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蒋既然不信任白崇禧、卫立煌和傅作义,因何又任命为剿总司令?

有一点大家必须要清楚,作为战略区级别的“剿总”总司令,军衔必须是陆军二级上将起,军界资历也必须足以服众。仅此两条,到解放战争时期,一大票黄埔生就全部不具备资格。唯一的特例胡宗南,也仅仅是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出任的是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无论是军衔和职务都处于半吊子状态,到后来也只能“代理”西南军政长官(跟剿总总司令平级)。

剧照

笔者之前的文章里反复介绍过,抗战以后的“绥靖公署”都是以原来的战区为基础改制的,也就是说,绥署主任至少是抗战时期的战区司令长官级,比如胡宗南、顾祝同、刘峙、孙连仲、傅作义、薛岳等等。

而1947年底才出现的“剿总”,实际是等同于“行辕”(原来的行营)的级别,比绥靖公署还要高上一格,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够条件担任的。

比如“东北剿总”就是由东北行辕改制而来(杜聿明的保安司令长官部是东北行辕的下属单位);“华北剿总”是由张垣绥署和保定绥署合编而来,实际等于继承了“北平行辕”的权力;

“徐州剿总”则是徐州绥署和郑州绥署的部队合编而来(原称陆总徐州司令部);而“华中剿总”的前身,其实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武汉行营”。

各大“剿总”司令部总揽某一战略大区的军政事务,可谓是位高权重。

剧照

只有弄懂了“剿总”的真实级别,才能明白老蒋的第一个“选择恐惧症”,那就是在陆军二级上将和一级上将的群体中,大多数都是军阀出身的杂牌,真正属于“黄埔系”的嫡系将领实在寥寥无几。

也就何应钦、陈诚、顾祝同、刘峙、蒋鼎文等几瓣蒜,连半嫡系的卫立煌都算上,也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

而这些都是黄埔教官的资历,至于黄埔一期毕业生,败亡大陆之前,还没有一个晋升二级上将呢。

除了剿总总司令、绥署主任外,老蒋身边总还得留下一二个主要军事幕僚吧?比如“国防部长”、“参谋总长”、“陆军总司令”等等职务,黄埔一期生的资历和军阶暂时也不够,所以何应钦、陈诚、顾祝同等人,还不能总是外放(陈诚、顾祝同短时间主持过战略区),这就使“剿总”总司令的人选范围,变得越来越小。

剧照

有人会问,老蒋不是有“八大金刚”呢吗?这就是老蒋第二个“选择恐惧症”,四大剿总均设在主要战区,每天都要打仗,不能打仗的再嫡系也不成,所以钱大钧、蒋鼎文、张治中等早早就出了局。

唯一的中将陈继承既不能打军衔也不够,所以只能屈就傅作义的副总司令。

如此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万般无奈之下,老蒋1948年6月仍然起用了刘峙为“徐州剿总”的总司令。

刘峙和汤恩伯都是因为之前大败,而被老蒋怒而解除军职的,前职分别是郑州绥署主任和徐州绥署副主任(兼第一兵团总司令),但是仅仅不到一年,刘峙就被重新起用为剿总总司令、汤恩伯被起用为衢州绥署主任(后来扩编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跟剿总是同级的)。

因为在这个级别的将领中,老蒋可用之人实在太少,杂牌上将倒是一大堆,问题是他敢交付兵权吗?

剧照

国民党军队还有个顽疾,那就是派系纷杂并且还得论资排辈,所以在选择战略区主官人选时,还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否则的话,拥兵自重并且骄横跋扈的军头们根本不听招呼,比如东北的主力廖耀湘、华东的主力邱清泉、华中的主力宋希濂等等黄埔将领,如果派一个不相干的杂牌上将去指挥,根本就摆弄不动的。

白崇禧拒接徐州剿总的其中一个因素,其实也是因为邱疯子这帮“天子门生”目中很少有人。

那就先说卫立煌,从粤军出身和军旅生涯来看,其实卫立煌不能算作杂牌,而是老蒋的半嫡系将领,所以才能名列中原大战期间的所谓“五虎上将”。

抗战时期当过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一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1939年铨叙陆军二级上将,无论是级别还是军衔,都是能够满足条件的。

而且卫立煌一直在中央军任职,在黄埔系军队里面的影响力还是较大的,没有哪个黄埔生敢造次,一口一个“卫老总”是必须的。

剧照

同时,东北剿总所辖的精锐部队,都属于抗战时期的远征军作战序列,比如第53军、第71军等等,卫立煌还是第53军周福成的恩人,指挥起来毫无问题。

包括驻印军的新一军、新六军也脱胎于中国远征军,廖耀湘、潘裕昆、龙天武、李涛等黄埔生没有不服气的道理,陈诚离开东北前,推荐的第一人选就是卫立煌,几乎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所以卫立煌入主东北基本没有悬念,老蒋也不怀疑他的军事能力,担心的其实是政治立场。

既用且疑,这就是老蒋的无奈选择,所以先弄去范汉杰,后弄去杜聿明,分走卫立煌的兵权同时就地监视,而且历史已经证明,卫立煌也不是什么“高级卧底”,无非是不愿意打内战罢了。

但无论是范汉杰、杜聿明还是郑洞国,只能当副总司令却不能任命为正职,原因之前已经说明过,这三个黄埔一期生资历不够、军衔也不够,至于黄埔六期的廖耀湘,更是没有这个机会了。

剧照

然后说傅作义,组成华北剿总之一的张垣绥靖公署,就是以傅作义的第十二战区改制而来的,并且在解放战争初期,绥远系部队在华北一度是比较猖狂的,那么在李宗仁北平行辕撤销后,保定绥署主任孙连仲、张垣绥署主任傅作义谁更合适成为“华北剿总”总司令?答案不言而喻。

如果重新派个杂牌将领,根本指挥不动傅作义的绥远系部队,而华北的嫡系将领比如李文、侯镜如等黄埔一期生资历军衔又不足,至于陈继承前面说过了,他只能干监视傅作义的脏活。

还要从另外一个方面看问题,在杂牌将领中,其实傅作义是比较“亲蒋”的,1935年就已经铨叙二级上将。

他能够从阎锡山的晋绥军系统中独立出来发展,正是老蒋刻意拉拢和扶植的结果,抗战时期先任阎锡山第二战区北路军总司令,然后就改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基本脱离了晋绥军系统。

再然后干脆新设第十二战区,与老东家平起平坐,没有老蒋的一路提携可能么?所以矬子里面拔大个,傅作义是主华北的最佳人选。

如果不是东北野战军大举入关,攻克天津围死北平,你认为这位傅总司令会起义吗?反正我是不太信的。

陈诚剧照

最后说白崇禧,人家是从“国防部长”的位置上给踢下来的,作为北伐名将和陆军一级上将,怎么也得再给个相应的职务,而桂系军队的主力张淦兵团,就驻在华中地区,也只有白崇禧指挥得动,那么为了把桂军绑在自己的战车上,把华中剿总交给白崇禧也是老蒋不得不作出的选择。

当然,肯定也不是那么放心,宋希濂兵团、黄维兵团都是钳制和监视白崇禧所用,顺便说一句,华中剿总的前身武汉行营主任,也是杂牌老将程潜。

还有一点也得了然,白崇禧虽然对老蒋有不臣之心,政治立场上可是绝对反动的,哪怕老蒋下野李宗仁上台,他仍然坚持解放军不能过江、拒绝签署和平协定,从这一层看,老蒋的选择也不算错。

剧照

【度度战史馆】公众号

QQ号 : 12002951

微信号:hou6199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