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字画的珍稀与辨伪
1926年,齐白石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 校名誉教授、北平美术作家协会名誉会长、中 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 央文史馆研究馆员、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理事、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 席、全国美术家协会主 席;1949年7月、1953年9月两次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连续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1954年8月当选第 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毛泽东主 席交谊甚深并受到过接见;1953年1月文化部授予其荣誉奖状及“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12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其通讯院士荣誉状;1956年4月世界和平理事会议授予其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9月举行授奖仪式;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抗日战争期间,表示“画不卖与官家”。1946年重操卖画治印生涯,同年赴南京、上海举办个展,并任北平艺专名誉教授。著有《借山吟馆诗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白石老人自传》等。出版有《齐白石全集》等各种画集近百种。七十四岁游蜀,与黄宾虹、金松岑相见。齐白石一生共有两妻室,共有七子五女。1874年由父母做主娶童养媳陈氏春君,1881年与妻陈春君圆房,育有三子(良元、良芾、良琨)二女,1940年发妻陈春君在湘潭老家去世;1919年聘四川籍胡宝珠为副室,1941年立继扶正,育有四子(良迟、良巳、良年、良末)三女。1943年胡宝珠病殁。
齐白石笔下的荷图大多拥有固有的乐观健朗的神气,无论是秋荷、残荷、还是缀以虫鸟的荷趣图,荷花的形象皆挺拔而厚重,苍劲而清健。他主张画家必须以真实的生活为创作依据,不能笔下妄为,要对客观对象加以提炼和概括,以营造生动的艺术形象。在这个提炼与创作的过程中,齐白石则认为“在似与不似之间为妙,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齐白石画人物,用笔随意,不拘格法。如衣纹,常用直笔,硬转,粗放有力,如画枯枝顽石,强悍苍辣而含蓄儒雅不足。他不大注意笔线和结构的关系,不很讲究笔线运行的节奏韵律,犹如他作诗以率真痛快为宗,不特重音韵格律和“温柔敦厚”之类的诗教。
说起齐白石老先生,即使不懂艺术行业的小白也是略有耳闻。他是农民出身,因此画作上体现出来的那股纯朴的农民意识、天真浪漫的童心以及富有余味的诗意,让不少人都能感同身受。
观齐白石的书法我们可以感受到同其绘画作品一样的真率自然,可以感受到生命力的律动。同时,他的书法又如他的单刀篆刻一样,有种“昆山裁玉”的霸悍之气,这也正是齐白石书法的一大特色。“字有画意,画存书风”这大概就是齐白石诗书画印相互契合而成的艺术特色。
全球最贵的中国艺术书品诞生了!北京保利2017年秋拍“震古烁今·从北宋到当代的中国书画专场”在北京四季酒店举槌,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以咨询价形式上拍,现场以4.5亿元起拍,在近七十余次的竞争中,最终是以8.1亿元落槌,加佣金以9.315亿元成 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