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推荐 | 两种不同硬化剂介入超声下硬化治疗肝囊肿的临床对比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月第18卷第6期

两种不同硬化剂介入超声下硬化治疗肝囊肿的临床对比分析

陈海淼 战英杰 张世雄

【(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1)】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硬化剂在肝囊肿患者接受介入超声下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 2017 年 8 月至 2019 年 2 月期间收治58 例肝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聚桂醇)和对照组(无水乙醇)各 29 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55% > 72.41%)、治疗期间的囊液抽取量[(93.15±8.24)mL >(79.58±7.06)mL] 相对更高(P < 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3.45% < 31.03%)相对更低(P < 0.05)。治疗时间 [(3.80±0.65)d <(7.22±1.12)d] 相对更短(P < 0.05)。

结论:不同硬化剂在肝囊肿患者接受介入超声下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存在差异性,其中聚桂醇的应用效果更好。

关键词:

硬化剂 ;介入超声 ;硬化治疗 ;肝囊肿

文献编号:

1671-8194(2020)06-0211-02

肝囊肿属于肝内囊性病变,受到先天性因素影响,出现肝脏发育异常的情况。或是受到炎症、创伤等因素的影响,患者的肝脏组织形成囊性病灶。肝囊肿的生长与增大,患者的腹部会产生包块,周围脏器组织受到压迫,引发胃肠道症状、腹痛等症状[1]。在肝囊肿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介入治疗方法,能够在超声引导下,精细化的实施治疗操作,向病灶部位注入硬化剂,对于囊壁内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形成破坏,导致囊肿组织纤维化,逐渐硬化、萎缩和坏死,进而有效治疗疾病。该过程中,硬化剂的选择十分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超声下硬化治疗肝囊肿的疗效和安全性[2]。本研究探讨了58例肝囊肿患者的介入超声下硬化治疗情况,观察两种不同硬化剂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58例肝囊肿患者,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7/12,年龄27~76岁,平均年龄(53.19±4.78)岁。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 18/11 ,年龄 25~75 岁,平均年龄(53.64±4.92)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介入超声下硬化治疗。治疗前7 d,暂停使用抗凝药物,密切监测患者的体征状态,行低流量给氧。患者取左侧卧位。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将凸阵变频探头(3.5 MHz)置于肝囊肿部位进行扫查,确认病灶的具体情况。明确穿刺位置、路线以及进针深度。在此基础上,行穿刺引导。穿刺针进入腹膜时,患者能够遵循医护人员的指导进行屏气,逐渐刺入囊肿组织。穿刺针进入到囊腔内后,根据超声影像,观察囊腔内的具体情况,抽取其中的部分液体,用于临床检验。然后再将囊腔内液体抽净。然后使用聚桂醇注射液(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80445),注射于囊肿组织。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患者需要转动身体、调整体位。经过反复的抽吸后,除净囊腔内液体。处理好穿刺部位,经过清洁和消毒后,进行包扎。治疗后的6 h内,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去枕平卧位),减少活动。另外,注意观察囊液颜色,非单纯无色囊液需要注入生理盐水进行冲洗,行灌注保留。

而在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在穿刺部位行局麻,明确穿刺点和穿刺路线。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操作,抽净囊腔内液体后,行硬化治疗,使用无水乙醇作为硬化剂。抽净囊液后,注入无水乙醇(济南永瑞化工有限公司),抽吸囊液,适量保留无水乙醇。有色囊液需要注入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恢复为无色后,再次实施硬化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x±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χ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硬化治疗情况,见表3。

3

  讨论   

肝囊肿是一种良性占位性病变,其发病率高,临床症状较轻,容易被患者所忽视。随着囊肿组织逐渐增加,则会压迫周围脏器,产生不适症状,引起相关并发症,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导致其生活质量的下降[3]。在肝囊肿的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介入治疗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实施硬化治疗,在有效治疗疾病的同时,避免形成创伤,充分保障临床治疗的安全性,与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相比,介入超声下硬化治疗的优势作用显著。在硬化治疗中,使用无水乙醇、聚桂醇作为硬化剂,均可以有效作用于病灶,促进囊肿组织的硬化、萎缩、坏死,直至完全清除病灶。无水乙醇在肝囊肿硬化治疗中的应用,能够对囊壁细胞形成破坏[2]。药物作用于囊壁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上,会导致上皮细胞脱水,并引起蛋白凝固变性。同时还能够破坏磷脂蛋白和脂蛋白的比例平衡,影响氨基酸转运。该过程中,由于钙离子内流异常,会加速囊壁死亡。囊腔内产生无菌性炎症,促进囊壁钙化、纤维化改变,囊肿组织则会逐渐萎缩、坏死。由此可见,肝囊肿患者接受硬化治疗期间,使用无水乙醇作为硬化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在用药期间,容易出现血管破裂出血的情况。与此同时,无水乙醇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会引起胃肠道不适、醉酒症状,产生明显、剧烈的疼痛症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硬化治疗的风险,不利于患者的治疗恢复[3]。

与无水乙醇相比,聚桂醇是更为安全、有效的硬化剂。在介入超声下硬化治疗肝囊肿中,聚桂醇的作用机制与无水乙醇相似,对于囊壁形成破坏作用,促进囊肿组织萎缩、坏死。与此同时,聚桂醇的刺激性小,作用效果较为温和,有效发挥硬化效果的同时,还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能够保障治疗的安全性[3]。聚桂醇在介入超声下硬化治疗肝囊肿中的应用,能够一次性完成治疗,无需进行囊内局麻操作。在治疗过程中,聚桂醇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较为轻微。而无水乙醇的应用,其治疗过程较为复杂费时,并需要进行囊内局麻操作。治疗期间,药物的不良反应显著,会对患者的治疗恢复形成干扰和妨碍。

在肝囊肿患者的介入超声下硬化治疗中,聚桂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硬化剂,但需要加强对风险因素的防控,警惕出血、疼痛、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体征状态,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做好应急准备。一旦出现出血的情况,能够及时采取介入栓塞止血措施。穿刺时,注意保护穿刺部位的重要脏器和神经组织,充分保障治疗安全性[3]。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在介入超声下硬化治疗中,应用聚桂醇作为硬化剂,96.55%的观察组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治疗过程中,抽取囊内液体(93.15±8.24)mL,治疗恢复期间,3.45%的患者出现腰痛症状,治疗(3.80±0.65)d后顺利出院。在介入超声下硬化治疗中,应用无水乙醇作为硬化剂,72.41%的对照组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治疗过程中,抽取囊内液体(79.58±7.06)mL,治疗恢复期间,31.03%的患者出现腰痛、胃肠道不适和醉酒症状,治疗(7.22±1.12)d后顺利出院。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聚桂醇和无水乙醇在介入超声下硬化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治疗肝囊肿疾病,在治疗过程中,聚桂醇的应用疗效和安全性相对更优。

中国硬化网

微创硬化治疗技术推广平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