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孩子一生的杀手,有时不是游戏,不是贪玩,而是这个

一个孩子患上了抑郁症,去复诊的时候正好在看书。

医生看见了,便表扬她:“这孩子真用功。”

谁知孩子妈妈一听,却泼凉水说:“用功,假用功。”

医生辛辛苦苦修补孩子内心的伤痕,父母随口的一句否定,却又把孩子推向了深渊。

真是让人又着急又无奈!

源自微博用户@愁容骑士典当记

这位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

家长是真的不知道为什么小孩会得抑郁症,就是因为这愚蠢的“教育”把孩子的自信一点一点消耗掉,磨灭掉,每天每天被否定着。

微博发出后,许多人都联想到了自己小时候被父母贬低的经历:

看完这些评论,不禁让人深思:

父母明明是为了孩子好,明明比谁都爱孩子。

可为什么总是用打击和否定的方式,给孩子造成一次次的伤害?

在毁掉孩子这件事上,父母有绝对的语言天赋。

教育专家李玫瑾,曾经对1000名未成年人做过一项调查,分析结果发现:

在家里经常被父母责骂的孩子出现性格缺陷的几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郁“,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经常“暴躁”。

几米说:“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

因为表面的伤痕是可以看得见的,而内心的伤害是无形的。

毁掉孩子一生的杀手,不是游戏,不是贪玩,而是父母的“语言暴力”。

01

 语言暴力是孩子一生的伤痛 

福柯曾在《疯癫与文明》中说过:在种种社会规条约束下,大部分人都已经舍弃身体的暴力,从而选择一种更文明的暴力——语言暴力,用这种方式继续侵害他人。

与身体上的暴力相比较,语言的暴力带来的伤害更加巨大!

有专家研究指出,在中国68%的家长曾经在语言上伤害过孩子。

而语言暴力,会成为孩子一生的伤痛。

冷漠的语言,就是一种暴力,一种杀人于无形的武器,没有鲜血、没有痕迹,但是足够可以摧毁一个人。

02

 打击式教育是一剂毒药 

生活里,总有这样一类父母:

明明在同事、朋友眼里都是谦虚、温和的样子,深谙说话的艺术。可一旦面对孩子的时候,就变成了一张刀子嘴。

看过一期少年说,有一位女孩上台吐槽了自己的“毒舌”妈妈:

“我觉得我妈妈生活得一定很苦,毕竟她的嘴那么毒。”

数学考试没考好,妈妈便冷嘲热讽:

“哦吼,你真是一个人才,你怎么考成这个鬼东西的呢?”

“下次再考这样,你就不用去学校了,哪凉快哪待去!”

女孩喜欢一件连衣裙,便托爸爸买了回来,妈妈看到之后整个人脸色都变了:

“你眼睛长哪里去了?”

“你要是以后再买这种衣服,我就把你和衣服一起丢出去!”

更过分的是,妈妈总是会当着弟弟的面贬低她:

“不要以后像你姐一样,干啥啥不行,学习真的一塌糊涂!”

妈妈在台下听完女儿的吐槽,解释说自己并不是“毒舌”,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只不过用了比较犀利直白的方式。

随后女儿一句话,让全场唏嘘:

你的所谓犀利直白已经对我造成了伤害!

生活中又有多少父母,满嘴是爱,却满目狰狞,伤孩子最深:

“你这么粗心,怪不得成绩总是不如XXX。”

“别总吃肉,看看你都胖成什么样子了?”

“一天天就知道玩游戏,就这样还想着能考好?做梦吧你!”

看见孩子不开心或是不服气,还要再补上一句:

“我哪里说错了?还不都是为了你好!”

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贬低、否定孩子,让他觉得自己不好,不值得被信任,不应该被善待,这才不是打击式教育。

实际上,打击就是打击。打击带给孩子的从来都不是教育,而是伤害。

03

 我们是如何用语言暴力,摧毁了自己的孩子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是孩子心中的神,孩子对父母说的任何话都信以为真。

正如一位教授在《中毒的父母》这本书中说的:“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说一些恶毒的话,长大后出现犯罪的概率是很大的。

也许父母从未想过这些话,会推动孩子,走上犯罪的道路。

家长们尤其要知道,所有的语言暴力,都没有起到一点教育成分。因为在本质上,父母只是高高在上的发泄自己的怒气和怨气。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家的孩子可以随便打、随便骂,其实孩子的心灵还没有那么强大,他们消化不了父母不留情面的羞辱和对人格的践踏。

长时间的不平等对待,会让孩子走向两条路:一条是将仇恨向内发泄,自残或者自杀,一条是将仇恨向外,打人或者杀人。

如果你爱孩子,那么请停止语言暴力吧,因为这是破坏彼此关系的头号杀手。

04

 面对一切美好的事物时,

 经常产生“我不配”的想法 

腾讯一档节目《不好说特想听》里面,27岁的时尚公关天天和他妈妈的一段对话,让我至今印象深刻。

天天说:“我每天在帮别人解决问题,我特别希望有一天的时候,我爸妈能帮我解决问题。”

妈妈理所当然地回答:“好啊,你可以跟我说啊。”

可天天却无奈地摇了摇头:

“当我说完了以后,错还是在我,是因为我的能力有限,这是你告诉我的。

我在外面已经很难了,我要的是妈,你懂吗?”

这一刻,哪怕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天天的委屈和压抑。

或许在旁人看来,天天很优秀,也很成功,拥有一份高学历和光鲜亮丽的工作,还早早实现了财富自由。

但在妈妈看来,天天没什么了不起,他依旧是那个浑身毛病、不知轻重的孩子罢了。

心理学家费尔贝恩说过:

儿童受到父母不好的对待时,为了维持父母是好的这种意向,会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不好的。

父母打击孩子,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配得到好的东西,不配被爱,也不配快乐。

最终得到的,就是一个自卑、怯懦、郁郁寡欢的孩子。

05

 最完美的教育是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以弗所书》中有一句话说得好:“污秽的语言,一句也不可出口。”

孩子是世界是张白纸,当你恶语相向时,他会全盘吸收,并且把这种恶给到其他人。

父母教育孩子的目标,首先是让孩子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我相信,当你以温柔、爱对待孩子的时候,他会在这个世界里,感受到最少的伤害,最多的善意,最浓的自信,最充足的安全感!

请停止语言暴力,从现在开始!

(0)

相关推荐