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百问】李鼎:十二经脉主行血气,而各经血气的分布又有多少?
订阅话题 阅读精华
专家简介
十二经脉主运行血气,而各经血气的分布又有多有少?《灵枢·经水》说:“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这个“大数”,在《灵枢·九针论》中有具体的叙述:“阳明多血多气,太阳多血少气,少阳多气少血;太阴多血少气,厥阴多血少气,少阴多气少血。故曰: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刺太阴,出血、恶气;刺厥阴,出血、恶气;刺少阴,出气、恶血也。”这段文字在《素问·血气形志篇》重见,只字句有所出入太阴作“多气少血”,并说“刺太阴,出气、恶血”;在《太素·知形志所宜》中又作“太阴多血气”,“刺太阴,出血气”。此外,《灵枢·五音五味》也有血气多少的记载,文字较简,没有讲到刺法的“出”或“恶”。所不同者,将厥阴说成“多气少血”。《太素·任脉》载此,又将太阴说成“多血气”,,少阴说成“多血少气”,与前者相异(附表)。
对这些差异应作如何解释呢?血气的多或少,照《灵枢·经水》的说法可分“多血少气”、“少血多气”、“多血多气”、“少血少气”四项,最后一项在正常生理上似不应存在,那就只有前三项。三项与三阳经正好相配:阳明多血多气,太阳多血少气,少阳少血多气。表里相关的三阴经又将如何呢?有两种可能:一是与三阳经表里一致;一是与三阳经表里相反。《灵枢·九针论》所载可说是表里相反,只是太阴不能作“少血少气”,而与厥阴一样作“多血少气”。《“太素·任脉》是采取表里一致的说法,而《太素·知形志所宜>载,除了太阴作“多血气”之外,其余各经仍与<灵枢·九针论》一致。《太素·任脉》文字原本自<灵枢·五音五味》,于太阴、少阴的记载有所改变。看来各篇的先后关系,应推《灵枢·九针论》为首,《素问·血气形志篇》>出于其后,《太素》所据是《灵枢》、《素问》的不同传本。
据《灵枢·九针论》所载,血气多少的立论是为了指导刺法中的“出血”或“恶血”,“出气”或“恶气”。血多宜“出血”,气多宜“出气”,血少、气少则不宜“出血”、“出气”,所谓“恶血”“恶气”。“恶”读去声、为厌恶之恶,是毋、莫的意思。杨上善没有细考,用善恶之恶来解释不切合原意。还是马玄台的注释正确:“恶血,不可使血之或出也”;“恶气,不可使气之或出也。”
出血和不出血意思比较明白,出气、不出气就不好理解。《灵枢·寿天刚柔》篇:“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这是从理论上来分析如何出气,还得从刺法方面找解答。《灵枢官针》:“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者,少益深,绝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间也;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这里讲的“谷气出”似即指“出气”。气是谷气,是针刺得气之气。针刺要达到得气,或说“气至”。《灵枢·终始》:“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说明阳邪居浅部,阴邪居较深部,达到谷气至则邪气亦出。
谷气来自水谷之气,意指其功能有赖于饮食的给养。《灵枢·终始》:“太阴主胃,大富于谷气”,指脾胃相表里,足太阴脾为里,故主胃。胃受纳水谷,故其经脉谷气最盛。这一理论,与阳明多血多气的说法是一致的。灵枢五音五味》还将血气多少与人体的散热和毛发的分布现象联系起来。“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淡渗皮肤,生毫毛”;“视其颜色,黄赤者多热气,青白者少热气,黑色者多血少气。”结合经络分部来说:“美眉者,太阳多血;通辫极须者,少阳多血;美须者,阳明多血。”这种从毛发观察血气的盛衰,在《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中有更多的讨论,其范围仍限于手足三阳经。阳明多血多气,自然与热盛、皮肤黄赤等现象相联系;少阳少血多气,可与青自相联系;太阳多血少气,则与黑色相联系。这一配合,说明三阳经的血气多少有着一定的规律。
三阴经的血气多少以表里相同为合理,还是以表里相反为合理呢?《内经》三篇的记载多数是表里相反。即少阴与太阳相反,厥阴与少阳相反,太阴不能作“少血少气”就只能在“多血少气”或“少血多气”中取其一。从后世“脾统血”“肝藏血”的理论看,似仍以“多血少气”为是。结合穴位来论,如足三阳经的三里、内庭、冲阳等穴可说是多血多气,阳陵泉等穴可说是少血多气,委中等穴可说是多血少气。这对于掌握穴位的候气有一定意义。《标幽赋》说:“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说明了解各经的血气多少概况,有利于掌握针下候气。血多者易于出血,气多者易于得气。
血气多少对于针刺的深浅和补泻的运用有一定关系。《灵枢·经水》:“足阳明,五脏六腑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刺此者不深弗散,不留不泻也。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意指足阳明经血气盛大,只有深刺和久留针才能达到散气泻邪。其余各经,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针刺深度,依刺递减为五分、四分、三分、二分、一分;留针呼吸数,依次递减为七呼、五呼、四呼、三呼、二呼。这深度大致符合足六经在小腿部的深浅情况,如足阳明在胫腓骨之间,较深;足厥阴在胫骨上,最浅。针刺深浅主要应根据人之少长、大小、肥瘦”和具体部位“以心撩之”,才能切合实际。杨上善注说:“此即《明堂》所刺分数各举一例,若随人随病,其例甚多,不可一概也。”
在《灵枢·经水》中,各经针刺深度之上原无血气多少的文字,《甲乙经·十二经水》才将它添入,据林亿新校正所引,文字与《灵枢·九针论》一致;在以后刊本中则有传误《内经》的记载还是应该以《灵枢·九针论》为主,因为这才是一篇专论,而《灵枢》的“五音五味”和《素问》的“血气形志”篇只是论其绪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