吃几个。那一天我们正吃的痛快,忽然小侄放下筷子,大声说:“奶奶,我有个好主意,你去开个饺子馆吧,一百块钱10个!”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母亲烙馍,花样真是多,煎饼、油饼、菜盒,发面、死面、烫面,样样拿手。烙的发面油馍,厚,虚,香,酥,黄橙橙,油亮亮,看着都让人流口水,忍不住想咬几口尝尝。而我最喜欢的是南瓜菜盒了,母亲把嫩南瓜切成丝,新鲜的花椒叶片也切碎拌入,放入香油、茴香面,另加生抽老抽少许,用筷子搅拌均匀,稍等片刻再放入盐粒,母亲说这样菜馅就不易出水,然后就摊在提前擀好的饼皮上,周边一按就可以入锅了。有时母亲还会在馅摊好后,在表层加个散鸡蛋,这样不仅营养大增,更是口感香鲜。几分钟后,菜盒出锅了,外焦里嫩,咬一口唇齿生香,我们也常常顾不得吃像,人人吃足,个个超量,哪管它胖与瘦苗条和漂亮。我多少次望着这貌不惊人的小南瓜,感叹它在母亲手里竟华丽转身,变成了人间美味。
母亲做的蒸肉,也让我们大赞,以至于无论冬夏隔一段时间就想慰劳一下自己体内的馋虫。那一次,适逢周末,刚好我们姐弟相约回家,母亲又给我们做了蒸肉,将近出笼时,弟弟下乡回家,同行的还有刘叔,出于礼节进家小坐,我们挽留吃饭,刘叔似乎也是被香味吸引,决定留下吃个便饭,一大碗蒸肉,一小会儿就被刘叔吃了个底朝天,放下碗筷,刘叔满面红光,连说“好吃,好吃!”。要知道刘叔也算是一方父母官哪,平时工作繁忙也是个人生活严谨,除去家里和职工食堂外,很少在外就餐,这次算是破例。
远在千里外大都市的妹妹,时常牵挂的是母亲的一碗手擀对碗面,有时撒娇,竟说:“妈,我想吃您做的对碗面,给我快递一碗吧!”,以至于每次回来,第一餐总是要吃对碗面。那年春节,我陪母亲去她那儿过年,小外甥不好好吃饭,临睡了闹人,要吃“妈妈面”,我们很是迷糊,妹妹说:“我来我来!”一会儿端出的竟是一小碗“对碗面”,见我们诧异,妹妹解释说,那次她自做“对碗面”,小外甥看她吃的香甜,忍不住也要尝尝,谁知一尝就吃了小半碗,并自创名字“妈妈面”!说的我们哈哈大笑,妹妹对小外甥说:“改天让外婆给你做个正宗的!”呵呵,开心!
母亲炸的糖糕,外焦内软,甜香可口,做的米粽糯软,入口润滑,让你舍不得下咽,任由那丝丝清凉甘甜一点点的沁入肺腑,吃完了还要回味半天。
我最惊奇的是母亲擀的“花花面”。小时候,农村生活还是艰难,大米白面不足,母亲就用白面(小麦面)包红薯面烙馍,我们叫它“包皮馍”,不仅好看、好吃,更主要的是节省“细粮”,以便农忙时节或者是节日时全家能改善伙食吃顿白馍,母亲总是“好钢用在刀刃上”,这是她过日子的智慧。而母亲擀的“花花面”,却是独创,这么多年我再无在别的地方见过类似的做法。母亲先把红薯面用热水烫了,搅拌,揉好,晾着,再活白面,当然白面要活的稍硬些,多揉一会儿更筋道,然后把红薯面团放在白面团里牢牢的包严实,再用长面杖慢慢的擀,擀好的面表面与一般的擀面并无二致,切成面条就会发现奥妙,面条是双色的,外白内棕,所以我们叫它“花花面”,母亲常用它做凉面,开水煮了放入碗内,配以青椒黄瓜丝、散炒鸡蛋,香、鲜、利口,味道自然与众不同,总是让人留恋。
我时常想,母亲真是能干,在生活条件的局限下,还能做出那么多的美味,把一家人的生活调剂的有声有色,在贫瘠的日子里给了我们多少快乐和温暖,尤其是成年后,在周而复始一日三餐的忙碌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能让一家老小称赞,那是多么的不易。我敬佩我的母亲。
那一蔬一食的饭菜香里,饱含着的何尝不是母亲对子女、对儿孙浓浓的无以言表的挚爱!
作 者 简 介
张晓丽,河南洛宁人,现在义马市工作。闲暇时间喜读书,偶尔动笔自娱自乐。
声明:由于后台小程序赞赏功能有变化,文章的赞赏暂时发放给袁海英,但赞赏金还按投稿须知发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