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碎语 023

*像“新课程”“解释学”“本体论”“新建沟”之类的研究,都是和语文教学进行嫁接的研究。大学的研究者,往往熟悉这些东西,一线教师却不熟悉,而一线熟知的教学情况,大学的研究者却又知之甚少,所以这种结合性的研究好一点的是在“探索”,坏的话就是“拉郎配”。看似是新方向,其实是用不属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知识入侵语文教学领域,因为引进一线教师不熟悉的理论容易“拔得头筹”从而获得话语权。举例来说,文本解读,本是文艺学上的一个概念,文艺学什么时候学?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才会接触到。我们讲课要求学生落实文本解读?学生连理解课文都困难,都还不到位,还能使用一定的文艺学理论去解读课文?根本就是瞎胡闹。类似的还有比较文学、对话理论什么的。学生其实不需要这些象牙塔里的陌生的概念。

*国家开放教师招聘制度,只想着引入更多高水平的青年人进入教师行列,但无视了教师行业的专业性,所以教师资格面试遇到各种水平的考生,就不足为奇了。

*有的老师还真不是在教阅读,所以阅读从题目开始都会成为一种“新发现”。

*语文教育就像一块空地,各种理论自由进出、尽情玩耍,但它们从未主动清理过自己留下的垃圾。

*中国的语言文字很古老,基础教育的语文学科却很年轻,使用缩略语时,的确可以增添诗意,但搞研究时诗意却是大敌,因为研究工作所追求的内容和文艺性所追求的不在同一个轨道上。

*情怀,有时能成事,有时却会坏事。务虚更多会导致无序或无绪,因为把具体问题情绪化了。

*语文老师的自大往往体现在两方面:一、总觉得语文学科应该是“万人迷”;二、自己想的任何一个小念头都是“万灵药”。上述两点,可简称“两万思维”,当然如果是觉得自己是万里挑一,理应万众瞩目,“三万”“四万”地加上去也未为不可。

*现实是真实且残酷的,两万思维者却从不正视现实的,他们只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或试图让别人也活在那样的精神世界里。

*必要的实证研究还是需要的,只是追求量化要适度。实证研究总比道听途说,异想天开地搞教育研究要强得多,当然了,作伪的实证(无论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不值得关注。

*各种活动其实是一些“协会”或出版单位为了扩大影响而举办的。所以,就好解释为什么经常有名人出席和名师上课了,商业推广,无名不欢。

*试图超越前人的人很多,能追赶上前人步伐的人却很少。

*读者意识,要慢慢培养,小学生先学会表达,进一步谈到交流,这是随着能力增长而逐步自然形成的。但要注意不能在学生尚未具备娴熟的表达能力的情况下直接抛出读者意识,因为那样很容易让学生形成迎合他人的毛病,而且会很功利。花言巧语,见人下菜碟,不是语文教育的目的。

*我不主张“陌生化”这类的策略,不过是换个角度审视一件事物而已。很多来自文艺学的词汇,其实只适用于较高层次的研究活动中,而不适用于日常的作文教学。

*重新审视是必要的,但不要忘记最初的目的。因为一般情况下,人很容易因发现了新事物而走神儿。

*凡事需要相关的研究证据,否则,不能把命运压在“可能”上。我跟学生讲过一句话“一些捷径均是险途”。

*语文学科设立的目的就是为方便学生的生活。也就是学科作用里已经含有关注生活的内容了。生活化的提法,把语文学科从学生生活中割裂开来,然后再把二者拉到一起,实在多此一举。

不搞题海,提高效率,本身是学科追究,而不是xx化语文的独有追求,不能因为它有着和学科一样的追求,xx化语文就是正当的了。

*作文强调多角度,然后是多层次,即可。写作文不是自己跟自己抬杠。重要的是分析,然后强调形象和细节,灵活再现事件。思辨什么的不是小学生能掌握的。

*写作文保证自己笔下,情真意切,就可以了。努力发掘自身的感受,不能直接编或演。文字能力求真求实,必由己出,才能提高。可以模仿和合理想象,但不能直接挪用和照抄。最好有过相关体验只是无法表达清楚,这时允许借鉴。

*古人著述往往是其毕生精华所在,所以能传诸后世是终生践行的结果。我们读书只是有机会窥视到一点一斑而已,具体践行也是需要揣摩斟酌的,所以急则不得,我们所做的只能是处处留意而已。

*扯旗语文,不论扯的是大旗,还是小旗,都是试图在语文这个国家所设置公共科目内插上一面旗,占一块儿属于自己的私宅,其性质与私搭烂乱盖没什么区别。

至于把自己当成学科,说“我=语文”什么的人,最好还是冷静冷静,别自己把自己异化了,还扬扬自得。

*对诗歌我们没有系统研究过,但对我们来说是“现代”的西方诗歌,在西方应该是有传承的,不一定是“世界改变”和新词汇带来了陌生感在起作用。就像印象派画家笔下的画风转变,不是由于新事物世界突然变化了,而是视域变化了,看世界的角度不一样了,但令他们改变的东西并不新。

*追求多快好省,其实就是在步之前工业生产标准的后尘。工农业上搞砸了的做法,倒挪到教育界上来了,出现“神话”和“超级工厂”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吕叔湘先生的那番话更多的是话里有话,单从字面上去理解搞出一个“之问”来去郑重其实地回答,这已经能体现出现在语文界的研究水平了。

*现在的一些商业教育机构不遗余力地抹黑正规的教育体系,无非是另一种宣传手段。

*学校教育所教的只是基础,跟着市场变化的那是商业培训,没有基础教育商业培训再怎么跟得上市场也是白搭,就像一个农民工不会因为参加很高端商业培训而成为一个公司的CEO。人才的认定不是学校教育的功能,学校教育顶多是向社会提供一些可能成为人才的原材料,塑形成型的功能不是学校教育能决定的——因为人才的产生更多依赖个人努力和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

* 政府从来没有提出过搞“应试教育”。的确有的人在搞“唯应试”的行为,但那是政府提倡的吗?把二者搞在一起,是在混淆视听而已。批那些搞错的人,虽然是正常行为,但获得的利益终归有限。

*语文不是没有历史,而是历史被有些人或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既然标新立异可以获得关注,重复自己可以赢得尊重,谁还有心思去管语文的历史呢?当新说旧说胡说臆说霸占了舞台的时候,历史只能站在后台怀着惋惜神情,默默地看着台上的嬉戏。

*当知道本真类说法只是一个语言幻象时,也就知道了这类说法让人痴迷的原因了,因为那种令人痴迷的力量不是来自对真实的描述,而是来自幻想的过程。

*看到一本书的目录,其中谈教师文本解读教学化的,姑且不论文本解读是不是语文学科里的,不谈教学化到底需要一个什么过程,单说其中谈到了语文教师、学科专家、心理学学家、课程专家如何如何的,没有一点涉及到学生!看着就想骂人。唉,不说了。

*基础阶段的教育,受众是学生,教学的作用是促进学生有相似的学习经验、相同的知识结构。“同课异构”这种样式,根本就是出于对教学理解的误区而产生的,外行人看热闹,总是会嫌花样不够多。如果去追问一下“同课异构”的学理依据,就会发现最后得到的回答只是一种“感觉”而已。形式教研,“同课异构”是也。

*抓住一个外来词汇,就以为抓到了救命稻草,然后发挥语文老师敷衍成篇的“本领”,一篇新颖之作就此诞生,诸如“对话”“文本解读”“批判性思维”“语用”“核心素养”等等莫不如此。

*“知、思、悟、证、行”这是我教给学生思考议论文的思路,有老师拿去做班主任工作,据说效果也挺好,其实我想这个思路其实也是认识和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虽然粗糙了一点,简单了一点,但是如果不经一番审视的工夫,也就难以避免盲从和武断了,也就无法做有根有据、源流清晰的研究。

*现在不流行看书,流行出书。几本书撂那儿,或加分有望,或声名有加。越写越上瘾,越出越带劲,越白话越痛快,没工夫管说的准不准,说的对不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