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作家】张逸云/月光里,飘荡的书香
月光里,飘荡的书香
作者:张逸云
我们这代人,属于上世纪80年代初,靠读书鲤鱼跳龙门,改变命运,摆脱父辈锄禾日当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窘困之境。
报考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梦寐以求的理想。得以偿愿后,我读书目的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舍弃功利,转变为怡情逸致,陶冶情操,练达性情。
我喜爱描写月光的诗文,夜晚闲暇之时,一卷诗书,一杯清茶,一段音乐,一瓣书香,在心灵深处悠然弥漫。抬头仰望苍茫的天宇,月色如水流淌,心境顿然开阔,有种不吐不快的冲动。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全国组织开展“悦读改变人生”专题征文活动,我创作散文《书香透过漫漫月光》,受到大赛组委会好评,发表在中国煤炭文联杂志《阳光》第7期。
在我的意念中,一轮明月与一宗书卷,有异曲同工之妙。徜徉在茫茫月夜,举头望月,当有展开鸿篇巨志、游历书海文山、浑身被书香缠绕的感觉。月光如名醇佳酿,抿一口,通体润泽,口齿芬芳。这个时候,月光是可以拿来把玩的。不妨踩着月轮逍遥的节奏,轻歌曼舞,尽情享受月夜的美好。同样,读书的最高境界也在于玩味,古今中外那些优美的文字,仿佛轻柔的月光,让你五脏六腑得以明澈和净化。展开欧美文学史,从《战争与和平》 到《复活》、《安娜·卡列宁娜》,似乎看到了托尔斯泰那冷峻而温暖的目光。司汤达的《红与黑》,将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巅峰,让我们真正领会巴尔扎克、罗曼·罗兰、肖洛霍夫、普希金、雨果等一大批杰出文学家的情怀和高尚。
书香本自天上来,明月朗照夜无眠。不眠之夜,自有不眠之人,手捧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想象出“花香漫春潮,琵琶弄月影,楼上人相思”的情景。月到中天,窗前树枝在如水的月光里舞蹈,便记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从天体变化到人生际遇,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苏东坡遗世独立的意绪,在月亮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月圆之夜,月华满天,形成大开大合磅礴之势。这时,我的情绪将会达到亢奋的状态。中华五千年历史,积淀了璀璨夺目的文化,成为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赏月应有知月心,读书还待苦沉吟。月亮总是在不停地变化,不同的时间节点,呈现不同的状态。而书本,内涵丰实,海纳百川,自然界的旖旎风光;抑或宇宙空域的奇幻诡谲;还有琴棋书画的浪漫情调。
赏月而心灵纯净,内心的辨识度会向上提升;书读多了,对生活本质的把握就会更准确,诠释生命的价值更加到位。所谓厚积而薄发,从1984年开始,尝试文学创作,同年8月,处女作《三影郎中之三影》,发表在湖南日报“湘江”副刊。此后,陆续有文艺随笔、文学评论、散文、诗歌、报告文学作品公开发表,并成为原岳阳晚报副刊专栏作家。2012年以后,专攻小说等文学样式创作,著有《山青月明》《浴火》《太阳花开》《一号命案》《柳毅传奇》《樱花雨》6部长篇小说,发表、出版纯文学作品200多万字,两部作品签约影视版权,小说散见《创作与评论》《芳草》《阳光》《湘江文艺》《青海湖》《海外文摘.文学版》《今古传奇》等文学期刊。长篇小说《柳毅传书》入选中宣部重点文艺创作生产篇目、“文艺岳家军”人才支持计划,多部作品在全国及省市文学创作大赛获奖,跻身为“文学湘军”实力派作家行列。
图片:网络
(专辑持续更新,欢迎作者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